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隱士初遇,放聲吟歌

山間的早晨霧氣頗大,加上入了秋,寒氣重了起來。

並無雞啼,陳三郎是被一陣鳥鳴聲喚醒的。起身走出帳篷,用山泉水簡單梳洗一番。舉目觀望,見四面白茫茫,遠一點的地方都看不清楚。

時候尚早。

昨晚逍遙富道已經離開,徑直去往山門。這是他的路,是他的道,從此以後的一段時日,只怕他都不會回府城了。

分別總容易讓人傷感,陳三郎一向不算感性,不是那種傷春悲秋的文人。只是這一次,到底有些別樣情緒盪漾開來。

此時此刻,蘊藏在白雲霧氣的主峰之上,道士是否已經起身,是否又會站在高處遙望這邊呢?

一會之後,營地有濃郁的香氣飄散出來。卻是兵士打了兩隻山雞,燙殺乾淨了,剁碎開來,放上米和水,以及作料,煮了一大鍋熱騰騰的山雞粥來。

見那一地雞毛,陳三郎莫名想起當日在嶗山遭遇修羅煞影,被追殺得頗爲迫窘,道士說這修羅煞影怕雞啼,陳三郎便說要是蹦出幾隻山雞來就好了……

現在想來,有莫名的笑意:山雞當然也是雞,只是那啼叫聲恐怕跟家雞相差甚遠,卻不知道對修羅煞影有沒有效果。

粥煮好了,有兵士盛了一大碗過來,呈給陳三郎。

陳三郎接過,小口小口地慢慢吃着,只覺得香味撲鼻,很是好吃。

此等粥水,已經屬於山珍系列了。

吃完了粥,太陽東昇,陽光普照之下,霧氣消散,周圍景緻漸漸分明起來。不少草葉之上,倒還有不少露珠滾動,受陽光一照,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伸手去一捻,點破一顆露珠,頓覺得有冰涼之意,陳三郎忽而想起實施開來的分田制:當下入秋季節,不適合稻穀播種,錯過了好時候。不過田裡作物,並不僅僅只得稻穀一類,還有別的物種,比如山藥薯類等等,以及各種菜蔬,只要種植起來,收穫了便可果腹。

戰亂起,饑荒遍地,莫說果子菜蔬,就連野生的樹木草葉都被採摘一空,當看不到綠了,逼不得已之下甚至還吃起觀音土來。世上最難忍受的,只怕便是飢餓了吧。

由此可知,只要有田,只要開墾了種上作物,便都會是可口的糧食。種多了,還能賣,還能收割起來餵養牲口,一舉多得。

新田制如同一劑猛藥,把整個嶗山府救了回來。滾滾彙集的民心氣息不會說謊,無數氣息匯聚在《浩然帛書》上,一下子來得太多,只得先沉積下來,再慢慢消化。

不用多久,部衆們都吃飽了肚子,收拾完畢,可以出發了。

陳三郎只挑選了六名兵士,以及三名揹負禮盒的隨從,一行總共十人,騎着馬,開始出發。

外山地域還算平整,林木鬱蔥之間,有羊腸小道穿插其中,騎在馬上,一路顛簸,但還能忍受。

隱士們所在的地方名爲“梅花谷”,因遍生梅花而得名,距離現在的營地不算遠,大半個時辰的路程。

這一路去,間或有些鳥鳴,其他時候多是沉寂,只有馬蹄聲,走路聲響蕩着。

以前的嶗山絕非如此,鳥語花香,生機勃勃。自從一場魔雨下來,林草萎縮,鳥獸生病,減少了許多生機。這還是在外山範圍,內山受到的影響更大,不知凋零得什麼樣子。

魔雨的玄妙,尋常人等自不知曉。他們對於嶗山發生的變故也沒有想得太多,只是稍覺奇怪罷了。

騎在馬上,因爲前面有隨從牽着馬繮繩,陳三郎便閉目養神,去觀想腦海的古書。

冥思不知光陰過,不知過了多久,忽然聽到有歌聲傳來,聲音嘹亮:

“山河烽火起,家園草木微;忍見狼豹現,恨知此身卑。我心拜明月,但求彩雲歸……”

陳三郎睜開眼睛,循聲看去,見到前面山坡處,有個人揹負雙手站在那兒。其身形挺拔,一身白衣,看上去,頗有幾分飄然出塵之意,一看就知道是那隱士之流了。

所謂隱士,其實也有多種類型。其中真正厭世避居的少之又少,山野之地,野獸橫行,蚊蟲漫空,豈是等閒能住得長久的?而大部分的隱士,或是爲了收心養性,或是避風頭,選擇一處風景宜人之地住下來,順便蓄養名望。

隱居養名,自古便有。也無從考究是哪個朝代便開始的俗例,只要人往林子裡一鑽,往茅屋裡一躺,名望便嗖嗖嗖地飆升起來。無數人紛紛拍手讚賞,說這樣風骨凜然,不畏權貴云云。

然而等待時機成熟,這些隱士立刻出山,進入仕途,成爲了炙手可熱的權貴人物。

隱者,自有心機,不外如是。

當然,也有不少人是爲了避難,而不得不躲入深山居住,成爲隱士。

現在躲在梅花谷的,便是此類。當蠻軍入境,這些文人士子不肯歸附,又難以背井離鄉逃到別處,便朝着深山峽谷裡躲進來。讀書人,除卻窮書生外,別的都是書香門第,家境殷實,當隱士,自然也不是孤家寡人,往往拖兒帶女,有妻妾爲伴,有下人侍候着,生活也算安康。

嶗山是雍州境內最爲出名的山川,不斷有人逃進來,這些人在山中難免碰頭匯合,互相之間,不乏相識者,慢慢地,隨着人口越來越多,就形成了一個以梅花谷爲主要地點的團體,美其名曰:梅花社!

梅花社有聲名傳揚,當初蘇鎮宏把持府城時,也曾派人來請隱士名人出山,不過人家不買賬。蘇鎮宏爲了維護自家名聲,也不逼迫,不再理會。

許多時候,屠戮文人士子都是極爲忌諱的事,很容易招惹口誅筆伐,失去人心。

當日揚州元文昌勃然大怒,不但是因爲元哥舒沒有把陳三郎抓回來,還有些別的原因,就是元哥舒殺了楊老夫子,燒了陳家莊。

那時候,元哥舒氣急敗壞,因此失了分寸,才犯下大錯。

元文昌雖有反心,但絕非石破軍之流。石破軍屠刀倒不管什麼道德仁義,名望聲譽。只是如此,絕不能成事。

陳三郎知曉了梅花社的事,自是不肯錯過,眼下還沒到梅花谷,就先遇到了一名隱士,聽起詩句,彷彿蠻有才華的樣子,並且飽含愛國之心。如斯想着,莫名便多了幾分期待。

那隱士被聲響驚動,轉過身來,看見兵士人馬,頓時嚇一跳,吃驚起來,非常利索地轉身就走。

陳三郎叫喚道:“兄臺請留步!”

然而那人聽見,走得更快了,奔跑起來,口中還大叫着:“有人進谷啦!有人進谷啦!”

叫得像被人砍了一刀似的。

陳三郎見狀,頓時呆住,作聲不得:這演的哪一齣?隱士養氣,沉靜堅毅,怎會這般模樣?完全顛覆了剛纔放聲吟歌的傲然形象。

牽馬的小廝小聲嘀咕道:“公子,我們把人給嚇壞了。可我們,也沒做什麼呀。”

第一百九十七章 :南陽之行,三訪名士第三百九十八章:人心浮動,使者獻禮第兩百五十一章 :黑店被黑,山上來人第兩百一十四章 :色即是空,飢腸空空第兩百零三章 :河伯問罪,天雷滾滾第三百五十一章:巷戰搏殺,城門大開第三百一十九章:筆墨投江,字定風波第二十五章:小劍,大人動怒第兩百三十二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帝密旨,用心何在第三百六十三章:陸景打算,清遠近況第四百六十六章:弄巧成拙,圈子風氣第兩百一十二章 :天降甘霖,神仙搭救第五百七十三章:蟹和爲奴,公子相救第五百六十七章:洞庭漲潮,大妖出世第一百四十七章 :秘法籌備,磨刀霍霍第兩百四十章 :風雲乍起,來者不善第七十一章:尋訪不遇,落水秀才第三百四十章:峰迴路轉,盡在掌握第五百零四章:關隘困境,人命化灰第六百零二章:大結局第五百二十六章:一劍飛來,不寒而慄第五百九十四章:丞相廢法,龍君出海第一百七十章 :許氏拳經,康復法子第二十六章:鳥脫囚籠,魚躍江河第一百零五章:旅途寂寞,閒敲棋子第三百六十六章:酒席問考,一語驚人第八十二章:三尺神明,報應不爽第二章:方寸藏鋒,心血養劍第五百二十九章:塵埃落定,最後一刻第三百零八章:人在此處第五百二十章:道士歸來,兵鋒所指第兩百七十六章 :渡頭襲殺,故人恩怨第三百八十四章:踏破鐵鞋,魔騎行蹤第四百四十八章:巨鰲現身,蛇妖拼命第四百七十二章:春耕伊始,人馬初到第一百一庭十章:龍出洞庭,大海撈針第四百零五章:嚴冬前夕,無路可走第兩百六十七章 :頂上氣象,貽笑大方第四百六十九章:六房封官,氣聚河山第兩百四十二章 :雷霆手段,不費吹灰第兩百六十九章 :劍鋒光寒,吹毛斷髮第四百二十一章:今日大喜,今晚大樂第五百六十三章:希望新生,後知後覺第三百七十七章:夜梟哭喪,碩鼠爲禍第三百四十六章:死牢光景,魔蹤乍現第三百三十九章:耳光響亮,原形畢露第四百八十三章:陳家有後,馬車論勢第三百零七章:怒極而笑第四百一十二章:一人一城,一儒一僧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開殺戒,屠戮乾淨第三百六十章:道兵出爐,礦藏現世第十章:縣試伊始,開門見紅第一百章 :鹿鳴宴席,刺史霸道第一百七十七章 :殿試開考,悚場復發第兩百二十六章 :故人成仇,往事化血第八章:點穴定身,啞口無言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入內城,會元歸來第四十章:魔高一丈,高人何處第三百九十四章:驚天秘辛,前朝餘孽第五百一十四章:岳父畫像,全民皆兵第三百五十四章:斬首示衆,恩威並施第四百五十三章:大人回城,村民安置第五百四十四章:坐車遷徙,買舟出湖第五百四十四章:坐車遷徙,買舟出湖第一百四十六章 :二月初九,下雪落墨第五百六十四章:兵貴神速,攻城拔寨第六百零二章:大結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如影相隨,以文會友第五百三十七章:田野豐收,打回揚州第五百六十九章:寶塔現身,啼笑皆非第四百二十五章:蠻軍動向,糧食危機第八十七章:道釋之爭,八月鄉試第兩百四十七章 :龍脈亂動,民望安得第五百三十四章:三郎再娶,風雨交加第五百八十二章:人蛇大戰,公子小心第四十八章 :家有龍女,入夢授法第五百二十七章:親衛參戰,納命來吧第兩百五十八章 :慌不擇路,絕地有陣第兩百二十九章 :衣帶漸寬,三人赴會第五百四十八章:踏島尋妖,霧中鬥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名士來投,厲兵秣馬第三百八十二章:慘案現場,煞氣沖天第四百八十六章:惜無肉乎,惜無酒乎第一百六十八章 :作壁上觀,護法國師第十一章:風起揚帆,劍指府試第五百九十二章:地牢陣勢,巨鱷復活第四百二十七章:一路風土,流民修路第兩百八十一章:定終生事,舒平生意第四百八十二章:班子遷移,入主州郡第五百六十二章:逆天改命,登基稱帝第五百三十八章:一炮雙響,紅光滿堂第三百一十七章:先禮後兵第五百六十九章:寶塔現身,啼笑皆非第四百零七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二十八章:謀生維艱,院試開場第兩百七十八章:長纓在手,縛妖索成第一百七十章 :許氏拳經,康復法子第三百四十六章:死牢光景,魔蹤乍現第三百六十九章:進士赴任,魔騎來襲
第一百九十七章 :南陽之行,三訪名士第三百九十八章:人心浮動,使者獻禮第兩百五十一章 :黑店被黑,山上來人第兩百一十四章 :色即是空,飢腸空空第兩百零三章 :河伯問罪,天雷滾滾第三百五十一章:巷戰搏殺,城門大開第三百一十九章:筆墨投江,字定風波第二十五章:小劍,大人動怒第兩百三十二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帝密旨,用心何在第三百六十三章:陸景打算,清遠近況第四百六十六章:弄巧成拙,圈子風氣第兩百一十二章 :天降甘霖,神仙搭救第五百七十三章:蟹和爲奴,公子相救第五百六十七章:洞庭漲潮,大妖出世第一百四十七章 :秘法籌備,磨刀霍霍第兩百四十章 :風雲乍起,來者不善第七十一章:尋訪不遇,落水秀才第三百四十章:峰迴路轉,盡在掌握第五百零四章:關隘困境,人命化灰第六百零二章:大結局第五百二十六章:一劍飛來,不寒而慄第五百九十四章:丞相廢法,龍君出海第一百七十章 :許氏拳經,康復法子第二十六章:鳥脫囚籠,魚躍江河第一百零五章:旅途寂寞,閒敲棋子第三百六十六章:酒席問考,一語驚人第八十二章:三尺神明,報應不爽第二章:方寸藏鋒,心血養劍第五百二十九章:塵埃落定,最後一刻第三百零八章:人在此處第五百二十章:道士歸來,兵鋒所指第兩百七十六章 :渡頭襲殺,故人恩怨第三百八十四章:踏破鐵鞋,魔騎行蹤第四百四十八章:巨鰲現身,蛇妖拼命第四百七十二章:春耕伊始,人馬初到第一百一庭十章:龍出洞庭,大海撈針第四百零五章:嚴冬前夕,無路可走第兩百六十七章 :頂上氣象,貽笑大方第四百六十九章:六房封官,氣聚河山第兩百四十二章 :雷霆手段,不費吹灰第兩百六十九章 :劍鋒光寒,吹毛斷髮第四百二十一章:今日大喜,今晚大樂第五百六十三章:希望新生,後知後覺第三百七十七章:夜梟哭喪,碩鼠爲禍第三百四十六章:死牢光景,魔蹤乍現第三百三十九章:耳光響亮,原形畢露第四百八十三章:陳家有後,馬車論勢第三百零七章:怒極而笑第四百一十二章:一人一城,一儒一僧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開殺戒,屠戮乾淨第三百六十章:道兵出爐,礦藏現世第十章:縣試伊始,開門見紅第一百章 :鹿鳴宴席,刺史霸道第一百七十七章 :殿試開考,悚場復發第兩百二十六章 :故人成仇,往事化血第八章:點穴定身,啞口無言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入內城,會元歸來第四十章:魔高一丈,高人何處第三百九十四章:驚天秘辛,前朝餘孽第五百一十四章:岳父畫像,全民皆兵第三百五十四章:斬首示衆,恩威並施第四百五十三章:大人回城,村民安置第五百四十四章:坐車遷徙,買舟出湖第五百四十四章:坐車遷徙,買舟出湖第一百四十六章 :二月初九,下雪落墨第五百六十四章:兵貴神速,攻城拔寨第六百零二章:大結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如影相隨,以文會友第五百三十七章:田野豐收,打回揚州第五百六十九章:寶塔現身,啼笑皆非第四百二十五章:蠻軍動向,糧食危機第八十七章:道釋之爭,八月鄉試第兩百四十七章 :龍脈亂動,民望安得第五百三十四章:三郎再娶,風雨交加第五百八十二章:人蛇大戰,公子小心第四十八章 :家有龍女,入夢授法第五百二十七章:親衛參戰,納命來吧第兩百五十八章 :慌不擇路,絕地有陣第兩百二十九章 :衣帶漸寬,三人赴會第五百四十八章:踏島尋妖,霧中鬥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名士來投,厲兵秣馬第三百八十二章:慘案現場,煞氣沖天第四百八十六章:惜無肉乎,惜無酒乎第一百六十八章 :作壁上觀,護法國師第十一章:風起揚帆,劍指府試第五百九十二章:地牢陣勢,巨鱷復活第四百二十七章:一路風土,流民修路第兩百八十一章:定終生事,舒平生意第四百八十二章:班子遷移,入主州郡第五百六十二章:逆天改命,登基稱帝第五百三十八章:一炮雙響,紅光滿堂第三百一十七章:先禮後兵第五百六十九章:寶塔現身,啼笑皆非第四百零七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二十八章:謀生維艱,院試開場第兩百七十八章:長纓在手,縛妖索成第一百七十章 :許氏拳經,康復法子第三百四十六章:死牢光景,魔蹤乍現第三百六十九章:進士赴任,魔騎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