第13章 花明柳暗

“《九成宮醴泉銘》,怎麼一點也不像啊。”何涉含笑說道,心中卻大呼揀到寶了,不知道這小子還能給自己什麼驚喜,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楚質這一手宋體字都談不上絕妙,根本沒有資格與前朝名家相比,還未達到揮灑自然、圓潤自如之境,可是卻異於前人,大家氣象初具,若是加以歷練,細心琢磨,日後前途無可限量啊。

其實與不怪何涉這麼感慨,與唐朝書法鼎盛,名家輩出的情況不同,自從北周衰微之際,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自立爲帝,建立趙宋王朝,半個世紀的五代十國分裂混亂局面至此結束,國家復歸統一,可是三百多年間,因爲久經戰亂的原因,這段時期的書法發展比較緩慢。

直到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定下重文輕武的國策,士大夫們的地位得到提高,而書法自然也水漲船高,越發得到世人的重視,而宋太宗趙光義更是喜好翰墨書法,曾購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跡,命令朝中大臣摹刻禁中,釐爲十卷,藏於宮中,這就是《淳化閣帖》。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連天子都這麼重視書法,下面的官員們自然明白怎麼做,況且這也是一件風雅之事,一時之間,衰微三百餘年的書道重新復興起來,

可是宋初的書法,雖說是源於“二王”,多從《淳化閣帖》翻刻,但是這種輾轉傳刻的帖,與原跡差別就會越來越大,連學習的行貼都是錯的,那書法怎麼能有所提高,所以自從宋朝立國以來,能稱得上書法大家的寥寥無幾,書道也每況愈下,越發不景氣了。

這個情況暴露出來後,這下子可急壞了喜好書道的士大夫們,可是心裡着急也沒有用,書法是一門藝術,不是想創新就能創新,想成大家就成大家的,需要天賦,要深沉,要積累,要毅力……,反正仁宗皇帝登基這麼以來,真正得到士大夫們公認是書法大家的,便是蔡襄蔡君謨了。

何涉很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雖然對書法偶有涉獵,可是技藝遠遠比不上繪畫,也沒有成爲大家的念頭,可是看了楚質的字後,起燃起了將楚質培養成書法大家的野心,反正自古書畫不分家,楚質年紀還小,有的是時間,況且藝多不壓身,自己這樣做也是爲了他以後的前程着想。

根本沒有詢問當事人的意思,何涉已經在心中爲楚質規劃好日後學習的方向,同時也臨時改變了主意,在沒有認下這個弟子之前,今日之事還是暫時不向外宣揚了,楚質才小小的年紀,成名過早不見得是好事,容易分心,最重要的是,若是讓人都知道了,把自己定下的弟子搶去了,那豈不是空歡喜一場。

活了幾十歲的何涉自然明白什麼叫謹慎從事,在名份沒有定下之前,一切都要低調,況且收徒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楚質的品性才學還沒有盡知,這也不能急切,不過這樣一來的話,楚質回書院之事,就要緩一緩了……

楚質可不清楚何涉爲了自己動了那麼多心思,聽到何涉的置疑,心中一驚,悄悄打量,發現何涉只是隨口一言,並不是發現了什麼,心情也放輕鬆了,恭敬笑着說道:“那可能是弟子在掃管描紅之時,練習不當,未能領會先人書法精髓,不足之處,還請山長多多教誨。”

“只要你有這個心,老夫自然不會推辭。”機會送上門了,何涉自然不會放過,微微一笑,意味深長的說道。

什麼意思?楚質有些摸不着頭腦,不知道怎麼迴應,只得在一旁呵呵陪笑,就算楚質再怎麼聰明,但也不能猜出他人心中所想,也不知道何涉已經看上自己,想收自己爲徒弟,其實何涉考慮得太多了,要是直接明說出來,或者一個淺顯的暗示,以楚質現在的性子,還不立即倒頭就拜。

這就是古今觀念的差異了,在楚質看來,拜師而已,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況且何涉還是知名人士,白雀書院的山長,朝野關係、人際脈絡通達,拜這樣一個人爲師,好處多多,楚質當然十分情願。

可是古代的師生關係可沒有楚質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師道有經師、人師之分,經師是純粹把經學的學問當作知識傳授,也就是書院裡的教師,而人師教的是做人的原則、風範。

中國古代是宗法社會,師道是很重的一倫,五倫中的天地君親師,師跟社稷和家庭放在一起,處於第五位,五倫中的天地只是一個比喻,真正起作用的是君親師,師生之間的關係堪比父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簡直要比父親還要親,所以就算動了收楚質爲弟子的念頭,何涉也不會這麼輕易開口,打算緩和幾天,考查一下楚質的各個方面再作決定。

“楚質,雖然老夫說不讓你失望而歸,可是書院自有書院的規矩,也不能輕易破例,不然如何使書院數百學子心服。”何涉斂起了笑容,一臉認真嚴肅說道。

“山長……。”楚質失望叫道,可是心中並沒有激動,知道何涉還有下文。

“不過老夫既然答應給你機會,自然也不會失信於你。”看楚質眼睛波瀾平靜,就知道他是在裝模作樣,肯定猜出自己還有下文,那自己偏偏不如他之意,何涉捋須一笑,卻沒有往下說的意思。

“恕學生愚魯,不能領會山長之意,請山長解惑。”等了半響,發現何涉沒有往下說,楚質只好乖乖行禮請教起來。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何涉笑道。

“不若於人。”楚質眨眼,一時之間不明白何涉怎麼又掉起書袋了,不過不明白也不要緊,自己只要恭敬的回答就可以了。

“與少樂樂,與衆樂樂,孰樂?”見楚質還沒有理解自己的意思,何涉繼續笑問道。

“不若與衆。”楚質眼睛一亮,有些明白何涉的打算,如果單獨爲自己一個人破例,那麼自己就置身於浪尖風口之上,而一向以正直無私著稱的何涉,也肯定受人非議,書院因爲種種原因被除名的學子不在少數,若是爲衆人破例的話,別人只會讚歎何涉寬宏大量,於心不忍,不會想那麼多,真是一舉兩得。

求收藏和推薦,哪怕是先養着,也幫忙收藏下啊。

第362章 成就感第21章 妻與妾第259章 擦肩而過第51章 酒樓品茶第110章 花言巧語第64章 長兄歸來第78章 破解第356章 私鹽第313章 一絲困惑第296章 沈遼的心事第78章 破解第250章 動之以利第245章 難得糊塗第245章 難得糊塗第176章 喜氣盈門第51章 酒樓品茶第29章 拜訪何涉第374章 探視第168章 趣聞第365章 熱議第373章 逼迫第420章 天下風流事第382章 緣故第25章 驚喜第318章 迷惑第411章 繁榮第114章 人散歸家第403章 尊師第321章 稀客第366章 巴結第192章 熱鬧第154章 難言誘惑第435章 一片祥和第394章 大功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152章 評點指教第287章 你怎麼在這第75章 寶塔詩第122章 春閨之日第444章 初兒妹妹第408章 故舊第276章 退意萌生第274章 彈劾第151章 會元先上第193章 揣測第280章 優勢互補第205章 名人效應第191章 憧憬第353章 同命鴛鴦第130章 異常第96章 高府小宴第90章 近水樓臺第144章 疑是夢中第24章 初兒第152章 評點指教第32章 私閨之事第350章 行蹤第72章 盛情相邀第386章 宿怨第163章 親迎第371章 夭折第226章 授權第36章 斷案第424章 拜訪第129章 歡喜的初兒第271章 責任第87章 癡情第298章 且慢第397章 茫然第198章 勾欄人市第126章 喜事第358章 一封信第76章 冥思苦想第164章 催妝詞第447章 秘密心思第305章 救援(一)第268章 求糧第414章 洞穿第266章 對策第69章 聚衆第94章 墮落了第383章 遊聚第70章 以禮相待第48章 面冷心熱第二百五十七章第149章 一縷情絲第407章 聲歌逸樂第221章 親密接觸第33章 後院第340章 補闕第293章 赴約第303章 衆人皆醉第216章 被連累了第251章 對策第159章 應邀出遊第200章 動人心扉第179章 談婚論嫁第147章 幸福的清晨第231章 誰家子弟第106章 對韻
第362章 成就感第21章 妻與妾第259章 擦肩而過第51章 酒樓品茶第110章 花言巧語第64章 長兄歸來第78章 破解第356章 私鹽第313章 一絲困惑第296章 沈遼的心事第78章 破解第250章 動之以利第245章 難得糊塗第245章 難得糊塗第176章 喜氣盈門第51章 酒樓品茶第29章 拜訪何涉第374章 探視第168章 趣聞第365章 熱議第373章 逼迫第420章 天下風流事第382章 緣故第25章 驚喜第318章 迷惑第411章 繁榮第114章 人散歸家第403章 尊師第321章 稀客第366章 巴結第192章 熱鬧第154章 難言誘惑第435章 一片祥和第394章 大功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152章 評點指教第287章 你怎麼在這第75章 寶塔詩第122章 春閨之日第444章 初兒妹妹第408章 故舊第276章 退意萌生第274章 彈劾第151章 會元先上第193章 揣測第280章 優勢互補第205章 名人效應第191章 憧憬第353章 同命鴛鴦第130章 異常第96章 高府小宴第90章 近水樓臺第144章 疑是夢中第24章 初兒第152章 評點指教第32章 私閨之事第350章 行蹤第72章 盛情相邀第386章 宿怨第163章 親迎第371章 夭折第226章 授權第36章 斷案第424章 拜訪第129章 歡喜的初兒第271章 責任第87章 癡情第298章 且慢第397章 茫然第198章 勾欄人市第126章 喜事第358章 一封信第76章 冥思苦想第164章 催妝詞第447章 秘密心思第305章 救援(一)第268章 求糧第414章 洞穿第266章 對策第69章 聚衆第94章 墮落了第383章 遊聚第70章 以禮相待第48章 面冷心熱第二百五十七章第149章 一縷情絲第407章 聲歌逸樂第221章 親密接觸第33章 後院第340章 補闕第293章 赴約第303章 衆人皆醉第216章 被連累了第251章 對策第159章 應邀出遊第200章 動人心扉第179章 談婚論嫁第147章 幸福的清晨第231章 誰家子弟第106章 對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