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討董檄文出

衛弘聞言不由得一愣,隨即也覺得,這應該是最好的辦法。

“先帝與我恩重如山,沒有他就沒有我陳留衛家。既然孟德要討伐董卓,那麼我衛家必然全力支援!衛家目前可以動用的全部活錢,皆可取出,爲孟德招兵買馬!”衛弘咬了咬牙,也拿出了他的決心。

“若能救出陛下,閣下便是首功!”曹操聞言也不得不佩服衛弘的豪氣。

公元189年末,一封討董檄文來到李明的手中,不僅僅是他,這份檄文已傳遍天下。

“哈?曹操在陳留起兵?這能有多少兵可以用?居然還敢號召天下討董?”李明比較受到曹操看重,居然親自派人送了一份檄文過來。

十八路諸侯討董,可以說是三國裡面一個耳熟能聞的歷史事件,關鍵還是三英戰呂布這點。所以看見曹操送來的討董檄文,李明便知道這個事件即將出發,他爲此準備太久了!

“曹騰在任時,也給老曹家攢下了不少的家產。不過知兒莫若父,曹嵩瞭解曹操的爲人,只提供兩千士卒的錢財。不過卻是推薦給他陳留鉅富衛弘,後者動用了八成的錢財,爲他補齊五千士卒,並且提供錢糧。

曹家雖然沒有出錢,卻有出人,曹操從弟曹仁,族弟曹洪,老本家夏侯惇和夏侯淵兄弟都有將才。更有山陽李氏李典、李進和遊俠樂進前來投靠,同時南陽人婁圭也應邀成爲其麾下軍師。”賈詡緩緩說道,這些都是暗衛收集回來的消息。

這兩年暗衛已經擴張到大江南北,周澤的酒店也開到了大江南北。民間私下稱他爲‘食神’,只有他知道,誰纔是真正的食神,在他看來,李明就是食神在人世間的化身。只是這個食神的活化身,有點不務正業了些。

經過暗衛的調查,曹操麾下所有人的資料,幾乎也都放在桌面上,方便李明調看。

只是賈詡不清楚,李明爲什麼那麼看重曹操,不僅僅是他,袁紹、劉廷、曹操、孫堅和一個叫做劉備的,公孫瓚部將,也被吩咐要重點調查。袁紹和劉廷和孫堅他明白,曹操和劉備爲何也這樣,就想不明白。

“五千……北軍五校就兩萬多,加上西園八校和司隸地區的守軍,以及董卓原本的西涼兵,後續吞併的幷州軍,少說也有二十多萬,還不是黃巾賊那種烏合之衆,難怪要發檄文!”李明聞言又打開檄文看了看,老曹很聰明,沒有說他要討伐,而是假借三公的密信。

要知道三公之中就有袁隗,不管密信真假,只怕袁紹和袁術首先沒辦法坐視不理。袁紹和袁術若是出動,那麼天下諸侯也就被帶動了起來。

“關鍵的問題是,我們要不要去?”戲志纔在一旁開了口,他看出李明有所意動。

“以志才的看法,我們到底要不要去?”李明看向戲志才。

“去,必須要去!還要大張旗鼓的去!”戲志才笑吟吟的說道,“這次檄文用的是大義的名分,我們不去就會顯得被動。甚至會落人口實,被說是董卓同黨。呵呵,如今天下雖然還是大漢的天下,不過明眼人怕是都已經蠢蠢欲動了!”

“只是南越餘孽那邊,我們走了他們卻出來興風作浪,又當如何?”李明有點擔心,彭氏已經把整個揚州都搜了一邊,已經確定南越的那些傢伙已經離開。

有明確的痕跡表明,南越國的人已經渡海去了瓊州,也就是後世的海南島。但這並不意味着,對方不會突然殺回來!其實李明對瓊州也挺感興趣,只因爲上面優質的鐵礦石!

“可留下肖遙和潘豹兩人,配合彭虎守衛會稽郡。同時叮囑沿海各縣,要做好岸防!”徐晃回答道,就武將官職而言,徐晃當屬武將第一人。

肖遙和虞昕在今年年初有了第一個孩子,這幾年鎮守富春山有功,李明私下任其爲虎烈將軍,統五千士卒鎮守麗水縣,目的就是爲了提防南越國的餘孽,突然迴歸。

潘豹積功,升爲諸暨尉,代替肖遙看管富春山一帶,麾下也有五千山越士卒。

彭氏已經開始下山居住,甚至龍泉也成了他們新的定居地點,只可惜龍淵不知道何時已經荒廢,彷彿靈氣都被抽走了一般。

不過到底被南越餘孽盤踞多年,各種基礎設施非常完善,完全可以作爲一個新的據點。李明和彭虎(主要是和彭蝶)協商過,打算建立龍泉和浦城兩縣,給武夷山彭氏居住。同時也可以以這兩個地方,作爲護衛武夷山的衛星城。

同時也開始規劃南平和建陽兩縣,把東治到武夷山一帶串聯起來,每隔五百米設立一座烽火臺,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預警。

徐晃的建議,李明覺得也很合理,於是拍案而起,鄭重宣佈道:“全軍做好準備,挑選三千精銳,隨我出征!我離開後,張昭、張紘和賈詡你們三個,協助荀表看好後方!

至於這次出征的將領,分別爲黃忠,張默,典傑,徐晃和閻行,龐德、史渙、祖郎和太史慈留守!留守的將領,以龐德爲主,時刻小心南越國餘孽反撲!”

“喏!”被點到名字的將領,自然是高興應和,沒有被點到名字的,難免有點沮喪,卻也不好說些什麼。

“主公此次出征,要從會稽郡一路北上酸棗,路途遙遠恐有變故,您身爲一郡太守,不好隨便離開啊!”張昭建議道。

“志纔不是說了嗎?”李明指了指戲志才,“袁紹肯定要去,他這個渤海太守都要去,我這個會稽郡太守難道就不去了?到時候我不僅要去,還要把王御也給拉過去!”

“主公有主意便好!”張昭聞言,卻是稍微鬆了口氣,若把王御帶過去,那麼韓猛顯然也要跟過去,沒有了吳郡那邊的隱患,只是面對會稽郡內部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與此同時,渤海的袁紹,以及躲入南陽的袁術,此刻也看到了檄文。

“你們說,這份檄文背後,是否真的有叔父的意思?”袁紹看向麾下一干謀臣,其中就有許攸、逢紀和郭圖,至於田豐和沮授,如今還不在他的麾下。

“不管有沒有,我們和雒陽的消息已經斷絕,曹操是最後出來的,檄文更以三公密令爲藉口,那麼我們就算不去也得去,否則對主公的名聲不好。”許攸出面說道。

不管袁隗是否有這個想法,既然大家都看到檄文那麼說,袁紹袁術卻不出兵,這樣就顯得有點不孝。也會有人說兩人怕了董卓,連董卓都怕,那麼這樣的人,如何值得投奔?

曹操這一招的確是厲害,直接是逼得袁紹和袁術進退兩難。

第149章 去留與新槍第120章 決勝與收穫第144章 回還與樓空第27章 不同的態度第2章 餘韻與改革第122章 公元192年(上)第185章 引出而殲之第122章 公元192年(上)第71章 諸暨縣變化第104章 激辯與目的(下)第136章 喧囂的秋季第129章 花生推廣會第63章 打包全帶走第68章 李明的使者第128章 認慫的陶謙第54章 定點與多點第1章 楚皇帝李明第95章 幕後有黑手第149章 命運與改變第13章 罵陣和算計第123章 方術士辛秘第142章 盛宴與盛怒第13章 神奇的藥劑第148章 大青寨李樂第105章 李明的賭局第123章 方術士辛秘第108章 肖遙的投效第35章 不接受投降第2章 張默的愛情第147章 上奏與結果第149章 命運與改變第76章 嗑藥與搶劫第67章 最終的結果第19章 論勢力潛力第60章 總攻的開始第37章 安排與邀宴第134章 相聚綺羅閣第101章 彭蝶的饋贈第109章 丹陽軍囂張第97章 累積的威望第69章 豐厚的嫁妝第82章 又沒錢用了第43章 山頂見郝浪第34章 誰來擔責任第94章 深夜的《梁祝》第7章 真實的江南第2章 漢末我來也第57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1章 搶書的強盜第64章 朱儁慾火攻第134章 動盪的五月第5章 人體與自然第132章 公元187年初第46章 人約黃昏後第119章 開導小朱皓第149章 真無雙亂舞第72章 計議搞時裝第114章 招攬與建議第83章 雨夜的來客第11章 遭遇下馬威第9章 打出的威名第136章 融入了圈子第102章 廬陵郡郡守第11章 關羽的歸來第129章 幕後的算計第93章 章安縣解圍第35章 絕望的差距第42章 考生入考場第179章 求助與聖旨第131章 吏治的問題第114章 絕學已盡傳第118章 亂了都亂了第5章 吾乃呂奉先第1章 影響與應對第119章 利益最大化第76章 程序再升級第127章 雷法與追人第95章 定計欲奇襲第109章 狂熱的銷售第16章 否定與頓悟第45章 榜單發放日第112章 吳郡遇二張第121章 喬遷與婚期第8章 廢立與刺殺第150章 大天王項狼第101章 駐軍豫章郡(下)第19章 實力的本質第7章 真正的目的第52章 張默去倭國第38章 潁川多俊傑第137章 會盟於湞陽第16章 酣暢戰一場(下)第9章 曹操欲發檄第78章 夜曲與心跡第11章 大善人李明第37章 安排與邀宴第143章 泄密與遇伏第48章 敵襲與應對第80章 漢獻帝殞落第48章 最後的瘋狂
第149章 去留與新槍第120章 決勝與收穫第144章 回還與樓空第27章 不同的態度第2章 餘韻與改革第122章 公元192年(上)第185章 引出而殲之第122章 公元192年(上)第71章 諸暨縣變化第104章 激辯與目的(下)第136章 喧囂的秋季第129章 花生推廣會第63章 打包全帶走第68章 李明的使者第128章 認慫的陶謙第54章 定點與多點第1章 楚皇帝李明第95章 幕後有黑手第149章 命運與改變第13章 罵陣和算計第123章 方術士辛秘第142章 盛宴與盛怒第13章 神奇的藥劑第148章 大青寨李樂第105章 李明的賭局第123章 方術士辛秘第108章 肖遙的投效第35章 不接受投降第2章 張默的愛情第147章 上奏與結果第149章 命運與改變第76章 嗑藥與搶劫第67章 最終的結果第19章 論勢力潛力第60章 總攻的開始第37章 安排與邀宴第134章 相聚綺羅閣第101章 彭蝶的饋贈第109章 丹陽軍囂張第97章 累積的威望第69章 豐厚的嫁妝第82章 又沒錢用了第43章 山頂見郝浪第34章 誰來擔責任第94章 深夜的《梁祝》第7章 真實的江南第2章 漢末我來也第57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1章 搶書的強盜第64章 朱儁慾火攻第134章 動盪的五月第5章 人體與自然第132章 公元187年初第46章 人約黃昏後第119章 開導小朱皓第149章 真無雙亂舞第72章 計議搞時裝第114章 招攬與建議第83章 雨夜的來客第11章 遭遇下馬威第9章 打出的威名第136章 融入了圈子第102章 廬陵郡郡守第11章 關羽的歸來第129章 幕後的算計第93章 章安縣解圍第35章 絕望的差距第42章 考生入考場第179章 求助與聖旨第131章 吏治的問題第114章 絕學已盡傳第118章 亂了都亂了第5章 吾乃呂奉先第1章 影響與應對第119章 利益最大化第76章 程序再升級第127章 雷法與追人第95章 定計欲奇襲第109章 狂熱的銷售第16章 否定與頓悟第45章 榜單發放日第112章 吳郡遇二張第121章 喬遷與婚期第8章 廢立與刺殺第150章 大天王項狼第101章 駐軍豫章郡(下)第19章 實力的本質第7章 真正的目的第52章 張默去倭國第38章 潁川多俊傑第137章 會盟於湞陽第16章 酣暢戰一場(下)第9章 曹操欲發檄第78章 夜曲與心跡第11章 大善人李明第37章 安排與邀宴第143章 泄密與遇伏第48章 敵襲與應對第80章 漢獻帝殞落第48章 最後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