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

劉源現在還會偶爾想起渭源追敵的那一夜,不僅僅是在清醒的時候。

就算時間過去了差不多有半年,他在睡夢中仍不時地會夢到率領麾下精騎衝入敵軍陣營中的場面。

如同餓狼衝入羊羣,追趕着不敢反抗的敵人,把長槍捅進他們的後背。

長槍不知挑過了多少人的性命,槍尖上凝聚的血腥,濃得就像整個人浸泡在血海之中。

劉源只覺得殺戮得從未如此恣意,成百上千的蕃人奔逃着,被他麾下的軍隊毫不容情地驅趕起來。

結吳延徵在混亂中不知是誰人所殺,但瞎吳叱的那條胳膊,劉源依稀記得他曾縱馬踏過許多落馬的蕃軍士兵。前一次見到瞎吳叱的時候,只剩一條胳膊的新晉熙州刺史,還拿眼睛瞪着自己。

那種敢怒不敢言的眼神,一直留在劉源的記憶裡,想起就覺得痛快。

劉源渾家起身的聲音,把劉源從夢中吵醒,變得半睡半醒的時候,不知不覺又想起被流放到河湟之地的那一天。

作爲最後一批被流放到河湟的叛軍罪囚,上千男女老少拖着腳,經過了漫長的跋涉,才終於抵達了他們的目的地。

那一天的天氣很不好。

雨水很大,劉源還記得自己當時上上下下都沾滿了泥漿,所有人都像是從泥地裡爬出來的。即便是天氣已經轉暖,渾身骯髒的淋着雨,也一樣容易生病。

每一個人都惶惶不安,但當時的緣邊安撫司、如今的熙河經略司做得不錯,一口熱湯就讓所有人放下心來。

他們被安頓在隴西城外只有一里地的一處由營地改建的村寨,周圍是保護營壘的高牆,擡頭是更爲高聳的隴西城城牆。劉源知道,在那道城牆之上,有着一對對警惕的眼神。只要他們這羣流囚預備在寨子中鬧出點事來,轉頭過來,城中的騎兵就能堵上村寨門口。

不過這事也忍了,其實是兩頭害怕。隴西城裡的官人們也害怕再把他們這羣罪囚給逼反了。要繳的租稅都按着正牌子的鄉兵弓箭手來。分下來的田地有三成是已經開墾好了的,地裡的麥苗都長了及膝了。

因爲是主持此事的緣故,韓岡這個小官人,劉源跟他很熟悉。而之前韓岡去咸陽城中招降的時候,劉源還與他打過照面。看起來很和氣,因爲救了廣銳軍幾千人的性命,加上又是主管軍中醫療,人緣更是好的無以復加。他們這羣叛軍,幾乎都要給他立長生牌位了。

而韓岡的父親韓千六——韓謙益這個官場上用的大號,私下裡也沒人這麼叫他——劉源也見過好幾次。都是因爲他們這羣在軍中混到老的軍漢不會種地,收拾不好莊稼裡的事情——他們做莊家的時候經常有,種莊稼的時候,卻從來沒有過——韓千六才每隔幾日,就帶着屯田所的官吏,來指點他們如何料理田地。

換在過去,對於面朝黃土背天的農夫,劉源他們這些軍頭正眼也不會看一眼,不屑一顧。但一次次跟在韓千六身後,劉源也不得不承認種地的學問的確不簡單,絕不是鬆土播種、澆水施肥那麼幾條。

可能是因爲韓千六性格和善的關係,在他的影響下,其他人投向劉源他們的視線,並不再是看叛賊的眼神,說話和和氣氣,也沒人把他們在農事上的笨拙當作笑話來看待。

但親自下地耕作,還是很麻煩,總比不上一弓一刀地掙口飯吃容易。

半睡半醒的任憑神飛天外,一聲雞鳴霍然響起,喔喔喔地帶動全村的公雞都跟着叫了起來。劉源先是捂着耳朵,翻了幾下身子,見實在擋不住雞鳴入耳,不得已皺着眉頭從牀上起來。聽慣了營中的鼓號,總是在晨鐘中起身,被嘈耳尖利的雞叫喚起,總是一肚子的火氣,更是莫名其妙地渾身發毛。

支開窗櫺,看看屋外的天色,依然還是黑沉沉。從窗縫中傳進了雞叫聲,更爲猛烈地蹂躪起劉源的耳朵。

睡在身邊的渾家現在大概是在廚房裡忙着,劉源披着衣服,走出房門。家裡養的一隻報曉公雞就站在柵欄上,鬼哭狼嚎地叫着。

“叫個鳥……今天就燉了你。”劉源撒氣似的擡腳踢出腳邊的一塊石子,擦着公雞尾巴飛了出去。

才一歲不到的公雞撲愣愣地飛到另一根木樁上,歪着脖子盯着劉源。

“這扁毛畜生!”

劉源的下牀氣很大,又挑起一顆石子,擡手就要丟過去。

“這麼大人了,跟雞撒什麼氣?”一個蒼老的聲音叫住了劉源。

劉源連忙回身行禮:“爹。”

一個六十上下的老頭子從西廂中走出來,看着兒子,搖搖頭嘆了口氣。

原來劉源還有一個小妾,加上兩個家僕,在出事後就遣出去了,跟着自己到河湟這裡,也就父母妻兒了。

劉源一時糊塗,拖累了家人。但家裡面對此卻都沒什麼抱怨,渾家還是溫柔賢淑,父母也是笑呵呵樂觀得很。不像有的兄弟家裡,因爲被連累到流放邊陲,家中人都不待見了,說話的聲音都小了三分。甚至也有娶了個讓人不省心妻室,鬧到衙門中要判和離的。看到他們,讓劉源覺得自己真是幸運無比。

就是兩個兒子的前程讓人煩心。劉源也沒指望讓他們現在就能從軍做官。不管再如何努力地流血流汗,不管朝廷已經下旨把他們的過往罪孽用功勞都抵消了。但身爲叛賊家的兒子,就算能從軍,也不過是送死的份,至少要等到孫子輩。但眼下可以出外行走,而不用擔心被人拘束,這一點,就讓劉源很滿意了。

“爹!”“爹!”

正想着兒子的事,兩個小子也從東廂的房間裡鑽出來了。

“怎麼這麼早就起來了?”少年人貪睡,兩個小子起得如此早,劉源都覺得奇怪。

劉源的大兒子擺了個架勢:“早起要習武啊!塾裡的先生說了這叫聞雞起舞。趕明兒從軍,再上陣掙個功勞回來。”

“掙個屁!要拼命,你爹我去拼。你們先正經把地種好,再跟着先生多識兩個字。這輩子別想當官的事,到你們兒子輩還差不多。”

劉源罵了兩句,訓得兩個小子失落得回了房去。

他才四十不到,兩個兒子一個十二,一個十四,都還沒有成年。舊年定下的親事,給老大找的是邠州城裡的商戶,現在已經黃了。老二的則是劉源在廣銳軍中兄弟家的女兒,眼下就同在一個村寨中,婚約依然還在。看起來日後自家的大兒媳婦,也只能在本村中找了。

心情不好,胡亂吃了點東西,劉源就往出門校場中走。看到前面一個也往校場去的高瘦背影,正是他現在的鄰居,過去的廣銳軍都頭胡千里,劉源連忙叫住他,“胡四!”

胡千里聞聲回頭:“劉指揮……你今天起得早啊。”

“被只瘟雞吵昏頭了,睡不着,乾脆起來。”

說着話,兩人就到了校場上。村中最大的一片空場,叫做曬穀場其實更好,但村裡人還是都習慣性的稱爲校場。同樣也是過去在軍營中的習慣,不需要點卯的時候,劉源這樣的將校起牀後就往校場走,打熬筋骨的事,一天都耽擱不得。

校場走,此時已經聚滿了老老小小的軍漢。各自拿着兵器呼呼地揮舞着,或者乾脆練着拳腳套路。見到劉源到了,各自上前打個招呼,也有人詫異他爲何能早起,劉源隨口就把責任丟到了家裡的報曉雞身上。

走到自己習慣的角落,亮起隨身攜來的一杆長槍,雙手用力一振,就是幾十朵槍花,如梨花瑞雪,繞身紛紛而落。

胡千里看着嘖嘖稱歎:“以劉指揮你的槍術,在這一片地,也算是得上拔尖了。要不是因爲一個叛字,憑着在渭源的功勞,老大名頭早就掙下了。”

“叛賊都當過了,還爭個屁名頭。”劉源將手上的長槍又轉了兩圈,帶起了一陣嘯聲。還是很不滿意,“究竟還是不如吳都虞的鐵槍。”

“吳都虞到底還在不在?”胡千里看看左右,湊近了壓低聲音道:“都說那具屍首是假的。”

丟下長槍,從一旁的架子上提起一柄重斧。甩手揮了兩下,帶出的風聲把胡千里嚇得連退了幾步。劉源狠聲道,“管他真的假的,過去受的恩情,前面都還清了。若他再敢出現在我們面前,就拿他的腦袋去抵數。”

胡千里見劉源口氣說得狠厲,忙扯開話題:“聽說馬上就要大戰了,不知道會不會把我們再徵召起來。”

“沒徵召,該做什麼做什麼。有了徵召,那麼上陣就是。”重斧隨着手腕轉了兩轉,掠起的浮光如電,“掙不了軍功,日他鳥的掙錢就是了,看誰敢剋扣我們的賞錢?!就像去年在渭源打得那一仗,各自賞了幾十畝地、十幾貫銀錢,其實也不差了。”

劉源正跟胡千里說着,一名騎兵出現在校場外。

“劉保正可在?”騎手高聲叫着劉源,“奉經略司韓機宜之命,徵召承恩村保丁隨軍應役!”

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議(二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八)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四)第二百七十章 長風(七)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議(十一)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上)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八)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七)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六)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上)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議(五)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二)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八)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上)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六)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下)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五)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四)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下)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八)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七)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第三百零六章 不悖(十)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七)第二百一十一章 變故(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上)第二百八十章 微瀾(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十一)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四)第八十六章 塵囂(十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九)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二百零五章 變故(二)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二)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議(十九)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二)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五)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變遷(十二)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三)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六)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十)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四)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三)
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議(二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八)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四)第二百七十章 長風(七)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議(十一)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上)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八)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七)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六)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上)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議(五)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二)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八)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上)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六)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下)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五)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四)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下)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八)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七)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第三百零六章 不悖(十)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七)第二百一十一章 變故(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上)第二百八十章 微瀾(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十一)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四)第八十六章 塵囂(十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九)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二百零五章 變故(二)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二)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議(十九)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二)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五)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變遷(十二)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三)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六)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十)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四)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