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僅僅是巴塔哥尼亞的凍土可能還難過點,現在有了北方的大草原養個幾百萬人應該都不是問題。
“陛下,我們可以讓猶太人去做炮灰。如果能打贏就打,打不贏我們也不損失什麼。”
毫無疑問在施瓦岑貝格親王眼中這完全就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反正死的是猶太人,打輸了還可以把罪名全丟給猶太人。
然而猶太人也是那麼想的。
弗蘭茨清了清嗓子,趁機在腦中過了一遍該如何說。
“親王閣下,您有沒有考慮過。如果巴塔哥尼亞王國對阿根廷發動戰爭,他們會打着誰的旗號?”
施瓦岑貝格親王突然瞳孔放大似乎想到了什麼。
“沒錯,他們會打着我們的旗號。無論是列強,還是周邊的那些小國,他們都會以爲是我們在背後操控了這一切。
那些猶太人對付土著還行,真到了打硬仗的時候還是要靠我們的軍隊。而且你以爲那些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土地會落到誰的手裡?
巴塔哥尼亞距離帝國本土太遠,而且是由罪民組成,如果任由其體量不斷膨脹下去。
他們當年能在帝國內部搞叛亂,未來就不能在帝國的殖民地搞叛亂嗎?
至於所謂的贖罪聽聽就行了,不過是一羣戰爭販子的廣告詞而已。”
“他們敢!我們當年能把他們趕出德意志,到時候也能把他們趕出這個世界!”
施瓦岑貝格親王的民族主義情緒有些上頭,畢竟這些年來奧地利帝國一直在勝利,信心難免會有些膨脹。
“他們也許不敢,也許沒那個實力,但不代表其他國家沒有。而且他們也不見得不敢,說不定只要戰爭一開始,他們就會集體叛亂就像是基託斯戰爭那樣背刺我們的軍隊。”
基託斯戰爭:昔蘭尼的猶太團體就對當地的非猶太族裔犯下了一系列駭人聽聞的罪行。羅馬歷史學家狄奧述稱:
他們甚至吃受害者的肉,抽他們的筋,用他們的血塗抹全身,穿他們皮做的衣服;許多人被從頭到腳鋸爲兩半。
另一些人被扔給野獸,或被迫像角鬥士一樣互相搏鬥,一共有22萬人被殺。
(此前有過類似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施瓦岑貝格親王作爲一個傳統的歐洲人,以及一個民族主義者,他對於猶太人可以說是不信任到了極點,弗蘭茨一說他立刻想通了一切。
不過施瓦岑貝格親王還是有些不甘心。
“那其他列強可以扶植自己的勢力,我們也可以扶植我們的。”
弗蘭茨搖了搖頭。
“西班牙人已經摻和其中,我們支持西班牙就可以了。至於真有機會到時候再說,現在重要的是再換一位新獄卒。
否則再過幾年他們連藉口都不要就能拉着獄卒直接獨立。” 其實在弗蘭茨看來讓猶太人得到阿根廷南部的大草原都是一個巨大的戰略失誤,如果沒有這個草原,那麼現在奧地利帝國還是可以牢牢掌控着巴塔哥尼亞王國。
但有了這片草原之後鎖鏈便已經鬆動,再加上阿根廷內戰,他們纔會起了這種心思。
奧地利帝國倒不是不能打阿根廷的主意,只不過要動手就要全部拿下,直接建立一個新的王國。
否則的話,不但拿不到實際的好處,反而會助長猶太人的野心,甚至直接失去一大片殖民地的同時給自己多樹立一個敵人。
弗蘭茨對那些猶太人所謂的忠心一點信任都沒有,他從來都覺得對付那些信仰力量的社達猶太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成爲弱者,並且始終保持一個強而有力的姿態。
然後他們就會變得文明、理性,並且忠誠。
此時的阿根廷內戰規模和烈度都要比歷史上大得多,戰爭的進程也有很大變化。由於羅薩斯投靠了法國,所以反對他的聯邦派異常強大,很快就取得了卡塞羅斯戰役的勝利。
然而在卡塞羅斯戰役之後聯邦派並沒有乘勝追擊徹底消滅羅薩斯的殘黨,巴託洛梅·米特雷在英國人的支持下想要奪取勝利果實,但烏爾基薩逃回了自己的大本營巴拉那在巴西和烏拉圭紅黨的支持下東山再起。
於是乎三方便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混戰,搞得民不聊生便有人寫信分別寫信給了美國和西班牙政府。
結果出人意料的是全部得到了迴應,雖然沒人在乎所謂的門羅主義,美國人自己不能不在乎,他們也扶植了一個代理人準備湊湊熱鬧。
至於西班牙,如果是歷史上的西班牙王國的話,伊莎貝爾二世大概率會選擇沒看見,畢竟當時的西班牙王國實在太弱,她自己的統治又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無論是從任何角度講,她都不可能去幹涉阿根廷內戰。
然而此時卻有不同,費迪南多二世一心想要將西班牙王國做大做強,對於阿根廷這種前西班牙殖民地一直都非常關注。
更爲關鍵的是西班牙王國從未承認過阿根廷的獨立,所以在西班牙政府看來拉普拉塔總督區不過是一個叛亂的省份而已,他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據去幹涉這場戰爭。
恰巧此時阿根廷內戰搞得很多人又開始懷念起西班牙王國統治的日子,他們接受了西班牙的援助也成了一方勢力。
此時並沒有一方的勢力足夠強大到可以統一整個阿根廷,歐洲的局勢複雜,戰爭的陰雲始終揮之不散,英、法都不敢在南美洲的戰場上全力以赴。
他們所懼怕的自然是神聖同盟,奧地利和俄國加在一起體量實在太大了。巴西、烏拉圭、美國、西班牙雖然實力不濟,但不是隨便就能解決的土著。
於是乎大家就這樣尬住了,戰爭不停但卻分不出勝負,這種消耗戰弗蘭茨最不想打,但他很喜歡看別人打,畢竟這種戰爭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全方位的消耗,多打幾次就連心氣都能消磨乾淨。
現在弗蘭茨派兵能打破這種僵局嗎?事實上並不會。因爲奧地利帝國動了,那麼英法反而沒有了後顧之憂。
奧地利帝國動用巴塔哥尼亞的軍隊強勢進入從本質上講也不過是加大投入而已,這種做法其他國家也能做到。
即便是沒有地理優勢也可以聯合起來對付奧地利帝國,到時候阿根廷的內戰還是僵局,弗蘭茨不但沒法收割,反而還會把自己套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