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海上一

當天下午3點30許,清日停戰協定,在接引寺李鴻章的牀前簽訂。

共六個條款:

第一款:大清帝國、大東洋帝國政府,現允中日兩國所有在奉天、直隸、山東地方水陸各軍,均確照以下所定停戰條款—律辦理。

第二款:兩國軍隊應遵該約暫行停戰者,各自須駐守現在屯紮地方,停戰期內不得互爲前進。

第三款:中日兩國現約,在停戰期內,所有兩國前敵兵隊,無論或攻或守,各不加增前進,並不添派援兵及加一切戰鬥之力,惟兩國如有分派佈置新兵,非遣往前敵助戰者,不在此款之內。

第四款:海上轉運兵勇軍需,所有戰時禁物,仍按戰時公例,隨時由敵船查捕。

第五款:兩國政府於此約簽訂之後,限二十一日期內,確照此項停戰條約辦理,惟兩國軍隊駐紮處所有電線不通之處,各自設法從速知照,兩國前敵各將領於得信後,亦可彼此互相知照,立即停戰。

第六款:此項停戰條款,約明於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即明治二十八年四月二十日,中午十二點鐘屆滿,彼此無須知會。如期內和議決裂,此項停戰之約亦即中止。

當李鴻章放下手中的筆,心思大定的同時,卻沉重的知道。

真正的談判桌上的較量(屠殺),纔算是正式開始。

當天近夜,電報傳回通州,隨即東洋第1軍戰地行政官小村壽太郎,給大清總理衙門去信兒,至17號起,東洋騎兵將放開對燕京的封鎖。

除了軍隊和軍用物資,其餘一切行人,貨物,將不再限制進出燕京城。

消息傳出,京師爲之一振。

京師已經被圍城近月,早就關得滿城皇城根兒下面的百姓財主王公大臣和生意人叫苦不迭,而且好在還是在冬末春初,如果是夏季,只是滿城的屎尿就能活活薰死半城人。

更加重要的是,這就意味着之前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兵禍,算是徹底的消於無形,這天下還是大清的天下,道理還是原先的道理。

大不了就是銀子的事情,還有千里之外,茫茫大海上面屁大的一個荒蠻島嶼而已。

得到電報的慈禧,多日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給李鴻章回電喻,稱讚李鴻章事兒辦的妥帖,要再接再礪,儘早簽訂合約,‘還大清以清淨’。

龍鳳河,三臺村。

在16號整整一天,新整編建制的津門旅都在進行買車馬,買糧草,而連隊裡面的宣講員們則是一邊教軍歌,一邊講述一些‘淺顯’的道理。

這道理雖然‘淺顯’,然而這些清軍哪裡何曾聽過這樣令人振聾發聵的道理,無不是聽得入迷。

柳剛志和聶鵬程,錢玉剛,曹義濤,魏家訓,楊光,肖立剛,宋佔標,趙大棒槌,——

一羣將領站在龍鳳河邊,看着落日夕陽。

“——能說的我都說了,這次廊坊的事兒,那是要往死里弄咱們抗倭軍,爲國爲家和日軍血戰,結果鬧了這種骯髒下作的槽蛋事兒,屈死了多少的兄弟!願意跟着總指揮,咱抗倭軍一路都到黑的兄弟,我就不提了。”

柳剛志冷聲說道:“有二心的,人各有志咱也不勉強,——不過得給我把話挑明瞭,畢竟是兄弟一場,咱好聚好散;誰要是明着不說,背後來暗的陰的,大家也知道我的混球脾氣,到時候就是用刀子來講理了。”

河邊寂靜,望着如血殘陽,衆將即爲廊坊的血戰突圍而憤怒,也爲柳剛志話裡的潛意詞而驚顫。

畢竟這二三十年來,大家都是大清的順民,通過《吶喊》和宣講隊的講述,大家雖然知道天下應該人無高低貴賤,人人平等。

然而每個人身後都有父母兄妹親人,甚至妻兒家眷。

一旦決然的割裂,家人會受到什麼樣的傷害?

爲了中華民族,自己此命不足惜,可是一旦連累家人陷入巨大的災禍之中,不能不由得這些年輕的將領們不認真對待。

就像之前何長纓所敬佩的那樣,他敬佩梁啓超,譚嗣同,孫文,黃興他們。

然而讓他說最敬佩的人,梁啓超,譚嗣同這些人,就得爲陳更新,林覺民,秋瑾,喻培倫,這些真正的理想主義者讓路。

然而任何一個時代,像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更何況此時的大清。

“不用這麼嚴肅,總指揮離開時不還再三強調了麼,——咱們還是大清的兵,是大清抵禦外辱的堅實力量,抗倭軍的槍口絕不對內。”

聶鵬程看到衆將臉色嚴肅,就笑着說道:“旅長說得意思其實可以這麼理解,咱們抗倭軍就像是之前已經腐朽的北洋,朝廷依然是朝廷,就像朝廷一直想搞倒李鴻章和北洋一樣,咱們抗倭軍內部也要緊密的團結,一致對外和朝廷的奸臣鬥。”

聽了聶鵬程的‘解釋’,河畔的氣氛猛然一鬆。

宋佔標幾人立即大聲的表態,‘一定要緊緊的和兄弟們抱成一團,像當年的淮系一樣,團結在何長纓的身邊,好好的跟朝廷的奸臣們扳腕子。’

在這個時候,龍鳳河邊一片洋溢。

抗倭軍有兵有槍有南洋的銀子,總指揮何長纓又是淮系李鴻章的同鄉,李經方的結拜兄弟。

現在總指揮何長纓不過二十四歲,就已經是從一品的鑲黃旗漢軍都統。

徐邦道是從一品的直隸提督。

賈起勝是從一品的魯東提督。

江自康是正二品的總督。

不用想就知道,抗倭軍以後絕對是前程什錦,不可限量。

柳剛志無奈的和楊光對視一眼。

之前施威成和陸文傑,還有李響,楊光都勸他,說遠遠還不是時機,結果他不服氣,就硬要試探一下。

難怪陸文傑他們這次直接都不願意過來露面。

“對,咱們兄弟就團結在總指揮面前,好好的跟朝廷裡面那些奸臣老東西抖一抖,保不了兩年,咱們就是一個大清無敵,沒人敢惹的新北洋!”

看到聶鵬程隱秘望過來的眼神,柳剛志只好忍着不爽,大笑着說道:“老李都七十多了,估計等馬關回來,讓天下一罵,也鐵定沒勁兒再蹦躂了;下面就是看咱們抗倭軍的了。”

“對,下面就是看咱們抗倭軍的了!”

看到柳剛志表態,龍鳳河邊的抗倭軍軍官們都更加的放鬆了,扯着嗓子驕傲的大吼。

當夜,抗倭軍津門旅繼續宿營龍鳳河邊,在第二天清晨,則是全軍拔營,朝着永平府行去。

西洋歷3月17號上午10點,大沽碼頭。

一艘由津門駛向香港的美籍商船,開始起錨,駛向外海。

何長纓,徐邦道,賈起勝,唐紹儀,柳平雲,魯招妹,六人站在船舷上面,望着漸漸離開的碼頭。

在視線裡面,北洋水師的大沽船塢一片廢墟殘骸,南邊海河口兩岸的炮臺羣,也是一片斷壁殘垣。

還有抗倭軍的兵站,大沽炮臺總兵府,也都是被大火和炮擊後的大量殘破痕跡。

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東溝二第一章 暴雨中的行刑場第一百七十章 長纓君,是您麼第三百零三章 晨談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山岩的無奈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田治六的直覺第二百零九章 安州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摧枯拉朽大孤山第三百二十章 信鴿第六百六十一章 轉機(三更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戰栽鬆院第三百四十九章 渡江第三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強攻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城整編第六百五十七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二第七十六章 津門武備學堂第五百九十六章 九門口長城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洞仙嶺第四百四十八章 何長纓的選擇第三百三十四章 從長計議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盤城第五百零五章 反攻奉天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山海關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等了兩千一百年第六百二十五章 砣磯水道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民族的脊樑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田治六的直覺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三章 生死不渝,一生不改第七百九十四章 鴿飛旅順,戰將起第三百五十四章 焚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關門打狗第八十三章 既是人傑,更是魔鬼第二百零一章 平壤戰役之將暮第二百九十四章 順安驛的後遺症第四百七十三章 來了第二百二十章 炮擊平壤第七百三十九章 海軍易幟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誰執九鼎第二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一百二十六章 葉志超和何長纓的淵源第三百零一章 進義州第六百二十五章 砣磯水道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違令第十六章 爺住在津門衛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殺第五百二十三章 陽光明媚,遼南大地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來一用第三百九十章 胖軍師第一百零四章 紫禁城第九章 你怎麼沒有死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一第二十一章 如花容顏邊的驚悚第四十三章 審日間第四百九十四章 迷惑第三百零七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七封電報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扇動的翅膀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山縣和長纓,先手後手第六百七十章 不再仁慈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前夕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臣軍旅未諳第六十四章 倩影第五百四十五章 講道理第七百零五章 津門旅二第一百零四章 紫禁城第一百七十章 長纓君,是您麼第四百章 大連灣海防戰三第四章 李鴻章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一百五十章 未開打,先慮跑第四十九章 人生兩跪第四十九章 人生兩跪第五百九十三章 九門口長城四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內宅第四十二章 北洋內部的漢奸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縣和大山第七百七十六章 海上一第九十八章 小兒女第三百四十四章 驚聞第四章 李鴻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愚蠢的三段射第一百二十六章 葉志超和何長纓的淵源第六百六十七章 山谷大刀戰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炮火臨城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兵第二百二十一章 津野道貫的對手第六百一十六章 山縣擴軍第六百七十九章 火光搖曳第二百九十二章 鹽州第五百九十五章 九門口長城六第五百二十一章 突破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七十九章 這一輩子,不想白活的第四十七章 扶了一把第七百八十八章 大山岩的抱怨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
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東溝二第一章 暴雨中的行刑場第一百七十章 長纓君,是您麼第三百零三章 晨談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山岩的無奈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田治六的直覺第二百零九章 安州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摧枯拉朽大孤山第三百二十章 信鴿第六百六十一章 轉機(三更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戰栽鬆院第三百四十九章 渡江第三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強攻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城整編第六百五十七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二第七十六章 津門武備學堂第五百九十六章 九門口長城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洞仙嶺第四百四十八章 何長纓的選擇第三百三十四章 從長計議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盤城第五百零五章 反攻奉天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山海關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等了兩千一百年第六百二十五章 砣磯水道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民族的脊樑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田治六的直覺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三章 生死不渝,一生不改第七百九十四章 鴿飛旅順,戰將起第三百五十四章 焚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關門打狗第八十三章 既是人傑,更是魔鬼第二百零一章 平壤戰役之將暮第二百九十四章 順安驛的後遺症第四百七十三章 來了第二百二十章 炮擊平壤第七百三十九章 海軍易幟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誰執九鼎第二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一百二十六章 葉志超和何長纓的淵源第三百零一章 進義州第六百二十五章 砣磯水道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違令第十六章 爺住在津門衛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殺第五百二十三章 陽光明媚,遼南大地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來一用第三百九十章 胖軍師第一百零四章 紫禁城第九章 你怎麼沒有死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一第二十一章 如花容顏邊的驚悚第四十三章 審日間第四百九十四章 迷惑第三百零七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七封電報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扇動的翅膀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山縣和長纓,先手後手第六百七十章 不再仁慈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前夕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臣軍旅未諳第六十四章 倩影第五百四十五章 講道理第七百零五章 津門旅二第一百零四章 紫禁城第一百七十章 長纓君,是您麼第四百章 大連灣海防戰三第四章 李鴻章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一百五十章 未開打,先慮跑第四十九章 人生兩跪第四十九章 人生兩跪第五百九十三章 九門口長城四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內宅第四十二章 北洋內部的漢奸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縣和大山第七百七十六章 海上一第九十八章 小兒女第三百四十四章 驚聞第四章 李鴻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愚蠢的三段射第一百二十六章 葉志超和何長纓的淵源第六百六十七章 山谷大刀戰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炮火臨城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兵第二百二十一章 津野道貫的對手第六百一十六章 山縣擴軍第六百七十九章 火光搖曳第二百九十二章 鹽州第五百九十五章 九門口長城六第五百二十一章 突破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七十九章 這一輩子,不想白活的第四十七章 扶了一把第七百八十八章 大山岩的抱怨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