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八省援陝

餘額不足

不過第二天柳鏡曉的精神相當不好,天還沒亮,郭俊卿就親自到他的帳篷之中抓出兩個現行犯,然後讓他趕緊帶人到林西鎮購置軍需。不過兩個衣衫不整的現行犯仍在帳中相處甚久,完顏玉琢精心打扮着自已,正是“起來慵自梳頭”,柳鏡曉則在一邊亂出主意,不過柳鏡曉這才發現,所謂“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當是人生快事。

折騰了好久,完顏玉琢終於打扮完畢,郭俊卿不由暗自慶幸自已有先見之明,又請了慕容雪海等三位營長一起進城購置軍需,此外還有輜重兵一排外加軍馬十餘匹,輜重連的連長陸達也一同前來,出營前柳鏡曉又指定了新官上任的王烈暫時代理他的職務。

林西鎮頗爲繁華,有居民數萬人,商旅雲集,又駐有瑞軍司令部和步兵三營,瑞軍眷屬也盡居於此。

瑞軍所部的首要職責就是防禦柔然叛匪的侵襲,所以才把司令部設在此地,不過熱河特別區的護軍使行署在承德,所以師長陳震龍兼任護軍使一職,大部分時間在承德處理公務,偶爾纔來林西一趟。

瑞軍是舊式編制的部隊,用的編制仍是路-營-哨-棚的前金軍制,按前金軍制,瑞軍應下轄四路,每路轄十營,每營轄十哨,每哨轄十棚,每棚十人,總共四萬大軍,但瑞軍即使最顛峰的時候也不到兩萬軍力。

今日瑞軍編制爲師轄二路,每路名義轄十營,但實際每路只轄有六營,其餘四營都是空番號,每營約四百人,總共十二個營,外加師屬炮兵、輜重、工兵、騎兵各一個營,在師部下又設了相當營級規模的獨立守備大隊大隊三個,全師總共十九個營。

瑞軍一路和炮、輜、工、騎各營皆駐開魯,防範柔然叛軍北下,三個營護衛承德的護軍使公署,三個守備大隊則分駐熱河各縣。

柳鏡曉來過林西數次,可以駕輕路熟,邊走邊爲完顏玉琢解說,慕容雪海不時插上幾句。軍需採購大有油水,一般都是主官的私人心腹負責,這次柳鏡曉請他們三位營長一起來,也是有表示開誠佈公的意思,所以三位營長心情都不錯。

心情不錯,做起事情來就相當利落,柳鏡曉從銀行取出款項,大家各司其職,挑毛病的挑毛病,砍價的砍價,一個上午就把大部分東西購置齊全,一看日當中天,又找個小飯館*享用了一頓。

慕容雪海手裡拿着張新買的報紙邊看邊吃,因此吃得很慢,等大家都已經一掃而光的時候,他碗裡的飯才少了一半,柳鏡曉便隨口問道:“雪海,有什麼消息嗎?”

慕容雪海道:“段內閣倒臺了,程雲鵬宣佈進行組閣。”

蕭如浪嘆了口氣:“段閣才兩個月啊,程雲鵬今年已經第三次組閣了,今年的內閣換得真快啊……”

慕容雪海道:“段閣是因爲陝西問題下臺,他們以爲有安福系支持就可以穩若泰山,你們北方軍人豈是好欺負的,程雲鵬組閣之後,八省援陝已是定局了。”

柳鏡曉拍手笑道:“雪海,說什麼你們北方軍人啊,你難道不是北方軍人,不過我等北方軍人,豈能坐視陝西落入北方之手。”

慕容雪海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只是淡淡笑了笑,李何一也大聲說道:“讓他們這些南蠻子知道我們北方軍人的厲害,北方一致八省援陝,怕這些南蠻子做什麼?”

如果說共和八十六年間北北軍人最關心的事情,那只有八省援陝,北方各軍團結一心,精銳盡出,堪稱空前絕後的黃金陣容,不過完顏玉琢久居柔然,對這件大事倒是所知不多,她朝慕容雪海盈盈一笑,開口問道:“請教慕容營長,什麼是八省援陝?”

玉人開口詢問,慕容雪海自然相當賣力,他說道:“南北之間雖然紛爭不斷,但爭執者不過福建、湖南兩省,共和八十年,中央治陝之策不當,錯用了陝督陸銘章,陝人羣起驅逐了陝督陸銘章,陝南鎮守使陳樹良上臺,並一度宣佈獨立加入南方。”

他緩了緩,蕭如浪便搶先說道:“但南方狼子野心,竟意圖驅動陝西數百萬軍民出潼關以伐中原,陳樹良一向深明大義,因此很快和北方就鬧起矛盾,不久取消獨立,加入鄂軍,但其施政有不當之處,在人事任用上亦引起陝軍各部不滿,,便種下陝西內戰的因子。”

聽着蕭如浪的說法,慕容雪海頗不以爲然,這完全是北方軍人的觀點,和真相差距甚遠,他簡單地扒了幾口飯,說道:“共和八十二年,陳樹良殺陝軍新銳楊林翼不成,楊林翼遂在渭北起兵,全陝響應,在北方支持下又請來陝西名宿高峻,打出陝西靖國軍的旗號,要求驅段倒鄂。”

柳鏡曉也插嘴說道:“當進陝西全省只有省軍三旅外加鄂系一個十五混成旅,而靖國軍共有六個師又三個混成旅的番號,屢番惡戰,省軍不能敵之。不過此時,靖國軍大將楊林翼陣前勸降舊部,結果被省軍扣留,靖國軍銳氣大失,遂求助南軍。”

這話說的相當中肯,就連慕容雪海也都點頭稱是,見此情莆,柳鏡曉繼續說道:“共和八十四年春,滇軍葉荃部七千人借川道入陝,繼而魏林的建國豫軍、熊克俊的四川討賊軍、王安瀾的湖北靖國軍軍、盧佔魁的綏遠救國軍相繼入陝,北軍入陝者總計不下四五萬之衆,陳樹良力不能支,遂居於下風。”

說到這,柳鏡曉停了下來,蕭如浪接過話頭:“北方各省公舉以我奉軍爲首,聯合河南鎮嵩軍、鄂軍、直軍、甘軍、綏軍、川軍、晉軍,八省一致援陝,我北方軍人精誠一心,十餘萬大軍入陝助戰驅逐叛軍。”

第9章 宣戰(二)第6章 晨間惡戰(上)第18章 世宗皇陵第7章 雙星初會第13章 哀兵必勝第31章 集體槍斃第24章 激戰正烈(下)第35章 再起第19章 死戰第20章 一路平安第38章 丁寧出戰紫釵恨這個筆名的來由第30章 請君入甕四十章 上第2章 大好局面第34章 長者之風海軍第一艦隊軍艦設定集第34章 剿匪第12章 惡戰初始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12章 柔然第8章 晨間激戰(下)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一章第44章 劇變第7章 臥虎第26章 京奉鐵路第38章 丁寧出戰第7章 南方(五)第3章 晚間小役第14章 舊時恩怨第38章 平亂第2章 飄雪第7章 南方(一)第36章 兵變第14章 四大艦隊第一章第8章 宣戰案第33章 誓死不降第4章 美女俘虜第25章 鄂奉停戰第32章 扯皮第六章不幸的事情第21章 閨中樂事第1章 烈風(上)第5章 統一口徑第3章 亂戰第44章 直鄂冷戰第19章 奪印第14章 四大艦隊第11章 總攻第22章 八日苦戰(六)第35章 刮地皮第17章 突生變故第27章 丁靜第37章 敗戰第29章 禁衛之軍第40章 北歸第39章 下第2章 軍械之爭第42章 易督第20章 陣前反水第3章 泉城鏡曉第27章 兵進魯南第3章 亂戰第14章 慕容蘭珠第7章 南方四(下)第10章 瓊音(三)第39章 北邊第43章 海上(下)第6章 晨間惡戰(上)第2章 一紙電文驚天下紫釵恨這個筆名的來由第25章 哭秦庭第4章 風雲多變第13章 哀兵必勝第7章 南方四(上)第6章 初會丁帥第5章 中將誘惑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38章 南下歸鄂第19章 再見雪海第8章 江漢寵兒第37章 川鄂戰爭(三)第5章 雲帥現身第41章 川鄂戰爭(七)第14章 舊時恩怨第41章 含韻(下)第31章 林西苦戰(七)第33章 風雲變第10章 林楚第25章 起程赴魯第5章 惡戰將至第19章 脂粉香帥第11章 新的征程第6章 破碎(三)第7章 玉人情懷第6章 破碎(三)
第9章 宣戰(二)第6章 晨間惡戰(上)第18章 世宗皇陵第7章 雙星初會第13章 哀兵必勝第31章 集體槍斃第24章 激戰正烈(下)第35章 再起第19章 死戰第20章 一路平安第38章 丁寧出戰紫釵恨這個筆名的來由第30章 請君入甕四十章 上第2章 大好局面第34章 長者之風海軍第一艦隊軍艦設定集第34章 剿匪第12章 惡戰初始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12章 柔然第8章 晨間激戰(下)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一章第44章 劇變第7章 臥虎第26章 京奉鐵路第38章 丁寧出戰第7章 南方(五)第3章 晚間小役第14章 舊時恩怨第38章 平亂第2章 飄雪第7章 南方(一)第36章 兵變第14章 四大艦隊第一章第8章 宣戰案第33章 誓死不降第4章 美女俘虜第25章 鄂奉停戰第32章 扯皮第六章不幸的事情第21章 閨中樂事第1章 烈風(上)第5章 統一口徑第3章 亂戰第44章 直鄂冷戰第19章 奪印第14章 四大艦隊第11章 總攻第22章 八日苦戰(六)第35章 刮地皮第17章 突生變故第27章 丁靜第37章 敗戰第29章 禁衛之軍第40章 北歸第39章 下第2章 軍械之爭第42章 易督第20章 陣前反水第3章 泉城鏡曉第27章 兵進魯南第3章 亂戰第14章 慕容蘭珠第7章 南方四(下)第10章 瓊音(三)第39章 北邊第43章 海上(下)第6章 晨間惡戰(上)第2章 一紙電文驚天下紫釵恨這個筆名的來由第25章 哭秦庭第4章 風雲多變第13章 哀兵必勝第7章 南方四(上)第6章 初會丁帥第5章 中將誘惑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38章 南下歸鄂第19章 再見雪海第8章 江漢寵兒第37章 川鄂戰爭(三)第5章 雲帥現身第41章 川鄂戰爭(七)第14章 舊時恩怨第41章 含韻(下)第31章 林西苦戰(七)第33章 風雲變第10章 林楚第25章 起程赴魯第5章 惡戰將至第19章 脂粉香帥第11章 新的征程第6章 破碎(三)第7章 玉人情懷第6章 破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