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國

一聽到唐紹儀嘴裡的‘倭兵一出現在通州,戰爭就已經結束’,‘下面就是朝廷賠銀子的事兒’,坐在火堆邊的抗倭軍軍官們的臉色,都變得非常的不好看。

就連徐邦道,賈起勝,夏青雲三人,也是黑着大臉。

作爲大清朝北洋系的一名老將軍,尤其是在抗倭軍一路大捷的情況下,現在居然是戰敗求和,他們的臉上當然是沒有一絲的好臉色。

而且更讓他們惱怒的是,唐紹儀這個傢伙的話雖然說的難聽,不過卻真不知道該如何的反駁一句。

“要是按着你的意思,咱們現在還去個幾把的京師勤王,直接解散了回家抱小妾逗孫子不就得了!”

徐邦道黑着臉,悶聲說道:“合着打得這麼苦,死了這麼多的兄弟,原來都是白死的不成?”

“也不能這麼說,去還是要去;第一是咱們的態度問題,第二軍隊多了朝廷也就有了底氣,日軍也不敢胡亂獅子大開口。”

唐紹儀望着何長纓說道:“依我的推論,隨着甘軍的潰滅,大的戰鬥基本算是正式結束。”

何長纓臉色肅冷的坐在火堆邊,眼睛望着跳躍的火苗不知想着什麼。

衆人都不再說話,等着他的決定。

“這個國,是朝廷的,然而——,也是天下百姓的國;”

隨着何長纓這一句乾冷的話說出來,衆人似乎覺得火堆裡面的火苗似乎都是猛然一滯。

一種玄之又玄,讓人後背發涼,頭皮發麻,心兒發顫的感覺,出現在這些將領的心中。

這似乎只是一句很平常,似乎也有一些道理的話兒。

但是從何長纓的嘴中,以着不可置辯的語氣說出來,衆人卻都聽出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意味。

一種狠厲的,撕裂的,決絕的,一往直前的!

——這個國家是朝廷的。

——然而,這個國家,也是天下百姓的!

朝廷再具體一點就是皇室,要是再更加具體一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麼這個國就是皇上,是光緒的。

然而。

也是——

的!

何長纓他是不是一個老百姓?

當然也是的!

衆人在何長纓的這句話裡,聽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彼可取而代之’,這種金戈鐵石之音!

在這個時候,很多人不禁想起了關於那個三十年前的那個夏夜的傳說。

“東南半壁無主,我公其有意乎?”

“鼎之輕重,似可問焉!”

文正公以這句‘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平息了當年那些夏夜的騷動。

今天,和當年似乎依稀相似,然而細細視之,卻又大大不同。

當時是內患,整個東南半壁江山都打爛了,而江北的魯東,河南,直隸,甘陝川諸省基本無恙。

曾文正公和湘淮勢力手握重兵三十萬,不過各部山頭林立,在朝廷的刻意分化之下,內耗不止,曾公的控制能力極弱。

而現在是外辱,大清其餘各地安穩,反而是八旗的老家遼東,現在的皇城直隸,卻被打成一團狼藉。

抗倭軍兵力只有當年湘淮的一個零頭,然而卻因爲突然崛起,朝廷根本就沒來得及下套子,部隊的凝聚力極高。

假如——,那麼翻天都有可能!

於是,很多人都不敢在細想下去了。

在靜謐之中,何長纓看了一圈衆將的神情,有激動,有迷惘,有振奮,有驚悸,——

他微微一笑,繼續用肅冷的聲音,沉聲說道:“所以這場戰爭,只要還有一箇中國人說沒有完,只要還有一箇中國人在拿着槍戰鬥,那麼——,它就沒有結束!”

“明日清晨5點全軍拔營,目標虹橋村;”

何長纓站起來,聲音平靜的說道:“收編甘軍。”

西洋歷2月17號上午,抗倭軍山海軍團主力抵達虹橋村,強行收編3500名自身攜帶槍支的甘軍。

2800餘支後膛線槍隨即下發下去,加上甘軍先鋒步營,先鋒騎營自有的七百餘支毛瑟快槍,3500甘軍瞬間換裝完畢。

而沒收的2800支前膛步槍,全部交給了獨立營兼管的新兵。

其餘1800名在薊州防線逃竄失槍的士兵,則由憤憤不平的甘軍遊擊王華暫領,何長纓給他的方案是要麼一起西進燕京,要麼這些甘軍在這裡等待劉坤一的大軍。

王華自然拒絕和抗倭軍一起行軍,於是當天中午,抗倭軍就立即拔營西進。

鑑於薊州防線已失,抗倭軍隨即改變了行軍路線,將走下倉,牛道口,香河一線,直奔張家灣。

而在17號整整一天的時間裡,日軍騎兵第2,3大隊,也急行近百里。

北路支隊北繞燕郊鎮,沿潮白河一路上行,當天下午抵達順義,留下一個騎兵中隊,其餘兩個騎兵中隊折向西方,繼續前進。

南路支隊,南進過潮白河然後折向西進,快速繞過張家灣鄂軍大營,當夜抵達涼水河邊的前堰上村,距離第一個目標馬駒鎮已經不到十里路程。

第3大隊在這裡放下一個騎兵中隊以後,其餘部隊稍作休息,就繼續西進四十里外的大興鎮。

在此過程中,日軍騎兵聯隊秋毫無犯,就是怕驚擾了清軍。

按照第1軍參謀部的作戰計劃,第1軍主力將在今天近夜抵達通州城外。

而在明日上午8點之前,騎兵各部必須到達指定區域。

開始燒殺搶掠,把戰火燒遍燕京周圍,嚇阻大清的皇帝逃離燕京。

山縣有朋和日軍第1軍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因爲聶士成的存在,使得燕京至少提前了十個小時知道了薊州的詳情。

這是極爲珍貴的十個小時,只要大清皇室反應迅速,完全能夠在17號下午完成逃命。

然而照樣依着大清的傳統,這些靠聶士成拼命爭取的時間,也在王公大臣們的爭吵中,被白白的浪費掉。

當天上午9點,聶士成風塵僕僕的趕到通州,頓時京師擾動,羣臣失色。

連打了兩場大捷的甘軍,居然敗了,而且是全線崩潰!

當時就氣的光緒皇帝摔了一屋子的東西,然後趕緊召集羣臣商議。

大殿裡一片爭吵,有說請皇上立即巡狩,然後這個說巡狩西安,那個說巡狩武漢,還有的說巡狩成都,更離譜的甚至說巡狩上海,廣東。

尤其是聽到工部左侍郎楊榮提議去廣東,氣得光緒臉都綠了。

這時候,又有一批‘邀名’的清流激昂的站出來,表示京師有十二萬禁軍,一萬銳利武軍,通州,張家灣還有兩萬省軍。

就算不算遠在灤州的劉坤一大軍,只這十五萬大軍對上強擼之末的一兩萬倭夷兵,也是能放手一戰。

其中一個激進的大臣,甚至大聲的要求光緒和滿朝王公大臣都留在燕京,‘誓於存亡!’

此話一出,不但光緒的臉色都變得能滴下墨汁,就是滿朝文武,都看傻壁似的望着那個小小的太常寺少卿。

剛纔的爭論,連‘邀名’的清流都是小心翼翼的避開‘巡狩’這事兒,只說可以放手一戰,有這麼腦子缺根弦的白癡麼。

也不知道是怎麼混到現在這個位置的?

第四百零七章 大連灣海防戰十第五百七十四章 戰爭史上的第一次第二十三章 鐵屋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煙花第六十章 女賊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第六百五十章 克山海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去遼南第五百五十五章第三百零二 遙望虎山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明火炮,炮擊第五百九十六章 九門口長城七第二百七十九章 這麼難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像龔照璵這樣的老實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一第十四章 惹了一身羊騷第一百一十章 分兵登陸第五百三十六章 鳥獸盡,走狗烹第二百四十八章 津門雷霆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山第二百五十二章 民族魂第三百九十章 胖軍師第五百三十七章 慈禧也曾年輕過第六百一十八章 夜津門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上聖明第二百四十三章 日艦羣的第一個失誤第二百七十九章 這麼難第三百二十七章 鬆井真二被扁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登峰第三十九章 安之,真名士也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谷阻擊戰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七百二十五章 東營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雞冠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急紅了眼的大島義昌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火臨城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二十三年的遺憾第二百八十章 旅順,旅順第六百六十二章 薊州(三更三)第九十九章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第四百九十六章 衝鋒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通州第四百九十章 臘月十號的攻擊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沽口海戰一第二百三十章 大東溝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誰執九鼎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殲第3旅團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克山海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射炮打蒼蠅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合兵第八十六章 我不如你多矣第六百七十一章 北塘炮臺第五百七十四章 戰爭史上的第一次第七百五十九章 直隸最後一戰二第六百七十章 不再仁慈第六百六十四章 訓練不夠殺戮塑造第二百五十三章 伏擊第七百零一章 大沽口海戰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穿雲箭第三百五十一章 菊一文字第七十章 站直了,別趴下第一百六十章 心情理解,方式不對第二百一十章 闖營第二十六章 身體裡的小第二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三百零四章 和珅倒,嘉慶飽第七百六十八章 襲殺炮兵陣地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平壤戰役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第六百三十五章 亂戰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鴻章,觀柯不語第五百二十二章 饒暈了的大山岩第七百二十二章 總攻,絞殺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第七百四十九章 澎湖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論第四百三十五章 都在忙着換門庭第五百三十九章 只有死守第八十八章 男兒當有殺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樹冠上的紅色第三百零五章 管他風升雲起第三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七百九十二章 完殲奉天日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東溝四第七百五十八章 直隸最後一戰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要和神仙論道理第五百二十六章 趙軍師出場第五百一十八章 騎士般的對決第二百三十七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第七百三十七章 兵不厭詐和言而背信第六百三十八章 激戰內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水師能咱也能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連灣海防戰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平壤戰役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州城東第九十六章 整軍
第四百零七章 大連灣海防戰十第五百七十四章 戰爭史上的第一次第二十三章 鐵屋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煙花第六十章 女賊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第六百五十章 克山海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去遼南第五百五十五章第三百零二 遙望虎山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明火炮,炮擊第五百九十六章 九門口長城七第二百七十九章 這麼難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像龔照璵這樣的老實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一第十四章 惹了一身羊騷第一百一十章 分兵登陸第五百三十六章 鳥獸盡,走狗烹第二百四十八章 津門雷霆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山第二百五十二章 民族魂第三百九十章 胖軍師第五百三十七章 慈禧也曾年輕過第六百一十八章 夜津門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上聖明第二百四十三章 日艦羣的第一個失誤第二百七十九章 這麼難第三百二十七章 鬆井真二被扁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登峰第三十九章 安之,真名士也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谷阻擊戰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七百二十五章 東營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雞冠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急紅了眼的大島義昌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火臨城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二十三年的遺憾第二百八十章 旅順,旅順第六百六十二章 薊州(三更三)第九十九章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第四百九十六章 衝鋒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通州第四百九十章 臘月十號的攻擊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沽口海戰一第二百三十章 大東溝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誰執九鼎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殲第3旅團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克山海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射炮打蒼蠅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合兵第八十六章 我不如你多矣第六百七十一章 北塘炮臺第五百七十四章 戰爭史上的第一次第七百五十九章 直隸最後一戰二第六百七十章 不再仁慈第六百六十四章 訓練不夠殺戮塑造第二百五十三章 伏擊第七百零一章 大沽口海戰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穿雲箭第三百五十一章 菊一文字第七十章 站直了,別趴下第一百六十章 心情理解,方式不對第二百一十章 闖營第二十六章 身體裡的小第二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三百零四章 和珅倒,嘉慶飽第七百六十八章 襲殺炮兵陣地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平壤戰役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第六百三十五章 亂戰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鴻章,觀柯不語第五百二十二章 饒暈了的大山岩第七百二十二章 總攻,絞殺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第七百四十九章 澎湖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論第四百三十五章 都在忙着換門庭第五百三十九章 只有死守第八十八章 男兒當有殺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樹冠上的紅色第三百零五章 管他風升雲起第三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七百九十二章 完殲奉天日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東溝四第七百五十八章 直隸最後一戰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要和神仙論道理第五百二十六章 趙軍師出場第五百一十八章 騎士般的對決第二百三十七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第七百三十七章 兵不厭詐和言而背信第六百三十八章 激戰內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水師能咱也能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連灣海防戰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平壤戰役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州城東第九十六章 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