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漫長的一天二

在文廷式一臉興奮的要去翁同龢府上‘商討’的時候,同是‘翁門六子’之一,出身當年北洋系,因爲‘壬午事件’,而和李鴻章,袁世凱翻臉的‘六品翰林院修撰’張謇。

也得到了這個天大的消息,正要去翁同龢的府上商議。

在張謇看來,人就要知恩圖報,今年恩科殿試,翁師不但取了他爲第一,而且特意把他引到皇帝面前介紹到‘張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

張謇當時就感動的滿臉淚水,連連叩首高呼‘皇上萬萬歲’!

磕頭磕的腦門子都是一片青紫血跡,着實讓光緒滿意,認爲自己又收了一員大大的忠臣。

幾乎在這同一個時候。

珍妃瑾妃的堂兄,上了萬言疏談論戰守策略,說李鴻章他們打仗都不行的烏裡雅蘇臺參贊大臣銳志。

從六月以來,已經連續給光緒上了五十一道疏,告訴光緒和李鴻章,仗不是葉志超,丁汝昌,宋慶,那種打法的福建道監察御史安維峻。

吏部右侍郎汪鳴鑾,軍機大臣李鴻藻,——

這些帝黨中堅,紛紛行動起來,要對着李老匹夫,進行最後的一擊。

京師總理衙門。

“依着我說,這仗兒就要打到底;咱大清人多地廣,就是打死三千萬也不過是死了一成而已,怕什麼怕?只要咱們跟他們死耗着,倭夷必敗!”

簽押房裡,剛毅的粗嗓門,隔着門簾,離着老遠都聽得一清二楚。

“剛大人好勇氣,只是這死上三千萬說得輕巧;只是不知有哪一個義士,願意當這三千萬赴死裡面的一員?”

孫毓汶笑呵呵的說着話兒,可話裡的意思卻是極爲尖銳。

——你丫的大嘴巴說輕巧,你怎麼不去死,當義士?

作爲一個入軍機十年的老資格,剛毅這個才‘入直’還沒一個月的‘新蛋子’,居然絲毫都不把他放進眼裡,怎能不由孫毓汶不惱火?

“這天下自有不怕死的義士;據我所知,援朝軍那裡就有很多的富人子弟參軍,還有很多南洋華裔的子弟萬里迢迢來赴國難,他們就是不怕死的義士!”

剛毅一臉的激昂。

“哼哼——”

孫毓汶冷笑兩聲,然後笑眯眯的說道:“聽着剛大人的言論,讓我想起了何長纓這小子在《吶喊》裡面講的那個‘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小故事,很讓人噴飯;‘英雄,你安心的去赴國難去吧,你的家產我會給你用心的操持,你的妻女我會給你用心的贍養。’哈哈,——”

孫毓汶這個大清朝有名的大貪官,大笑着拍着大腿,一臉淫笑的說道:“這三千萬‘義士’去赴死,得給大夥兒留下多少家產美妾享用啊!”

“啪!”

剛毅被孫毓汶嘲弄的直喘粗氣,卻不敢出聲爭辯。

援朝軍那些年輕官將,一個個都是滿嘴跑馬,膽大的無法無天。

兩天前他們在招兵處掛了個牌子,上面竟然寫着‘歡迎官員的子裔,一心報國上疏戰事的清流們來參軍,去遼東赴死!’

這個牌子,現在在京津一帶傳得沸沸揚揚,把大家的臉兒打得‘啪啪’的疼。

卻沒有一個人敢主動的站出來挑事。

包括他剛毅也不敢,怕被孫毓汶這個傢伙抓了話柄,激着送自己的兒子去遼東送死。

在剛毅看來,大清朝的窮鬼百姓就是戰死一半,也算不得什麼事兒,只要不讓他家流血出汗,這都沒有任何問題。

——死道友,不死貧道麼。

“兩位大人都別爭了,戰事打到這種地步,哪個不難受?現在遼東糜爛,倭夷放進了七八萬大軍,唉——”

軍機大臣徐用儀,連連搖頭。

恭親王奕訢一臉的木然,慢慢的走進簽押大房。

“給王爺請安——”

看到這個當年的風雲人物‘鬼子六’走進屋,徐用儀三人都站起來打招呼。

“王爺,這事兒您怎麼看?”

徐用儀望着奕訢討教。

“這天,怎麼都塌不了;依着皇上的性子,仗兒還會大打;”

恭親王奕訢停了好一會,才說道:“等着老李的請罪摺子吧;老李這回有難了!”

莊河,花園口。

此時,經過了四天的連續登陸,日軍第二軍第一師團山地元治部的16000萬大軍,已經完全登陸完畢。

在花園口建立了連營的軍營。

而下一步,將會陸續運送長谷川混成旅團的7000士兵,還有第二軍司令部和直屬部隊,以及大炮,輜重,馬匹,糧草——

預計登陸兵力將達到兩點六萬餘人。

在花園口日軍緊張登陸的時候,援朝軍,仁字軍全軍離開安東縣城。

他們計劃先沿着海岸驛道正直西進大孤山,然後再離開海岸,沿着山林小路繼續西進到花園口正北五十里的太平嶺,城山鎮,普蘭店。

和日軍的西進攻擊部隊平行錯開前進。

山路崎嶇難走,在過孤山鎮以後,車輛不能通行,除了格林炮,其餘的火炮炮管沉重無比,馬匹根本無法馱負。

何長纓已經讓先遣部隊,把這些火炮,炮彈,運到路邊山林子裡隱藏起來,這樣既不會白白便宜了日軍,也爲以後的反攻留了一個後手。

在援朝軍離開安東的時候,對岸的奧山義章根本毫無所覺,而在安東西北七十里的土牛河邊,六千盛軍卻一臉惶然的被堵住了去路。

按照昨夜出城前的計劃,盛軍將一路朝着西北兩百里處的岫巖撤去。

之前他們也考慮了鳳凰,不過爭議再三,覺得岫巖離營口更近,而且山路要比鳳凰那邊好走很多,一有不對就可以立即撒丫子往營口逃跑。

更重要的是,離宋慶那個老匹夫更遠了,防止被他當槍使。

所以盛軍衆將領,最後選了連夜撤向岫巖城。

然而,六千大軍走了一天,在夕陽西下時準備在土牛河燒火做飯時,猛烈的槍聲就突然爆響起來。

“攻擊,攻擊!”

隨着河水對岸傳來倭夷兵嘰裡呱啦的大吼,一羣倭夷士兵在河對岸趾高氣昂的端着槍衝下山林子,放槍射擊。

“被包圍了啊!”

“鬼呀!倭夷大兵怎麼在這裡?”

“是花園口登陸的數萬倭夷兵!”

這突然出現的日軍,頓時嚇傻了對岸的盛軍,尤其是‘花園口的數萬倭夷兵’,更讓所有的盛軍都膽寒心顫。

他們也不想想隔着一百來米寬,三四米深的深河,日軍怎麼可能衝過來?

卻都是譁然的生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兒的,一鬨而散。

在長長的河谷裡,留下了無數的槍支,行軍鍋,行軍帳篷,——各種軍資器具。

“這些孬種,我呸!”

援朝軍步兵三營營長李振華,營參謀戚有偉,因爲輕鬆的完成了團長下達的任務,心裡面頓時就輕鬆下來。

可是望着那河對岸滿谷丟棄的槍支彈藥,還有那中槍的二三十個盛軍士兵,兩人的心裡面卻是無端的沉重起來。

諸軍都這麼弱,下一段面臨日軍的數萬大軍,這仗可怎麼打?

“長官,我滴怎麼樣?”

這兩個月來學了不少中國話的西田治六,一臉討好的跑了過來。

“你地,呦西,大大地這個!”

戚有偉前些天從沈兆翱手裡接收西田治六時,順便學了幾句倭文,笑嘻嘻的朝着西田治六,高高的豎起了大拇指。

第七百零四章 津門旅一第七百六十八章 襲殺炮兵陣地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戰三第四百六十章 營城子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洞仙嶺伏擊戰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島義昌又吐了一口血第八章 救美第一百零二章 李鴻章問計第六百五十五章 謝幕山海第一百六十章 心情理解,方式不對第三百零一章 進義州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襲第六百零六章 破關戰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罵陣第三百五十二章 亂世出梟雄第二百八十五章 故舊,聽窗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樑和精神第一百六十四章 潰營第六百零四章 石門寨第三百二十二章 頭山滿第五百七十六章 犯我強漢者第三百三十一章 四百零二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從義州到博川第四百七十三章 來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陽光明媚,遼南大地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東溝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順安驛的後遺症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義州第四百六十五章 狼羣的屏障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跨過鴨綠江第三百六十三章 漫長的一天一第七十五章 小姐心意我已知第二十九章 誰落花流水第三百八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雪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海軍易幟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第五百八十四章 改詞第七百九十八章 爭奪南關嶺第六百零四章 石門寨第三百六十三章 漫長的一天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結果和過程第五百七十八章 祥和喜慶第三百六十四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突襲戰俘營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田治六的直覺第七百五十八章 直隸最後一戰一第二百五十章 回津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炮爲信第三百五十九章 我們在遼東第五百三十章 驚變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還良民於青天第四百六十三章 奉天失陷第四十五章 廟太小第三百一十八章 鴨綠江畔的迷霧二第十一章 韓大嘎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簽約與戰爭加速第七百三十章 胡攪蠻纏第五百零一章 螳螂黃雀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功而返的日軍第六十九章 何爺純爺們,鐵血真漢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祥和喜慶第五百五十一章 萊因哈德的悲劇二第三百零九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等待,進攻第二百四十九章 轉向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三城二第六百零一章 雞冠山步騎戰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新加速第一百一十五章 屋檐下的夜雨第六百三十九章 由我們抗倭軍擔待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前夕三第七百五十章 春帆樓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第六百八十章 國戰無仁慈第六百六十六章 戰薊州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東溝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的祖國第二百四十四章 落幕大東溝第一百六十四章 潰營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同江岸第七百八十七章 被埋進抽屜的電報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來一用第四百八十一章 火燒碉堡第五百一十一章 寄希望於日軍的耿直第七百七十九章 遼東大勢千里畫卷第四百二十五章 2號高地第七百三十八章 作戰令第二百九十六章 防區既定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關嶺第七百六十六章 白刃戰的絞殺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縣和大山第六百一十七章 破陣子第四十二章 北洋內部的漢奸第二百九十七章 過虎山第三百二十三章 相遇第六百零六章 破關戰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依克唐阿第六百四十五章 決戰山海五
第七百零四章 津門旅一第七百六十八章 襲殺炮兵陣地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戰三第四百六十章 營城子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洞仙嶺伏擊戰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島義昌又吐了一口血第八章 救美第一百零二章 李鴻章問計第六百五十五章 謝幕山海第一百六十章 心情理解,方式不對第三百零一章 進義州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襲第六百零六章 破關戰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罵陣第三百五十二章 亂世出梟雄第二百八十五章 故舊,聽窗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樑和精神第一百六十四章 潰營第六百零四章 石門寨第三百二十二章 頭山滿第五百七十六章 犯我強漢者第三百三十一章 四百零二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從義州到博川第四百七十三章 來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陽光明媚,遼南大地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東溝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順安驛的後遺症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義州第四百六十五章 狼羣的屏障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跨過鴨綠江第三百六十三章 漫長的一天一第七十五章 小姐心意我已知第二十九章 誰落花流水第三百八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雪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海軍易幟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第五百八十四章 改詞第七百九十八章 爭奪南關嶺第六百零四章 石門寨第三百六十三章 漫長的一天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結果和過程第五百七十八章 祥和喜慶第三百六十四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突襲戰俘營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田治六的直覺第七百五十八章 直隸最後一戰一第二百五十章 回津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炮爲信第三百五十九章 我們在遼東第五百三十章 驚變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還良民於青天第四百六十三章 奉天失陷第四十五章 廟太小第三百一十八章 鴨綠江畔的迷霧二第十一章 韓大嘎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簽約與戰爭加速第七百三十章 胡攪蠻纏第五百零一章 螳螂黃雀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功而返的日軍第六十九章 何爺純爺們,鐵血真漢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祥和喜慶第五百五十一章 萊因哈德的悲劇二第三百零九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等待,進攻第二百四十九章 轉向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三城二第六百零一章 雞冠山步騎戰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新加速第一百一十五章 屋檐下的夜雨第六百三十九章 由我們抗倭軍擔待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前夕三第七百五十章 春帆樓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第六百八十章 國戰無仁慈第六百六十六章 戰薊州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東溝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的祖國第二百四十四章 落幕大東溝第一百六十四章 潰營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同江岸第七百八十七章 被埋進抽屜的電報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來一用第四百八十一章 火燒碉堡第五百一十一章 寄希望於日軍的耿直第七百七十九章 遼東大勢千里畫卷第四百二十五章 2號高地第七百三十八章 作戰令第二百九十六章 防區既定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關嶺第七百六十六章 白刃戰的絞殺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縣和大山第六百一十七章 破陣子第四十二章 北洋內部的漢奸第二百九十七章 過虎山第三百二十三章 相遇第六百零六章 破關戰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依克唐阿第六百四十五章 決戰山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