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初到江南

金陵,南唐都城。

背靠紫金山,斜傍秦淮河,面前還有一條長江天塹。背山面江,山河險要,易守難攻。在冷兵器時代,這樣的虎踞龍盤之地,宜爲帝王之都。

在這方面,金陵與長安、洛陽齊名,號稱六朝古都。可說來也怪,但凡是建都金陵的王朝都很短命,據說這與風水有關。

金陵之名得於戰國的楚威王,相傳當時有方士看出此地有王氣,建議埋金以壓王氣。楚威王聽從其建議,鑄一金人埋於此,並在石頭山上修築金陵邑,以鎮王氣。

到了秦朝,秦始皇巡遊天下經過此地,手下的方士再次聲稱金陵虎踞龍盤,有王者之氣。

秦始皇是什麼人?豈能容許這樣的情況?雄霸天下的始皇帝手筆可比楚威王大多了,埋金斷氣算什麼?於是直接派人鑿山斷龍脈,又引秦淮河穿城而過,讓金陵王氣盡泄。

只是偌大的江南,卻再找不出一處強過金陵的王畿(ji)之地,故而十里秦淮,脂粉紅塵,六朝往事如過眼煙雲。

到了如今的南唐,也建都於此,烈祖李昪立國之初,金陵確實是上佳建都之地。

當時整個淮南都屬於南唐,金陵在國之中心,山河險要,安全無憂,也便於統治四方。

可是與後周的幾場戰事之後,淮南丟掉了,國界線從淮水換成了長江,金陵就在北部邊界線上。

宋軍隔江虎視,雖有長江天險,安全程度卻不大不如前了。正是因此,纔不得不向北方的宋朝低頭,纔好偏安一隅。

南唐統治者的心情其實很複雜,一方面他們害怕宋軍渡江南攻,所以處處委曲求全。另一方面,他們希望長江天險隔絕南北,可以高枕無憂。

可正是這種沒有進取心,一味避讓,又有點小糾結的心態,爲南唐埋下了亡國的伏筆。

趙錚站在船頭,看着金陵的山川地貌,心中想到很多。

“少卿下船吧,南唐國主李璟派其子李從嘉在望江亭迎候。”李元前來稟報。

“誰,李從嘉?”

“沒錯,南唐六皇子,鄭王李從嘉!”

“好,那就去見見!”趙錚嘿嘿一笑,傳說中的南唐後主李煜,到底是什麼模樣?也不知道爲什麼,重生以來,見趙匡胤時都沒這麼好奇。或許是李煜在文采**的緣故吧,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但凡有點小文青的,誰不感慨一聲呢?

趙錚與董仲彥先後下船,往不遠處的望江亭走去,官袍在身,顯得頗爲威風。

遠遠便看到一排人立在亭外,爲首的是個紫袍青年,旁邊是一文一武兩位官員。

“上過使節光臨,唐國上下不勝榮幸,從嘉代家父歡迎兩位使者到訪江南。”紫袍青年表情很僵硬,彷彿有些不太情願,只是機械地完成任務。

他就是李從嘉,李煜?

趙錚不由好奇地打量此人,身材高挑卻顯得瘦弱,儒雅但並不威武,這符合一個遊山玩水,填詞作曲的文人特點。

至於容貌,趙錚目光落在李從嘉臉上,第一感覺是奇怪。

李從嘉竟然是“地包天”,下頜明顯向外突。大概是幼年換牙時缺鈣了,李從嘉竟然有點齙牙,雖然並不十分嚴重,多少也會影響到美觀。不過在這個年代,沒有人覺得這樣不好,“駢齒”可是聖人之相。

李從嘉的眼睛更有聖人之相,是繼倉頡、虞舜、重耳、項羽、呂光、高洋、魚俱羅之後,史書有載的第八個重瞳者。

前面七位,倉頡和虞舜乃是上古聖人,重耳、項羽、呂光(東晉十六國後涼王)和高洋(南北朝北齊皇帝)都是稱王稱霸的人物,最差的魚俱羅也是隋朝名將。

實際上,現代醫學證明這是瞳孔粘連畸變的疾病,說白了就是早期白內障,但在古代,這可是所謂的聖人之相。再加上駢齒,以及較之常人更大的耳垂(有福氣象徵),李煜的面相很珍貴,大富大貴,前程遠大,興許還能成就非凡,稱讚者不知幾許,羨慕之人更多。

可實際上真的美嗎?至少美男子這個的詞跟他沒關係。

具有現代審美觀的趙錚是這樣認爲的,甚至差點笑出聲,李煜就長這樣?後世下意識認爲李煜是個美男子,可……趙錚下意識想到了一句話——聞名不如見面!

不過作爲一個使臣,最起碼的禮貌還是要有的,趙錚的自制力也算不錯,剋制住想大笑的衝動,換成了一臉如沐春風的微笑。

“本官趙錚,代表大宋皇帝陛下爲國主賀壽,鄭王殿下有禮了!”

十九歲的使臣,就是他?

趙錚打量李從嘉之時,有人也在打量他。李煜有些驚詫,在皇宮裡,聽着大臣們議論宋使很年輕,他沒放在心上。

而今見面,果然年輕,才十九歲,比自己還要小好幾歲。宋國皇帝能派他出使,是真有什麼非凡之處?

韓熙載就站在李煜身邊,驚訝是肯定的。容貌稚嫩,確實比鄭王殿下年輕,但言語表情,舉手投足間的大氣穩重,從容不迫,頃刻間便將鄭王李從嘉比下去了。韓熙載越發的好奇,這個趙錚到底是何方高人,趙匡胤用他出使又意欲何爲?

皇甫繼勳的表情一如既往地陰冷,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仇視趙匡胤,繼而仇恨整個宋朝,對宋朝使者更沒有什麼好臉色了。

這邊,趙錚向李從嘉介紹了副使董仲彥。李從嘉也禮貌道:“這位是我國中書舍人,勤政殿學士承旨韓熙載,這位是皇甫繼勳將軍。”

韓熙載自然是大名鼎鼎,就算不知道他,也該知道《韓熙載夜宴圖》,可是號稱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之所以有這幅圖,是因爲他在家中夜夜宴飲,之所以宴飲不斷,是故意放縱,是爲了防止南唐國主的猜忌。

通常來講,被猜忌的臣子往往有本事,韓熙載也算而今南唐的一個厲害角色。

別的不說,臨走之時,趙普特意交代要小心韓熙載。那還是後周時期,而今大宋翰林學士陶谷出使南唐,可就是被韓熙載狠狠坑了一回,到如今都擡不起頭。(這事後面說)

老謀深算之人,必須小心,做人啦,還是得潔身自好。

至於皇甫繼勳,趙錚也心裡有數,出使南唐,自然要知己知彼,趙匡胤和南唐人的那些恩怨,都瞭然於心。

很顯然,皇甫繼續的態度很不友好,看他那氣吁吁的表情,若非李從嘉和韓熙載在場,只怕當場就會爆發。衝動易怒的武夫不可怕,但容易製造尷尬和麻煩,也得小心!

“兩位,有禮了!”

韓熙載是明白人,雖然對宋使的態度算不上友好,甚至願意看到他出醜。但宋使初到江南,便有衝突很尷尬不合適。

再者,即便是有心對付宋使,也應該避免當面直接衝突。方式要更隱秘一些,手段也要更高級,像當年收拾陶谷那樣,讓對方啞巴吃黃連纔是。

“貴使一路舟車勞頓,着實辛苦,禮賓院已經備好住處,還請貴使前往休息!”

“好,多謝了!”趙錚笑了笑,這時候客隨主便就是了。

……

這邊大宋使團與李從嘉,韓熙載等人剛走,一艘船溯江而上,停靠在了碼頭邊,看樣子像是從瓜州渡方向而來。

船隻靠岸,一行人登岸,隨即往金陵城而去。爲首之人,獐頭鼠目,是個駝背。

*

PS:1、潞州之戰結束是六月,趙錚到南唐應該是七月初,前文有誤,會修改。

2、李煜的長相就是這樣,根據史料如實描寫,並未醜化。喜歡李煜的朋友可能會有點失望,見諒!

第137章 踏雪賞梅第73章 諫與逼第15章 符璃郡主第22章 反客爲主第61章 何人攪渾一江水第24章 來一碗迷魂湯第69章 一衣之恩第71章 接觸者誤區第122章 悲催府尹第127章 蛛絲馬跡第33章 楊業第61章 何人攪渾一江水第59章 想瞌睡就送枕頭第79章 戰略禁運條例第28章 白黑顛倒第126章 特務頭子不好當第113章 迎鑾軍演第24章 來一碗迷魂湯第151章 皇帝的名聲第24章 來一碗迷魂湯第45章 絕處逢生第35章 脫身機會第82章 不虛此行第111章 臣有一計第152章 風吹草動第143章 趙普的投資觀第66章 窅娘第157章 年輕有爲第43章 你們在哪?第92章 是我導演這場戲第154章 一身冷汗第133章 大宋的第一場雪(下)第32章 琉璃不離,生死與共第118章 宰相的差距第63章 霧氣溼潤了眼眸第63章 霧氣溼潤了眼眸第142章 定親第101章 危急時刻第50章 符家有女初長大第110章 腹中有子第47章 聞達於廟堂第125章 賞罰之間有信號第139章 家宴第137章 踏雪賞梅第96章 打草驚蛇第49章 鴻臚少卿趙文彥第43章 你們在哪?第51章 南唐第78章 欲擒故縱第38章 虛虛實實第26章 回鸞舞鳳第116章 風正一帆懸第154章 一身冷汗第153章 上元節第151章 皇帝的名聲第17章 寺廟裡的驚聲尖叫第51章 南唐第131章 大宋的第一場雪(上)第1章 小和尚戀紅塵第154章 一身冷汗第133章 大宋的第一場雪(下)第77章 遷居東宮第4章 狡兔三窟第149章 西施與權位第51章 南唐第27章 仇人見面第49章 鴻臚少卿趙文彥第72章 驚喜不期而至第142章 兄弟與連襟第39章 巴公原上是非多第50章 符家有女初長大第81章 期望與失望第31章 太平驛站不太平第21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36章 暖炕上的權術與陰謀第112章 殺戮的威懾力第106章 倉促叛亂第68章 怒與火第121章 衙內倒騎牛第126章 特務頭子不好當第116章 暗流已生第91章 行刺與追兇第127章 蛛絲馬跡第50章 符家有女初長大第62章 奉旨找茬第131章 大宋的第一場雪(上)第141章 大宋皇族第140章 內中酒第16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否第141章 大宋皇族第56章 護花使者第25章 出乎意料第69章 一衣之恩第28章 白黑顛倒第107章 願爲一隻狐第144章 未來第45章 絕處逢生第93章 引火燒其身第117章 射向皇帝的冷箭
第137章 踏雪賞梅第73章 諫與逼第15章 符璃郡主第22章 反客爲主第61章 何人攪渾一江水第24章 來一碗迷魂湯第69章 一衣之恩第71章 接觸者誤區第122章 悲催府尹第127章 蛛絲馬跡第33章 楊業第61章 何人攪渾一江水第59章 想瞌睡就送枕頭第79章 戰略禁運條例第28章 白黑顛倒第126章 特務頭子不好當第113章 迎鑾軍演第24章 來一碗迷魂湯第151章 皇帝的名聲第24章 來一碗迷魂湯第45章 絕處逢生第35章 脫身機會第82章 不虛此行第111章 臣有一計第152章 風吹草動第143章 趙普的投資觀第66章 窅娘第157章 年輕有爲第43章 你們在哪?第92章 是我導演這場戲第154章 一身冷汗第133章 大宋的第一場雪(下)第32章 琉璃不離,生死與共第118章 宰相的差距第63章 霧氣溼潤了眼眸第63章 霧氣溼潤了眼眸第142章 定親第101章 危急時刻第50章 符家有女初長大第110章 腹中有子第47章 聞達於廟堂第125章 賞罰之間有信號第139章 家宴第137章 踏雪賞梅第96章 打草驚蛇第49章 鴻臚少卿趙文彥第43章 你們在哪?第51章 南唐第78章 欲擒故縱第38章 虛虛實實第26章 回鸞舞鳳第116章 風正一帆懸第154章 一身冷汗第153章 上元節第151章 皇帝的名聲第17章 寺廟裡的驚聲尖叫第51章 南唐第131章 大宋的第一場雪(上)第1章 小和尚戀紅塵第154章 一身冷汗第133章 大宋的第一場雪(下)第77章 遷居東宮第4章 狡兔三窟第149章 西施與權位第51章 南唐第27章 仇人見面第49章 鴻臚少卿趙文彥第72章 驚喜不期而至第142章 兄弟與連襟第39章 巴公原上是非多第50章 符家有女初長大第81章 期望與失望第31章 太平驛站不太平第21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36章 暖炕上的權術與陰謀第112章 殺戮的威懾力第106章 倉促叛亂第68章 怒與火第121章 衙內倒騎牛第126章 特務頭子不好當第116章 暗流已生第91章 行刺與追兇第127章 蛛絲馬跡第50章 符家有女初長大第62章 奉旨找茬第131章 大宋的第一場雪(上)第141章 大宋皇族第140章 內中酒第16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否第141章 大宋皇族第56章 護花使者第25章 出乎意料第69章 一衣之恩第28章 白黑顛倒第107章 願爲一隻狐第144章 未來第45章 絕處逢生第93章 引火燒其身第117章 射向皇帝的冷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