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聞笛

見她怔着,四姑娘宛青踟躕了下,說:“……我這就下去洗把臉。”

“不用不用!”若生回過神來,連忙攔住,“乾淨得很,是我瞧差了!”

四姑娘這才站定不動了,揚着臉柔柔笑了笑,請她往裡頭走,一面道:“爹爹說三姐不常來,今兒個難得過來,便使我在旁作陪。”

一來若生年歲不算大,但也不小,饒是連家沒什麼規矩,私下裡單獨來見三叔說話真論起來也有些不大成樣子;二來若生跟四堂妹素來不親近,能得此機會多會會,總好過連面也見不上。

若生也知道,三叔一向都很看重這些。

明面上三叔性子淡薄,並不大喜歡同人應酬打交道,雖則和連家其餘幾位主子關係不錯,但也不算太親密。再加上他是庶出的,落在有心人眼中,就愈發顯得生分了。

可其實,他纔是那個最爲注重血脈親情的人。

若生隱約明白他的心思,又兼知曉他前世下場淒涼,連帶着四堂妹宛青的日子也過得很不好,不由心生悲愴,遂牽了四姑娘的手,輕笑道:“這可敢情好,我往前就想着要來尋四妹一塊說說話呢。”

四姑娘鮮少同她共處,不由得受寵若驚,連連點頭:“三姐往後只管使人來找我便是,左右木犀苑離得也並不遠。”

若生聽着,頰邊笑意更深。

四堂妹一開口,這說話的腔調都像極了三叔。

明明是她說想來尋四妹說話,原該是她上門拜訪纔是,可四妹卻立即就接上了話說,派人支話讓她去木犀苑便是。

爲人秉性如何,有時候真的只需幾句話就能看明白。

說來三嬸也是這般性子的人。同一貫好皮相的連家人比較起來,三嬸的樣貌卻只是平平,但她脾性好,沖人笑着說句話,這臉上的眉眼就都似乎變得動人了兩分。

這大抵就是骨子裡的美了,像一罈酒,埋在地下,歷經時光磨礪,反倒會變得愈發香醇。

三嬸也是好福氣的,進門沒多久,就有了喜訊。

頭胎就得了一雙龍鳳胎,這小的那個女兒就是此刻陪着若生一道往連三爺那去的四姑娘宛青。

到了第四年上,她又得了一個兒子。

這麼多年來,三叔身邊更是連半個通房丫頭也無,更不必說妾室。夫妻和睦,兒女成雙,世間靜好,想必也就是如此了。

若生想着三房的人事,跟着四姑娘小步往前。

須臾,耳畔傳來一陣笛聲。

她在音律上一向沒什麼建樹,跟着彈個琴,就連顏先生這樣好耐心的人也忍不住說是魔音穿耳,可見她在這上頭有多不成氣候。但她聽着笛聲,卻聽得癡了。

她知道三叔是個才子,然而這卻還是第一次親耳聽見他吹笛。

琴棋書畫,任挑一件,三叔都信手拈來。

雖則不比顏先生跟國子監裡的那些大家,可他的字畫在坊間也是排的上號的。

但三叔在仕途上卻走得並不遠,他並非八面玲瓏之人,在官場上打轉只有碰壁的機會,哪有青雲直上的時候,是以三叔自己也沒在那上頭多花費心思。若生沒記錯的話,這一年,三叔還只在翰林院裡任個閒差,幹些抄抄寫寫的活計,遠不如四叔走得輕鬆。

一曲還未盡,若生不想打斷,就搖了搖頭,沒有讓四姑娘往裡頭去。

二人暫且候在外頭。

她站在那,雙手垂在身側攥住了一角裙子。門檻就在腳邊,她低頭看了看,慢慢深吸了一口氣。她想起了父親,父親離世後,是火葬的。熊熊大火燒紅了半邊天,也將她爹燒成了一抔灰燼。

人吶,活着暫且不論,死了總是要入土爲安的。

可她爹沒能安息,也沒能入土。

大火熄滅後,她親手拾整的骨灰。半灑半留後,她在自己隨身攜帶的香囊裡留了一些,日日貼身帶着,也就權當父親還在自己身邊。若陵身上則掛了一隻小香袋,朱氏親手製的,小巧玲瓏,繡工細緻,穿了紅繩掛在他脖子上。再後來,她拿定了主意要讓朱氏帶着若陵離開時,去融了生母段氏留給自己的一支金釵,改打了一副小金鎖。若陵的脖子上,就又多了件東西。

那隻釵剩下的零碎,換了銅鈿,被她悄悄放在了朱氏的包袱裡。

她知道,母親在天有靈如果看到了這些,也定不會怪她融了她的遺物。

……漸漸的,若生的眼眶紅了。

四姑娘瞧見,慌了起來,輕聲喊她“三姐”,“你怎麼了?”

她別過臉抹了抹眼角,笑說:“三叔的笛子吹得太好。”

“爹爹,三姐誇你呢!”四姑娘聞言雀躍起來,趁着連三爺一曲將盡衝上前去,朗聲說道。

連三爺聽了大笑,搖搖頭說了兩句謙辭,便招呼若生過來,問:“阿九今兒個過來,是爲了平州那樁事?”

一聽說起了正事,四姑娘就噤了聲,退開兩步自去庭中石桌前揀起一卷書,認認真真看了起來,並不跟在旁邊好奇多聽。

若生望了她一眼,見狀愈發感慨,三叔怎地將四堂妹教得這般穩妥。

“三叔,”她思忖兩句,斂神收回視線,福了一福,同連三爺道,“算算日子,去平州的那行人應當已有消息了。”只是眼下還不知道究竟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連三爺點點頭,取出一封信給她:“半個時辰前才送到的,正巧你使了人說要來,我便沒讓人給你送去。”

若生謝過接了展開來看,一眼就看到上頭那行字寫着——暫無消息。

後頭寫着的,是他們如何找的,又分別找了哪些地方。

若生只粗略掃了一眼,蹙眉思索起來,雀奴的生父姓吳名亮,在平州有妻有子,雀奴自幼也是在平州長大的,但吳亮祖籍何處,是否平州本地人士,雀奴不知,她更不知。

此時距雀奴被賣也已過了兩年,吳亮一家是否還在平州委實說不好。興許在那大婦賣了雀奴之後,他們就舉家遷走了也保不齊。

她明白這件事不容易,看了信,心中雖然失望,卻並沒有絕望。

她低頭仔細又看起了信中他們已找過的地方。

這時,她聽見身旁傳來三叔溫和勸慰的聲音:“你也別急,我讓他們留在平州再打探一段時間,只要有過這麼個人,就一定會有蛛絲馬跡可供追查。”

————

回來太晚,淚目,晚點我再更一章上來,不過碼字慢,大家不要等,明天來看

第47章 耳癢第210章 自縊第66章 還你人情第129章 找上門最後說兩句最後說兩句第273章 小舅舅第48章 挑人第237章 緣由第241章 帶回第279章 暗涌(一)第198章 驚嚇第170章 心事(二)第188章 胃口第260章 花開了第100章 打扮第246章 歸來第103章 彆扭第119章 重五第91章 滅頂之災第203章 一一敗露第113章 失機第16章 罰跪第326章 吃酒第338章 獨處第317章 爲何第160章 撕破臉第107章 夜談(上)第85章 擔心第224章 山寺第85章 擔心第93章 比試第24章 赴宴第216章 我隨你去第8章 姑姑第259章 魘第89章 交代第44章 信貓第295章 尖銳第238章 舅甥第244章 辦法第123章 吃否?第106章 見面第29章 蘇家第20章 祖業第330章 風寒第58章 出門第209章 失算第156章 連環(三)第137章 心思第145章 木賊(二)第329章 探病第177章 薄情第54章 孩子第47章 耳癢第231章 請你吃糖第180章 絕望(二)第22章 狹路第141章 準備第266章 始料不及第116章 確信第287章 緣由第94章 爭論第158章 糾結第185章 病了第79章 拜訪第172章 凝重第45章 夜廚第68章 兇手的模樣第297章 驚訝第72章 離開第231章 請你吃糖第299章 觀魚第202章 埋下種子第318章 記憶第328章 屁話第10章 千重第286章 討厭第319章 山雨欲來第94章 爭論第91章 滅頂之災第88章 蹤跡第347章 邪祟第318章 記憶第226章 邪門第124章 線索第17章 收拾第22章 狹路第299章 觀魚第167章 底線第86章 剝繭第107章 夜談(上)第150章 靜候第44章 信貓第253章 癮(三)第276章 年關第28章 元寶第362章 驗屍
第47章 耳癢第210章 自縊第66章 還你人情第129章 找上門最後說兩句最後說兩句第273章 小舅舅第48章 挑人第237章 緣由第241章 帶回第279章 暗涌(一)第198章 驚嚇第170章 心事(二)第188章 胃口第260章 花開了第100章 打扮第246章 歸來第103章 彆扭第119章 重五第91章 滅頂之災第203章 一一敗露第113章 失機第16章 罰跪第326章 吃酒第338章 獨處第317章 爲何第160章 撕破臉第107章 夜談(上)第85章 擔心第224章 山寺第85章 擔心第93章 比試第24章 赴宴第216章 我隨你去第8章 姑姑第259章 魘第89章 交代第44章 信貓第295章 尖銳第238章 舅甥第244章 辦法第123章 吃否?第106章 見面第29章 蘇家第20章 祖業第330章 風寒第58章 出門第209章 失算第156章 連環(三)第137章 心思第145章 木賊(二)第329章 探病第177章 薄情第54章 孩子第47章 耳癢第231章 請你吃糖第180章 絕望(二)第22章 狹路第141章 準備第266章 始料不及第116章 確信第287章 緣由第94章 爭論第158章 糾結第185章 病了第79章 拜訪第172章 凝重第45章 夜廚第68章 兇手的模樣第297章 驚訝第72章 離開第231章 請你吃糖第299章 觀魚第202章 埋下種子第318章 記憶第328章 屁話第10章 千重第286章 討厭第319章 山雨欲來第94章 爭論第91章 滅頂之災第88章 蹤跡第347章 邪祟第318章 記憶第226章 邪門第124章 線索第17章 收拾第22章 狹路第299章 觀魚第167章 底線第86章 剝繭第107章 夜談(上)第150章 靜候第44章 信貓第253章 癮(三)第276章 年關第28章 元寶第362章 驗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