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五)

王文諒正得意。

自言一語可置衆人於死地,十幾個面目猛惡的蕃軍瞪着,誰敢質疑?哪人不兩股戰戰?就連他一向看不順眼的吳逵,也只能站在一邊,在心裡咬牙切齒。

兩人過去因爭買一匹河西好馬而結下仇怨,最後王文諒靠着在韓絳耳邊的一句小話,就把整個廣銳軍的戰馬全都奪了過來,將舊日的怨恨以千倍還回。

“你是有本事,但上面沒人啊!”王文諒氣焰萬丈,“怎麼樣!任你再英雄,也有韓宣撫在俺背後撐着。在關西,誰能比當朝首相、陝西宣撫更大的?!”

可偏偏有人硬要落他的臉面。

“本官倒不覺得你有這能耐!”

平和中透着如屋外風雪一般冰寒冷意的一句話,霎時將廳中凍結。

“本官?!”

聽見韓岡如此自稱,除了何四、小九兩人早有所料,其他人都大吃一驚。吳逵瞪大了眼睛,前面在韓岡面前耍酒瘋的軍漢,更是渾身酒意化作了冷汗從八萬四千個毛孔中涔涔地冒了出來。

而王文諒則是一點一點地轉過身,循聲望去,就見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淡然坐在廳中一角。那個角落並不只是他一人,但神色從容、風儀自蘊的氣質,卻能讓人完全忽略掉了他身邊的甲乙丙丁,目光只會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

韓岡他爲官日久,平日裡頤氣使指,又是久經磨鍊、飽讀詩書,氣勢自不同於凡庸之輩。雖然沒有穿着公服,但的確是個官人模樣。

只不過還是有人不長眼,王文諒的一個手下衝前了一步,指着韓岡:“你是哪裡來的措大,敢……”

王文諒擡起手攔住手下,如蛇一般的陰冷眼神盯着韓岡,一個字一個字問着:“你是何人?”

“欺壓良善,矇蔽上官,狂悖妄言,目無王法。”韓岡屈起手指,一下下地敲打着桌子,一句句地報着王文諒的罪名,他擡起眼,盯着得了韓絳青眼的蕃人,“王文諒……你就這麼回報韓宣撫對你的看重?”

王文諒仰天哈哈大笑而起:“本官堂堂閣門祇候,在韓丞相面前聽候使喚,節制一衆蕃軍,位高權重,豈是你這小兒污衊得了?”

只是在他的笑聲中,聽得這年輕人輕輕說着:“不論在關西,還是東京,我韓岡的話……還是有人信的。”

剛剛報出自己姓名,王文諒笑聲一頓,人羣中也或高或低地接連傳出幾聲驚呼,“是韓機宜!”

“是藥王孫真人的弟子。”

“帶兵打了兩次大捷的韓岡。”

“破家絕嗣的韓玉昆。”

雖然其中混了讓人無法付之一笑的一句話,但不論王文諒還是吳逵,卻全都變了顏色。人的名,樹的影。韓岡在秦州折騰了一年多,幾次邊地大捷,幾次人事變換,背後都少不了韓岡的身影。他這個名字,至少在關西的官場上,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陝西的官員雖多,但能威名遠播的屈指可數。要麼至少是經略相公一級的顯宦,要麼是久歷戰事的老將,又或是最近屢立戰功的名臣,眼下能例外的,就只有韓岡一人。據王文諒所知,連韓絳、種諤、趙卨的嘴裡都提過這個名字。而吳逵也是聽說,在慶州的白虎節堂中看到的新制沙盤,就是由眼前這個年輕人所發明。

何四一開始看韓岡覺得他太年輕,官品不可能高。但現在韓岡的身份暴露,官品的確不高,但地位和名望卻是一等一的。他緊張地開始回想韓岡進來後他有沒有失禮的地方,生怕得罪了這個有名的官人。

“……原來是大名鼎鼎的韓玉昆,你好好的緣邊安撫司不待,好端端地從秦鳳路跑來關中,到底是爲什麼?”王文諒終究不敢再放狂言,只能把官威收起,拿門戶之別來堵韓岡的嘴。雖然說得理直氣壯,但面前的這個從任何地方讓人看不順眼的年輕人,他僅僅是靜靜地坐着,眼神沉甸甸的幾近千鈞,就已經翻江倒海地把王文諒心中的虛怯全都翻了出來,更無力去懷疑韓岡的身份。

韓岡盯着王文諒,“韓岡雖是在秦鳳任官,管不到陝西宣撫司中。但王閣職方纔說的那番話,韓岡卻不能聽之任之。”

“……本官一時口誤,當會到韓宣撫那裡自請責罰。韓機宜,你看這樣如何?”王文諒雙眼輕輕眯了起來,微垂下來的眼瞼遮不住眼神透出的兇芒。

韓岡向來感應敏銳,見到王文諒的樣子,他心中一動,心道這廝該不會想鋌而走險吧?也就在這時候,李信有意無意地側了側身子,右手也搭到了放着刀的桌上,隨時可以抽出刀擋在韓岡身前。

韓岡眼神深沉起來,既然不僅僅是自己有這種感覺,那就絕不會是錯覺。他將視線低垂,卻見王文諒露在外面的雙手正半握着,青筋根根凸起,看起來雖然尚在猶豫間,但怕是轉眼就要發作了。

不能再等,他搖頭一嘆,突然上前幾步,把王文諒扯住。趁他驚訝得尚未反應過來,就生拉硬拽着他到了自己的桌邊坐下。招呼了吳逵坐過來,韓岡又朝李信使了個眼色,李信與韓岡甚有默契,也扯過一張凳子坐了下來。三人前後三面一堵,把王文諒硬是擠在了裡面,緊貼着整整兩桌廣銳軍卒。

被十幾條大漢圍在中央,王文諒一張黑臉霎時變白了。方纔他還想着滅口,現在是人在虎口,反而是他。他現在依稀想起,也是方纔有人叫出聲的,韓岡好像還有個外號——破家絕嗣。

韓岡卻是笑得溫和,彷彿老友一般,左右拉着王文諒和吳逵的手,“同僚不合那是常有的事,一時氣話也不能當真。知錯就改,善莫大焉,既然是王閣職的口誤而已,也不必鬧到韓相公哪來去,傷了人情。”

“都是同朝爲官,有何深仇大怨無法化解,閣職和都虞何必爲此耿耿於懷。”韓岡倒了兩杯酒,分別放在兩人的面前,“且盡此杯,一笑泯去舊日恩仇。”

韓岡逼着兩人把酒喝了,一杯酒下肚,又向兩人介紹起自己親友的身份,“這位是在下表兄,今次得薦入京,正要去三班院掛個名字。”

“李信。”李信指了指自己。

兩個字就結束了自我介紹,韓岡看着李信的處理方法,不由得苦笑起來:“此事非是怠慢,實在是我這表兄不愛多話。”

韓岡聲音委婉平和的就像在跟朋友聊天,說了幾句。他回過頭,提聲喚了一聲:“店家。”

叫來了點頭哈腰的何四,韓岡也不說話,只把眼睛往王文諒的一衆手下們身上一掃,老於世故的何四頓時心領神會。連忙小跑過去,低聲下氣地向其他客人告罪,給十幾個蕃兵安排下了座位。

其實不用何四來攆人起來,幾十個商人中,沒一個想留在大廳裡,縱然現在風雪漫天,但仍至少有三分之一選擇了冒雪上路,其他人也被小九帶着躲到了裡面去了。這一票人在江湖上奔波多年,因爲身份的緣故,見識的人物多不勝數,眼力、識見皆過常人。王文諒方纔動了殺機,有不少人都感覺到了。

有了這個認識,再看韓岡把王文諒和吳逵兩個明顯有仇的對手,硬拉着坐在了一張桌上,不知什麼時候這裡就會化爲修羅場。暴風雪縱然可怕,但待在這間小客棧裡也是一樣危險。許多人心裡都想着,大不了再走十里八里,不信找不到一間能讓人安心住下的地方。

屋外傳來風雪交加之外的聲音。沒有王文諒親口下令,他手下的蕃人不會聰明到攔截跑掉的商人。可王文諒現在怎麼下令?而且殺人滅口的盤算還沒啓動,就被韓岡扼殺在萌芽階段,使得他更是坐不安寧。

被韓岡的右手抓着手腕,笑眯眯地談天說地,王文諒只覺得彷彿被一條過山風纏上,衣袍背後很快就被冷汗浸透。“他該不會都看透了吧?”

地獄般的煎熬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時辰,王文諒和吳逵都是一樣覺得方纔是在油鍋中走了一遭,只有韓岡一人喝得興高采烈。

商人們全都退了房,到了晚上,將會在大廳裡休息,空出來的房間,便安頓了韓岡、吳逵和王文諒三撥人馬。韓岡沒有再找兩人的麻煩,讀了一會書,就聽見門外傳來了有節奏的敲擊聲。

“是吳逵還是王文諒?”

韓岡並不喜歡自己讀書被人打斷,合上書,猜測着。李小六過去開門,吳逵便閃了進來。

次日清晨,雪止天晴。

一早起來,王文諒和他的人已經不見了蹤影,聽何四說他們往長安的方向去了。惶惶如喪家之犬,忙忙如漏網之魚,王文諒逃跑一般地急竄,讓韓岡覺得有些好笑。而廣銳軍卒,還有一些留宿在小客棧中的商人,看到氣焰囂張的王文諒夾尾而逃,無不暗笑於心。

韓岡已經從吳逵那裡瞭解到了環慶路內部的情況,也知道了王文諒爲人處世的手法,以及靠什麼得到了韓絳的信任。

信任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對自信到剛愎的程度的人來說,更是如此。韓絳就是這樣的人,韓岡無意在當朝宰相的前面把昨天的話拆穿,韓絳不可能會相信——或者說,相信了也不會自承其錯——而且他跟王文諒也沒仇沒怨,只是爭口閒氣而已。

不過韓絳所用非人,舉薦不當,讓軍中不得安寧,掌握到這樣的第一手資料,使得韓岡在進京之前,對陝西宣撫司軍中的內情有了更爲直觀的認識。

眼望旭日冉冉升起,將鮮亮的紅色鋪滿雪原的東方:“該去長安了,有韓絳,有司馬光在的長安。”

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六)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議(二十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一)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二)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九)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八)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七)第二十一章 克敵破虜展神臂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二)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中)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說服(下)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八)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五)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二百零六章 變故(三)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下)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說服(下)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長風(十)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九)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三)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二)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中)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下)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雲(上)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下)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長風(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四)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三)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二)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三)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一)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三)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二)第四章 素意蘭心得君憐(上)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議(二)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八)第四十章 驟風(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八)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五)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變故(十九)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三)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二)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七)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借款(二)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七)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六)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五)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二)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六)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一)
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六)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議(二十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一)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二)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九)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八)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七)第二十一章 克敵破虜展神臂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二)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中)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說服(下)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八)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五)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二百零六章 變故(三)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下)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說服(下)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長風(十)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九)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三)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二)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中)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下)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雲(上)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下)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長風(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四)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三)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二)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三)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一)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三)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二)第四章 素意蘭心得君憐(上)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議(二)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八)第四十章 驟風(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八)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五)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變故(十九)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三)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二)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七)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借款(二)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七)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六)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五)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二)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六)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