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議(二)

時隔多日,李信與韓岡再見於京城之西。

“氣色還好。”

稍敘寒溫,問了舅父身後事,安慰過李信,韓岡很欣慰地發現李信並沒有因爲父喪而變得頹唐,也沒有因爲在閒地多時,而放鬆了自己。一身素裳,精瘦如鐵,不減昔日的精幹。

李信卻是驚訝韓岡的輕車簡從,“這才幾人?!”他皺着眉,“你新遇刺,洛陽都在傳,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須加防備纔是。”

雖然他在洛陽只是因爲列車換馬耽擱了半個時辰,但上來探問的諸多洛陽將佐,都把韓岡遇刺的事說了又說。

“表兄你看到的就幾個,沒看到的地方可藏了好多。”

韓岡倒不是故意要把自己的護衛說成是蟑螂一樣,他出來時家裡不停地要給他加派護衛,韓岡自己也沒有拒絕。

很多時候,一個被瘋狂報道的案子,往往會引來一批沒有創意的仿效者,韓岡不想再遇到一回自殺性爆炸襲擊了。

“現在正要交卸差事,卻是不方便打着旗牌穿街過巷。”

韓岡細說着,卻不防李信變了臉色。

“你辭位了!?”

韓岡要辭相,西域都護府的小吏都知道。更不用說極爲親近的李信了。

他之前在關西的那段時間,還奉韓岡之命,特地做了不少準備。只是他沒想到韓岡的動作這麼快,說辭就辭了,一點不拖泥帶水。

“八天前就遞了辭表。”韓岡話說得就像是丟了一件舊衣服般簡單單純,“只是太后沒批,還要走幾回流程。這幾日,沒諸事煩擾,可是一身輕鬆。”韓岡笑着,“不用再去都堂上工了,這麼多年,還沒有過這麼長的假呢。”

李信看着坐在對面,笑得坦率開懷的表弟,不知該說什麼是好。

韓岡的辭位,並不是嚴子陵般視名利如糞土的淡泊,也不是張良一樣功遂身退的智慧,而是爲了向前更進一步而後退蓄力,是爲了讓朝野之中積蓄多年的慾望和矛盾爆發出來而放開了按着蓋子的手。

這世上,沒有多少人能比他更清楚韓岡的打算了。尤其是這幾個月爲韓岡在關西辦了一些事,對韓岡的計劃就更加了然了。

而韓岡讓他做的一切準備都是爲了應對那必將來臨的亂局。在其所稱“翻天覆地”的大亂之前,區區宰相之位,並沒有太大價值,甚至還可能是個阻礙。

但李信還是覺得韓岡辭得太早、太乾脆了,“章相獨相?”

“章子厚並沒有獨相。十天前的議政會議上,李承之已經被推舉爲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集賢院大學士,也就是所謂的集賢相了。太后簽押後的詔書,也在幾個時辰後送回到都堂。”

這是繼韓岡之後,時隔十年的第一次拜相。在京師中,卻沒有引發任何震動。宣麻拜相早成絕響,太后御內東門小殿也不會引起臣子們的躁動,李承之成爲宰相,如同一件預定好的座鐘,按時響起,平靜得沒有掀起一絲漣漪。

“那河北……”李信猶豫地問道。李承之現在可是河北制置使,統管河北軍務,負責河北方面對遼作戰的統帥,臨陣換將本就是大錯誤,更何況還是換主帥。

“他會等一切抵定後再返京的。”

事前就約定好的事,韓岡自不會去擔心。章惇一段時間內會成爲京中唯一的宰相,但在李承之回返京師之前,韓岡還會在這裡留上一陣。

李信知道韓岡把李承之推上去,不是要讓他成爲韓黨新的核心,只不過是個代理。以李承之的年齡,也不怕他有什麼不該有的想法。

但韓岡不會在京師逗留太久,而李承之已經是宰相,章惇也不會容許他繼續留在河北,主持滅遼,否則功勞算不到章惇的頭上。

而這就意味着,如今的宋遼大戰,很快就要平息了,“要停戰了?”李信問道。

“暫且休戰。”馬車這時候聽了下來,韓岡掀簾看了開外面,日暮時分,京師街道又開始擁堵,韓岡和李信乘坐的馬車被堵在了路上。

護衛臉色開始發青,過來向韓岡彙報時聲音都在顫着,一邊說話,一邊兩個眼睛都不忘掃視着周圍可疑的對象,韓岡搖搖頭,笑道,“不必緊張……等一等就是了……我還沒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哪會有那麼多刺客。”

“三哥。”李信忍不住出聲提醒。

這種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誰敢說這車窗外,沒有一隻精製的燧發線膛槍,在一兩百步開外,瞄準着韓岡。

李信手底下,不缺頂級的槍手。即使是用制式火槍,三五十步之內,指哪兒打哪兒。更遠一點,百步開外的靶子,也能達到十發七八的命中率。等到換上精製的狙擊步槍,百步之內就是死線,無人能夠僭越兩百步外同樣能夠達到足以實用化的命中率。

如果有一名頂級槍手埋伏在街道兩側的商鋪屋舍裡面,就等於把半條命交代出去了。只要不能及時將他找出來,韓岡的護衛被一人殺光都不是不可能。

“沒事。”韓岡衝李信擺擺手,讓他不要擔心,“我別的沒有,吃一見長一智的本事還是有的。可不會吃同樣的虧。”

李信顧慮什麼,韓岡很清楚。李信在想什麼,看他眼神逗留的地方就可以瞭解。

專業的武將,表現出他專業的素質,視線落處,盡是可以躲藏刺客要緊之處。

不過韓岡並不擔心。

他在這輛特製的馬車上,尋常鉛彈根本奈何不了馬車夾板中暗藏的鐵板。而周圍一圈,十幾輛車、二十多匹馬全都是自家人在上面。人要穿過這個保護圈可不容易,子彈、炮彈同樣不容易。

並沒有等待多久,馬車又開始向前移動。駛過街口,看見四面路口上,都有警察在指揮車馬通行,一圈看過來,竟有七八個警察守在這裡。

“這麼多。”李信指着一圈警察,“之前沒有,是刺案?”

“應該是吧。”

韓岡不是那麼有把握,他不會去過問各衙門執行的細節問題,他只關注結果。

警察總局能夠想到今天車流多,而特意加派了警員出來指揮交通,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讓他對展熊飛的感官更好了一點。

韓岡就在考慮,是不是從警察總局下面分設一個交警組織,負責街上指揮交通。李信卻罵起來,“無能,偏裡下功夫。”

他又緊抿起嘴。宰相都被刺殺了,卻還沒把賊人給擒拿歸案。那個丁什麼的捕快,名氣老大,卻還是沒抓到人,果是名不副實。

韓岡笑着安撫李信:“遼人在背後指使犯下的案子,抓到正主不容易。不過那些奸細,被後的靠山都是耶律乙辛,等滅了遼國,抓他來辦就是了。”

李信嘴角扯了扯,就當是對韓岡的迴應,聽韓岡問:“關中的情況如何?”

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六)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九)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中)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四)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三)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說服(上)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五)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五)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五)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九)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五)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四)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上)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下)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下)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七)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三)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五)第六十四章 宴火(六)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中)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二)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九)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九)第三百零七章 崩塌(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三)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五)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二)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九)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中)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六)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二十七章 虛實(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二)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二)第四十六章 南北(六)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七)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七)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伎倆(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三)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八)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四)第五章 心念親恩思全孝(下)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九)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一)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下)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七)
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六)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九)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中)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四)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三)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說服(上)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五)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五)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五)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九)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五)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四)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上)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下)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下)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七)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三)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五)第六十四章 宴火(六)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中)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二)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九)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九)第三百零七章 崩塌(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三)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五)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二)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九)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中)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六)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二十七章 虛實(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二)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二)第四十六章 南北(六)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七)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七)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伎倆(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三)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八)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四)第五章 心念親恩思全孝(下)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九)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一)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下)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