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論如何裝X

荀緄的誇獎,一旁的荀採居然也是美目迷離,似乎對李明非常欣賞的樣子。

這同時也是把李明推上了風頭浪尖,就算不是出於嫉妒,只怕這些士子對他也未必會服氣。李明心中一驚,當即把4個屬性點都加在智力上,好歹把智力提升到58點再說。

屬性提升幅度不小,李明頓時覺得腦袋稍微清明瞭些許,注意力居然也提升了些。

“李校尉如此稱讚武官,那豈非是說我等士子,是在虛度光陰了?”最先發難的,沒想到正是陳羣陳長文,他緩緩起身,拱手行了一禮,這才侃侃而談,禮數倒是周到。

這說法有點斷章取義,不過拿李明那首詩做文章,倒也算是正中要害。李明幾乎不需要懷疑,如果自己沒辦法妥善的回答,那麼很容易就會得罪天下的士人。

話說這智力提升了,記憶似乎也好了不少。不知道爲什麼,聽着這傢伙在這裡裝x,李明卻是想起了,以前宿舍的哥們曾經說過的一番話:“遇到那些文青要裝逼的,那他說語文,你就給他說數學;他要說社會,你可以和他說生物;他要說哲學,你可以說物理。先想辦法把話題帶走,再製造一個高度去踩他,千萬不要讓重新掌握節奏,你就贏了!”

現在想想,自己又不是文學系的,對古文和經典又不瞭解,真要引經據典那是找虐。還不如另闢蹊徑,說不得還有翻盤的可能性!謝了,哥們!

“哈!如果在座的各位都以爲,自己是在虛度光陰的話,那又何須在意別人說了什麼?”李明頓時哈哈哈大笑起來,“各位都是棟樑之才,寒窗苦讀也不過是爲了治國安邦!如果對自己沒有信心,李某軍中倒是歡迎各位,如今黃巾逆賊羣起,大漢正需要有着一腔熱血的男子,前去保家衛國!”

隨即朝着陳羣遙遙一拜,說道:“李某從來沒有輕看天下士子,若非有各位治世安邦,如何有老百姓的好日子過?只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當此世道,若沒有軍人頂在前面,如何平定叛亂,又如何給各位施展治世安邦手段的機會?

或者說,文長認爲,當此世道,只需要前往賊軍陣前,說些孔孟道理,陳述厲害,就能讓他們改過向善,舉手投誠了?

還有句話,之前我在辛家堡也說了,這出仕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天下有多少士子,但真正能夠舉孝廉出仕者又有幾個?

有才華自可專心讀書,等到舉孝廉,得以出仕!有才華卻沒有名氣,又或者出身寒門無人引薦,今生估計很難舉孝廉者,何不另闢蹊徑?

家師朱儁,先是從文,後從軍,之後又擔任交州刺史,不多時又回中樞從文。黃巾之亂後再次披甲上陣,可見文武的界限,本身就非常模糊。大家都是爲了大漢的安定繁榮而出力,何必真要差別待遇?”

不得不說,李明的說法的確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尤其是寒門的幾個弟子,他們自然很清楚寒門要出頭幾乎不可能的事實,如果能先從軍,然後再想辦法轉爲文官……未必不是一條出路啊!

結果沒有人出面贊成,當然也沒有人直接出面批評他,姑且也算是默認了這個說法。

“賢侄果然耿直,只是如此是不是顯得功利了?”荀緄也覺得氣氛有點微妙,不免打斷了話題,直接提問道。

“若空有治國安邦之能,卻因爲聲名不顯而無法出仕,那一身本事如何又有何用,滿腔的抱負,又如何得以實現?功利過了自然不好,但若能讓更多人,得到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那麼爲什麼不能稍微功利一些?”李明反問道。

寒門那邊不由得默默的點了點頭,其中那個叫做戲忠的,看向李明的眼光也越來越清明起來。在此之前,他就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彷彿一直都在宿醉的狀態,就沒醒過。

其實想想也不奇怪,荀氏嫁女,怎麼都不可能嫁給一個寒門子弟!就算能,估計也是入贅,這年頭只怕也不會有哪個男人,會願意入贅,當個上門女婿!

“李校尉!”荀採卻是突然發話,“李校尉打算功名馬上取,小女子佩服不已!只是聽聞穎陽外一戰,二千士卒只剩下四百生還,可見戰爭之殘酷。校尉賺取功名之時,是否想過家中親人,又或者士卒們家中的親人?若你們犧牲了,他們該怎麼辦?”

“荀女弟,先有國,纔有家!如今國難當頭,我等從軍之人,拋頭顱,灑熱血,莫非只是爲了軍功簿上寥寥幾筆?正是那些頂在前線的戰士,我等如今才能在這裡飲宴!

誰都有父母妻兒老小,當兵爲了誰?不就是爲了兄弟姐妹,父老鄉親嗎?你不扛槍我不扛槍,誰來包圍祖國,誰來保衛家,誰有來保衛那心中的她?”李明拱手,緩緩說道。

說來慚愧,最後兩句完全是歌詞來着,說來李明也詞窮了,和這些文人咬文嚼字的好麻煩啊!果然,還是軍人舒服,一個不爽隨便罵娘!

荀採聞言也是芳心暗動,顯然是把李明所謂心中的那個她,代入到自己身上。頓時美目朦朧,臉頰也變得羞紅起來。

“多少人戰死沙場,最後落得默默無名……”陳羣不免感慨道。

“他們戰死了,但他們也都還活着!”李明笑了笑,主要是這個時候他突然想起了一首歌,很想唱出來,沒有配樂,索性清唱:“也許我告別,將不再回來,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也許我倒下,將不再起來,你是否還要永久的期待?”

很多人很奇怪,李明怎麼就唱起歌來了,而且這首歌聽起來完全沒有韻律,但仔細一聽似乎又很有新奇感,似乎暗合某種音律。

李明可不管他們,繼續唱起來:“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大漢帝國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大漢帝國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血染的風采!”

“採!”寒門那邊,頓時就有不少人站了起來,爲李明喝彩。

“賢侄,你真是讓我驚喜連連!”荀緄搖了搖頭,這首歌太有感覺了。壯士百戰死,多少士卒埋骨他鄉,原來並未白死。

大漢帝國旗幟上,大漢帝國土壤裡,原來所有烈士依然活着嗎?

不得不說,作爲一個純粹文人的荀緄,此時此刻,對武人和軍人的印象改變了許多。而李明也成功,把所有人都帶到了溝子裡,陳羣站在那裡,頓時覺得尷尬了。

第104章 激辯與目的(下)第19章 他鄉遇故知第86章 進入冀州境第82章 又沒錢用了第103章 揭開的傷疤第13章 不對等決鬥第104章 妖丹的作用第18章 空城與破局第141章 抉擇與決定第140章 靈藥的配方第76章 程序再升級第13章 討賊與交易第76章 三十年河西第13章 神奇的藥劑第101章 彭蝶的饋贈第126章 安置與演說第33章 我們要報仇第50章 消瘦與唱歌第187章 我們中計了第48章 李明的提議第122章 烏程縣告急第63章 眉尖刀彭堀第87章 接管與挑釁第33章 統御的作用第112章 袁閥的霸氣第74章 大宗帥彭虎第42章 武技的品級第41章 先天體與炁第98章 華歆的決定第52章 血契同心符第127章 最驚險生產第10章 義診與計劃第150章 妾心已屬君第73章 都給我花錢(上)第125章 朱儁的到來第53章 差那麼一點第103章 殺入鉅鹿縣第178章 槍法與佳人第61章 去徐州買糧第152章 項狼的隕落第38章 天下勢三分第36章 打完好收工第22章 李明當先鋒第93章 硬仗與擊潰第47章 新縣與匪情第44章 蔡琰的怨念第49章 射殺與驅民第72章 郝浪的大道第102章 廬陵郡郡守第10章 討董檄文出第42章 控制諸暨縣第136章 融入了圈子第143章 領悟雙劍流第17章 曹操跑路了第120章 冠禮與詔書第112章 袁閥的霸氣第110章 陳溫暴病亡第1章 搶書的強盜第29章 辛毗的建議第107章 張寧的請求第85章 宣傳與定位第43章 三天的考試第31章 道法的碾壓第25章 老朽名左慈第94章 誣陷與裁定第62章 輕軍破城門第89章 開啓衣冠冢第76章 嗑藥與搶劫第120章 決勝與收穫第19章 他鄉遇故知第46章 信函與情感第42章 控制諸暨縣第118章 沒一個簡單第34章 決戰函谷關第81章 典傑VS肖遙第26章 論爲何殺俘第11章 各自的成長(2)第45章 劉廷與帝心第35章 李明要當爹第127章 雷法與追人第96章 新設福建郡第25章 老朽名左慈第57章 送達的軍令第57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85章 宣傳與定位第150章 掃蕩與密信第127章 雷法與追人第115章 賊人的到達第99章 駐軍豫章郡(上)第151章 直取白波谷第62章 硬抗到最後(下)第24章 郭趙俱入彀第58章 魄力還不夠第66章 最後的勝者第23章 拐走少年郎(下)第19章 圩集的影響(下)第111章 二州牧爭權第55章 倉促中定親第81章 諒解與抱怨第7章 論功與孫堅
第104章 激辯與目的(下)第19章 他鄉遇故知第86章 進入冀州境第82章 又沒錢用了第103章 揭開的傷疤第13章 不對等決鬥第104章 妖丹的作用第18章 空城與破局第141章 抉擇與決定第140章 靈藥的配方第76章 程序再升級第13章 討賊與交易第76章 三十年河西第13章 神奇的藥劑第101章 彭蝶的饋贈第126章 安置與演說第33章 我們要報仇第50章 消瘦與唱歌第187章 我們中計了第48章 李明的提議第122章 烏程縣告急第63章 眉尖刀彭堀第87章 接管與挑釁第33章 統御的作用第112章 袁閥的霸氣第74章 大宗帥彭虎第42章 武技的品級第41章 先天體與炁第98章 華歆的決定第52章 血契同心符第127章 最驚險生產第10章 義診與計劃第150章 妾心已屬君第73章 都給我花錢(上)第125章 朱儁的到來第53章 差那麼一點第103章 殺入鉅鹿縣第178章 槍法與佳人第61章 去徐州買糧第152章 項狼的隕落第38章 天下勢三分第36章 打完好收工第22章 李明當先鋒第93章 硬仗與擊潰第47章 新縣與匪情第44章 蔡琰的怨念第49章 射殺與驅民第72章 郝浪的大道第102章 廬陵郡郡守第10章 討董檄文出第42章 控制諸暨縣第136章 融入了圈子第143章 領悟雙劍流第17章 曹操跑路了第120章 冠禮與詔書第112章 袁閥的霸氣第110章 陳溫暴病亡第1章 搶書的強盜第29章 辛毗的建議第107章 張寧的請求第85章 宣傳與定位第43章 三天的考試第31章 道法的碾壓第25章 老朽名左慈第94章 誣陷與裁定第62章 輕軍破城門第89章 開啓衣冠冢第76章 嗑藥與搶劫第120章 決勝與收穫第19章 他鄉遇故知第46章 信函與情感第42章 控制諸暨縣第118章 沒一個簡單第34章 決戰函谷關第81章 典傑VS肖遙第26章 論爲何殺俘第11章 各自的成長(2)第45章 劉廷與帝心第35章 李明要當爹第127章 雷法與追人第96章 新設福建郡第25章 老朽名左慈第57章 送達的軍令第57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85章 宣傳與定位第150章 掃蕩與密信第127章 雷法與追人第115章 賊人的到達第99章 駐軍豫章郡(上)第151章 直取白波谷第62章 硬抗到最後(下)第24章 郭趙俱入彀第58章 魄力還不夠第66章 最後的勝者第23章 拐走少年郎(下)第19章 圩集的影響(下)第111章 二州牧爭權第55章 倉促中定親第81章 諒解與抱怨第7章 論功與孫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