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上)

長大成人,從來都是有兩層意味。

出自韓岡之口,再考慮到天子的年紀,想也知道,到底是哪一層意思。

王旖一時間不知說什麼纔好,臉微微變紅,先瞪了口無遮攔的丈夫一眼,然後擡起手來,幫韓岡整理好了入宮面聖的裝束。

看王旖的表情,韓岡知道自家的兒子們有的苦頭吃了,兒子身邊的小廝和使女,這幾天都少不了被訓誡一番。

不過也幸好有這麼一位嚴母在家管着兒女,韓岡纔有餘暇去安安心心地處理朝政。

要是鬧得向當今的官家一般,才十二歲便近了女色,又弄得身體虛弱,腳軟得出福寧宮時差點就暈倒,韓岡不說無心用事,朝臣們口中,也少不了成爲被嘲笑的對象。

辭別了妻妾,外院早就準備好了隨行的車馬,韓岡登上馬車,一行人便出門往宮城駛去。

聽着車外的人聲鼎沸,韓岡靜靜地合上雙眼。對於小皇帝鬧出的這一出,的確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但細思下來卻是平常,甚至是覺得哭笑不得。

但天家的事,就是天下的事,宰相兼理陰陽,並掌內外,皇帝家的閨房事,韓岡照樣得管,也管得着。

不過即便已經接受了詔命,韓岡也並沒有快馬趕進皇城。爲了避免京中軍民驚擾等原因,他備齊了旗牌,慢慢悠悠,花足了近半個時辰,才從宰相府邸來到太后的面前。

韓岡沒有在內東門小殿中發現其他朝臣,只有他一個宰相被傳召入宮。

向着太后躬身行禮,“臣韓岡拜見陛下。”

“相公終於來了。”

向太后本是等得心焦,即使心知以韓岡的性格,絕不會匆匆忙忙便乘馬入宮,也依然忍不住心中的焦躁。直到韓岡終於出現,就像是有了主心骨,整個人都輕鬆了下來。

“官家的事,想必相公已經知道了。”向太后嘆着氣,“這不成才的孩兒,又要勞煩相公了。”

儘管世間風俗還是將男女之事放到十四五之後,但十二三歲就談婚論嫁在民間也並不鮮見,趙煦開葷,太后也沒有覺得事情大到要驚動宰相的地步,也覺得不方便說。只是天子因此而發病,就不能再隱瞞了。

“天子事,便是臣子的分內事。”韓岡略低了低頭,“何談勞煩二字?”

趙煦親近女色,絕不是一日兩日,福寧殿中,也有太后派出的人,要說太后都沒有收到消息,韓岡打死也不會信。若是將天子的變化早早通知朝臣,做臣子的也能及早做出應對,可惜向太后並沒有這麼做。

向太后道:“那依相公之見,此事當如何處置?”

“此事陛下不必憂心,自有故事可循。”韓岡道,“不知天子現下如何?御體可還安康?”

向太后道:“尚算萬幸。錢乙方纔過來給官家看過了,官家並無大礙,只是需要調養一陣。”

韓岡一副安心的模樣:“那臣就可以安心了。”

太后、宰相一本正經地討論天子開始親近女人了,聽起來着實荒謬,但這的確是事關國家的大事。

天子終於開了葷,論理說這是可喜可賀的一件事。皇帝玩女人這哪裡是問題?不玩事情才大。間或找找內侍,雖是少有,可分桃斷袖也是士林熟知的典故。

過世的高太皇性剛好妒,不讓英宗皇帝接近嬪妃,曹後告誡,韓琦諫言,都是爲了要讓英宗能御女生子,爲天家開枝散葉。高滔滔聽得煩了,她甚至回了曹太后一句“奏知娘娘,新婦嫁十三團練爾,即不曾嫁他官家”,就是要把過去怎麼管“十三團練”趙宗實的手段,沿用到如今已經改名趙曙的新皇帝身上,把她嫡親的姨母氣得不輕。

向太后絕不操心日後天子不能親近嬪妃,她只擔心天子親近得太多了。

韓岡話說到一半就岔了開去,也有些不高興了,“相公安心了,吾可沒安心。這樁事,相公也該給吾拿出個章程來。”

“不知陛下心意如何?”韓岡反問。

“官家才十二,就被人蠱惑,身邊的人都不能留了。可吾就是擔心這麼做,朝堂中又要鬧上一陣了。”

如今天下安定,四民康安,邊境上有強兵戍守,朝堂中更是賢臣羅列,向太后平日裡過得舒心得很,最煩的就是有人弄得她不能安生。

韓岡應聲道:“其實此事如何處置,自有故事在。仁宗時尚、楊二美人受責出宮,便是前例,陛下的決定並無錯處。至於朝堂之上,陛下久主朝綱,又何須擔心?”

仁宗皇帝昔年在趕走了郭皇后之後,與尚、楊二美人,玩一龍二鳳玩得日以繼夜,所謂“每夕侍上寢,上體爲之弊,或累日不進食”,幾乎就要精盡人亡,鬧到“中外憂懼”的地步,還在世的楊太后幾番告誡,入內都知閻文應更是每天從早到晚的在仁宗耳邊喋喋不休,最後吵得仁宗不厭其煩,也覺得自己的身體不行了,最後終於點頭同意將尚、楊兩人逐出宮去。

向太后聽說過這件宮闈舊事,當年她隨着趙頊進入皇宮之後,便被曹太后派來的老宮人耳提面命,要怎麼服侍太子纔算是一名合格的太子妃,這其中沒有少拿尚楊二美人的舊事作爲例子。

“相公的意思是就這麼辦?”

“若按臣的心意,此事當讓天子自己來決定。”韓岡瞥了一眼殿中的宮人們,放聲直言,“以仁宗之仁,郭皇后卻不得善終,不免令人無憾。”

韓岡的話夠直白的,說是挑撥離間都可以。

但向太后毫無介懷,而韓岡也並無一絲一毫誠惶誠恐的心態。

“相公這話說的有理。”向太后點頭,“這件事得讓他自己知錯了纔好。藍從熙,你先去福寧殿,與太妃說,吾這就同韓相公過來探視。”她看看韓岡,“請相公隨吾同去福寧殿問問官家。”

“臣遵旨。”

向太后坐上肩輿,韓岡跟隨在後方,離開內東門小殿,一路往福寧殿中去。

天子寢殿,韓岡過去來得多了。

但自當今天子登基之後,尤其是宮變之後,幾年間便只有零星幾次。

走進福寧殿,一切的陳設猶如五六年前一般,幾乎什麼都沒有變過,連正殿的那一張舊御桌還擺在原地。桌腳漆面斑駁,這麼些年了,看起來也沒有重新上過漆。

前些日子,韓岡曾聽說向太后準備將這桌子換上一張新的,但趙煦卻拒絕了,說是“此乃先帝舊德,孩兒不敢棄”。趙煦的這番話傳到外面,惹來了一陣唏噓。趙煦好心辦了壞事,只能說是夙世冤孽,儘管弒字脫不掉,可也沒人懷疑他的孝心。但今日事發,可就有些問題了。

跟隨太后走進天子安寢的偏殿,圍繞在趙煦身邊的宮人,齊刷刷地矮了半截。

韓岡沒看到郝隨、劉友端、朱孝友,也沒看到國婆婆,在錢乙確診之後,趙煦身邊的內侍、宮女,乃至乳母,全都給關了起來,福寧殿中,盡是太后身邊的人,楊戩領着人守在殿外。韓岡從抵達福寧殿門外開始,除了看到舊陳設,就是熟面孔。

趙煦慘白着一張臉,半躺半靠地倚在牀上,看起來是想要下地來迎接向太后,卻被其他人給阻止了。

寢殿的另一頭,小門上的珠簾還在晃動。方纔尚在寢殿中照料他的朱太妃,在聽到韓岡隨行而來的消息之後,先拜見了太后,然後在韓岡進來前,就匆匆從另一頭的小門處退了出去。只是在搖晃的珠簾對面,隱約可以看見有人影在窺伺。

“官家可還好些了?”向太后走到御榻邊,關切地看着趙煦。

“孩兒多謝娘娘垂問,已經大好了。”趙煦匆匆說了一句,又看向韓岡,投過來的視線有些慌亂,“相公也來了。”

“陛下御體有恙,臣豈能不來?”

韓岡上前兩步,沉着臉,語氣冷然。身爲底蘊深厚的宰輔,皇帝要是哪裡做得不好,直接訓斥也不打緊,更何況趙煦的帝位還是他一手保下來的。

向太后一見韓岡要教訓皇帝,便連忙起身,離開御榻,讓韓岡單獨面對趙煦。

趙煦低下頭去,細長的雙手緊抓着淺黃色的被套。

也不知是不是在學他父親,被褥外罩的顏色都退了,還是照樣堅持用着。能夠節儉是好,但現在可也幫不了他脫罪。

“陛下,親近女色乃常事,卻也要顧及御體。《春秋》中便有云,‘是爲近女室,疾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女非不可近,惟需謹記‘節’之一字。”

韓岡在這邊教訓皇帝,向太后在一邊聽得有些臉紅,在桌上隨手拿起一個杯子,讓人來倒水,這些話本不方便當着女子來說。

韓岡則是渾沒在意,繼續道,“聖教中所謂中庸,也有此意。不宜過,過則傷身,不宜戒,戒則無嗣。更何況,陛下又年幼,松柏日後縱能參天,但樹苗時常常搖動,壞了根基,日後也難以長成。臣一番肺腑之言,願陛下熟思之。”

韓岡的話一貫不多,趙煦待他訓話結束,緩緩擡頭,蒼白的臉上雙眸幽深,“相公的話,朕一定銘記在心。”

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五)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上)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五)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議(七)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二)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上)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十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二)第五十一章 南北(十一)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遷(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四)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一)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上)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九)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三)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五)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三)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九)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四)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上)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三)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議(二十一)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五)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七)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三)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八)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上)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六)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二)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下)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上)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上)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四)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五)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一)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七)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四)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二)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三)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上)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悖(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變故(十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四)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上)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下)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上)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一)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四)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十)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一)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九)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二)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九)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二)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中)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下)
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五)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上)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五)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議(七)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二)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上)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十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二)第五十一章 南北(十一)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遷(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四)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一)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上)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九)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三)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五)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三)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九)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四)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上)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三)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議(二十一)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五)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七)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三)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八)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上)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六)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二)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下)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上)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上)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四)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五)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一)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七)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四)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二)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三)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上)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悖(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變故(十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四)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上)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下)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上)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一)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四)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十)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一)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九)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二)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九)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二)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中)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