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情節

後續情節

利用韓微,在汴梁城裡興風作浪的人是宰相王溥。陳橋兵變本是他設下的局,利用趙光義,說動趙匡胤大軍回師。

本意是讓趙匡胤與韓通拼個你死我活,相互消耗,並且除掉位居自己之上的宰相範質,成爲手握大權的輔政大臣。王溥總是說,他的理想是做後周的霍光。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趙錚出現救了趙家家眷,韓通失去了制衡趙匡胤的籌碼,形勢完全不受控制,趙匡胤因此而登上皇位。

王溥對此不服氣,固有了顛覆趙宋政權的想法,可惜李筠和李重進先後兩次叛亂都以失敗告終。

無可奈何,王溥只得在汴梁城裡親自動手,借韓微之手買通內酒坊幫工投毒,先離間石守信,並與趙彥徽等節度使策劃兵變,準備迎幽居西宮的後周恭帝柴宗訓重登帝位。

發動的時機便選在趙錚與符璃成婚當日,但事先被趙錚與趙匡胤察覺,將計就計,將叛黨一網打盡。

但很可惜,杜太后不幸因此受驚,誘發心悸之病,不久後辭世。臨死之前,杜太后感慨後周幼主亡國,囑咐趙匡胤,萬一身體不適但皇子還小,可以考慮傳位給兄弟,並重用趙家人,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但有前提,也並未點明要傳位給趙光義,但趙二因此產生想法。

杜太后駕崩,石守信等人雖然受矇騙利用,但牽涉到叛亂之中,趙匡胤採納趙錚的建議,杯酒釋兵權。柴宗訓與周太后符氏在趙錚和符彥卿的努力下,保住性命,離開汴梁幽居房州。

……

平息內亂之後,趙匡胤將目標放到南方,趁割據荊湖的周興逢病重。開始圖謀兩湖。偏偏在此事,河北路卻有異動,糧食價格不斷起伏,北漢方面也蠢蠢欲動,趙錚奉命北上與韓德讓交手。

慕容延釗很快平定荊湖,後蜀感到壓力,派遣使臣聯絡北漢聯合進攻大宋,但被趙錚截獲情報。

趙匡胤以此爲藉口,派王全斌率部進攻後蜀,比原歷史提前。後蜀很快滅亡。蜀後主孟昶奉命到汴梁。但李太后卻藉口自己病重難行,王全斌着急送走孟昶,李太后藉口留下花蕊夫人照顧自己。事後,李太后說出原因,稱花蕊夫人太過漂亮,容易給孟昶惹來殺身之禍,故而暫留蜀中。

王全斌等人在蜀中行事過激,殺伐過重,且多有貪瀆。激起蜀中生出叛亂。趙匡胤大爲着急,派趙錚手持玉斧,代表天子入蜀查證,途徑峽州時結交曹彬。到蜀中後與王全斌等人產生衝突。

有部將對李太后和花蕊夫人不敬,被趙錚阻攔,初見花蕊夫人,之後兩人多有接觸。

王全斌不聽勸告。激起蜀中兵變叛亂,叛軍進攻成都,趙錚與花蕊夫人一道出面說服叛軍將領。消弭兵禍。

隨後,護送李太后和花蕊夫人入汴梁,兩人情愫漸深,趙錚卻很擔心花蕊將來的命運。

到達汴梁後,趙光義察覺到趙錚與花蕊夫人關係不同尋常,有意坑害,想要尋機送花蕊入宮,離間趙匡胤和趙錚。

爲此趙光義下毒謀害孟昶,但被趙錚及時救下,孟昶不死,卻成廢人,花蕊以孟夫人的身份暫時未入皇宮。

隨着時間的推移,朝中紛爭漸起,形成三趙鼎立的局勢,趙普、趙光義和趙錚成爲朝中三個重要勢力。

符彥卿成爲趙光義和趙錚積極爭取的對象,但符彥卿卻多有顧慮,因爲當年有方士曾對他說:“諸女天下貴,母儀天下兩個半。”

之前有兩個女兒成爲皇后,餘下的半個皇后該是六女(趙光義妻),還是七女符璃,難以決斷,半個皇后的說法也讓符彥卿費解。

щщщ ¸ттkan ¸¢O

後六女符蓉早亡,符彥卿一度認爲如果趙光義登基,六女必然被追封爲後,可以理解爲半個皇后,因此支持趙光義。但事後經王妃秦氏提醒,興許半個皇后還有別的解釋,尤其是趙匡胤爲了牽制趙光義,將趙錚封爲高陽郡王以後。

期間趙錚出使遼國,經歷蕭思溫叛亂,可惜事情敗露,沒有入歷史上那般成功。耶律賢與蕭思溫被殺,趙錚帶着蕭綽、耶律休哥等逃出上京,回到宋境。本來叱吒風雲的蕭太后從此不會再有,而趙家多了一位蕭夫人。

……

南唐境內,黃姝婷一心謀取皇后之位,暗害周娥皇。趁相思成疾的周娥皇臥病之時,涉及佛像倒塌,意圖砸死周娥皇幼子仲宣(實與趙錚所生之子)。但長子李仲寓挺身而出護着弟弟,被佛像砸死,周娥皇因此悲痛欲絕。

漸漸長大的周女英入宮探望姐姐,李煜見其貌美而動心,但周女英一心只有昔年相救自己的趙錚。黃姝婷見到此舉,很擔心扳倒了周娥皇,反倒便宜了周女英,故而買通大臣獻計唐宋和親。

南唐並無適齡公主,黃姝婷推薦周女英,李煜不大願意。但黃姝婷建議李煜詢問周女英的意思,並特意強調宋國皇子年紀尚幼,可選擇其他皇族成員,比如高陽郡王趙錚。

周女英聽聞和親人選是趙錚,心中歡喜,立即答允,早有預料的黃姝婷對此頗爲得意。周娥皇得知後,反倒覺得她的歹毒成就了妹妹的幸福,同時感慨自己與趙錚此生再無緣,讓妹妹與之成爲良配倒是好事。

周娥皇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兒子仲宣,自己身體每況愈下,她擔心自己死後,仲宣的安全問題。是以周女英出嫁去汴梁前,她特意去長江邊相送,並將燒槽琵琶送給妹妹,其中還包括了一封書信,告知趙錚,仲宣是他親生子,讓其想辦法將孩子從南唐接走。

周女英渡江北去,周娥皇藉口禮佛留在採石磯,某日盛裝在江邊面北跳起霓裳羽衣舞,爲趙錚跳最後一支舞,然後跳入江中。

在此勘測水情的樊若冰及時發現,將周娥皇救起,得寺中高僧相救醫治。周娥皇不願再回皇宮。在樊若冰的幫助下隱居與尼庵之中。

李煜得到消息,派人搜救無果,對外宣稱周娥皇病故,追諡爲昭惠皇后安葬,實爲衣冠冢。消息傳到汴梁時,恰是趙錚與周女英大婚之日,趙錚見到燒槽琵琶與書信後,始知周娥皇一片深情。

可惜爲時已晚,伊人不在,趙錚肝腸寸斷。與新婚夜伶仃大醉。周女英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姐姐與自己愛上了同一個男人。

甦醒後的趙錚意圖爲周娥皇報仇,發誓必滅南唐,但在此之前必須要將兒子帶回來。趙錚委派心腹上書趙匡胤,稱南唐緊緊和親不行,需要質子,要求將仲宣作爲人質帶來汴梁。

李煜對此猶豫不絕,鐘太後堅決反對,但黃姝婷卻稱自己有了身孕。爲了唐國安危,暫時委屈仲宣。趙錚也從各方面使力,終於成功將仲宣帶到汴梁,然後藉口周女英爲其姨母。親自照顧,帶到自己府中養育。

見到自己的兒子,趙錚越發想念周娥皇,心中愧疚越多。故而在對南唐動兵時,親自率部南下。

李煜醉酒寵幸窅娘,事後窅娘發現自己身上的牙印。與當日在棲霞山情況一樣。窅娘這才意識到,當初在棲霞山與自己有一夕之緣的並非趙錚,而是李煜。

李煜得知此事後,終於明白仲宣並非自己的兒子,暴怒咒罵周娥皇與趙錚。得知趙錚親自率部前來,氣憤之下要與之決戰,從而放棄了林仁肇的固守,穩紮穩打的戰略,並且冊封黃姝婷爲皇后。

南唐的輕率出擊,給了宋軍大好機會,趙錚在樊若斌的幫助下,從採石磯渡江。曹彬率水軍包圍九江,困住林仁肇。趙錚趁機直撲金陵,李煜投降成爲階下囚,黃姝婷受不得羞辱,在周娥皇衣冠冢自殺身亡。

趙錚來到陵墓前悼念周娥皇,獻浮橋計的樊若冰才知道真相,原來昭惠後心裡念着的是自家王爺,於是急忙將周娥皇尚且在世的消息告知趙錚。

趙錚得悉情況,與周娥皇重逢,感慨萬千,兩人棲霞山故地重遊,雙宿雙棲,有情人終成眷屬。

回到汴梁,孟昶終究沒有逃過死亡的厄運,花蕊夫人入宮了,這一切都是趙光義的計謀。

趙匡胤卻爲花蕊夫人美色所吸引,但花蕊卻堅稱爲孟昶守孝三年,抵死不從,趙匡胤無奈只得作罷。某日趙匡胤看到花蕊作畫,話中是一個男人的背影,實際是趙錚。但花蕊卻聲稱此乃蜀中民間傳言中的張仙,作畫是爲了祈福,希望來日能生下男嬰。

趙匡胤察覺異常,加上趙光義推波助瀾,終於知曉花蕊與趙錚往事。他有些生氣,卻也很高興,因爲趙錚的權力與功勞越來越大,必須要有控制他的籌碼。

趙錚與花蕊隔着一道宮牆,成爲一對苦命鴛鴦。與此同時,朝中的鬥爭越發激烈,趙光義也開始暗中謀劃,那個重要的雪夜越來越近。

因爲連連滅國,一統天下,趙匡胤頗爲膨脹,在西京洛陽搞郊祀大典。在那裡,趙錚終於有機會和花蕊見面,那個晚上趁着趙匡胤伶仃大醉,他們情難自禁。

花蕊懷孕了,趙匡胤生出疑心,自打趙德芳出生之後,他再無子嗣,有自知之明。最終確定,孩子是趙錚的,對此趙匡胤很生氣。但他沒有立即動手,而是讓趙錚幫自己除掉趙匡胤,爲趙德芳鋪路,然後會答應將花蕊還給趙錚。

趙錚和符璃看出來,趙匡胤多半也不會放過自己,故而早做準備,開始爲自己留後路。在一定程度上,趙錚有些縱容趙光義的小動作,但目的主要是想辦法救走花蕊。但很不湊巧,燭影斧聲之夜提前到來。

等趙錚發現之時,趙匡胤已死,但趙光義卻被拿住了證據,成爲弒君罪臣。趙錚本意是扶持趙德芳登基,然後遠走海外的。但趙光義太心狠,竟同時動手,將趙德昭和趙德芳一起害死,皇位繼承人突然空缺。

此時趙錚手握大權,許多臣子稱趙錚也是皇族子孫,勸其登基。但也有大臣質疑趙錚,認爲趙匡胤遇害是趙錚設計,恐有嫌疑,認爲按照血緣親疏,應該由趙光美登基。

見兩位兄長慘死,趙光美說什麼也不願意登上皇位,擔心趙錚會謀害自己。見此狀況,趙錚很無奈,趙普卻提出一個折衷辦法,那就是等花蕊夫人腹中的孩子出生,若爲男嬰則登基爲帝。

名義上花蕊夫人是皇妃,孩子便是皇子,但知悉內情者知道,那是趙錚的兒子。於是幾個月後,一個新生嬰兒成爲大宋皇帝,成爲太后的花蕊夫人邀趙錚爲攝政王,輔佐兒子到成年。

期間趙錚一手經營,滅掉盤踞西北的党項李氏。然後採用蕭綽的計策,宣稱耶律賢仍在世,借用其旗號,在耶律休哥等人的引導下北伐,收復燕雲十六州。

二十年後,趙錚告知兒子真實身世,然後離開汴梁,遠遊在外。此後不久,太后花蕊夫人駕崩,但實際上是去與趙錚相會。

爲了兒子完全掌握權力,趙錚也對外宣稱死訊,皇帝兒子得知消息後,將趙錚追封爲皇帝,供奉太廟,符璃亦追爲皇后,半個皇后的預言實現。實際上趙錚卻與嬌妻美妾遠遊在外,享受平靜快樂生活。

恰是宰輔的真正含義——主宰天下,輔佐兒子,不是君主,勝似帝王。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39章 巴公原上是非多第26章 回鸞舞鳳第13章 還俗咋就這麼難呢?第120章 老謀深算第74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46章 神秘恩人第64章 黑鍋與野心家第21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29章 黑鍋你們背定了第84章 美人入懷第155章 驚弓之鳥第105章 星河夜話第41章 女人是老虎第15章 符璃郡主第111章 臣有一計第139章 家宴第43章 你們在哪?第93章 引火燒其身第89章 知己知彼第136章 暖炕上的權術與陰謀第157章 年輕有爲第3章 陳橋兵變第153章 上元節第9章 開國之日面君王第142章 定親第144章 未來第142章 定親第86章 聞香識男人第137章 踏雪賞梅第51章 南唐第4章 狡兔三窟第142章 定親第18章 佛與狗屁第14章 風塵僕僕第140章 內中酒第96章 打草驚蛇第112章 殺戮的威懾力第90章 登門拜訪第39章 巴公原上是非多第86章 聞香識男人第37章 最危險的地方第65章 萬綠叢中一點紅第90章 登門拜訪第116章 風正一帆懸第59章 想瞌睡就送枕頭第67章 相思遙寄汴梁城第32章 琉璃不離,生死與共第65章 萬綠叢中一點紅第24章 來一碗迷魂湯第55章 大國使節的特權第113章 迎鑾軍演第45章 絕處逢生第112章 殺戮的威懾力第133章 大宋的第一場雪(下)第117章 射向皇帝的冷箭第124章 聖意如何第25章 出乎意料第58章 娥皇女英第70章 見鬼了第21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9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8章 五公子第113章 迎鑾軍演第128章 五公子第24章 來一碗迷魂湯第59章 想瞌睡就送枕頭第141章 大宋皇族第131章 大宋的第一場雪(上)第109章 霓裳羽衣舞第19章 殘忍的決定第1章 小和尚戀紅塵第157章 年輕有爲第25章 出乎意料第104章 美眸爲君泣第96章 打草驚蛇第18章 佛與狗屁第157章 年輕有爲第113章 迎鑾軍演第122章 悲催府尹第146章 自以爲是的合理解釋第44章 莫負祠第66章 窅娘第79章 戰略禁運條例第96章 打草驚蛇第100章 卑鄙小人第29章 黑鍋你們背定了第37章 最危險的地方第94章 與時間賽跑第154章 一身冷汗第70章 見鬼了第46章 神秘恩人第38章 虛虛實實第131章 大宋的第一場雪(上)第40章 退避三舍之約第27章 仇人見面第91章 行刺與追兇第151章 皇帝的名聲第94章 與時間賽跑第93章 引火燒其身
第39章 巴公原上是非多第26章 回鸞舞鳳第13章 還俗咋就這麼難呢?第120章 老謀深算第74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46章 神秘恩人第64章 黑鍋與野心家第21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29章 黑鍋你們背定了第84章 美人入懷第155章 驚弓之鳥第105章 星河夜話第41章 女人是老虎第15章 符璃郡主第111章 臣有一計第139章 家宴第43章 你們在哪?第93章 引火燒其身第89章 知己知彼第136章 暖炕上的權術與陰謀第157章 年輕有爲第3章 陳橋兵變第153章 上元節第9章 開國之日面君王第142章 定親第144章 未來第142章 定親第86章 聞香識男人第137章 踏雪賞梅第51章 南唐第4章 狡兔三窟第142章 定親第18章 佛與狗屁第14章 風塵僕僕第140章 內中酒第96章 打草驚蛇第112章 殺戮的威懾力第90章 登門拜訪第39章 巴公原上是非多第86章 聞香識男人第37章 最危險的地方第65章 萬綠叢中一點紅第90章 登門拜訪第116章 風正一帆懸第59章 想瞌睡就送枕頭第67章 相思遙寄汴梁城第32章 琉璃不離,生死與共第65章 萬綠叢中一點紅第24章 來一碗迷魂湯第55章 大國使節的特權第113章 迎鑾軍演第45章 絕處逢生第112章 殺戮的威懾力第133章 大宋的第一場雪(下)第117章 射向皇帝的冷箭第124章 聖意如何第25章 出乎意料第58章 娥皇女英第70章 見鬼了第21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9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8章 五公子第113章 迎鑾軍演第128章 五公子第24章 來一碗迷魂湯第59章 想瞌睡就送枕頭第141章 大宋皇族第131章 大宋的第一場雪(上)第109章 霓裳羽衣舞第19章 殘忍的決定第1章 小和尚戀紅塵第157章 年輕有爲第25章 出乎意料第104章 美眸爲君泣第96章 打草驚蛇第18章 佛與狗屁第157章 年輕有爲第113章 迎鑾軍演第122章 悲催府尹第146章 自以爲是的合理解釋第44章 莫負祠第66章 窅娘第79章 戰略禁運條例第96章 打草驚蛇第100章 卑鄙小人第29章 黑鍋你們背定了第37章 最危險的地方第94章 與時間賽跑第154章 一身冷汗第70章 見鬼了第46章 神秘恩人第38章 虛虛實實第131章 大宋的第一場雪(上)第40章 退避三舍之約第27章 仇人見面第91章 行刺與追兇第151章 皇帝的名聲第94章 與時間賽跑第93章 引火燒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