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絕望的差距

公元206年秋季,李明率領五萬大軍,浩浩蕩蕩朝着函谷關方向殺了過去。

期間在雒陽停留,看着慢慢恢復元氣的雒陽,百姓們已經開始認可大楚的統治,心裡自然無比的欣慰。與此同時,大量的物資,開始從夷州、交州、徐州和揚州,甚至倭島和濟州島,陸續朝着全國範圍運輸過去。

要致富先修路,李明光明正大的把這個標語打了出去。鼓勵地方世家和商家合股修路,十到十五年內走這條路的百姓,要象徵性繳納1枚銅錢作爲過路費。重點還是放在商隊和馬車上面,收費略貴一些,主要也是用來維護路面。

饒是如此,大量鋼筋水泥的投入,使得地面非常的堅固,唯一的問題是防滑線的刻制需要浪費大量人工,不過這年頭的人工,還真的一點都不值錢。

可想而知,十多家合股的世家,派出三千多個家丁什麼的,每天哪怕雕刻十條線,再把間距拉長一些,一條路基本不需要多久就能完全刻上防滑線,關鍵除了一日兩餐幾乎沒有任何成本,沒有比這更划算的買賣了。

真正最大的開支,是監督需要的巡邏人員的開銷。總有人說是不走這條路,結果走一半又偷偷走這條路,拼的就是沒人發現他們。是以晚上,都要有人來回巡邏這條路,確保每一分錢都不浪費。

後來官府出面,對違法者處以一百倍的罰款,另外公開遊街示衆一圈。反正這年頭也沒什麼人道主義,對百姓尊嚴踐踏成本太低。不過大部分的百姓,都認爲違法亂紀者,嚴厲處罰還是有好處的,後續還鬧出‘治安嚴打’這種鬧劇,不過後方治安的穩定,對前線的將士們來說卻是件好事。

道路修建起來,參與修路的世家自然是賺大了。李明也有了可以直達前線的官道,不僅僅是水泥混凝土馬路,鐵路也修建了十幾條,依靠幾匹馬拉動,沿途更換馬匹休息。如此整個大楚更是四通八達,南北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物資的運輸也變得更加方便。

最終,以番禺、豫章、山陰、壽春、彭城、北海、宛、陳留、濮陽、鄴城和薊等十一個地方爲基礎,交通情況迅速發展。到了秋季李明出征前,從壽春前往番禺,只需要兩天時間;從壽春前往薊縣,也不過三天上下。換做以前,少於七八天都未必能夠抵達。

鐵路也推動了物流的運輸,大量的物資通過鐵路南來北往的運輸。大量的武器裝備,還有糧草日用品,甚至是藥物,都陸續運輸到徵南軍團和徵北軍團中。

糧食品種改革,使得糧食產量進一步提高;大規模化養殖基地,也使得各種肉類根本不缺;同時還有草藥培植基地,這裡不斷在改良草藥的品種,優化藥物的藥效;更有醫學院,每年都有大量的軍醫進入軍中,外科手術,還有藥物調理、鍼灸等技術在不斷研究。

地盤越大,李明可以控制的資源也就越多。國家提倡,大環境好,再加上世家也開始在傳統的農耕,開始走向科研型農業經濟,甚至是經商或者工業技術研究的道路。李明對專利的保護非常看重,侵權者很容易就被斬首,最嚴重被夷三族,是以世家們也就放心去研究技術,並以手裡的技術,獲取利潤。

如今他有足夠的能力,能夠全力發動戰爭,這場戰爭贏面很大。只需要在函谷關與朝廷的軍隊對峙大概十多天的時間,那麼大局可定,幷州和巴郡,必然落入他的手裡。

這是影衛考量過大漢的具體情況,然後經過郭嘉等人深入分析之後,得出的結論。

大漢是窮兵黷武,只是依靠絲路,還有原本的底蘊進行發展。再加上漢帝劉廷到底是古代人,思想沒有那麼先進,就算派遣間諜,不斷去收集大楚的政策。這些玩意最終在劉廷看來,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玩意。

最後諸葛亮和司馬懿聯合起來,才破譯了李明的完整執政理念。整個理念幾乎是從他擔任會稽郡守開始,所有的政策串聯起來,才明白過來。饒是如此,兩人也只能承認,他們最多是明白現階段,到目前爲止所有的理念,但後續應該如何發展,他們拿不定主意。

說到底,就是見識和累積知識的程度不足,爲了追上李明的理念,都非常吃力。想要超越,諸葛亮覺得,自己得繼續寒窗苦讀幾年,甚至要多找一些大楚那邊的書籍看看,纔有可能徹底吃透。司馬懿那邊,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大量的徵兵,最終導致大漢的底蘊越來越薄弱。到了現在,稅收更是進一步縮水,劉廷目前可以做的,便是集中優勢兵力,針對某點進行突破,留給他的時間,大概只有十多天的時間,過了十天,全軍即將面臨缺糧的窘態。

其他地方的部隊根本不能調動,道路難走,長距離支援一個地方,那麼每天就要有一批糧食在運輸過程中被消耗掉。關鍵是運輸的過程,並不會很快。可以那麼說,如果幷州甚至江州的士卒打算過來支援,那麼只怕糧草最多夠用三天,三天打不贏,也沒必要打了。

就在李明來到雒陽的時候,在大漢皇宮之中。

劉廷聽了司馬懿的話,在大殿上來回踱步:“說真的,朕真的很羨慕李明,大楚爲什麼會越來越富庶?他手裡的錢糧,如今多得根本數不清楚,每年的糧食產量也在不斷提升,肉價甚至普通百姓都能承受。關鍵是物資運輸都那麼快,期間根本消耗不了多少糧食,沒有這個基礎,他也沒辦法多線作戰!”

“那就單點突破!陛下也不需要沮喪,他們把道路修得那麼好,未必就是好事!只要一點突破,那麼我們大軍完全可以長驅直入。他們的道路,反而成爲我們迅速擴大戰果的通道,我們甚至可以就食於敵,到時候一路打下去,我看他們拿什麼阻擋我們!”諸葛亮悠然自得的說道,在他看來情況還沒有那麼糟糕。

真正的關鍵,在於如何做到,單點擊破!只要突破一道口子,一道口子就好!

“朕要御駕親征!”劉廷沉默了三秒鐘,然後堅毅的說道,“反正如果十天後,打不贏對方,大漢也必然會風雨飄搖,甚至有可能被對方一戰而定!既然如此,那麼朕還有什麼好顧慮的!要麼捍衛我大漢江山而死,要麼便是我大漢中興!”

“陛下英明!”在場的四人聞言,都沒想到劉廷居然打算豁出去,不過仔細想想,這未嘗不是最好的結果,放眼大漢,實力最強者,莫過於他。

而劉廷,思路卻是想到申夜最後的叮囑。曹操已經在身毒建立一座城市,那裡是大漢最後的退路,若不然,把興兒(大漢太子)送過去吧?!

第65章 陳氏欠君恩第64章 潛入雒陽城第15章 雙方的伏兵第36章 打完好收工第6章 全面級戰爭第58章 餘暨新縣令第37章 安排與邀宴第35章 連續升兩級第143章 泄密與遇伏第2章 餘韻與改革第154章 符篆與總攻第131章 整備與驚喜第1章 楚皇帝李明第8章 學習與挑釁第83章 旺夫的彭蝶第69章 戰果與收穫第68章 張默的睿智第37章 你又變強了第25章 肖遙納樊氏第49章 後續的轟動第4章 董卓欲廢立第183章 招攬與急報第126章 安置與演說第154章 李明被吃了第185章 引出而殲之第84章 閉關制好茶第103章 激辯與目的(上)第155章 真·心痛而死第64章 劉廷的實力第36章 打完好收工第30章 最惡毒詛咒第140章 李家的營生第32章 袁術的解脫第97章 萬事已俱備第168章 蘭臺遭賊了第45章 劉廷與帝心第116章 騎戰技鐵騎第128章 認慫的陶謙第61章 去徐州買糧第52章 後續的瑣事第19章 論勢力潛力第10章 義診與計劃第175章 衛氏的責難第3章 歷史的慣性第41章 先天體與炁第110章 陳溫暴病亡第41章 地級的奧秘第21章 終於到酸棗第113章 且渡江北伐第112章 吳郡遇二張第90章 屍骸與存疑第76章 袁譚的算計第23章 雖遠亦必誅第78章 完虐與意向第65章 關鍵的升級第105章 回還與急報第60章 荀採的武力第124章 驚天的消息第48章 李明的提議第164章 蘭臺那倩影第160章 須卜骨都侯第4章 你想怎麼打第139章 退敵與蛇羹第36章 失去與獲得第52章 某乃黃漢升(下)第37章 東萊太史慈第90章 驚覺與羞辱第48章 投石機逞威第11章 關羽的歸來第86章 進入冀州境第136章 融入了圈子第164章 蘭臺那倩影第33章 軍中大腹瀉第32章 第一個從屬第9章 別和我比壕第69章 對倭國方針第146章 殘卷與颶風第142章 猛將與任務第80章 典傑與啓程第101章 戰敗和俘虜第21章 請戰與任命第84章 李儒的投效第161章 匈奴的武道第24章 郭趙俱入彀第151章 張飛被打敗第118章 亂了都亂了第33章 統御的作用第34章 決定與凱旋第45章 呂布鎮虎牢第133章 袁閥的獠牙第69章 戰果與收穫第64章 劉廷的實力第15章 酣暢戰一場(中)第84章 感情需經營第144章 吃貨最可怕第57章 郡守跪下了第54章 拉攏與謀劃第46章 三尸腦神丹第50章 消瘦與唱歌第19章 他鄉遇故知
第65章 陳氏欠君恩第64章 潛入雒陽城第15章 雙方的伏兵第36章 打完好收工第6章 全面級戰爭第58章 餘暨新縣令第37章 安排與邀宴第35章 連續升兩級第143章 泄密與遇伏第2章 餘韻與改革第154章 符篆與總攻第131章 整備與驚喜第1章 楚皇帝李明第8章 學習與挑釁第83章 旺夫的彭蝶第69章 戰果與收穫第68章 張默的睿智第37章 你又變強了第25章 肖遙納樊氏第49章 後續的轟動第4章 董卓欲廢立第183章 招攬與急報第126章 安置與演說第154章 李明被吃了第185章 引出而殲之第84章 閉關制好茶第103章 激辯與目的(上)第155章 真·心痛而死第64章 劉廷的實力第36章 打完好收工第30章 最惡毒詛咒第140章 李家的營生第32章 袁術的解脫第97章 萬事已俱備第168章 蘭臺遭賊了第45章 劉廷與帝心第116章 騎戰技鐵騎第128章 認慫的陶謙第61章 去徐州買糧第52章 後續的瑣事第19章 論勢力潛力第10章 義診與計劃第175章 衛氏的責難第3章 歷史的慣性第41章 先天體與炁第110章 陳溫暴病亡第41章 地級的奧秘第21章 終於到酸棗第113章 且渡江北伐第112章 吳郡遇二張第90章 屍骸與存疑第76章 袁譚的算計第23章 雖遠亦必誅第78章 完虐與意向第65章 關鍵的升級第105章 回還與急報第60章 荀採的武力第124章 驚天的消息第48章 李明的提議第164章 蘭臺那倩影第160章 須卜骨都侯第4章 你想怎麼打第139章 退敵與蛇羹第36章 失去與獲得第52章 某乃黃漢升(下)第37章 東萊太史慈第90章 驚覺與羞辱第48章 投石機逞威第11章 關羽的歸來第86章 進入冀州境第136章 融入了圈子第164章 蘭臺那倩影第33章 軍中大腹瀉第32章 第一個從屬第9章 別和我比壕第69章 對倭國方針第146章 殘卷與颶風第142章 猛將與任務第80章 典傑與啓程第101章 戰敗和俘虜第21章 請戰與任命第84章 李儒的投效第161章 匈奴的武道第24章 郭趙俱入彀第151章 張飛被打敗第118章 亂了都亂了第33章 統御的作用第34章 決定與凱旋第45章 呂布鎮虎牢第133章 袁閥的獠牙第69章 戰果與收穫第64章 劉廷的實力第15章 酣暢戰一場(中)第84章 感情需經營第144章 吃貨最可怕第57章 郡守跪下了第54章 拉攏與謀劃第46章 三尸腦神丹第50章 消瘦與唱歌第19章 他鄉遇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