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六)

在落日之後,秦州城終於清涼了下來。夏日的夜色中,有明月,星光,還有陣陣涼爽的山風。而不似前段時間,就算是子夜,還是讓人煩悶不已的燥熱。

這兩天,緊跟着古渭大捷,党項人也在甘谷城下被劉昌祚擊退,李師中率軍回鎮,秦州城內的緊張氣氛緩和了許多。同時因爲入夜後氣溫更爲涼爽,白天門可羅雀的店鋪,日落後卻是顧客盈門,城中幾家行會遂聯名向李師中請命,希望能在入夜後也照常開門,他們暗中給又幾個能說得上話的關鍵人物送了些禮。故而前日李師中回城後,就照着舊年的故事,順勢下令將初更就開始的宵禁推遲了一個時辰。

這一日,正好韓雲娘跟嚴素心商量着要扯幾匹布給家中做幾件秋衣,韓岡也是閒來無事,不想成天埋在書堆或是陰謀詭計之中,就帶上李小六跟她們一起出門逛街。嚴素心拉着招兒,一行五人在吃完晚飯後,慢悠悠地散着步,到了秦州城中最繁華的河西大街上。

大街之上,行人如織。

爲了招攬顧客,兩邊的店鋪都是在門頭上高高的掛起一串燈籠,映得街面燈火通明。不僅店鋪,就來拿街邊攤販,也在攤頭上颳着各色有趣的彩燈,唱着成調成套的吆喝,來吸引遊人的耳目。

韓岡在路邊緩緩走着,他沒興趣逛鋪子街攤,可見到幾個出色的美人,也不介意多看兩眼。但他看來看去,最出色的還是前面拉着嚴招兒的雲娘,還有跟在他身後一步,亦步亦趨的嚴素心。韓岡長得高大,器宇軒昂。相貌雖只算得上不錯,但神采自蘊的氣質卻是難得一見。

他穿着文士襴衫,以方領矩步,行於街市之上。澹泊閒雅的氣度如同鶴立雞羣,引得街上的不少女子都看了過來,有幾個貴家的閨秀,用小團扇遮了臉,偷眼看着韓岡。當然也有大膽的,李小六這個伴當就被人拉住了好幾次,向他問着韓岡的身份。不過李小六伶俐得很,全都給打發掉了。

可李小六追上來後,卻嘟嘟囔囔地向韓岡抱怨着:“官人,你以後還是別出來了。要出來也該穿着官袍,也好把人給鎮着。你現在這樣子,多少人家要搶你做女婿。你看看,俺的袖子都給扯破了。”

對於李小六的抱怨,韓雲娘和嚴素心覺得很有趣,用手捂着嘴,呼呼地暗笑着。韓岡對此也有些無奈,誰能想到天氣熱人,這人也變熱了。北宋風氣比唐時當然是嚴謹了許多,但比起明清還是很開放的。

在此時寡婦改嫁是常見的事,反倒是守節守上幾十年的情況卻很少。就算是官宦人家,也是守滿三年便自離去,而平常百姓,多是守個一年半載就改嫁。甚至像韓岡的大嫂,自他大哥戰死之後,才兩個月工夫就帶着嫁妝回了孃家,很快就另嫁了人家。

而出門上街的良家女子也很多。就如嚴素心她這個做廚娘的,不可能在家裡等着賣菜的上門兜售,肯定是要出門,有時還要到河西大街的蕃商開的貨棧去買些孜然、胡椒之類的調味料,像鍋碗瓢盆,針頭線腦之類的日用雜物也是一樣要出門採辦,要操持家務的小家碧玉大率皆是如此。

而大家閨秀們也並不是二門不邁、大門不出。踏青賞花,探親訪友,或是姐妹淘在一起組織詩會的事情,韓岡就聽過不少。而且就在秦州城中,便有幾家閨秀組織了這麼一個詩社,一個月、半個月就聚上一次。聽說其中有李師中的女兒,也有幾個土著豪門家的閨秀,最近還加入了竇舜卿的女兒和孫女——據稱老當益壯的竇副總管的女兒比孫女還要小上一歲。

幾次詩會一開,閨秀們的詩作也陸續流傳了出來,被好事之徒拿着四處宣傳。前些天就有人拿着詠荷花的一卷詩集,到了衙門中來讓韓岡和他的幾個同僚品評。韓岡一覽之下是讚不絕口:“墨黑、紙白,裝訂的功夫也是一等一。還有這是誰人謄抄,字寫得當真不錯,難得!難得!”

官廳中的衆人聞言無不掩口而笑,而把詩集帶來的好事之徒則是悻悻而去。韓岡他在這件事上雖是不留口德,但那些個名門閨秀的作品也的確是難以入目。除了李師中家的女兒寫的兩首還算通順,其他的甚至有些連平仄都沒對上,完全是拿着華麗的辭藻堆砌,削足適履式地求着對仗工整,風格學着西昆體,卻不及楊億、劉筠等人之萬一,真還不如韓岡自己寫的水平。

不過相對於天天要出門買菜的嚴素心,韓雲娘就很少出門。走在街市她就變得很活潑,牽着招兒的手,在各家的攤子上好奇地看着。

韓岡掏錢給她們買了不少零嘴,韓雲娘跟着招兒一人拿着一串用糖水煮過的林檎果,另一隻手還拎着幾個荷葉包,裡面是水鵝梨、小瑤李子、閔水荔枝膏什麼的,說是要帶回去給韓阿李。

看在兩個小女孩兒在前面腳步輕快地從一個鋪子轉到另一個攤子,跟在後面慢慢踱步的韓岡的心情也輕鬆了起來。雖然正準備對竇舜卿動手,但也不妨礙他出來逛一逛街市。

不過今天的正事還是買做秋衣的布匹,在大街上逛了一陣子,韓岡五人隨便找了一家綢緞鋪走了進去。

“韓官人?!”

剛進門,迎面便被人叫破了身份。擡眼看過去,卻見着一個胖子站在店鋪中的櫃檯後。圓滾滾的身子,圓滾滾的臉,鼻頭都是圓圓的。腮幫子都被肥油充滿,把五官擠得嘟在了一起。但職業性的笑容十分的很和氣,還有着一份恰到好處的謙卑。韓岡看到這份笑容便心道,能得迎賓待客之三昧,這胖子至少也該是個掌櫃。

“真的是韓官人!”胖子很輕巧地繞過擺滿綢緞布匹的櫃檯,驚喜地走到韓岡面前打躬作揖。

綢緞鋪的掌櫃能叫出自己的名字,韓岡挺驚訝的,問道:“你認識本官?”

“哪能不認識呢?”綢緞鋪的胖掌櫃直起腰來諂笑着,“韓官人的名字在秦州早就傳遍了,又有誰人不知?小人也是前日有幸一睹豐顏。”

大概是好說話的性子,胖掌櫃在韓岡這個官人面前也不露怯,嘴皮子飛快地動着:“韓官人今日帶着家眷來,是不是要買些什麼?小人這店鋪雖不算大,但裡面的貨色卻都是頂尖上好的料子,蜀地的錦,揚州的絹,定州的絲,和州的麻,天南海北的織物小店都有,秦州城中的其他鋪子可都沒小店這般齊全。”

韓岡點了點頭,卻沒答話。胖掌櫃很乖覺的跟在後面,也閉上了嘴。

嚴素心和韓雲娘這時已經走到店鋪裡面,由個學徒陪着,在翻着幾疋素色隱蓮紋的綢緞。關西的絲絹率是黃絲,就算染過後,做出來的衣服顏色都不正。

兩女在綢緞中挑三揀四,一匹匹地對比着看過,爭論着花色和顏色的好壞。女兒家買東西向來是慢,韓岡也是有經驗和體會,耐下性子等着她們。只是閒着無事,順便也在鋪子裡左右看着。

雖然胖掌櫃自謙地說着店鋪不大,但這間綢緞鋪的門面其實不算小,而且還是位於城中最繁華的河西大街上,單是這鋪面本身就值上不少,何況店中的這些綾羅綢緞,也是價值高昂。

韓岡轉了一圈,卻停步在單獨的一座櫃檯前。櫃檯上,也堆着十幾匹各色花樣的布匹,但跟店中的其他布料卻完全兩樣。

“這可不是綢子吧?”韓岡捏着一角提起來,指尖搓揉了一下,厚實柔軟。沒有絲綢的細滑,也不似麻布的粗糙,分明是棉布的感覺。

胖掌櫃瞧着韓岡看貨,立刻笑成了一朵花,走過來大讚道:“韓官人好眼光,當然不是綢子。這可是瓊州黎人所織的吉貝布!”

“吉貝?是木棉吧?”

“對!對!就是木棉布。”見韓岡識貨,胖掌櫃猛點頭,“不過叫吉貝布不是討個好口彩嘛?想着這吉貝布,從瓊州漂洋過海,再運來秦州,可是萬里迢迢,一路險阻……”胖掌櫃搖頭晃腦,揹着不知是誰人寫得廣告詞,說得是一套一套。

韓岡聽得好笑:“吉貝是瓊州黎人口中的木棉,可不是什麼好口彩。”

北宋的棉花,還被稱爲木棉,主要的種植地是兩廣和海南,還有蜀中和大理,據說西域和甘涼一帶也有。此時黃道婆還沒有出生,漢家的織物向以絲麻爲主,棉花種植稀少,使得黎人織布的技藝反在漢人之上,弄得棉布的名字都學着黎人。

韓岡指着這匹布問着胖掌櫃:“這木棉布多少錢?”

胖掌櫃作出很大方爽快的樣子,“官人若是真心想要,俺就直接給官人送到府上去,至於價錢,看着給就是了。”

“到底多少?”韓岡不爲胖掌櫃這樣的推銷手法所動,問着他實在的價格。

胖掌櫃低頭做個謝罪的模樣,然後伸出雙手比出了五和三的手勢,“慣常報的是七千文足,實價則是五千三百一匹。”

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一)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下)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三)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四)第四章 流水(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八)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四)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九)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四)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四)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二)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八)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上)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三)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梳理(二十三)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二)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四)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九)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一)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二)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三)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六)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議(二十三)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八)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十)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七)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上)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上)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下)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二)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九)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三)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三)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三)第一十九章 廟堂(十)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下)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二)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三)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四)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三)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四)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八)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一)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四)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一)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一)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十)
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一)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下)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三)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四)第四章 流水(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八)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四)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九)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四)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四)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二)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八)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上)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三)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梳理(二十三)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二)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四)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九)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一)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二)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三)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六)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議(二十三)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八)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十)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七)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上)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上)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下)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二)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九)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三)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三)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三)第一十九章 廟堂(十)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下)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二)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三)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四)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三)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四)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八)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一)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四)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一)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一)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