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兵不厭詐和言而背信

濟城北。

日軍第13聯隊3大隊長師岡政宜少佐,站在濟城北城牆匯波門外的護城河邊,望着碧波水面上的殘荷,還有護城河對岸的濟城城牆。

2月底的濟城天氣,氣溫已經一天一個樣子的急速回升,師岡政宜穿着厚厚的軍襖,站在熱烈的陽光下,被曬得額頭都冒出了汗渣子。

“此城易守難攻,——不過幸好我們不打算攻下它。”

師岡政宜擡頭望向城樓裡的幾個清軍,嘴角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

“帝國在魯東,除了威海衛,其餘沒有任何占城掠地的必要;天皇陛下給英國的通告早已經說得非常的明顯,戰爭賠款,東北,臺灣,朝鮮的土地,同等於西洋的外事通商權利。——對於魯東的土地,至少現在帝國還沒有如此大的胃口。”

第11旅團隨軍參謀原田鬆次郎大尉,並不贊同師岡政宜的這次作戰決議,然而師岡政宜的強硬命令,使得他只有保持沉默。

師岡政宜的臉上出現了一絲怒氣,他沒有再搭理原田鬆次郎,而是舉目繼續觀看濟城護城河。

濟城四面環水,一條寬四十餘米的護城河,碧波繞城而過。

因爲城內泉眼衆多,北面更有着一座大明湖,所以城外護城河的水位常年盈滿,只有數座石橋能夠通過。

假如軍隊進攻濟城,就算是隊伍強行通過設置了路障的石橋,隨即卻要面臨着大量的兵力擁擠在狹窄的河岸和城牆根之間,勉強立足。

仰頭舉槍,去和高達近10米的城牆上面的清軍對射。

這根本就沒有任何一點的戰鬥優勢,更別提假如清軍丟滾木,澆‘金汁’。

可以這麼說,假如師岡政宜率領着他的3大隊1200兵力,不用詭計突襲,而是光明正大的來攻擊濟城。

只要城內的清軍敢戰,日軍幾乎看不出來有一絲的勝算。

此時,按着雙方約定,清軍曹鳳儀的4營2000練兵,正在從西門濼源門撤出濟城。

然後朝着西北行軍30裡,到達黃河右岸,在馬家園渡口渡河。

4營練軍將在黃河左岸邊的祝阿鎮,還有祝阿鎮北10裡的齊河縣城,分兵駐營。

而大清督辦軍務處的這個駐營命令,其實也是爲了保存這支軍隊,用來扼控黃河,防止日軍渡河進逼直隸。

日軍第11旅團之前從東營登陸,很巧妙的避過了東營北30餘里黃河這個問題。

除了輕裝渡過黃河,攻擊滄州的2大隊600餘兵力,其餘所有日軍部隊,都在黃河右岸進行作戰。

“噠,噠,噠——”

幾匹戰馬繞着護城河外環,從西面跑來。

“報告,清軍已經出濟城西門;隊伍押運着大量的騾馬,車輛,上面馱運着糧食肉蛋等各種物資,以着緩慢的速度,朝着黃河邊行軍。”

聽到偵察兵的報告,師岡政宜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對身邊的原田鬆次郎大尉說道:“怎麼樣,至少困擾部隊的糧食問題,現在已經得到完善的解決。”

“少佐,只是怕引起英國的不滿,得不償失。”

原田鬆次郎今年不過二十六歲,在英國留學過幾年時間,知道英國曆來注重約定公理,不禁有些憂慮,還想再勸說一次師岡政宜。

“哼!”

師岡政宜冷哼一聲,目光裡帶着狂熱大聲的說道:“帝國之所以有今日之成就,不在於呆板的依照約定,而在於敢打破習規和約束,踩着雷池勇於挑戰強大和不可能;沒有軍事上的冒險,帝國將註定一是無成,高升號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今天也是如此!”

原田鬆次郎聽了無話反駁。

就像去年夏季,浪速號打沉英國商船高升號,到最後不但沒有一點的責罰,而且西方各國都同情帝國,反而紛紛指責大清不對。

這是何等荒謬不堪的事情,然而卻是確確實實的發生了。

假如沒有之前高升號這個例子,帝國軍隊想來最多佔領朝鮮,打到鴨綠江邊就會停止進軍的腳步。

是西方的態度,讓帝國軍部看到了激進和冒險所帶來的巨大收益。

山縣大將的兵進燕京是如此。

小松宮彰仁親王的佔領魯東半島的作戰計劃,也是如此。

“黑木中將的命令是不得主動攻擊濟城內的清軍,即不得進入濟城,這一點我們會嚴格遵守;然而攻擊城外的清軍,不算是違背軍令,哈哈,正所謂兵不厭詐。”

師岡政宜傲然的狡辯完以後,又奸詐的笑道:“況且這不是山縣大將的命令,黑木將軍只是第1軍司令,而第11旅團並沒有划進第1軍的序列。”

“命令,各中隊立即行動,按照之前指令,對出城清軍予以徹底的殲滅!”

發佈完命令,師岡政宜的心裡猛然通暢起來。

他率領着3大隊,在威海衛,唐河口,乃至不費吹灰之力奪得東營港的戰鬥中,都是未放一槍的站在運輸船上觀望友軍作戰。

此時眼看清國就要簽訂投降條約,他再不好好的打一仗,如何能夠甘心?

難道以後回國,跟家人何朋友說自己和自己的軍隊,在大清一槍未打,連一個清軍都沒有打死。

那是何等的讓人羞愧臉紅!

濟城西北,南圍子村外大路。

長長的騾馬車隊,慢慢行進在通往黃河邊渡口的大路上。

“兄弟們,加把勁兒快些走啊;過了黃河到了祝阿鎮,燉羊肉湯喝燒刀子酒!”

曹鳳儀看着隊伍整整走了近兩個小時,拖拖拉拉的纔不過才行了二十里,心裡面就不禁有些發急。

此時,這些兵痞子一個個蔫頭笆腦的不願意繼續行軍,嚷嚷着要歇息,吃了午飯再行軍,曹鳳儀只好扯着嗓子大聲的激勵。

“軍門,咱們何必等過黃河,過完河天都黑透了,晚飯都趕不上了。”

曹鳳儀手下的一個營官,誇張的叫苦道:“咱們是駐營,又不是打仗趕時間,兄弟們餓着肚子,腿兒都快走斷了。”

“就是,就是,軍門,歇一會兒吃飽了再走吧,都大響午了;吃飽了飯,大夥兒包票一溜煙的跑到黃河邊。”

“軍門,俗話說皇帝還不差餓兵呢。”

行軍的隊伍裡,一片叫嚷埋怨。

而那些趕着騾馬車輛的車伕們,個個都是一樣的大步行走,卻沒有一人叫累叫苦。

曹鳳儀的臉上露出一絲焦躁,卻不敢說出心裡的擔心,怕被手下的士兵瞧不起。

他遠望着西北的平野,想着也就十里的路途了,想來日軍不會言而背信,就準備妥協,下令歇息。

“倭夷,倭夷!”

突然,在後面的車隊裡面,就傳來一片驚呼聲。

“什麼?”

本來心裡就吊着事兒的曹鳳儀連忙扭頭望去,臉上頓時就變了顏色。

第三百一十二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第三百二十八章 穿雲箭第三百四十三章 山縣和長纓,先手後手第六百三十章 鏖戰第五百零三章 翁同龢的心思第八十二章 同騎第六百七十三章 董福祥的自信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遊哨第七十六章 津門武備學堂第五百二十八章 老夫還年輕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管他濤生雲滅第八十二章 同騎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二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一百章 二妹子,你照顧好中堂第二百七十章 定策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大雪二第四百零一章 大連灣海防戰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直隸最後一戰二第七百零五章 津門旅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的祖國第四百三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零九章 破關戰四第五十七章 戰地記者的邀請第二十章 失而復得第七百一十二章 柳剛志的煙火第三百六十七章 金州防禦第三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五十九章 帶個美女回客房第五百二十三章 陽光明媚,遼南大地第五百一十二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一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上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津門雷霆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戰薊州一第七百七十章 突圍中的絞殺戰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回津門第七十四章 清晨第四百八十九章 雁過拔毛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孤山第八十三章 既是人傑,更是魔鬼第六百六十二章 薊州(三更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潰亂第七百九十八章 爭奪南關嶺第四百五十四章 留下一些,改變一些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關嶺第四百四十九章 露頭就得敲打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八十八章 男兒當有殺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董福祥的自信第六百二十五章 砣磯水道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關門打狗第六百二十五章 砣磯水道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坪井航三的質問第五百四十四章 唱黑臉第七百七十章 突圍中的絞殺戰一第五十五章 詩以明志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的小追逐第七十八章 站出來,去戰鬥第四百五十一章 龍隱於九天第三百九十章 胖軍師第七百九十七章 擊殺天龍號第二百一十七章 頭老島爭奪戰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谷阻擊戰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出關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驚聞,變局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海外賤民,孽由自取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第一百九十九章 平壤戰役第十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樑和精神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喝魚湯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世自有名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經大東溝第四百二十二章 可恥的清軍和北洋第四百八十章 靜默第七百六十三章 直隸最後一戰六第二百一十二章 喬裝第六百七十六章 驚聞,變局二第一百三十章 五條待遇引發的第三百六十九章 吞併第三百三十三章 突襲安平河口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兵指澎湖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洋的停戰條件第十一章 韓大嘎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眼狼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條線上第七百八十章 蠻子山的炮聲和軍號第五百六十六章 罵陣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鍋王出山第五百九十一章 九門口長城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城頭第七百八十九章 榮成灣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個聲音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沽口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都不是事兒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清精髓的難得糊塗第一百一十三章 跨過鴨綠江
第三百一十二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第三百二十八章 穿雲箭第三百四十三章 山縣和長纓,先手後手第六百三十章 鏖戰第五百零三章 翁同龢的心思第八十二章 同騎第六百七十三章 董福祥的自信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遊哨第七十六章 津門武備學堂第五百二十八章 老夫還年輕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管他濤生雲滅第八十二章 同騎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二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一百章 二妹子,你照顧好中堂第二百七十章 定策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大雪二第四百零一章 大連灣海防戰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直隸最後一戰二第七百零五章 津門旅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的祖國第四百三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零九章 破關戰四第五十七章 戰地記者的邀請第二十章 失而復得第七百一十二章 柳剛志的煙火第三百六十七章 金州防禦第三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五十九章 帶個美女回客房第五百二十三章 陽光明媚,遼南大地第五百一十二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一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上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津門雷霆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戰薊州一第七百七十章 突圍中的絞殺戰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回津門第七十四章 清晨第四百八十九章 雁過拔毛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孤山第八十三章 既是人傑,更是魔鬼第六百六十二章 薊州(三更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潰亂第七百九十八章 爭奪南關嶺第四百五十四章 留下一些,改變一些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關嶺第四百四十九章 露頭就得敲打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八十八章 男兒當有殺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董福祥的自信第六百二十五章 砣磯水道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關門打狗第六百二十五章 砣磯水道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坪井航三的質問第五百四十四章 唱黑臉第七百七十章 突圍中的絞殺戰一第五十五章 詩以明志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的小追逐第七十八章 站出來,去戰鬥第四百五十一章 龍隱於九天第三百九十章 胖軍師第七百九十七章 擊殺天龍號第二百一十七章 頭老島爭奪戰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谷阻擊戰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出關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驚聞,變局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海外賤民,孽由自取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第一百九十九章 平壤戰役第十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樑和精神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喝魚湯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世自有名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經大東溝第四百二十二章 可恥的清軍和北洋第四百八十章 靜默第七百六十三章 直隸最後一戰六第二百一十二章 喬裝第六百七十六章 驚聞,變局二第一百三十章 五條待遇引發的第三百六十九章 吞併第三百三十三章 突襲安平河口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兵指澎湖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洋的停戰條件第十一章 韓大嘎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眼狼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條線上第七百八十章 蠻子山的炮聲和軍號第五百六十六章 罵陣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鍋王出山第五百九十一章 九門口長城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城頭第七百八十九章 榮成灣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個聲音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沽口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都不是事兒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清精髓的難得糊塗第一百一十三章 跨過鴨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