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九門口三

立見尚文聽完技術參謀安藤忠治中尉的分析報告,略微沉思,就下令道:

“部隊今夜就此紮營,警戒哨嚴防清軍突襲;將情報報告給後路的粟飯原常世,要求後路支隊毋需找到這路清軍的潛藏地點,殲滅他們!”

“既然是輕裝行軍,那麼就說明這個炮咀子營地,只是他們的臨時潛藏點,至少還有一個地方庫存着軍資糧食,而且相距這裡應該不會太遙遠;西北方向——”

福島安正拿出地圖,展開放在一簇小葉灌木的枝葉上面,仔細尋找。

“真搞不懂這羣山老鼠在想什麼?這六七百清軍,冰天雪地的躲在山裡面一個多月了,就突襲了帝國一個警戒哨,打死了五名帝國士兵。”

第12聯隊1大隊長富田春壁少佐,滿臉的不可思議。

“你看不明白,是因爲你的腦子過於簡單的構造,註定了你看不懂這些複雜的東西。”

立見尚文從來都不放棄在語言上打擊蠢貨的機會,然後臉色肅然的說道:“假如我猜的不錯,這路清軍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帝國軍隊攻佔九門口以後。”

看這些蠢貨還不明白,立見尚文說了一句:“臘月三十的那次攻擊,帝國動用了一萬軍力,陣亡一千餘人,卻依然沒能攻克關外三城;——你想說什麼?”

“司令,關外三城雖然牢固,然而卻阻擋不住帝國的鐵蹄,假如不是大本營的命令,現在就早已被帝國攻佔!”

立見尚文的副官參謀林太郎少佐,顯然認爲司令過分誇大了清軍城池的牢固,小覷了帝國士兵的勇猛。

“這就是你和山縣一般愚蠢的想法,攻打清軍的關外三城,是最愚蠢,最弱智的行爲!”

立見尚文毫不客氣的說道:

“這關外三城,就是大清刻意伸出關外的一柄刀尖;後面背靠着山海關,憑藉着整個大清軍火和兵源的持續供應,試圖誘惑帝國軍隊與之硬抗,儘可能的耗盡帝國第一軍的所有血液。”

立見尚文望着落日夕陽,漸漸沉入大山:“不是帝國攻不下三城;而是費盡所有軍力,拿下這片廢墟,疲憊力竭的帝國陸軍,還怎麼去打山海關,永平府,唐山,津門,薊州,通州,直到最後攻陷燕京?”

看到身邊的一羣參謀,將領露出沉思之色,立見尚文自我感覺良好的接着發揮道:

“所以帝國最正確的抉擇就是,出一部兵力牽制關外三城,不要讓他們趁機逃了;其餘軍隊全線攻擊老龍頭,歡喜嶺,山海關主城長城,角山,同時帝國這支隊伍從後夾擊,一舉擊破清軍的山海關防線!”

福島安正驚訝的擡起頭,望着立見尚文,失色的說道:“司令您的意思不會是說,之前援朝軍就算到帝國的進攻方式,所以把這部軍隊遊離出山海關,爲將來牽制帝國圍困關外三城,提前做出的落子?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而且,既然清軍能看出來,爲何不做出對應的策略,就這麼被動的防禦?”

第12聯隊長友安治延中佐,也是一臉的不理解。

“大清歷來喜歡內鬥,不然這泱泱四億人口,千萬裡遼闊山川大地,雄厚的經濟實力,帝國怎敢輕易的以卵擊石,發動戰爭?這其中的事兒,想來也是一樣,裡面一定有着帝國所不知道的齷齪事情。”

立見尚文自信的笑道:“現在清軍的北洋精銳,被死死壓制在旅順,關外三城應該是整個直隸北洋最後的一部精兵;況且,就算清軍主將猜的出來,這百里長城,他們又能如何防守?”

“怎麼樣,”立見尚文望着福島安正,問道,“猜測出這部清軍的可能潛藏點沒有?”

“需要有足夠的水源,要有山嶺谷地適合藏兵,離山海關又不能太遠,而且還要有足夠平整的路徑,便於快速運兵。”

福島安正又把視線投注到地圖上面:“最有可能的就是——,九江河北部那條分支河流的兩岸!”

“把推論告訴粟飯原常世,——”

立見尚文筆直站立,遙望向正北,隔着十餘道起伏的山樑,那裡就是九江河的北支流。

“在深山老林潛伏這麼久,這部清軍的意志力十分驚人,還有在安州和大島義昌的第九旅團,頭山滿的黑龍會浪人,對持的清軍游擊隊,包括水豐清軍的餘孽;一旦任其發展壯大——,告訴粟飯,千萬不要輕視他的對手,對方會比他想象中還要強大!”

弦月彎彎,朝着下面無盡的羣山叢林,灑下漫漫清輝。

經過了近六個小時的艱難急行軍,獨立營終於來到了距離炮咀子正北十七裡,秋皮水庫邊的葦子叢河灘。

這個地方,是獨立營的一處軍資儲存點,有一個排的士兵把守。

本來這段路程,只需要三個小時就能走到,不過獨立營特地繞了一個圈子,用來迷惑日軍的偵察兵。

部隊到達湖邊的時候,已經是深夜十點,累得精疲力盡的士兵們顧不得喘一口氣歇息,就分工警戒,搭帳篷,砸冰取水,升火做飯。

羅明磊一羣獨立營的軍官們,則是開會緊急討論,來自偵察排的最新報告。

“這次日軍大約出動了6000兵力,分成前後兩隊;前隊宿營在炮咀子,攜帶着五門小口徑繳獲火炮,後隊大約2000餘人,其中有一部三四百騎兵,宿營在兩河口。”

在熊熊的火把下面,一羣軍官圍着地圖觀看。

黃博傑盯着地圖說道:“日軍駐紮在兩河口,就徹底掐斷了獨立營從九江河谷出山,進入山海關防區的途徑;除非咱們擊潰他們,不然就只能繞路進入,這樣就會面臨日軍前後夾擊的困境!”

“老施,怎麼看?”

羅明磊給施威成丟了一根‘品海’:“拿個好主意,這煙我一天只抽五支,捨不得抽,都快‘斷糧’了!”

施威成懶洋洋的點上,抽了一口,愜意的說道:“這部日軍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不繼續進軍到炮咀子,而是選擇駐紮在兩河口,就證明了他們這部的作戰目的不是九門口;”

施威成的臉上帶着一絲不屑說道:“指着九門口那羣缺槍少彈的廢物新兵,也不值日軍動用這麼多的軍隊;而是咱們的獨立營!而且假如我的判斷不錯,日軍很可能已經猜測到,咱們就在九江河北支流的兩岸潛藏。”

聽了施威成的話,圍在地圖前,蹲成一圈的獨立營軍官們,都開始變了臉色。

第七十五章 小姐心意我已知第五百八十二章 城頭第七百三十九章 海軍易幟一第七百五十八章 直隸最後一戰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虎山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金州未失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穿越時空的漣漪第二百九十二章 鹽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陛下英明第四百六十四章 狼視第八十九章 李鴻章的淚第三百七十九章 破頭山第六百四十六章 圍殲第3旅團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絕頂高高手第六百七十三章 董福祥的自信第七百七十六章 海上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戰爭史上的第一次第九十一章 虎賁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戰就是一國之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訂閱慘淡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城牆第五百二十九章 還良民於青天第六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從此不用搭帳篷第六百八十一章 通州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襲第六百八十章 國戰無仁慈第十四章 惹了一身羊騷第二百五十四章 忽悠第三百一十一章 林間,說理想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州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主動進攻第二百一十一章 空虛寂寞冷第九十章 別了,七彩祥雲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沽口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殲第3旅團二第五百零四章 反攻奉天一第五百七十章 炮火臨城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洞仙嶺阻擊戰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東溝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變陣第四百零四章 大連灣海防戰七第三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二百三十八章 老套陳舊的戰列線第三十二章 時不待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金家溝第十八章 中日打擂第二百一十六章 頭老島爭奪戰二第六章 小小的東洋人第一百零五章 師生對第七百五十三章 廊坊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炮鳴第五百三十九章 只有死守第六百七十三章 董福祥的自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喝魚湯第四百六十三章 奉天失陷第七百九十二章 完殲奉天日軍第九十一章 虎賁第三百八十八章 金州未失第七十章 站直了,別趴下第九十一章 虎賁第七百一十三章 唐河口之戰一第六百八十章 國戰無仁慈四百五十九章 營城子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風往西吹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雞冠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百零九章 爲何不鬥雞走狗第九十五章 歌唱祖國第五百三十章 驚變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魈溝的殘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落幕大東溝第五百二十章 瞬息萬變第六百三十九章 由我們抗倭軍擔待第六百二十章 求訂閱第二百一十章 闖營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槍斃命第一百五十三章 去朝鮮第四百四十一章 光緒和睦仁的眼光錯位第二百五十六章 急紅了眼的大島義昌第七百一十七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三第九十章 別了,七彩祥雲第四百八十章 靜默第七百零七章 津門旅四第二百零八章 大水漫江第九十九章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東溝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從長計議第一百一十一章 野津道貫的遙望第六百零五章 東風拂面如刀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沽口三第二十四章 少年中國說第六百二十七章 炮擊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雪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津門獻俘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津門雷霆一
第七十五章 小姐心意我已知第五百八十二章 城頭第七百三十九章 海軍易幟一第七百五十八章 直隸最後一戰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虎山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金州未失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穿越時空的漣漪第二百九十二章 鹽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陛下英明第四百六十四章 狼視第八十九章 李鴻章的淚第三百七十九章 破頭山第六百四十六章 圍殲第3旅團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絕頂高高手第六百七十三章 董福祥的自信第七百七十六章 海上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戰爭史上的第一次第九十一章 虎賁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戰就是一國之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訂閱慘淡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城牆第五百二十九章 還良民於青天第六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從此不用搭帳篷第六百八十一章 通州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襲第六百八十章 國戰無仁慈第十四章 惹了一身羊騷第二百五十四章 忽悠第三百一十一章 林間,說理想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州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主動進攻第二百一十一章 空虛寂寞冷第九十章 別了,七彩祥雲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沽口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殲第3旅團二第五百零四章 反攻奉天一第五百七十章 炮火臨城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洞仙嶺阻擊戰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東溝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變陣第四百零四章 大連灣海防戰七第三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二百三十八章 老套陳舊的戰列線第三十二章 時不待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金家溝第十八章 中日打擂第二百一十六章 頭老島爭奪戰二第六章 小小的東洋人第一百零五章 師生對第七百五十三章 廊坊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炮鳴第五百三十九章 只有死守第六百七十三章 董福祥的自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喝魚湯第四百六十三章 奉天失陷第七百九十二章 完殲奉天日軍第九十一章 虎賁第三百八十八章 金州未失第七十章 站直了,別趴下第九十一章 虎賁第七百一十三章 唐河口之戰一第六百八十章 國戰無仁慈四百五十九章 營城子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風往西吹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雞冠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百零九章 爲何不鬥雞走狗第九十五章 歌唱祖國第五百三十章 驚變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魈溝的殘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落幕大東溝第五百二十章 瞬息萬變第六百三十九章 由我們抗倭軍擔待第六百二十章 求訂閱第二百一十章 闖營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槍斃命第一百五十三章 去朝鮮第四百四十一章 光緒和睦仁的眼光錯位第二百五十六章 急紅了眼的大島義昌第七百一十七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三第九十章 別了,七彩祥雲第四百八十章 靜默第七百零七章 津門旅四第二百零八章 大水漫江第九十九章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東溝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從長計議第一百一十一章 野津道貫的遙望第六百零五章 東風拂面如刀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沽口三第二十四章 少年中國說第六百二十七章 炮擊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雪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津門獻俘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津門雷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