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援軍

崗田大隊長髮出一聲慘響,馬江龍大吼一聲:“殺啊!”

在兩側準備已久的伏兵端着刺刀大叫着衝出來,而幾乎同時,大隊部的槍聲也響起來了。

磐石城外。

一個瘦弱的身軀趴在草叢仔細觀察着,只是在夜風下,他的身體卻有點蜷縮了起來。

在將近半個月的行軍之中,他原本就是壞得不能再壞的身體愈發脆弱起來,似乎只要一個少年隨便一推,就能把這個男人推倒在地上。

但他還是堅持下來,甚至在沒有任何藥物的條件堅持下來,雖然他想連聲咳嗽,但是驚人的意志讓陸鐵梅注視城內的一切。

這個人就是南滿各支義勇軍中的名將“鐵梅將軍”,他本是個中學校長,在鄉里頗有名譽,在烈風人入侵的時候,他也沒有什麼表示,他似乎就是個與政治隔絕的人。

只是那個傍晚,陸鐵梅望着一絲不掛倒在血泊中的妻子,還有那可愛的三歲愛子……

男兒的烈性在那一瞬間被激發起來,本村有數十枝獵槍,鄰近的村裡也有各式各樣的兵器,再加上流散的奉軍敗兵,陸鐵梅集結了幾萬人的武裝,憑藉着熟悉地形的優勢屢次與烈風人討伐周旋。

在烈風軍入關之後,一段時間內在他故鄉只有少量兵力防守,藉着這個機會,幾支義軍迅速擴大隊伍,並在其後打了幾場小戰,斬有些斬獲,而陸鐵梅就推舉這支六千人義軍的副司令。

烈風人很快反應過來,一個步兵聯隊連帶兩個守備大隊展開了圍剿,在這種情況部隊損失慘重,義軍總司令高呼“奮戰!奮戰!”倒在黑山白水間。

餘部三千人在陸鐵梅的帶領下向東突圍。一路上雖然收容了六七百名山林隊和義軍,但是抵達磐石的時候,剩下的兵力已久不足一千七百人。

一路上分餐露宿,陸鐵梅的鬥志卻是沒有半點削弱,他的病體奇蹟地支撐過這數百里的小長征,但是部隊卻不同,一路的行軍讓這支部隊連吃飯的傢伙都丟個乾淨,隊伍有幾百名傷員,彈藥糧食也快盡了,再不打出一條路。恐怕大家都要完了。

所以官兵們的眼裡都充滿了期盼,“砰!砰!砰!”伴隨着城內的槍聲,陸鐵梅第一個跳了出來,大吼一聲,殺向了烈風軍的據點。

烈風人的哨兵在第一時間叫喊了起來,但是“砰!砰!砰!”一陣密集排槍就落在他們的身上,而不可思議的是,這些槍竟是在據點內射出來的。

而剛剛赤着身子跑出據點的烈風官兵則立時遇到一批密集的手榴彈,接着是密集地排槍射擊,許多官兵就在那一瞬間倒在地上。許多手上綁着白毛巾的僞軍大聲叫道:“反正了!反正了!”

陸鐵梅的臉色都變得紅潤起來,他大聲叫道:“打下這個據點,烈風人的這個步兵大隊就完蛋了!大家加把勁啊!一定把烈風趕出去!”

對於磐石的這個獨立守備步兵大隊來說,這個據點足足有兩個半中隊。比城內的大隊部附一箇中隊的兵力還要多,而縣城裡的大隊部交給馬江龍他們解決,只要解決了這裡,烈風人在磐石只剩下兩個步兵中隊了。

被槍彈、手榴彈打了回去的烈風軍很快就組織了一次衝鋒,他們大吼着叫道,但是義勇軍也打瘋了,陸鐵梅不顧身體,親自帶隊殺了下去。把烈風人壓回了營房,但是烈風人又衝了出來,時不時有人就在地上倒下。

但經過三次拉鋸之後,烈風人終於崩潰了,義勇軍興奮地衝入據點之內,快意的解決殘餘的敵軍。

而此時縣城地槍聲也已經告一段落。在天明之時,磐石這座縣城,終於升起了代表共和的五色旗。

對於陸鐵梅義軍來說,打開磐石縣城是十分幸運的。在這裡烈風人爲了準備下一次討伐,特別儲備地其他物資,足夠陸鐵梅義軍支撐三個月之久,此外磐石還有烈風人的銀行,裡面有十幾萬塊錢,再加上繳獲的兵器,陸鐵梅義軍終於得到了一個難得的休整地。

在打開縣城之後,陸鐵梅並沒有急於搶佔倉庫,而是趕到郵政局:“快!快!快!給我向山東柳將軍發電,職部陸鐵梅已突出重圍,現仍在奮戰之中!仍在奮戰之中!急盼柳將軍給予支援!”

雖然交通部郵政總局將郵政人員撤回關內,但關內外的電報聯絡一直保持着,激於愛國熱情,這通電文順利發給了濟南。

電報發出後,陸鐵梅才鬆了一口氣,一部分官兵也在城中休整了一日,但是馬江龍和陳遠行的部隊主力開出城去,在磐石縣南,還有一個烈風人的大據點。

之所以說是大據點,是因爲崗田大隊僅存的一個步兵中隊就固守在這裡,結果戰鬥打得十分不順利,雖然動用了繳獲地火炮,但圍攻兩天之後,烈風軍的殘部仍據守在梅里據點。馬江龍眼都紅了,望着據地的屍體,他大聲叫道:“都是我一手帶出來的好弟兄!我連他們的屍體都沒收回來啊!”

而此時,烈風軍終於做了反應,由於梅里據點仍在固守,烈風人錯誤地認爲崗田大隊主力,從南北派出了援軍,北路援軍是步兵三個中隊附騎兵一個小隊。

南路援軍則是由兩個步兵中隊、兩個輜重中隊,事實上烈風人決心這次救援要達到兩種目的,一方面要成功解援磐石,另一方面則要向磐石縣城實施補給。

這是一個龐大的輜重隊伍,遠遠望去,騾馬三四百匹,大車上百,陳遠行看着這般龐大的輜重隊伍之後,興奮地叫道:“送上門來的!不能不吃啊!”

烈風人的隊伍在天嶺村進行大休息,他們並不知道地是,就在數十步外,已經潛伏着數以千計的陸鐵梅義軍。

憑藉打開磐石縣城的威名,附近率部來投地山林隊、自衛隊足有三四百人,再加上收容的舊部,陸鐵梅所部已經有兩千餘人,而馬江龍等部也有一千二百人。

在烈風人準備啓程的時候,陸鐵梅一聲令下,密集到極限的排槍響了起來,烈風人痛苦地回憶到:“正在前面部隊要開始行進的時候。砰砰地飛下來的子彈!”

在烈風人的部隊沒有展開,義軍已經衝出隊伍衝入烈風輜重隊的隊伍,對於輜重隊來說,這是十分痛苦的事情,一個步兵小隊只有十餘枝步槍,其餘的輜重熟卒都是手持着短刺刀做爲自衛武器,而他們甚至連一塊可以憑藉地地方都沒有。

而陸鐵梅的義軍中,有一條臨時倉促成軍的隊伍,他們甚至還拿着紅纓槍,烈風稱之爲“長劍”的紅纓槍發揮着極其重大的作用。捅穿了一條又一條任命,“短刀當作惟一的武器的特務兵的奮鬥才正式眼邊泛着淚的奮鬥。沒有槍,只有一把刺刀……”

而烈風軍的兩個步兵中隊也遭到優勢敵軍地反覆衝殺,甚至有個別連隊在烈風人的隊形中衝撞了兩個來回。再兩個小時的奮戰之後,這八百餘人烈風軍除逃回十餘人,全部化作冰冷的屍體。

陸鐵梅冷冷地站在戰場上,回想起愛妻和愛子地容顏,回過頭輕聲自言自語地說道:“終有最終解決的一天!”

而陸鐵梅義軍各部的傷亡則不過是二百餘人而已,士氣高漲的陸部回過頭在半個小時解決了梅里據點,殘存的三十多名烈風軍自行破壞了武器,焚燬了據點。

而不幸的北路援軍三個步兵中隊又一個騎兵小隊在一天才趕到磐石。士氣高漲的陸鐵梅部就把這支援路來試手,一場衝殺下來,北路援軍丟下了兩百多具屍體倉皇逃竄。

此時磐石附近各縣城,由於增援磐縣時兵力被抽調一空,各縣城駐軍多則兩個中隊,少則一箇中隊。陸鐵梅領兵急攻,在數日之內連克三座縣城,殲敵連七百人,五色旗重新飄揚在南滿大地上。

而南滿軍損失在陸鐵梅手裡的兵力已經超過兩千名。在這種情況下,兵力已經過萬人的陸鐵梅部更成了心腹之患,在這種情況下,南滿軍是不可能向關內派遣部隊。

但是千望神度是被稱爲“天才軍師”的人物,早已經深思熟慮的他已經有了完美的解決方案,雷斯八郎少佐笑着對總軍提出:“非常抱歉……但是總軍應當想到,我們有數萬人的援軍……”

數萬人的援軍?難道是戰鬥可疑的僞軍?還是柔然柔騎?但是千望神度的選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我們希望鐵勒人能參加這場神聖的戰爭中來……我希望他們能派出十萬人來,河北,不能讓我們流血啊!”

而鐵勒人地遠東總督很快就收到了從鐵勒首都來的加急電報:“遠東總督穆拉維約夫:速派步兵五個師南下參戰,索裡溫支隊立即開往滄州前線……”

穆拉維約夫是一隻真正的老狐狸,他總是期盼着烈風人和中國人的血能早日流乾,那時候就能輕輕鬆鬆出來收拾局面。

他是鐵勒甚至是整個世界都堪稱第一流的人流,他轉轉眼睛就能想出許多的法子,他私下說過:“我們和烈風,總有開戰的一天……在那之前,就讓烈風人先在河北流血把……”

可是現下居然自己流血,這是穆拉維約夫所無法忍受的,但是在數通電文之後,他無可奈何地承認了一個事實。

無論是烈風人,還是鐵勒人,事實都是爲阿爾比昂的利益而奮戰,阿爾比昂人以取消即將交付的一筆貸款爲威脅,迫使陛下同意向河北派遣五個師,同時只參加過幾次小戰鬥的索裡溫支隊立即開促前線。

這個索裡溫支隊由兩千名騎兵(兩個騎兵旅四個騎兵團)和八千名步兵(兩個步兵師六個步兵團)組成,除了在長城線參加過幾次戰鬥後,始終駐在通州附近,但是現在到了使用他們的時候。

索裡溫支隊的到來,讓對面的共和軍在日記中寫道:“如果說烈風人是野蠻人的話,我想我們對面的敵人是野蠻人中的野蠻人……但願我們的援軍能勝過他們……”

鐵勒人抽調了五個師,都是所謂的“輕步兵師”,這是穆拉維約夫所特意製造出來糊弄烈風人的,每個師沒有重裝備,全師只有六千人,穆拉維約夫笑着對烈風人說道:“到了瀋陽的時候,請配齊重武器把……”

雖然在編制上與鐵勒人異曲同工,但柳鏡曉的這支援軍在裝備上卻完全不同於鐵勒人,按照丁寧的說法便是:“我的天啊……第二艦隊在玩什麼啊……”

援冀陸軍第一特別旅,全旅計有步兵營一個(四百五十名)、炮兵營一個、十二磅山地榴彈炮連一個、輜重連一個、工兵連一個、騎兵連一個、獵兵排一個……特種兵的數量甚至超過步兵,這種編制讓柳鏡曉的司令部都爲之不解。

但是至少這是除柳鏡曉控制各省外派出來的第一支援軍,而且一千一百名的兵力也不算少,爲此柳鏡曉立即給這個特別旅增調了兩個步兵營,並且保證絕不分割使用。

按柳鏡曉的自己說法是:“以一人敵一國,難也!求各省共施援手!”

事實上,這也是第二艦隊無可奈何之舉,南洋的戰鬥始終陷入膠着之中,雙方都不能以勝利者自許,而烈風人屢次炮擊臺灣沿海各港,在這種情況下,本土必須保留龐大的部隊,不過第二艦隊派出這支部隊也是第二艦隊各部中戰鬥力最強的一支。

非常有趣的是,雙方的援軍很快要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幹得一場。

第23章 祭靈第40章 下第2章 大好局面第31章 濟南第10章 風雲初變第45章 海州第4章 正式奪權第38章 曲阜攻堅第15章 雨夜情懷四十章 上第2章 軍械之爭第3章 撲朔迷離第10章 超級雜牌第27章 丁靜第10章 觀戰第一第7章 反攻www.101du.ne第34章 破弦第5章 榮耀(三)第44章 直鄂冷戰第34章 決戰前夕(一)第46章 豪賭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10章 林楚第44章 劇變第33章 民主選舉第20章 八日苦戰(四)第17章 偷襲第4章 再遇鏡曉第16章 十七師第28章 通貨第28章 轉折第33章 伶人傳第16章 初次纏綿第17章 八日苦戰(一)第45章 海州第28章 擴軍第16章 初次纏綿第6章 前金瑞軍第15章 雀戰無敵第6章 破碎(四)第24章 崩潰第25章 鄂奉停戰第15章 天變(下)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9章 莫名結果第23章 祭靈第6章 初會丁帥第23章 鴻門宴(上)第9章 宣戰(四)第6章 蒙陰戰開二十一章 前金遺蹟下第40章 北歸第37章 春宵帳暖第3章 晚間小役第46章 豪賭第18章 驚天賭局第22章 美女高參第31章 丁省長第19章 變幻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16章 欲戰不得第31章 扣車案第17章 突生變故第16章 使者往來第20章 戰端將起第14章 馬桶機關(下)第10章 風雲初變第8章 大海戰上(二)第15章 膠東戰局(一)第5章 入城之爭第15章 小勝湘軍第17章 不速之客第1章 大獲全勝第35章 三堂會審第4章 血之地第9章 清純妙尼第33章 民主選舉第5章 入城之爭第41章 二次援湘第16章 使者往來第22章 斷後第13章 崩盤第3章 奪權之會第42章 熱河第35章 三堂會審第40章 啓程南下第34章 決戰前夕(一)一個步兵營擊敗一個騎兵軍第14章 危機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5章 故人第11章 鄂奉破裂第14章 戰事將開第14章 破敵第7章 南方(二)第34章 破弦第22章 絕色佳人第24章 崩潰第41章 辭別第34章 兩女相見
第23章 祭靈第40章 下第2章 大好局面第31章 濟南第10章 風雲初變第45章 海州第4章 正式奪權第38章 曲阜攻堅第15章 雨夜情懷四十章 上第2章 軍械之爭第3章 撲朔迷離第10章 超級雜牌第27章 丁靜第10章 觀戰第一第7章 反攻www.101du.ne第34章 破弦第5章 榮耀(三)第44章 直鄂冷戰第34章 決戰前夕(一)第46章 豪賭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10章 林楚第44章 劇變第33章 民主選舉第20章 八日苦戰(四)第17章 偷襲第4章 再遇鏡曉第16章 十七師第28章 通貨第28章 轉折第33章 伶人傳第16章 初次纏綿第17章 八日苦戰(一)第45章 海州第28章 擴軍第16章 初次纏綿第6章 前金瑞軍第15章 雀戰無敵第6章 破碎(四)第24章 崩潰第25章 鄂奉停戰第15章 天變(下)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9章 莫名結果第23章 祭靈第6章 初會丁帥第23章 鴻門宴(上)第9章 宣戰(四)第6章 蒙陰戰開二十一章 前金遺蹟下第40章 北歸第37章 春宵帳暖第3章 晚間小役第46章 豪賭第18章 驚天賭局第22章 美女高參第31章 丁省長第19章 變幻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16章 欲戰不得第31章 扣車案第17章 突生變故第16章 使者往來第20章 戰端將起第14章 馬桶機關(下)第10章 風雲初變第8章 大海戰上(二)第15章 膠東戰局(一)第5章 入城之爭第15章 小勝湘軍第17章 不速之客第1章 大獲全勝第35章 三堂會審第4章 血之地第9章 清純妙尼第33章 民主選舉第5章 入城之爭第41章 二次援湘第16章 使者往來第22章 斷後第13章 崩盤第3章 奪權之會第42章 熱河第35章 三堂會審第40章 啓程南下第34章 決戰前夕(一)一個步兵營擊敗一個騎兵軍第14章 危機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5章 故人第11章 鄂奉破裂第14章 戰事將開第14章 破敵第7章 南方(二)第34章 破弦第22章 絕色佳人第24章 崩潰第41章 辭別第34章 兩女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