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迷離

嶽鍾林的第一反應是大聲叫好:“總算把他們的主力給找到了……看他們跑到哪去!解決了馬牧集的敵軍一切都好辦了……”

下面有人提醒道:“支援曹州的我軍是不是要調回來?”

嶽鍾林想了半會,才說道:“那不好……以我們現在的兵力足夠解決馬牧集的敵軍……”

還有人提醒道:“當年歸德之戰,柳鏡曉以殘軍擊破李福的精銳,一舉扭轉了戰局,這個前車之鑑不可不察……”

嶽鍾林信心十足地說道:“怕什麼!我們兵力是李福的幾倍,再說我們既然動手,那兩路援軍就是爬也能爬出個戰果來!”

援軍又是個怎麼樣的結果?

江南鏑嘴裡雖然唱着十八摸的民間小調,心情卻相當不好。

在柳鏡曉所部至少兩個保安隊的截擊之下,江浙贛三省聯軍進軍速度,在三天之內前鋒已經前進了足足五公里。

只是贛軍和浙軍的軍官對他並不理解,“烏龜也比我們跑得快……”、“還有多少天我們才能打到山東了啊……”

只是人家柳鏡曉的便宜就那麼好佔?他早和李督商量好了,能佔多少便宜,至不濟縮回原地,絕不能讓部隊冒險,畢竟現在蘇軍主力盡出,整個江蘇省除了兩個步兵團和一堆後勤機構外,幾乎所有的部隊都被他搜刮乾淨了。

對於江蘇省內的柳軍,江南鏑比之其它人有着更深的瞭解,當初柳鏡曉入主兩淮,和李定遠談成的一個條件就是兩淮和徐州不駐正規部隊,只駐留少量保安部隊。

這樣一來,如此龐大的地盤除了拿着幾千名小警察之外,每個縣都只有一個相當於連級的保安隊,可以說是幾乎等於不設防,一旦遇到大股匪隊來襲,根本就是毫無還手之力,在這種情況柳鏡曉也只有想着辦法變通。

幾個相領的縣組成一個**保安支隊,其建制相當於一個營,另外在淮南、淮北和徐州各組建一個保安總隊,其級別大致於團,只是爲了不刺激李定遠,這些保安系統的部隊建制很小,一個**保安支隊只有三百多人,兩淮的兩個保安總隊纔剛過一千人,只有徐州因爲地處兵家必爭之地,故此徐州保安總隊建制稍大,由四個保安支隊組成,總數也不過一千五百人。

所有的保安隊、保安支隊都沒有裝備火炮,只有每個保安總隊有一個裝備輕型火炮的炮兵排,把柳鏡曉所有保安部隊加起來,總共也不過七千人,以江南鏑的三十個步兵團,可以輕易碾碎任何敢於抵擋的敵軍。

可問題不在於這裡,問題在於海州,爲了海州的鹽稅,柳鏡曉在那裡整整放了一個完整的步兵旅!

一個步兵旅啊!要知道柳鏡曉的步兵旅實際都是一個編制完整、戰力堅強的步兵師,而且這個步兵旅還是他最嫡系的第二旅,而且這個步兵旅是山東所有部隊唯一保持戰時編制的部隊,炮騎輜工建制完整,還有三個足足三千人的大團啊!

除了第二旅之外,海州還有一個稅警總隊,整整個步兵營的編制,此外魯南方面還可以向南增援兩個步兵團,不過最讓江南將擔心不在於此,而在於海州附近的三萬墾殖兵團。

當年柳鏡曉的部隊成份非常複雜,除了他從漠北帶出來的嫡系部隊外,還有收編大量的民衆武裝、土匪、土雜、降軍、俘虜、起義部隊……

這些部隊的總量達到萬之多,而柳鏡曉裁軍的刀也首先落在這些人身上,只是柳鏡曉的手法相當溫和。

他在兩淮提供廢竈興墾,大事墾殖灘塗,在刺刀的保護下圈佔了大量灘塗,足足三萬人的部隊就地轉業成墾殖兵團。

柳鏡曉的政策出奇意料得好,墾區數年即可植棉,長勢驚人,正好趕上山東工業回升急需大量棉紗的好時光,在這種情況下,從海州到兩淮出現數個大型的墾殖公司,僱傭起數萬員工,只是這些人仍然維持半軍事化的訓練體系,這些大型墾殖公司甚至擁有一萬枝步槍用以武裝自己的員工。

如果逼急了柳鏡曉,他把這三萬人全部重裝武裝起來,七萬人拼死一搏,首當其衝的還是三省聯軍,所以在和李定遠反覆交心之後,李定遠和江南鏑決心佔了便宜就走。

原來足足三十個步兵團的十萬大軍,沿着津浦鐵路北上是最好的捷徑,只是安徽督軍胡杰如疑神疑鬼,生怕李定遠搞一個假道伐虢,寧可單獨派幾個團向徐州進攻,死也不肯讓聯軍入境,所以江浙贛聯軍只能沿着大運河北進。

一想到這個,江南鏑就頭大,現在四省聯軍內部胡杰如是明擺着拆臺,至於浙軍和贛軍的那幾位那是暗地裡拆臺,可以爲了團結起見,不得不百般容忍。

就說今晚上吧,李督派了個戲團來慰勞大軍,爲首的那個戲叫什麼?對,叫蘇利秀,唱工絕佳,身段絕妙,再看那臉蛋兒啊,若是能弄到牀上去啊……可是浙軍和贛軍的那隊匹狼眼睛比自己還要銳利,還沒等自己看夠,已經派了護兵把人家給綁了……

結果一幫人誰也不讓誰,最後還是江南鏑出來調停哥倆輪流享用,單日歸浙軍,雙日歸贛軍……一想到這個,江南鏑就肉痛了,那蘇利秀的身段實在是……

他正想着,已經有傳令兵竄進屋把一份緊急情報送到他的手裡,這一看他就急了。

“江南鏑統兵十萬,面對千餘殘衆,龜縮不進是何道理?限十日內抵達徐州!”他拿起電報想要撕掉,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正這時候一大隊人也衝進房來,爲首的見到江南鏑就抓住他領訓道:“好一個江南鏑,你拿一個男人來糊弄咱們是什麼意思啊!”

江南鏑的頭已經大得不能再大了。

保定。

對於任何關於柳鏡曉的消息,曹明都表示極度的關切。

“柳鏡曉真的到了馬牧集指揮?”

派往河南的信使史東向曹明報告道:“沒錯!根據他們的報告,除了柳鏡曉到了馬牧集,還有丁寧和韓信海也到了馬牧集,雙方戰鬥十分摻烈……”

爲了增強說服力,史東說道:“我還親自到了前線觀察過,只見遍地的屍體和傷兵,傷兵的**聲撕肝裂肺,當真猶如置身地獄……山東方面損失也很摻重……”

曹明又問道:“現在德州一線有多少兵力?”

曹鈍在旁邊說道:“個團,濟南還有三個團……此外根據現在得到的情報,柳鏡曉正從海州向北增調部隊,他的第二旅似乎有部分部隊到達濟南……”

曹鈍稍了緩,急切地問道:“現在是不是立即總攻德州,如果讓他們援兵上來,恐怕更增加許多麻煩……”

曹明倒說道:“先讓他們兩家鬥一鬥,至少得在馬牧集分出勝負再說,不過告訴弟兄們,該佔的便宜還是要佔的,該搶的地盤不能不搶……”

曹鈍問道:“萬一他們緩過氣來,對我們可相當不利了……當年的歸德之役柳鏡曉不是來了一個大翻盤?”

曹明很是得意地說道:“柳鏡曉太高估自己的戰鬥力了,他現在帶到馬牧集只有四個步兵團和一個騎兵團,實力遠遠比不上當初,最好的結局也就是擊退嶽鍾林的部隊了……”

曹州。

孫盡忱很是輕閒地靠在椅上,手裡拿了一本《孔家語》在那裡細嚼慢嚥,只是城外偶爾響起的槍聲,表明着這是戰鬥第一線。

負責協助防守的保安部隊鄭營長也是定邊軍出身的幹部,見到這種情況也只能佩服不已:“好啊……城外四五萬人圍着這裡,你倒有好心思……你膽也夠大啊!”

眼下曹州城內拼湊起來的守軍只有三千多人,在先前的戰鬥已經足足傷亡了四百多人,更要命的是屬於正規軍的部隊只有孫盡忱帶領的一個加強營,但孫守忱只是望了窗外一眼,正好有一發炮彈呼嘯着落在城下,一時間硝煙瀰漫,他卻有若未見,只是說了句:“五萬人也得守,五百人也得守……怕什麼!師長不會放棄我們的!援軍會來的!”

德州。

白凌大聲追問道:“你們這是什麼狗屁防守計劃……濟南就這麼點兵力?萬一德州失守,我們怎麼守濟南啊……”

蘇雪也有些着急:“鏡曉早不該晚不該,怎麼到這個時候去了馬牧集指揮,想更改下計劃都找不到人!”

司馬勘很客氣,卻把兩個人都頂了回去:“師長一向都是親臨戰線了,我們只有這點兵力,實在是沒辦法!再說就是濟南丟了,這都不是最關健的問題……”

友情推薦:神秘國度之遺忘徽章

少林籃球

第40章 啓程南下第13章 巨炮第30章 風煙第20章 林鈴草第三章第7章 南方四(上)第27章 林西苦戰(三)第46章 豪賭第四章第21章 八日苦戰(五)第5章 故人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43章 笑劇連篇第20章 軟玉溫香第37章 敗戰第六 卷結束座談會第25章 哭秦庭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15章 膠東戰局(一)科隆多戰記廢稿第五章第9章 變亂突起第20章 魚龍混雜第8章 大海戰(下)第4章 弄財有道第19章 前金遺蹟(上)第1章 雨中鐵軍第25章 哭秦庭第17章 突生變故第11章 有功旅長第45章 海州第7章 玉人情懷第24章 奪炮第43章 海上(下)第12章 惡戰初始第19章 再見雪海第4章 女校第1章 人事交流第19章 偷香第1章 初遇蘇雪第39章 下第43章 笑劇連篇第27章 總統選舉第32章 扯皮第23章 妒意第18章 威海之役第29章 北進第40章 淪陷第36章 決戰前夕(三)第12章 河北義師第26章 林西苦戰(二)第2章 四照堂第9章 宣戰(三)第2章 既成事實第17章 膠東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二章第13章 密報設定之一第1章 沂蒙有變第1章 情債第11章 鄂奉破裂第15章 勝算第42章 易督第25章 鴻門宴(下)第26章 京奉鐵路第35章 決戰前夕(二)第13章 血肉廝殺第23章 激戰正烈(中)第13章 巨炮第10章 瓊音(三)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12章 惡戰初始第22章 絕色佳人第45章 海州第39章 笑話戰第16章 初次纏綿科隆多戰記廢稿第10章 瓊音(三)第16章 膠東戰局(二)第31章 林西苦戰(七)第29章 蕩匪記第25章 鴻門宴(下)第一章第37章 林西決戰(一)第11章 有功旅長第7章 晨間惡戰(中)第34章 暗流四十章 上第29章 蕩匪記第15章 人浪第17章 不速之客第7章 南方(二)第1章 烈風(上)第15章 天變(下)第12章 湖南問題(中)第23章 夫人路線第35章 刮地皮第18章 世宗皇陵第7章 南方(二)
第40章 啓程南下第13章 巨炮第30章 風煙第20章 林鈴草第三章第7章 南方四(上)第27章 林西苦戰(三)第46章 豪賭第四章第21章 八日苦戰(五)第5章 故人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43章 笑劇連篇第20章 軟玉溫香第37章 敗戰第六 卷結束座談會第25章 哭秦庭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15章 膠東戰局(一)科隆多戰記廢稿第五章第9章 變亂突起第20章 魚龍混雜第8章 大海戰(下)第4章 弄財有道第19章 前金遺蹟(上)第1章 雨中鐵軍第25章 哭秦庭第17章 突生變故第11章 有功旅長第45章 海州第7章 玉人情懷第24章 奪炮第43章 海上(下)第12章 惡戰初始第19章 再見雪海第4章 女校第1章 人事交流第19章 偷香第1章 初遇蘇雪第39章 下第43章 笑劇連篇第27章 總統選舉第32章 扯皮第23章 妒意第18章 威海之役第29章 北進第40章 淪陷第36章 決戰前夕(三)第12章 河北義師第26章 林西苦戰(二)第2章 四照堂第9章 宣戰(三)第2章 既成事實第17章 膠東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二章第13章 密報設定之一第1章 沂蒙有變第1章 情債第11章 鄂奉破裂第15章 勝算第42章 易督第25章 鴻門宴(下)第26章 京奉鐵路第35章 決戰前夕(二)第13章 血肉廝殺第23章 激戰正烈(中)第13章 巨炮第10章 瓊音(三)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12章 惡戰初始第22章 絕色佳人第45章 海州第39章 笑話戰第16章 初次纏綿科隆多戰記廢稿第10章 瓊音(三)第16章 膠東戰局(二)第31章 林西苦戰(七)第29章 蕩匪記第25章 鴻門宴(下)第一章第37章 林西決戰(一)第11章 有功旅長第7章 晨間惡戰(中)第34章 暗流四十章 上第29章 蕩匪記第15章 人浪第17章 不速之客第7章 南方(二)第1章 烈風(上)第15章 天變(下)第12章 湖南問題(中)第23章 夫人路線第35章 刮地皮第18章 世宗皇陵第7章 南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