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旅順戰前會議二

當天的軍事會議,在龍河中游西岸的三裡橋村,一處平坦的荒野草地上召開。

前一天下午,在抗倭辦新任辦公室主任王士珍,新任警衛營營長柳平雲的佈置下。

宣講隊,軍團後勤處,工兵大隊,憲兵部隊,軍團警衛營,對會場一帶進行了平整,修葺,搭上會議臺,寫下條幅,宣傳標語,插滿彩旗。

上午8點整,在沈兆翱的宣佈下,全體旅順軍區抗倭軍連以上軍官會議,正式開始。

在清晨淡淡的陽光裡,草場上密密麻麻的坐着近六百海陸軍官,當聽到沈兆翱的宣佈,都是興奮得使勁兒鼓掌。

隨即,全場就變得靜悄悄的。

所有的抗倭軍軍官們,都熱切的凝望着會議臺上何長纓的身影。

“從甲午年7月(西洋歷8月中旬),援朝軍成軍奔赴平壤殺滅倭寇,捍衛我華夏對朝鮮李氏王朝的宗主國權利,至今已經超過半年的時間。”

何長纓站在高1.5米的木質會議臺上,激昂的說道:“其間戰舍人關,順安驛,栽鬆院,虎山,安東,普蘭店,然後是金大旅對戰日軍第2軍,在直隸山海關對戰日軍第1軍,以及我們正在遼東以風捲殘雲之勢蕩平各個城池的日軍,我們英勇卓絕,我們血戰不殆,我們殺得日軍膽寒,我們當之無愧於華夏守護者的偉大榮譽!”

“啪啪啪——”

下面和會議臺上。一片熱烈的掌聲響起。

“我們抗倭軍當前的主要目標,仍然是全力以赴的和東洋進行決戰,然而——”

何長纓提高了聲調,大聲的說道:“我們必須有着一個清醒的認識,東洋國在世界的力量版圖上面,只不過是一個不足爲道的一個三流國家;要想真正實現我華夏的騰飛崛起,我們應該還有着更爲遠大的目標,追求,和理想!”

當天上午,何長纓提出抗倭軍這個名稱,已經不能涵蓋團體未來的訴求和努力,部隊進行成軍以後的第三次更名。

對於軍隊的新名字,在18號夜間的軍團高層碰頭會上,衆說紛紜,陳世杰更是提出‘華夏軍’這種極具象徵意義的名稱。

還有什麼‘萬勝軍’‘龍騎軍’‘衛戍軍’,要麼是賈起勝提出的很‘老派’的‘何字軍’,徐邦道提出的‘北洋新軍’,都被一一否定。

最後,何長纓採納了沈兆翱在徐邦道的提議後,帶着玩笑說出的一個比較中性的名字:“那就乾脆叫做新軍算了。”

對於這個名字,包括沈兆翱本人,都表示不滿意,李搏虎和毛超更是連說‘太沒氣勢’‘庸俗’。

然而衆人再三商議,似乎還真找不到比這更合適的名字。

不是最好的,然而卻是很恰當的!

以前的‘援朝軍’,是以地域爲主要訴求,講明瞭軍隊成立的目的和作戰範圍,就是抗倭援朝。

之後,戰火燒到大清遼東,軍隊的名字就換成‘抗倭軍’,直接點明瞭軍隊的作戰對象,就是東洋。

到了現在,抗倭軍擁有近五萬精銳陸軍,擁有大清最大的,亞洲第二的海軍力量,軍隊的目標已經不僅僅再只是針對日軍。

而是要放眼世界,參與三大洋四大洲的權利爭霸,和世界勢力範圍的格局劃分。

‘抗倭軍’這個名字,目標偏於狹隘,已經不再適應今後軍隊的目標訴求。

而‘新軍’這個名字,不顯山顯水,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忌諱。

然而又區分於大清‘八旗兵’‘綠營’‘湘軍’‘淮軍’‘北洋軍’,以及籠統的‘練軍’,這些名字的‘舊’。

對於軍隊的未來方向,又有着無數的解釋,再無‘地域’‘對象’的狹隘特指。

基本可以滿足何長纓更改軍隊名稱的目的。

在宣佈‘新軍’這個名字以後,除了一些目光敏銳的軍官,隱約感覺到在更名背後的不尋常意義。

大部分的‘新軍’軍官,都是一臉的懵逼,感覺這個名字太平常,太不威猛大氣。

而且現在很多的大清垃圾練軍,手裡面連幾把步槍都沒有,對外也號稱自己是新式陸軍,是‘新軍’。

何長纓沒有給衆軍官們解釋更名背後的深意,而是直接進入下一個議題:

宣佈成立新軍的最高權力機構,‘新軍戰時委員會’。

新軍戰時委員會常委,總指揮何長纓,副總指揮徐邦道,賈起勝,吳威揚,林雲瑜五人。

執委會委員有,沈兆翱,陳世杰,毛超,李搏虎,郝天勝,李振華,左尚青,劉學仁,徐如,熊凱玉,劉明陽,柳剛志,

預備委員曲德勝,聶鵬程,李風瑞,王士珍,彭千宴,方大海,呂順成,霍國濤,於澤清,宋飛。

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爲王士珍上校,第一副主任爲警衛營營長柳平雲少校,負責對五位指揮長的安全,文秘,等各種事宜。

新軍戰時委員會下設軍事參謀部,後勤局,軍法局,軍醫局,軍科技局,軍功檔案文書局,退伍士兵管理局。

海軍軍令部,陸軍部,憲兵部隊(劃歸軍法局),警察治安局(隸屬當地軍區行政)。

參謀部部長沈兆翱少將,次長彭千宴上校。

後勤局局長唐紹儀(提前私下婉拒何長纓的軍銜任命),副局長楊楚辭少校。

軍法局局長陳世杰少將,第一副局長黎元洪中校。

軍醫局局長左尚青上校,副局長雲蒙傑少校(在漢城潛伏)。

軍科技局局長劉學仁上校,副局長羅洪偉少校(負責最艱難的安州電臺)。

軍功檔案文書局局長於澤清上校,副局長衛柏華少校。

退伍士兵管理局局長王士珍上校(兼任),副局長程浩少校(南洋籍,熊凱玉,柳剛志都不願意接收,何長纓只好帶回了旅順)。

海軍軍令部軍令長劉步蟾,副軍令長葉祖圭,邱寶仁,李和,林國祥,四個副軍令長負責海軍的內勤,軍需,修築,船塢,基層人事,海軍官兵技能培訓考覈,等各種事宜。

——(注:幾位北洋管帶事前已經明確不接受抗倭軍的軍銜任命,只是負責整合海軍力量,與日軍聯合艦隊繼續戰鬥。)

陸軍部部長吳威揚少將,第一副部長林雲瑜少將,第二副部長郝天勝少將,第三副部長李振華少將。

憲兵部隊司令陳世杰少將,副司令魯招妹中校。

警察治安局當前只爲一個確立議題,等今後各軍區整合設立之後,再行完善建立。

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魈溝的殘兵第七百零八章 津門旅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速來第四百零七章 大連灣海防戰十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義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罵陣第三百三十四章 從長計議第六百七十六章 驚聞,變局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津門雷霆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抗倭軍在旅順在第一百六十一章 面子和江山第三十四章 張士珩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三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吧,一戶兵衛第三百一十三章 渡江第二百五十三章 伏擊第三百七十章 長出翅膀的蒼蠅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河口之戰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日艦羣的第一個失誤第四十一章 國朝養士250年第五百八十六章 撲朔迷離的電報線事件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還敢笑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來一用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戰栽鬆院第五百零三章 翁同龢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兵中和第五百九十七章 二十六分鐘的破城戰第六十一章 英德想賣大清不買第四百零五章 大連灣海防戰八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連城,江畔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盤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留下一些,改變一些第七百五十七章 李鴻章中彈第五百八十二章 城頭第二百八十八章 匪窩第四百五十五章 一日失遼陽第二百八十六章 九龍山第七十三章 第一個兵第六百七十章 不再仁慈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雞冠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絕頂高高手第三百一十三章 渡江第二百三十章 大東溝一第三百零七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擊,反炮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頭山滿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來佛和五指山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殺第四百八十三章 射程第一百四十八章 舍人關阻擊戰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九門口長城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六十五章 狼羣的屏障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舍人關頂的遙望第四十四章 你必死無疑第一百一十七章 爲了全人類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六百六十六章 戰薊州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京郊一第五百四十章 建議合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義州第七百零九章 慈禧對東洋的‘嚴懲’第七百零五章 津門旅二第六百八十章 國戰無仁慈第四百六十四章 狼視第七百七十八章 夜半鐘聲到艦船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第八十二章 同騎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殺第九十七章 大采買第三百一十四章 等了兩千一百年第五百零五章 反攻奉天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急紅了眼的大島義昌第四百七十章 山海關防區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戰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急紅了眼的大島義昌第七百二十章 誰家炮鳴一第九十四章 海外遺民,多的沒有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一個基地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襲第四百七十二章 封海第六十六章 馬瑟爾的蔑視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山第六百零八章 破關戰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要俘虜第六百三十二章 唐山炮火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殺第二百二十五章 海外賤民,孽由自取第二百三十章 大東溝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抗倭軍在旅順在第六百六十四章 訓練不夠殺戮塑造第二百八十九章 嗨,這麼巧第三百九十四章 隨意轟擊第五百一十二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一第二十五章 從今天開始裝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州來電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鴻章,觀柯不語第五百四十章 建議合軍
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魈溝的殘兵第七百零八章 津門旅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速來第四百零七章 大連灣海防戰十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義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罵陣第三百三十四章 從長計議第六百七十六章 驚聞,變局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津門雷霆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抗倭軍在旅順在第一百六十一章 面子和江山第三十四章 張士珩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三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吧,一戶兵衛第三百一十三章 渡江第二百五十三章 伏擊第三百七十章 長出翅膀的蒼蠅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河口之戰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日艦羣的第一個失誤第四十一章 國朝養士250年第五百八十六章 撲朔迷離的電報線事件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還敢笑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來一用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戰栽鬆院第五百零三章 翁同龢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兵中和第五百九十七章 二十六分鐘的破城戰第六十一章 英德想賣大清不買第四百零五章 大連灣海防戰八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連城,江畔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盤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留下一些,改變一些第七百五十七章 李鴻章中彈第五百八十二章 城頭第二百八十八章 匪窩第四百五十五章 一日失遼陽第二百八十六章 九龍山第七十三章 第一個兵第六百七十章 不再仁慈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雞冠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絕頂高高手第三百一十三章 渡江第二百三十章 大東溝一第三百零七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擊,反炮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頭山滿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來佛和五指山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殺第四百八十三章 射程第一百四十八章 舍人關阻擊戰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九門口長城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六十五章 狼羣的屏障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舍人關頂的遙望第四十四章 你必死無疑第一百一十七章 爲了全人類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六百六十六章 戰薊州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京郊一第五百四十章 建議合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義州第七百零九章 慈禧對東洋的‘嚴懲’第七百零五章 津門旅二第六百八十章 國戰無仁慈第四百六十四章 狼視第七百七十八章 夜半鐘聲到艦船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第八十二章 同騎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殺第九十七章 大采買第三百一十四章 等了兩千一百年第五百零五章 反攻奉天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急紅了眼的大島義昌第四百七十章 山海關防區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戰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急紅了眼的大島義昌第七百二十章 誰家炮鳴一第九十四章 海外遺民,多的沒有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一個基地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襲第四百七十二章 封海第六十六章 馬瑟爾的蔑視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山第六百零八章 破關戰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要俘虜第六百三十二章 唐山炮火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殺第二百二十五章 海外賤民,孽由自取第二百三十章 大東溝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抗倭軍在旅順在第六百六十四章 訓練不夠殺戮塑造第二百八十九章 嗨,這麼巧第三百九十四章 隨意轟擊第五百一十二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一第二十五章 從今天開始裝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州來電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鴻章,觀柯不語第五百四十章 建議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