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餘韻與改革

傳國玉璽,那是劉廷朝廷最大的痛。就算劉廷手持赤霄寶劍,但那隻能算是武玉璽,效果比虎符好一些,嚴格來說是象徵軍權。

自從袁紹帶兵殺入皇宮開始,還是董卓入京之後,反正傳國玉璽就失蹤了。以至於劉廷當了皇帝那麼久,發出去的詔書用的都是私章,也曾經找人雕刻一枚和田玉印璽,不過到底不是傳國玉璽。

李明可不是袁術,就佔據了大半個豫州,外加九江和廬江郡,就敢拿着傳國玉璽稱帝。身處四戰之地,連個大後方都沒有就敢稱帝,袁術的心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傳國玉璽,真的是傳國玉璽!”許多人驚呼,這個消息更是傳到了大江南北。李明已經不是偏居江東一隅的小勢力,驟然已經奪得了中原之地,河北有一半也落入他的手裡。

此刻在泰山封禪登基爲皇,手持創國玉璽,代表的便是‘正統’二字。

消息傳出去,誰也不敢說李明不正統,在許多華夏人的眼中,佔據中原之地,再有個傳國玉璽,還有什麼比這更正統的?李明這個楚皇,可以說是當得名正言順!

劉廷那邊據說摔了半天的東西,但又能如何?事實無法改變,如今只能退居關中,又沒有傳國玉璽的他,無論是從法理,還是從大義上,似乎都矮了李明一頭。

“爲什麼會在他手裡?”狠狠發泄了一番之後,劉廷只有這個問題想要問。

“昔日討伐董卓的時候,李明率先進入雒陽……名義上說是救火,很難說……不過當時他和董卓已經有勾結,也有可能是董卓找到後,派人交給他的。”申夜想到了兩個可能,這都是建立在李明持有傳國玉璽的基礎上考慮的。

“現在該怎麼辦?”劉廷靠在椅子上,作爲大漢皇帝,他要考慮如果削減這件事的影響。傳出去別說李明那邊,河北和關中,甚至巴蜀的百姓,都有點動搖。

甚至巴蜀的世家,已經派了一些子弟過去壽春求學,同時打算參加今年的科考。對於這羣兩邊投注的傢伙,別說李明,劉廷同樣很不喜歡。

“順其自然,關中繁榮,則皇氣自生。傳國玉璽不過是塊死物,民心纔是陛下真正的玉璽,關鍵還是不要讓那些世家傳播不正當的言論就好。”申夜回道。

“那就讓他閉嘴吧!”劉廷猛地站了起來,這次輿論那麼糟糕,說穿了還不是這些世家到處亂嚼舌根?就如同申夜所言,一般的百姓誰會在意這些!

李明封禪並且登基爲皇后,正是宣佈改革,不說徹底推翻大漢的政治制度,卻也大刀闊斧進行了修改。好在不少制度江東已經逐漸習慣,再改也在適應的範圍。至於中原之地,世家們或許很有意見,畢竟這些改革多少侵害到他們的利益,不過百姓最終得到好處。

最關鍵的是,李明把重兵陳放在這些地方,可不是用來聽他們發牢騷的。世家們也意識到這點,私下抱怨一下會有,不敢公開挑起事端。尤其是當,個別小世家被抄家滅族之後,當即明白李明根本不是一個善茬。

“王莽改革,難免有一些一廂情願的意味。他以爲這樣對百姓好,實際上世家在干擾下,政策根本得不到推行。最終百姓沒有受益,世家卻受害,沒人支持他,也就完蛋了。”李優分析過王莽的改革,李明也是偶然知道那位的改革制度,也感慨過這廝是不是堅定的紅色戰士什麼的。

李優爲他分析王莽改革的原因,就是要說明它爲什麼會失敗,換言之就是如今要改革,應該避免什麼情況,才能做到不會失敗。

首先就是宣傳,然後就是落實,先讓百姓知道有那麼一回事,然後再確保這些政策可以落實。換了其他皇帝估計有點難度,李明這邊有專門的宣傳部隊,甚至地方軍隊、治安部隊也會幫忙宣傳。同時在暗衛的監督下,地方官員不敢陽奉陰違,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李明的強勢,還有對權力的絕對把控,才能做到這點。

依靠篡位起家的王莽,說到底就如同各方勢力的盟主,地位和袁紹差不多。不滿足聯盟成員各方的利益,還打算削弱他們的利益,還真以爲自己是宋太祖,可以杯酒釋軍權?

第一批鎮級單位開始評選,中原地區好幾個亭提升爲鎮,亭長提升爲鎮長,薪俸最終確定比一般的亭高,比一般的縣令要低。當了鎮長之後,比如治安軍、財政局等也會入駐,鎮長的權力也會有所提升,當然如同暗衛等監察部門也會入駐。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鎮’這個單位,不過在繁華地區,尤其是在江東的一些地區,某一亭已經非常繁華,房屋錯落有致,一定範圍內已經沒有農田的存在,這樣的存在再稱之爲亭的確不太合適,它需要更完善的政治機構去監督管理。

關鍵是,提升爲鎮之後,感覺地位都比一般的亭裡要高出不少。對於那些居住在縣城以外地區的百姓來說,自己的家鄉能升級,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同樣的,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在積極努力,力求讓自己的家鄉也能升級。

於是經濟和文化等方面迅速發展,同時也爲楚國創造出不少的稅收,最終又反饋到基礎建設和其他地方去,逐漸演變爲良性循環。

“有時候真羨慕主公,總有不少奇思妙想……很多東西明明很簡單,不過屬下等卻從來沒有朝着這個方向去想。”張默抱着一個孩子,那是他和呂綺玲的第一個孩子,是個小女孩,叫做張儷。

張家依然以李明家奴自居,不過李明登基之後,自然還是成爲了一個世家。嫡系的兒子只有一個張鼎,張家要發展起來,還需要張默繼續努力。

李明笑了笑,只有和荀氏、王御和張默等人的時候,他纔會放下皇帝架子。說真的,真正上位才知道有一大堆禮儀要學,同時平時也要維持威嚴什麼的,整天端着架子累不累?

“其實很簡單對吧?”李明緩緩說道,“只要真心站在百姓那邊考慮,去思考他們到底希望得到什麼,那麼很多東西不過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其他人,大多都是眼高過頂,結果看不到腳下。”

頓了頓,繼續說道:“李衝準備及冠了,他打算到軍中歷練幾年,你說派去哪好些?”

“這個只能是家主來做主,我等豈能胡亂建議?”張默連忙回道,能夠和李明平等對話是他們少數人的特權,但不代表他就可以僭越。

同時也不免感慨,時間過得的確好快,不知不覺李衝都要及冠了。

第101章 駐軍豫章郡(下)第145章 黑夜的殺機(上)第110章 陳溫暴病亡第46章 悲喜各參半第43章 烹飪啊烹飪第5章 人體與自然第65章 麪包與火光第57章 送達的軍令第117章 唯一的選擇第84章 感情需經營第107章 不就是書嘛第155章 還有點意思第61章 戲志才認主第4章 你想怎麼打第104章 妖丹的作用第60章 開發與移民第13章 不對等決鬥第18章 空城與破局第121章 背鍋俠許貢(下)第34章 趙雲的春天第46章 信函與情感第163章 指導與推薦第103章 激辯與目的(上)第93章 章安縣解圍第58章 餘暨新縣令第28章 煽動與擴招第47章 內情與晚宴第92章 驚人的猜測第119章 背鍋俠許貢(上)第49章 陷城與對峙第118章 亂了都亂了第144章 華雄的挑戰第101章 駐軍豫章郡(下)第72章 郝浪的大道第91章 可惡的土人第58章 魄力還不夠第104章 奇門八荒槍第71章 羽絨與棉花第33章 沛郡的攻伐第7章 真實的江南第35章 絕望的差距第98章 推廣與自願第53章 無謀的總攻第123章 論功行賞宴第5章 奉命去討賊第153章 身份終道破第122章 烏程縣告急第13章 神奇的藥劑第166章 蘭臺裡選書(下)第122章 奴僕與家兵第48章 敵襲與應對第26章 人情與敵情第44章 進軍虎牢關第3章 世子與別駕第150章 掃蕩與密信第35章 連續升兩級第12章 勾搭與藉口第59章 席捲的趨勢第81章 袁紹的投降第60章 開發與移民第80章 典傑與啓程第32章 袁術的解脫第19章 大風破陣槍第126章 安置與演說第26章 收復九江郡第134章 相聚綺羅閣第68章 李明的身世第7章 真實的江南第89章 羣鱷與慘敗第37章 安排與邀宴第119章 利益最大化第84章 閉關制好茶第4章 公元194年第125章 朱儁的到來第25章 根本不過癮(下)第39章 九轉終溯源第80章 戰雷水二老第154章 李明被吃了第147章 鼠災與希望第18章 時局的變化第87章 章安的騷動第98章 推廣與自願第66章 最後的勝者第12章 各自的成長(3)第63章 打包全帶走第156章 共享屠龍宴第127章 最驚險生產第139章 深山種植園第117章 幹一票大的第49章 陷城與對峙第13章 不對等決鬥第45章 劉廷與帝心第60章 總攻的開始第58章 爲媳婦下廚第2章 餘韻與改革第21章 南中的異變第60章 開發與移民第6章 郝浪的目的第63章 眉尖刀彭堀第49章 陷城與對峙
第101章 駐軍豫章郡(下)第145章 黑夜的殺機(上)第110章 陳溫暴病亡第46章 悲喜各參半第43章 烹飪啊烹飪第5章 人體與自然第65章 麪包與火光第57章 送達的軍令第117章 唯一的選擇第84章 感情需經營第107章 不就是書嘛第155章 還有點意思第61章 戲志才認主第4章 你想怎麼打第104章 妖丹的作用第60章 開發與移民第13章 不對等決鬥第18章 空城與破局第121章 背鍋俠許貢(下)第34章 趙雲的春天第46章 信函與情感第163章 指導與推薦第103章 激辯與目的(上)第93章 章安縣解圍第58章 餘暨新縣令第28章 煽動與擴招第47章 內情與晚宴第92章 驚人的猜測第119章 背鍋俠許貢(上)第49章 陷城與對峙第118章 亂了都亂了第144章 華雄的挑戰第101章 駐軍豫章郡(下)第72章 郝浪的大道第91章 可惡的土人第58章 魄力還不夠第104章 奇門八荒槍第71章 羽絨與棉花第33章 沛郡的攻伐第7章 真實的江南第35章 絕望的差距第98章 推廣與自願第53章 無謀的總攻第123章 論功行賞宴第5章 奉命去討賊第153章 身份終道破第122章 烏程縣告急第13章 神奇的藥劑第166章 蘭臺裡選書(下)第122章 奴僕與家兵第48章 敵襲與應對第26章 人情與敵情第44章 進軍虎牢關第3章 世子與別駕第150章 掃蕩與密信第35章 連續升兩級第12章 勾搭與藉口第59章 席捲的趨勢第81章 袁紹的投降第60章 開發與移民第80章 典傑與啓程第32章 袁術的解脫第19章 大風破陣槍第126章 安置與演說第26章 收復九江郡第134章 相聚綺羅閣第68章 李明的身世第7章 真實的江南第89章 羣鱷與慘敗第37章 安排與邀宴第119章 利益最大化第84章 閉關制好茶第4章 公元194年第125章 朱儁的到來第25章 根本不過癮(下)第39章 九轉終溯源第80章 戰雷水二老第154章 李明被吃了第147章 鼠災與希望第18章 時局的變化第87章 章安的騷動第98章 推廣與自願第66章 最後的勝者第12章 各自的成長(3)第63章 打包全帶走第156章 共享屠龍宴第127章 最驚險生產第139章 深山種植園第117章 幹一票大的第49章 陷城與對峙第13章 不對等決鬥第45章 劉廷與帝心第60章 總攻的開始第58章 爲媳婦下廚第2章 餘韻與改革第21章 南中的異變第60章 開發與移民第6章 郝浪的目的第63章 眉尖刀彭堀第49章 陷城與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