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九)

到了晚間,送禮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有常見絹帛和金銀器皿,也有金石、字畫和古玩,甚至還有些活物——三隻貓,兩隻狗,鷯哥、鸚鵡各四隻,還有兩匹馬,都被放到偏院中。

王旖早就放手了,韓家在京中的人手不足,根本就來不及收錄點清。

除了來自宮中的賜物要供在正堂,剩下的也只能堆進幾間空屋中封存起來。是退回,還是收下,等明日清點之後慢慢再說。

至於收禮後的回執,更是隻能交給家中的幕客去幫忙寫。

韓岡洗漱更衣後,坐在後院,都能聽見前面的熙熙攘攘。

“鬧騰得太厲害。”

一般來說,韓岡這個年紀的人過生日,不會大加操辦,免得折了壽數。不過按照世間的說法,真要是貴人,根本就不怕這點小問題,有富貴之氣護身。就像皇帝,哪年過生日不要召集羣臣去大慶殿拜賀?

但韓岡畢竟喜歡清靜,最近又諸事纏身,也不打算出什麼風頭。可以接受賀禮,但壽宴什麼的,就不會開了。韓岡也沒有散發請帖,甚至親近如章惇、蘇頌,都沒有邀請。就是準備自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

除了韓家人,然後就是馮從義一個。

馮從義來得比較遲了,天都黑透後纔到。

一進正廳門,一眼就看見了那四隻塗金鐫花銀盆的,畢竟在賜物中最大最顯眼。

“這是皇后賜下的?宰相才能得賜的御用吧?!”馮從義左右繞了兩圈,盯着來回看看,“過去只在曹大王家見過。”

“曹大王?是濟陽郡王?”韓剛問道。

“還有哪家的曹大王?”

姓曹的大王就這麼一家。曹太后的親弟弟,開國名將曹彬的嫡長孫,後世有名的曹國舅。

曹佾曾被封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節度使,也即是所謂的使相,前兩年曹太后上仙,又被晉爲中書令,除此之外,還有侍中,儘管這幾個官職只是個虛銜,但同樣被歸入了宰相的位階中。生日時得到的賞賜,比照宰相是不消說的。

“怎麼濟陽郡王家的壽宴你也去了?”

“曹家有馬有球隊。曹大王家的大衙內跟小弟也頗有交情。再看着哥哥的面子,小弟當然去得。”

“曹家大衙內?”韓岡皺眉想了想:“曹評還是曹誘?”

“是曹評,字公正的。曹誘字公善,派行第二。”

“曹評?”韓岡對他有點印象,“是不是就是那個箭術特別好的?”

“沒錯,沒錯,就是他。曹公正是左右手都能射箭。有一次一起晚上吃酒,吹了蠟燭,就着星光,一箭射中了二十步外的樹幹。”

“難怪有些名聲。”

“他們也是玩玩,終究比不上哥哥文武全才。”馮從義嘻嘻笑了兩聲,又看着供桌上的銀盆,感慨着,“哥哥才三十啊。等以後年年都能拿到,就是兩百件也不難。”

只要做過一任宰相,或是在官階、爵銜達到宰相標準之後,朝廷的恩典就豐厚得讓下級的官僚眼紅不已。這就叫做厚遇大臣。差遣可以上下,但賞賜不會跌落。尤其是在國中有聲威的重臣,除非是被重責,否則到了節日生日,朝廷都會派人去噓寒問暖。韓岡既然今年已經開始比照宰相標準,那麼從今而後,等到每年誕辰,都不會低於今日。

只是韓岡並不放在心上,搖搖頭,“兩百個?開水盆店嗎?”

“原來哥哥看不上這些水盆啊。那汗血寶馬怎麼樣?”馮從義豎起一根手指,“一匹汗血馬小駒子,從耳朵到蹄子,就跟火炭一般,現在才半歲,但不論哪個看了,都說日後肯定是冠軍馬的胚子。”

“汗血寶馬?哪裡來的。”

“這一回王景聖送來了二十多匹馬。有幾匹都是難得一見的逸品。”

韓岡哼了一聲:“他攻下高昌,就進貢了十三匹汗血馬,還有兩百多混血種,怎麼私底下還有這麼多好馬?”

“哥哥,一碼歸一碼啊。哪有說上貢將全家身家都給貢上的?”馮從義叫起撞天屈。

“也沒說讓你們藏着瞞着,難道朝廷會搶?”韓岡又哼了一聲,有他在,朝廷還會落他面子不成,“是牡馬還是牝馬?”

“公的。”

“這樣的馬還是拿去配種比較好。”

“就是要配種所以纔要養好後拿去參加比賽,有了成績纔好配種。”

“哥哥若不想要,那拉到馬會中去撲賣了。誰給的價高,就給誰。”他再看看韓岡,“真的不要?華陰侯前天過來可看見了,恨不得把眼珠子都留在馬廄裡。左晃右晃不肯走。差點就沒住在馬廄裡面,就想着把馬騙走。”

“這位倒是個妙人。”韓岡笑了,對馮從義道,“你和王景聖搗鼓什麼,我就當不知道。天山腳下藏了多少好馬我也不管,軍中有好馬就行了。”

每次都是指頭縫裡漏一點出來,將西域良駒的價格擡得老高。這等商人的伎倆,實在太常見了。只是王舜臣統領大軍在外征戰,朝廷能給予的支持很少,還能不讓他賺點錢嗎?

“要是京城裡面一口氣多了上千匹好馬,這不是搗了賽馬聯賽的生意嗎?軍中也用不起這些上品的大食馬。”

韓岡多多少少也知道一點。現在最會玩花樣的,就是京城裡賽馬總會的一幫人。趕着幫那些冠軍馬編寫譜系,各個自命伯樂,羣牧司裡面有點能耐的牧官,都給弄出來了。

大食良駒不宜用在軍中,玩不起。拿來改造軍馬的品種卻很合適。越多的優秀馬種,就有越多的實驗方向,可能性也越多。

如今在軍中真正用得多的馬種,北面是北馬,也就是契丹馬,大概就是後世的蒙古馬。南面則是滇馬,出自大理。可粗飼,好養活,耐力也不差,只是體格小。而青唐馬不擅平地,河西馬缺乏長力,其餘來自國內牧監和民間的馬匹,則只能充作驛傳之用,各有各的問題。

所以要對軍馬的馬種進行改良,在耐粗飼、少疾病、有耐力和高大善奔之間,取得一個讓人滿意的平衡。

“算了,這事還是讓章子厚去操心吧。”

韓岡對賽馬的興趣不大,現在卸任了樞密副使,又不可能會去做羣牧使,有關軍中的事情,儘量往章惇那邊去推。據韓岡所知,章惇的確是準備整頓孽生監,繁衍良駒以供軍用。

現在要考慮的,還是帝位更迭帶來的影響。

韓岡向馮從義問了外面的傳言,馮從義道:“還能怎麼說?都說多虧了哥哥,否則就不是內禪,而是大奠了。”

“說實話。”韓岡半點不信,他又不會玩蛇。

“要說是外面的酒樓茶肆,幾乎都相信哥哥沒錯。但冠軍馬會裡面,話就不一樣了。可他們全都糊里糊塗,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馮從義不敢當真瞞着韓岡,“又或許當着小弟的面,沒什麼人敢亂說話。得之後細細打聽。”

韓岡點點頭,這樣纔對。

越是下層,對韓岡越是崇敬,很多人甚至超越了崇敬的地步,變成了對待神佛一般的崇拜。但在高層,時不時地能見到韓岡真人,即是他的功勞、能力和才學再出色,也不會如無知愚民一樣,設法討要韓岡親筆所書的字紙,燒掉取灰做藥。

就像士大夫面對皇帝,到了宰輔這一級,幾乎就不存在什麼尊敬了。都是從全國幾百萬讀書人中拼殺出來的人傑,除非是面對各朝太祖或是李世民那樣的英主,否則一個靠出身坐上高位的幸運兒,怎麼可能讓他們敬服?只要當面說上幾句話,皇帝的根底就露了。真正有的,也只是對皇帝手中權柄的畏懼。

可話說回來,相信與否都要看時間。若是家中有人生病或待產,派人遞個名帖,求取韓岡回書的情況不少。以韓岡的書法水平,不至於比當年蔡襄還要熱門,想來也知道是怎麼回事。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多拜兩座廟也沒什麼壞處。所以也很少見到完完全全將韓岡視如常人,多是表現出一份尊重來,有事沒事,留條後路。

“不過,華陰侯私下裡也說了,”馮從義的聲音低了下來,“仁宗犯過心疾,英宗也同樣犯過心疾,真宗皇帝當年重病垂危時,似乎也有類似的情況。皇城中有陰氣嘛。”

“他是太祖皇帝的子孫。”

賽馬總會會首趙世將是趙匡胤的嫡脈,他當然不會有好話。

不過他能從這個角度認定趙頊心疾,倒是一件好事。

瘋子到處都有,時常能見到。就是真瘋,也不是隨時隨地都發病的。有時候,也會好一點,看着跟正常人沒什麼區別。二大王也是瘋了一陣之後就好了一點,然後有個風吹草動,就再瘋一陣,有人相信他是真給嚇瘋了,也有人認爲他是裝的,只是裝得很像。趙頊的情況,很可能是這樣。

但皇后害我的事,不是那麼容易被人忘記。看馮從義就知道了,一直在避開話題,有些話他是想問不敢問。

夏日的夜空,星辰密佈。

星辰之下的城市,依然平靜如舊。

但其中到底有多少想把這份平靜給打碎,乘亂得利的呢?

這還真的很難說。

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五)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下)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撲(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八)第九十六章 微雨(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梳理(七)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上)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下)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三)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八)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九)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四)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五)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五)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九)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下)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上)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九)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九)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十)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三)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七)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三)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一)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上)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中)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五)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二)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七)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九)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梳理(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一)第一十六章 廟堂(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五)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中)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六)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二)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九)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二)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議(二十八)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中)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二)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八)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三)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揚名(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興波(上)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三)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一十五章 廟堂(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二)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
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五)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下)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撲(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八)第九十六章 微雨(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梳理(七)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上)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下)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三)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八)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九)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四)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五)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五)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九)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下)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上)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九)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九)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十)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三)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七)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三)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一)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上)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中)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五)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二)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七)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九)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梳理(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一)第一十六章 廟堂(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五)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中)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六)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二)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九)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二)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議(二十八)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中)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二)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八)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三)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揚名(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興波(上)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三)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一十五章 廟堂(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二)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