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逼周尚攤牌

周尚也沒想到李明會那麼說,也不好拒絕,只得硬着頭皮,拱手回道:“只要大人不嫌棄府衙粗陋,下官歡迎至極!只是,大人身後的軍隊……”

李明聞言大笑,示意大軍先一步返回山陰,只留下許褚和一百近衛軍士卒。餘暨縣距離山陰,也不過一天多的路程,倒不急着回去。

周尚見狀也送了口氣,上萬大軍進入城中,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尤其諸侯討董大獲成功,李明挾戰勝姿態,強勢罷免他這個縣令,甚至拿下他也有可能。

不過如今看來,對方並不打算這樣,這讓周尚鬆了口氣。

周尚帶着李明進入縣城,和幾年前相比,如今的餘暨縣顯然已經恢復了活力。不僅如此,還變得更加繁華了起來。

府衙還是老樣子,周尚沒有大修,只是把戰火的痕跡淡化,同時有種了些紫竹,讓府衙顯得恬靜儒雅,文氣比之前更盛。難得沒有破壞府衙的威嚴,府衙門前的狻猊石雕,完全烘托出了府衙的威勢。

“沒想到周縣令居然如此節儉?”進入府衙裡面,擺設大多是舊貨,李明不由調侃道。

“周某爲一方父母,只希望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個人享受,倒不甚在意。說來無奈,我那三弟前年過來,看到府衙破敗,說下官身爲縣令,居住如此府衙有損官府威嚴,擅自把府衙改成這樣。”周尚苦笑。

“怕不是有損周家的名聲吧?”李明打趣道。

世家子弟,直系都有家族提供補貼,避免嫡系子弟缺錢花墮落。旁系就顧不得那麼多,比如郭嘉的分子錢在年前就斷了。

“三弟就這毛病,除此之外才華能力都很不錯。”周尚搖了搖頭。

“既然周縣令都那麼推崇,那才華必然不錯,不若介紹介紹?”李明笑道。

“怕是遲了,家弟前年已投入袁術麾下。”周尚無奈,當時他來餘暨縣,便是邀請自己也過去。只是周尚覺得袁術並非明主,這才拒絕了。

“這倒可惜了!”李明有點遺憾的說道,其實對此卻有點不以爲然。

頓了頓,索性換了個話題:“餘暨縣幾年不見,沒想到已經如此繁華,周縣令之功!”

“哪裡哪裡……”周尚被說得有點不好意思,“餘暨縣貫通會稽郡和吳郡,南來北往的客商不少,也喜歡把貨物放在這裡就近銷售,下官也只是因勢利導而已。”

“一個因勢利導,便能道盡周縣令的才華。”李明感嘆,“餘暨縣沒有什麼特產,卻佔據了位置這個重要條件,所謂的樞紐城市,便是指餘暨縣這樣的地方。龐大的物流量,會帶動這裡的發展,奈何很多人都看不到這點,中原許多樞紐城市的潛力完全沒開發出來。”

“樞紐城市,這個詞用得恰當,大人才是真正是大才!”周尚眼前一亮,這個概念他的確隱隱約約產生,只是沒有實際的理論。

“樞紐城市的形成,需要龐大的物流,也就是需要大量南來北往的客商,還有他們的貨物,這裡是商品的集散和銷售中心,城市也會因此受益。只是大漢經濟一直不發達,大部分世家門閥只關注學問武藝,政治和御民之道,對商業愛理不理,不去發現和推廣本地特產,也不懂得通過商業賺錢,只懂守着一畝三分地,在糧食上下功夫……當然,明面上是這樣……”李明饒有興致的看向周尚,而周尚則報以苦笑。

商業不活躍,糧食又被壟斷,長平倉廢了,結果朝廷要錢沒錢,要糧沒糧。世家脅迫朝廷妥協的手段,不外乎便是錢糧二字,歷朝歷代,世家對付皇權的手段,也都是錢糧。

以前李明是漢臣,這道窗戶紙不能捅破。如今他當諸侯,誰也別想通過錢糧來威脅他。

看了看周尚,也懶得客套,直接說道:“令侄在會稽書院頗得好評,乃文武雙全之奇才,李某和吳郡太守,眼下都缺人,打算徵辟令侄,不知周縣令以爲如何?”

“公瑾從小就獨立自主,若他不願,下官也幫不了什麼。”周尚似乎明白了,李明是在打他侄兒的主意。周瑜可是周家的麒麟兒,他可不希望因爲下注錯誤,毀了他這輩子。

“我可聽說了,公瑾如今正在府上。”李明笑吟吟的說道。

“那下官這便叫他出來……”周尚無語,李明果然是爲周瑜而來。

“這倒不急,說說周縣令這邊的事情先。”李明笑了笑,“先前王太守和我說過,吳郡缺乏一個合適的功曹從事,郡丞也快要退下去了,也要物色一個人選。問我有沒有人舉薦,我先前沒人選,不過如今看餘暨縣的情況,以爲周縣令當爲最佳人選。”

周尚何等人也,李明暗示得那麼明顯,自然聽出來了。

李明的意思有三個:首先王御和他親如一家,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從語氣來看怕王御已經投入李明麾下。其次就是王御和李明已經能越過朝廷封官,換言之李明已經不打算當漢臣,而是一方諸侯。最後則是招攬,橄欖枝已經拋了過來,問他接不接。

更深一層的意思,卻是若不接,怕李明會用點手段了。

“大人麾下人才濟濟,爲何是下官?朝廷那邊,怎麼辦?餘暨縣,又由誰來繼任?”周尚嘗試着問問,未必沒有考校的意思。

“首先,你有才華,有才華的人不該被埋沒。李明以前聽人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卒不是好士卒’,我深以爲然。餘暨縣對閣下而言,格局太低。”李明比了第一個手指。

不得不說,聽了李明的話,周尚的確意動。人都有野心,誰不想更進一步?

“至於你說朝廷,如今陛下在董卓手中,根本不能做主,也管不到關東這塊。真等朝廷發下詔書,那就太晚,直接向州牧去一份報告便是。至於要不要上報,由他做主。但如今吳郡缺人,事急應從全,尚兄可以先去赴任。”李明比了第二個手指。

“第三,繼任者方面。令侄跟着尚兄那麼多年,對尚兄的治政方針和理念應該非常熟悉。再則剛徵辟也不好給他直接上高位,不若由他繼任餘暨縣令職位,歷練幾年,尚兄以爲然否?”李明笑道。

“這……”周尚的確是心動,難得李明沒有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倒也不是個愚蠢之輩。只是關係到周瑜的未來,且李明又出身寒門……

“叔父,答應下來吧!”周瑜在後廳走了出來,“見過院長!”

周瑜入讀會稽書院,李明是名譽院長,周瑜當然也能這樣稱呼,而且這樣也顯得親近。

“你怎麼……偷聽可是很不禮貌,而且不道義的!”周尚當然明白,侄兒在後面偷聽了,只是外人還在,總要做做樣子。

“話可不是那麼說。”周瑜搖了搖頭,“院長欲徵辟公瑾,這事當然與我有關。公瑾可以立刻答覆,願爲大人效力。”

“爲何如此快下決定?不考慮考慮?”李明看向周瑜,事情反常必有妖。

“公瑾認爲,當今天下,唯有院長能安心用我,如此我也才能完全發揮才能,而不需有所顧慮。”周瑜拱手。

本來兒時好夥伴孫策估計也沒問題,只是孫策一家在劉廷麾下,未能完全做主,劉廷和申夜也不是善與之輩,在他們麾下聽用簡直不敢想象。至於其他,沒有對他胃口的。

“若公瑾繼續學習,繼續成長,以後說不得能夠主持一方軍務或者政務!”李明笑道。軍政分離是必然的結果,就算周瑜真的坐鎮一方,也只能負責軍務或者政務。

“必然不負主公厚望!”周瑜應承了下來。

“尚兄,你看看,你侄兒都比過你……”李明看向周尚。

“……屬下領命!”周尚沉默片刻,這才拱手行禮。

第157章 匈奴前鋒軍第41章 先天體與炁第81章 典傑VS肖遙第40章 論如何裝X第90章 屍骸與存疑第86章 風靡全揚州第21章 請戰與任命第1章 搶書的強盜第47章 袁閥的分裂第12章 月下的少女第60章 總攻的開始第48章 豪帥嚴白虎第64章 朱儁慾火攻第151章 張飛被打敗第143章 泄密與遇伏第142章 血染的修羅第144章 華雄的挑戰第48章 李明的提議第47章 意外的背叛第87章 章安的騷動第42章 地級VS地級第192章 凱旋與徵辟第62章 東城縣魯家第9章 別和我比壕第42章 地級VS地級第67章 李儒圍綺羅第23章 有故人來訪第49章 射殺與驅民第142章 盛宴與盛怒第144章 回還與樓空第8章 學習與挑釁第70章 加點與怒吼第19章 他鄉遇故知第37章 東萊太史慈第49章 後續的轟動第69章 對倭國方針第86章 進入冀州境第85章 宣傳與定位第122章 烏程縣告急第60章 荀採的武力第64章 潛入雒陽城第45章 榜單發放日第52章 張默去倭國第106章 趁火來打劫第2章 張默的愛情第11章 大善人李明第63章 打包全帶走第88章 進擊的鼉龍第29章 襲軻比能部第123章 方術士辛秘第137章 教訓與後臺第137章 一人一袋箭第126章 倭人認輸了第41章 李明說科舉第35章 絕望的差距第35章 不接受投降第110章 陳溫暴病亡第148章 反響與噩耗第44章 蔡琰的怨念第19章 他鄉遇故知第183章 招攬與急報第32章 加料的軍糧第180章 雄師再出徵第144章 吃貨最可怕第86章 風靡全揚州第145章 靈獸轉生術第43章 弩末與終結第113章 且渡江北伐第135章 調侃與反擊第165章 蘭臺裡選書(上)第144章 回還與樓空第42章 考生入考場第82章 又沒錢用了第97章 累積的威望第164章 蘭臺那倩影第76章 三十年河西第70章 公元199年第105章 張寶的罩門第5章 都不是好人第60章 總攻的開始第162章 朝廷的賞賜第44章 最後的算計第32章 詛咒的研究第83章 雨夜的來客第52章 武將級對決第147章 暴風與敵情第50章 消瘦與唱歌第6章 郝浪的目的第106章 趁火來打劫第133章 交州的淪陷第102章 廬陵郡郡守第12章 勾搭與藉口第70章 史渙與崔琰第45章 廢掉的左臂第82章 武技的秘密第93章 硬仗與擊潰第25章 大漢的新貴第82章 又沒錢用了第22章 殺豬與烹煮第70章 加點與怒吼
第157章 匈奴前鋒軍第41章 先天體與炁第81章 典傑VS肖遙第40章 論如何裝X第90章 屍骸與存疑第86章 風靡全揚州第21章 請戰與任命第1章 搶書的強盜第47章 袁閥的分裂第12章 月下的少女第60章 總攻的開始第48章 豪帥嚴白虎第64章 朱儁慾火攻第151章 張飛被打敗第143章 泄密與遇伏第142章 血染的修羅第144章 華雄的挑戰第48章 李明的提議第47章 意外的背叛第87章 章安的騷動第42章 地級VS地級第192章 凱旋與徵辟第62章 東城縣魯家第9章 別和我比壕第42章 地級VS地級第67章 李儒圍綺羅第23章 有故人來訪第49章 射殺與驅民第142章 盛宴與盛怒第144章 回還與樓空第8章 學習與挑釁第70章 加點與怒吼第19章 他鄉遇故知第37章 東萊太史慈第49章 後續的轟動第69章 對倭國方針第86章 進入冀州境第85章 宣傳與定位第122章 烏程縣告急第60章 荀採的武力第64章 潛入雒陽城第45章 榜單發放日第52章 張默去倭國第106章 趁火來打劫第2章 張默的愛情第11章 大善人李明第63章 打包全帶走第88章 進擊的鼉龍第29章 襲軻比能部第123章 方術士辛秘第137章 教訓與後臺第137章 一人一袋箭第126章 倭人認輸了第41章 李明說科舉第35章 絕望的差距第35章 不接受投降第110章 陳溫暴病亡第148章 反響與噩耗第44章 蔡琰的怨念第19章 他鄉遇故知第183章 招攬與急報第32章 加料的軍糧第180章 雄師再出徵第144章 吃貨最可怕第86章 風靡全揚州第145章 靈獸轉生術第43章 弩末與終結第113章 且渡江北伐第135章 調侃與反擊第165章 蘭臺裡選書(上)第144章 回還與樓空第42章 考生入考場第82章 又沒錢用了第97章 累積的威望第164章 蘭臺那倩影第76章 三十年河西第70章 公元199年第105章 張寶的罩門第5章 都不是好人第60章 總攻的開始第162章 朝廷的賞賜第44章 最後的算計第32章 詛咒的研究第83章 雨夜的來客第52章 武將級對決第147章 暴風與敵情第50章 消瘦與唱歌第6章 郝浪的目的第106章 趁火來打劫第133章 交州的淪陷第102章 廬陵郡郡守第12章 勾搭與藉口第70章 史渙與崔琰第45章 廢掉的左臂第82章 武技的秘密第93章 硬仗與擊潰第25章 大漢的新貴第82章 又沒錢用了第22章 殺豬與烹煮第70章 加點與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