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鬼魅出沒旺季

農曆十一月,北風蕭瑟,汴梁的冬天已經到來。根據後世的科學研究,宋朝時期的氣候更爲寒冷一些,據記載連地處江南的太湖都會封凍,可見當時的天氣何等寒冷。

這一狀況對新誕生的大宋王朝有着重要影響,首先最爲直接的便是南北大動脈運河會在入冬之後冰封。尤其是李重進的叛亂被平定之後,淮南的民生與經濟逐漸恢復,成爲大宋王朝的財賦重地。

運河的意義更爲重要,兩天之前趙匡胤御駕返回的龍船尚且可以通行。但兩日之後,一場北風之後,應天府以北的河面已經開始出現冰層,今年的運河封凍期終於姍姍來遲。

而後的這幾個月,汴梁城裡百萬左右的軍民主要依靠存糧。一旦出現什麼差錯,運河這個生命運輸線封凍禁航,後果簡直無法想象。

民以食爲天,在這個交通運輸極不發達的年代,氣候和糧食問題足夠使一個王朝搖搖欲墜。毫無疑問,立國不到一年的大宋王朝依舊很脆弱。

這也是趙匡胤對行刺極爲重視,朝臣無比敏感的緣故,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任何一個小小的疏漏都有可能釀成極爲慘重的後果。趙匡胤不敢掉與輕心,冷箭行刺案也就變得尤爲關鍵。

在外鬆內緊的情況下,所有的擔子都落到了趙錚身上。走在宮牆之下,下意識裹緊衣服的趙錚很清楚,氣候對大宋的影響何止於此?

氣候的變化是一系列的,汴梁低溫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多雨。這個時代的黃河流域絕對比後世溼潤很多,這也是汴梁城中河湖衆多,水系發達的緣故。

這是有利於漕運的,也便利於大宋的文人騷客遊玩賞景,吟詩作對。但是與此同時受影響的還有一條大河——黃河。

自從東漢明帝時出現過第一次決口之後,黃河氾濫便成爲歷朝歷代最爲頭疼的一件事。不過之前的幾個朝代還算幸運,當歷史進入五代十國和宋朝之後,氣候的變化使得黃河流域的降水增多。

歷朝歷代對黃河不過是小修小補,整個河堤防洪的欠賬全都丟給了大宋王朝,並且毫不客氣地要求立即還款。

宋朝之所以滅亡,毫不誇張的說,是被黃河給玩死的。趙錚心裡很清楚,雖說目前還算穩定,但如果沒記錯的話,要不了幾年,黃河氾濫就要開始了。這件事少不得會讓趙匡胤頭疼,對大宋歷代的君主也會是個災難。

這還不是最要緊的,氣候變化不是地區性的,至少整個大陸的東方都是如此。汴梁的氣溫低了,更靠北方的地方同樣如此,遊牧民族面臨相同的糟糕情況。

氣溫降低,牧草不生或者產量下降,無法供給更多的牛羊。寒冷的冬天,風雪時常光顧,牛羊根本無法安然過冬。這對於生產力相對低下,主要依靠畜牧的遊牧民族是非常可怕的災難。

這不是人力抗災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在這個靠天吃飯的年代,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遷徙。向水草更爲豐美,更爲溫暖的南方遷徙,於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碰撞。

在歷史上,但凡有氣候轉寒的時候,都伴隨着的遊牧民族南下。戰爭不可避免,這對於中原王朝而言就是災難,甚至意味着亡國。

秦漢的匈奴之禍,南北朝五胡亂中華的慘劇不堪回想,對大宋而言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契丹和党項,以及西部高原上的吐蕃。

契丹人建立了遼國,自從耶律德光從該死的兒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燕雲十六州,國力已經變得非常強大。若不是國內恰好發生叛亂,陳橋兵變,王朝更迭不穩的時機,契丹人怎麼能放過呢?

高原上的吐蕃分裂了,其中一部分聚集到了黃河和湟水流域,祁連山北麓甚至是隴右地區都是他們的勢力範圍。尚波千如今正雄踞那裡,虎視眈眈。唯一還好的是党項族尚未壯大和反叛。

定難五州李家現在依舊是大宋的臣子,陳橋兵變之後沒幾天,定難軍節度使李彝殷就宣佈改名,原因是趙匡胤老爹名叫趙弘殷,爲人臣者理當避諱宣祖皇帝名諱。

態度看似謙恭,可越是如此越可能包藏禍心,定難軍據有五州之地,是西北之地最爲強大的藩鎮,若是不加以管控,遲早有一天會是大宋的心腹之患。建隆元年,李繼遷貌似還沒有出生,也許機會還是有的。

否則趙錚真的不敢想大宋中期,西夏崛起,威脅西北的慘狀。好在時間還早,趙匡胤也清楚地意識到西北的重要性,眼下已經在拉攏盤踞府州的折家,據說府州節度使折德扆來年春天要來朝見皇帝,這是好事,希望一切都還來得及。

也正是因此,汴梁才更需要一個安定的環境,除了開封府尹的表面文章,趙錚這個皇城使的擔子着實不輕。

從刺客屍體上得到線索之後,趙錚就帶着李元立即行動,先是去了樞密院。有剛剛調任的樞密副使趙普幫忙,秘密調查已經開始。只是年代久遠,中間還有一次改朝換代,想要查清楚陳年舊人和堆放的兵器,絕對不容易,兩三天之內能有結果已經算不錯了。

所以趙錚只好將偵查的重點先放在絲綢和染坊之上,宮中尚衣局的工匠已經看過,刺客那件綠色僞裝外套是上號絲綢製成,絲綢來自於淮南的可能性很大。難道真是李重進叛黨的餘孽?

趙錚輕輕搖頭,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幕後主使者有意而爲之。但這個轉移視線的手段並不算高明,豈能輕易相信?

絲綢是重點,染料也是重點,當尚衣局的工匠高速趙錚,偏暗的綠色染料出自於一種齊州特產的植物——小枝凍綠之後,趙錚會心一笑,線索終究還是在大宋境內,魑魅魍魎就在汴梁城內。

趙錚也有種直覺,這纔是個開始,這一羣處於陰暗中的鬼魅還會興風作浪。寒冬來臨,不正是神鬼出沒的旺季嗎?RS

第35章 脫身機會第116章 暗流已生第7章 你不認識他?第140章 內中酒第142章 兄弟與連襟第17章 寺廟裡的驚聲尖叫第73章 諫與逼第17章 寺廟裡的驚聲尖叫第109章 霓裳羽衣舞第70章 見鬼了第140章 內中酒第23章 這一夜睡得不好第121章 衙內倒騎牛第113章 迎鑾軍演第47章 聞達於廟堂第114章 水師與遷都第63章 霧氣溼潤了眼眸第59章 想瞌睡就送枕頭第78章 欲擒故縱第57章 明揚暗損第126章 特務頭子不好當第153章 上元節第153章 上元節第56章 護花使者第57章 明揚暗損第7章 你不認識他?第42章 凶多吉少第29章 黑鍋你們背定了第41章 女人是老虎第94章 與時間賽跑第147章 趕上門的好事第45章 絕處逢生第103章 藤斷情生第145章 節度使的危機感第111章 臣有一計第45章 絕處逢生第6章 一僧當關第53章 初到江南第113章 迎鑾軍演第120章 老謀深算第34章 尊師何方高人?第25章 出乎意料第105章 星河夜話第84章 美人入懷第112章 殺戮的威懾力第15章 符璃郡主第138章 郎才女貌與門當戶對第148章 抓鬼行動第64章 黑鍋與野心家第136章 暖炕上的權術與陰謀第154章 一身冷汗第149章 西施與權位第69章 一衣之恩第137章 踏雪賞梅第44章 莫負祠第85章 劇情不該是這樣第77章 遷居東宮第62章 奉旨找茬第113章 迎鑾軍演第157章 年輕有爲第74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4章 狡兔三窟第52章 李從嘉第127章 蛛絲馬跡第61章 何人攪渾一江水第65章 萬綠叢中一點紅第43章 你們在哪?第152章 風吹草動第144章 未來第59章 想瞌睡就送枕頭第14章 風塵僕僕第100章 卑鄙小人第153章 上元節第9章 開國之日面君王第5章 哭不逢時第52章 李從嘉第44章 莫負祠第45章 絕處逢生第94章 與時間賽跑第42章 凶多吉少第136章 暖炕上的權術與陰謀第21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41章 女人是老虎第139章 家宴第73章 諫與逼第144章 未來第16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否第118章 宰相的差距第9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06章 倉促叛亂第35章 脫身機會第83章 無緣霜葉紅遍山第20章 第三條路第106章 倉促叛亂第78章 欲擒故縱第22章 反客爲主第118章 宰相的差距第116章 暗流已生
第35章 脫身機會第116章 暗流已生第7章 你不認識他?第140章 內中酒第142章 兄弟與連襟第17章 寺廟裡的驚聲尖叫第73章 諫與逼第17章 寺廟裡的驚聲尖叫第109章 霓裳羽衣舞第70章 見鬼了第140章 內中酒第23章 這一夜睡得不好第121章 衙內倒騎牛第113章 迎鑾軍演第47章 聞達於廟堂第114章 水師與遷都第63章 霧氣溼潤了眼眸第59章 想瞌睡就送枕頭第78章 欲擒故縱第57章 明揚暗損第126章 特務頭子不好當第153章 上元節第153章 上元節第56章 護花使者第57章 明揚暗損第7章 你不認識他?第42章 凶多吉少第29章 黑鍋你們背定了第41章 女人是老虎第94章 與時間賽跑第147章 趕上門的好事第45章 絕處逢生第103章 藤斷情生第145章 節度使的危機感第111章 臣有一計第45章 絕處逢生第6章 一僧當關第53章 初到江南第113章 迎鑾軍演第120章 老謀深算第34章 尊師何方高人?第25章 出乎意料第105章 星河夜話第84章 美人入懷第112章 殺戮的威懾力第15章 符璃郡主第138章 郎才女貌與門當戶對第148章 抓鬼行動第64章 黑鍋與野心家第136章 暖炕上的權術與陰謀第154章 一身冷汗第149章 西施與權位第69章 一衣之恩第137章 踏雪賞梅第44章 莫負祠第85章 劇情不該是這樣第77章 遷居東宮第62章 奉旨找茬第113章 迎鑾軍演第157章 年輕有爲第74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4章 狡兔三窟第52章 李從嘉第127章 蛛絲馬跡第61章 何人攪渾一江水第65章 萬綠叢中一點紅第43章 你們在哪?第152章 風吹草動第144章 未來第59章 想瞌睡就送枕頭第14章 風塵僕僕第100章 卑鄙小人第153章 上元節第9章 開國之日面君王第5章 哭不逢時第52章 李從嘉第44章 莫負祠第45章 絕處逢生第94章 與時間賽跑第42章 凶多吉少第136章 暖炕上的權術與陰謀第21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41章 女人是老虎第139章 家宴第73章 諫與逼第144章 未來第16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否第118章 宰相的差距第9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06章 倉促叛亂第35章 脫身機會第83章 無緣霜葉紅遍山第20章 第三條路第106章 倉促叛亂第78章 欲擒故縱第22章 反客爲主第118章 宰相的差距第116章 暗流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