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陳溫暴病亡

李明其實也是假公濟私,把《標點符號》和《拼音》,連帶《數學》印刷了一批,送到下轄的各個郡各個縣的府衙裡面,命令各級官員必須要學習,明年(公元192年)開始,必須會看會讀拼音,行文必須要用標點符號,同時記賬的時候也要引入李氏數字。

李氏數字數字,這幾年已經在會稽郡普及,連帶着普及出去的,還有複式記賬法。這次大調換,自然而然也對吳郡和豫章郡普及了李氏數字和複式記賬法。

標點符號用在行文裡面,這是李明必須要普及的事情,說到底還是對下面的人失望。

政務方面沒見過那麼厲害,送上來的文書卻是廢話一大堆,仔細一看還有不少語言陷阱,句讀判斷錯誤就有可能會誤會成別的意思。偏偏這年頭又沒有標點符號,如何劃分句讀只能依靠個人的理解,於是哪怕是一篇文章,十個人也有可能出現十種不同的解釋。

比如說《春秋經》,根據需要和理解,衍生出《春秋左傳》、《公羊春秋》、《呂氏春秋》和《穀梁春秋》……難怪關羽沒事喜歡捧着本春秋,怕是每次閱讀都不同的領悟!

“我不會給你們狡辯的機會!”李明把標點符號推廣出去的時候,擋着文武官員的面如是說道。存在疑義就讓它定性下來,該是什麼意思就表達什麼意思。想要繼續玩句讀的文字遊戲,李明還懶得在這方面浪費時間了。

印書的作坊在十一月的時候,徹底暴露在世家的面前,大量的進貨出貨,若是這樣都沒辦法探聽清楚的話,那麼這些世家也傳承不到現在。

一開始新華書肆低價出售書籍,很多世家首先已經得到消息,這個書肆背後的老闆,便是李明。又看到書本的質量那麼好,偏偏價格那麼低,都以爲李明是在賠本賺吆喝。

然而一個多月下來,大家只看到大量的書籍源源不斷的進行銷售,關鍵價格還是那麼低,最大的不同,就是活動期間過了,只有購買一貫以上的書籍,才能享受九折的優惠。

書肆的折扣對於世家來說不值一提,真正讓他們情緒激動的,是李明這種要打破文化壟斷的作爲,這幾乎是在毀掉世家的根基。

世家的影響力在於他們對輿論的控制和引導能力,而這個基礎便是文化的壟斷。文盲總是會下意識的聽從文化人的引導,尤其還是遠近聞名的大儒或者名士。可若是百姓自己就有文化,會自己思考,那麼他們還如何去控制這羣賤民?

“情況已經知道了!”顧家和陸家,甚至還有魏家等大小世家的家主們,以飲宴爲藉口,聚集到了一起,顧家當代家主,也就是顧雍的父親率先發話,“李明改良了造紙技術,把成本壓縮了到了極限,又用雕版印刷大量出書……”

說完拿起一本論語,繼續說道:“一般來說,以前這樣的一本書,這樣的質量,沒有三百文根本沒辦法賣,否則絕對會虧本。如今成本只需五十文,書肆裡面出售價是一百文,足足賺了一倍有餘,關鍵還讓那些賤民感激涕零的。”

“本以爲是賠本賺吆喝,價格終究會升上來,結果被擺了一道!”魏家家主頓時氣惱。

“其實各位有麼有想過,這同樣是一條發財的好路子!”陸氏的長老陸駿發話,陸康不在,家中他來做主,“都是自己人,沒必要遮遮掩掩,我還不信你們沒有大量採買這些書籍,打算等價格回升的時候賺上一筆。”

衆人聞言頓時低頭,他們的確打着這種想法,於是買了不少的書籍回去。新華書肆也不干預,反正他們要多少就賣多少,結果幾家的倉庫裡面,存了不少的書本。

“目前只有揚州,這些書籍的價格才那麼便宜,但走出去,這樣的一本書,我完全可以賣兩百文,還有人會感謝我!”陸駿拿起衆人面前的這本《論語》說道。

“只是這樣也會被當地的世家嫉恨吧?”朱準眉頭一皺。

“我們只要打着會稽商會的名頭銷售,那麼就算遭人嫉恨,那也只是太守大人的事情。我們就這樣,一買一倒手,兩倍的利潤!”陸駿比了兩個手指。

“有錢又怎麼樣,繼續讓印刷作坊無休止的出售書本,我們賺到了現在,損失的將是未來!”魏氏家主諷刺道,比起微不足道的利潤,打破對知識的壟斷權纔是最不能容忍的。

“那以你所見,我們應該怎麼做?禁止繼續印刷書本出售?”陸駿直接反問道。

“與民爭利!因爲他這個書坊,已經有兩家書肆的書本都賣不出去了,距離關門也不遠了。只要紙張改良技術,還有印刷技術不普及出去,那麼整個華夏的書肆都要關門。不僅是我們,其他地方的其他世家,絕對不會允許李明獨家壟斷印刷技術!那些寒門也不會允許,他們平時依靠抄書維生,如今他們也面臨失業!”魏家家主很快就找到了關鍵。

“我叫你們來,並非要針對太守!”顧氏家主搖了搖頭,隨即看向陸駿,“也別指望能把書籍運輸到外地出售,太守已經把造紙技術和印刷技術,無條件共享給了陳氏、荀氏和王氏,當然還有我們顧氏,相應的作坊,很快會在吳郡、太原郡、下邳和潁川郡建立,並且開始向周邊地區銷售。”顧氏家主緩緩說道。

“你這是打算向我們提出警告了?”陸駿眉頭一挑,本以爲這次飲宴是打算針對印刷術的問題對付李明,沒想到顧氏已經叛變了吳郡世家。

“我只是在闡明事實,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江東四郡能買得起書的,都已經買到了書。他們需要的是找機會,去消化這些書籍。到了這一步,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沒有意義……”顧氏家主優哉遊哉的說道。

其實他心裡沒那麼平靜,尤其是當李明派人把他帶過去,並且把他這些天秘密調查書坊的過程都給展現在他面前時,他當時的確很慌張。

“太守說了……”顧氏家主嘆了口氣,“書籍已經普及,希望大家看在以往的情分上,不要爲難他。改良的造紙術,他可以拿出來和我們幾個共享,這玩意比印刷術還有價值。另外他很不客氣的告訴我,這個時候誰敢搗蛋,他不介意給予雷霆之怒,這不開玩笑。”

“最近發生了什麼事情?”陸駿不傻,知道有事情發生了。

“我也是剛知道,揚州刺史陳溫,似乎在前幾天暴病身亡。後將軍袁術,趁機入主了九江郡,並且任命劉勳爲揚州刺史,對廬江郡,甚至江東虎視眈眈……”

衆人聞言當即明白,戰爭即將爆發,李明的確不會允許,這段時間內部出現任何問題。

顧氏召開的家宴,賓客最終還是盡興而歸。他們迫不及待,通過顧氏和作坊取得聯繫,然後分配好了股份,並找好了地方開始造紙,這玩意只要製作出來,那麼就不愁沒有銷路。

陸駿卻沒有急着離開,直接在大廳待到了最後。眼看大家已經離開,顧氏家主這才苦笑着回道大廳之中,無奈的看向陸駿。

“陸兄,可還有什麼事嗎?”顧氏家主見陸駿遲遲不發話,只能主動詢問。

“別和我玩虛的,你在李明那裡得到的好處,肯定比技術多得多,吃獨食可不好!”陸駿看向顧氏家主,一副‘我早就看穿你了’的表情。

“真是瞞不過陸兄!”顧氏家主坐了下來,“我兒顧雍,被任命爲永康縣長,大人承諾接下來一段時間,資源會向永康適當傾斜,爲我兒累積政治資本。另外我也說過,書本既然已經普及,那麼以後識字的人會越來越多,出仕自然也要有一個新的考評標準,大人承諾,會適當對世家放寬政策……”

“也是,令弟顧言最早和荀表搭上關係,又有蔡邕作爲中介,難怪顧氏能被重視……既然你能和大人說上話,幫我引薦一對女子如何?他們是廬江喬公的女兒,在江東也是頗有名氣……”

“你說的,可是江東二喬?只是據我所知,妹妹喬鈺才十二歲,大人可是提倡十八歲才成婚的。”顧氏家主立刻就猜到了陸氏的想法。

“話雖如此,彭姬當初成爲大人的侍妾,也不過是十二歲,可見提倡也僅是提倡。陸氏和喬公有點舊情,若二女能夠成爲大人的愛妾,那麼以後陸家不會忘記顧兄的幫助!”陸駿拱手說道。

張氏已經被排除,朱氏也只是走武官路線,所以江東官場,顧氏和陸氏怎麼都有爭一爭,至少不能讓虞氏專美於前。顧氏還有蔡邕這條路,陸氏自然也打算做點文章。

“聽聞喬鈺天真爛漫,活潑可愛,不妨讓她多和彭姬接觸接觸……”顧氏沒有回答,只是如同自言自語般唸叨幾句。

“多謝顧兄提點!”陸駿拱手,起身離開。

第28章 女權開不得第41章 先天體與炁第71章 基礎與進階第83章 雨夜的來客第121章 戰役的餘韻第136章 融入了圈子第146章 殘卷與颶風第111章 二州牧爭權第57章 送達的軍令第55章 逗逼的猛將第67章 歸來與告狀第80章 漢獻帝殞落第76章 袁譚的算計第24章 李衝的婚禮(下)第96章 連續升兩級第162章 朝廷的賞賜第113章 且渡江北伐第98章 推廣與自願第94章 誣陷與裁定第106章 收益與遺憾第182章 賣柴的青年第64章 聞下邳陳氏第174章 破軍與斬將第92章 驚人的猜測第113章 說出你夢想第177章 暗招與勒索第1章 騷動的雒陽第79章 逼周尚攤牌第126章 倭人認輸了第52章 武將級對決第29章 襲軻比能部第137章 教訓與後臺第97章 累積的威望第80章 戰雷水二老第27章 燉肉與偵查第114章 招攬與建議第10章 討董檄文出第76章 袁譚的算計第105章 張寶的罩門第79章 沒事刷經驗第129章 倭人的認慫第58章 爲媳婦下廚第128章 認慫的陶謙第48章 李明的提議第31章 慘勝猶如敗第68章 李明的使者第44章 蔡琰的怨念第136章 喧囂的秋季第34章 誰來擔責任第87章 接管與挑釁第24章 突變的局勢第10章 各自的成長(1)第52章 後續的瑣事第92章 驅虎以吞狼第102章 廬陵郡郡守第117章 唯一的選擇第150章 掃蕩與密信第17章 李明VS許褚第83章 吾一人足矣第100章 高傲與代價第126章 安置與演說第111章 二州牧爭權第52章 張默去倭國第105章 回還與急報第148章 李明VS鼠王第76章 三十年河西第54章 打斷與青睞第150章 大天王項狼第53章 天級存傳說第100章 大妖的祝福第191章 妖獸的傳說第61章 戲志才認主第20章 《青囊書》初稿第98章 華歆的決定第12章 勾搭與藉口第133章 袁紹的邀請第159章 匈奴人主力第128章 真正的比試第35章 形勢的變動第21章 南中的異變第156章 前菜與大餐第114章 絕學已盡傳第18章 空城與破局第11章 第一站吳縣第165章 蘭臺裡選書(上)第89章 開啓衣冠冢第110章 帝都雒陽城第81章 典傑VS肖遙第104章 奇門八荒槍第146章 黑夜的殺機(下)第146章 不怕爾小鬼第132章 招攬徐公明第14章 最後的反殺第51章 某乃黃漢升(上)第70章 從朋友開始第42章 武技的品級第145章 切磋勝華雄第141章 以修羅之名第60章 荀採的武力第32章 第一個從屬
第28章 女權開不得第41章 先天體與炁第71章 基礎與進階第83章 雨夜的來客第121章 戰役的餘韻第136章 融入了圈子第146章 殘卷與颶風第111章 二州牧爭權第57章 送達的軍令第55章 逗逼的猛將第67章 歸來與告狀第80章 漢獻帝殞落第76章 袁譚的算計第24章 李衝的婚禮(下)第96章 連續升兩級第162章 朝廷的賞賜第113章 且渡江北伐第98章 推廣與自願第94章 誣陷與裁定第106章 收益與遺憾第182章 賣柴的青年第64章 聞下邳陳氏第174章 破軍與斬將第92章 驚人的猜測第113章 說出你夢想第177章 暗招與勒索第1章 騷動的雒陽第79章 逼周尚攤牌第126章 倭人認輸了第52章 武將級對決第29章 襲軻比能部第137章 教訓與後臺第97章 累積的威望第80章 戰雷水二老第27章 燉肉與偵查第114章 招攬與建議第10章 討董檄文出第76章 袁譚的算計第105章 張寶的罩門第79章 沒事刷經驗第129章 倭人的認慫第58章 爲媳婦下廚第128章 認慫的陶謙第48章 李明的提議第31章 慘勝猶如敗第68章 李明的使者第44章 蔡琰的怨念第136章 喧囂的秋季第34章 誰來擔責任第87章 接管與挑釁第24章 突變的局勢第10章 各自的成長(1)第52章 後續的瑣事第92章 驅虎以吞狼第102章 廬陵郡郡守第117章 唯一的選擇第150章 掃蕩與密信第17章 李明VS許褚第83章 吾一人足矣第100章 高傲與代價第126章 安置與演說第111章 二州牧爭權第52章 張默去倭國第105章 回還與急報第148章 李明VS鼠王第76章 三十年河西第54章 打斷與青睞第150章 大天王項狼第53章 天級存傳說第100章 大妖的祝福第191章 妖獸的傳說第61章 戲志才認主第20章 《青囊書》初稿第98章 華歆的決定第12章 勾搭與藉口第133章 袁紹的邀請第159章 匈奴人主力第128章 真正的比試第35章 形勢的變動第21章 南中的異變第156章 前菜與大餐第114章 絕學已盡傳第18章 空城與破局第11章 第一站吳縣第165章 蘭臺裡選書(上)第89章 開啓衣冠冢第110章 帝都雒陽城第81章 典傑VS肖遙第104章 奇門八荒槍第146章 黑夜的殺機(下)第146章 不怕爾小鬼第132章 招攬徐公明第14章 最後的反殺第51章 某乃黃漢升(上)第70章 從朋友開始第42章 武技的品級第145章 切磋勝華雄第141章 以修羅之名第60章 荀採的武力第32章 第一個從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