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有始有終

第502章 有始有終

雖說當下奧地利內部的腐敗問題和移民問題已經十分棘手,但是之前發生的運金船事件纔是最急切需要解決的,畢竟這涉及到金錢財富方面。

加利福尼亞的黃金對於弗蘭茨和他的國家來說非常重要,正是有這筆意外之財的支持,帝國才能在發展國內工業的同時大舉開發殖民地,甚至還給國民(股東)發放福利待遇。

但現在美國人獲悉了這個秘密,再高枕無憂是不可能的了。

雖然之前法美也都已經從陸陸續續的信息中獲知了加利福尼亞金礦這一重磅消息,但是在此之前他們並不知道金礦具體的產量和詳細資料。

然而現在不同了,負責運金的官員監守自盜,帶走的不只是黃金,還有加利福尼亞這塊寶地的機密;比如兵力配置,防禦重心,機動策略,甚至是城市和產業結構。

這些傢伙究竟帶走了多少秘密,弗蘭茨現在根本無從知曉。至於暗殺這種方法暫時別想了,因爲時效性的問題,從大洋彼岸派人調查之後得出結論再彙報給本國這期間已經經過了太長時間。

再說所謂暗殺又不是刺客無雙,更不可能像是火影忍者那樣的正面作戰,那需要大量的情報支持和長時間的潛伏且還需耐心地等待,而且成功率很低。

現在弗蘭茨不確定美國人會不會將這些信息公佈出去,又或者是借鑑他們盎格魯撒克遜祖先的豐富經驗,從此以後到處打劫奧地利的商船。

但是鑑於此時北美的形勢,弗蘭茨有一種最不好的推斷,那就是約翰·泰勒可能會重啓美墨戰爭。

雖然這在某種意義上講無法避免,但這位未來的儲君還是不希望來得這般早。

實際上美利堅此時也面對國內外諸多阻力,首先便是法屬德克薩斯殖民地這座大山。

沒錯!法國人的出現大大降低了美國人的行動能力,大大抑制了其擴張能力,後者也不得不思考行動可能對前者的影響。

法國人剛到德克薩斯第一次與美軍交戰就給其留下了深刻印象,八年時間仍讓參與過的人記憶猶新,但是當時的美國可是沒有多少常備軍的。

畢竟這可是要花納稅人的錢,雖然歷任總統都據理力爭,但是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於是乎納稅人們決定自己出錢搞民兵團,這聽起來十分滑稽,但事實上卻是合法的。

是的,有人說早期的美國憲法就是一張巨大的營業執照,這在某種意義上講確實不假。

只要有足夠的財力,你甚至可以自行籌建一支軍隊,並且承包下州防務。

這種所謂的民兵團自然不會重視所謂的“人才”,而是注重效益。那麼什麼樣的兵團效益纔是最高呢?

答案是吃空餉,僱臨時工。所以前任德克薩斯總督才說,自己有把握拿回法蘭西曾經失去的土地。

有趣的是,此時的美軍實際上對法軍並沒有什麼忌憚,甚至還覺得散兵加排隊槍斃的戰術十分可笑。

最好笑的是法國人的騎兵在衝鋒時居然會使用馬刀,而不是更有效率的手槍。

要知道在美國就連小孩子都知道,一名牛仔可以同時對付十二名印第安人,因爲一名牛仔槍裡只有十二發子彈。(當時的冷笑話)

約翰·泰勒是個很務實的人,他不相信那些整天坐在屋子裡的將軍,他派人去邊境的民團中,問當地的士兵法國人究竟實力如何?

得到的結果讓其感到振奮,法軍早已不堪一擊。

不過俄勒岡的英國人卻是實打實地威脅,帕麥斯頓這個人非常難纏,而那些西部移民又似乎只在乎眼前的利益。

美利堅在這條通往太平洋的路上似乎佔盡了優勢,但是卻始終無法逾越這道障礙。

老實說這次帕麥斯頓可謂是爲了大英帝國的利益鞠躬盡瘁了,拒絕執行託利黨外交大臣的綏靖政策,用幾千殖民軍和美國十幾萬移民鬥智鬥勇,並且忽悠得對方生活幾乎不能自理,真可謂是神來之筆。

不過他的這一系列逆天操作,卻讓加拿大總督查爾斯·梅特卡夫爵士面子上有些掛不住。

要知道後者剛一上任就被約翰·泰勒強迫着重修了美加邊界,之後的一系列事件中更是被其壓得擡不起頭了。

但是此時前者剛來就將俄勒岡地區的美加局勢逆轉,這樣更加顯得他無能。於是乎約翰·泰勒和這位加拿大總督同時祭出了絕招,就是出錢賄賂英國高官。

錢到位,事兒就好辦,很快白廳(對英國倫敦政府的另外一個稱呼)就下達命令,將帕麥斯頓調往印度殖民地。

至於理由,那當然是要多少有多少,而且平日裡這位盛氣凌人的政治家得罪的人多了去了。

此時想看他倒黴的人自然也很多,畢竟印度現在可是個火藥桶,內部起義不斷,外部還有錫克帝國和阿富汗帝國兩大強敵。

他也很無奈,不過這位反覆橫跳的天才沒法違抗倫敦的命令,哪怕他想越級向女王求助,可是帕麥斯頓在溫莎城堡乾的那檔子事兒,十分看重道德的維多利亞可不會向着這樣一個傢伙說話。

阿爾伯特親王倒是個英明且不拘小節的統治者,但是帕麥斯頓與其關係也很差,因爲後者是一隻老狐狸,而前者卻是天生的獵人。

但最主要的是這倆人政見不合,後者激進的外交策略讓前者厭惡;前者更傾向於解決國內矛盾和改革大英帝國現有體系。

阿爾伯特親王是一位親民的政治家,他會去了解民間疾苦,嚴謹、理性,而又十分務實。

熱心科學、建立公共圖書館、博物館、資助大學、甚至還舉辦第一屆世界博覽會(萬國工業博覽會),1851年倫敦世博會,向公衆展示工業革命的奇蹟,有力地提高了英國的國際威望。

爲失業者奔走呼號,努力提高工人工資,並且嘗試改變窮人的待遇,表現出了貧民的極大關注和同情。

同時態度強硬放逐了女王曾經的導師梅爾本子爵威廉·拉姆,解僱了“深得民心”的外相帕麥斯頓。

他是從1689年以來瑪麗二世的丈夫威廉三世之後,第一個敢對議會說不的王夫,堪稱十九世紀最強贅婿。

改造倫敦的公共衛生設施,在暴發瘟疫時親自到最危險的地方送去食物和藥品,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英雄式的人物。

帕麥斯頓知道自己的調任已成定局也不糾結,但還是給美國人留了一個“禮物”也算是有始有終。

(本章完)

第101章 掃貨第459章 不信邪第1239章 加利西亞總督(下)第1223章 懲罰(中)第1330章 西班牙王位問題(下)第1326章 覬覦者米格爾一世第1203章 大吐苦水第310章 西婆羅洲第546章 甩包袱第935章 虛假的勝利第959章 巷戰第659章 自投羅網第1199章 鐵路(下)第1565章 飛行試驗(中)第1125章 征服阿爾巴尼亞(中)第1401章 不值一提第85章 天選之將第1395章 嘈雜(有馬)第951章 舊瓶裝新酒第1309章 山中賊第1129章 絕處逢生,但沒完全活過來。第476章 龐大艦隊第1114章 血色之刃第865章 白刃戰?第1232章 人爲財死第1144章 維也納和會30第1317章 烏拉,東 西羅馬帝國!第755章 遲來的敵軍第45章 新阿拉莫之戰(上)不好意思之前給草第1354章 我愚蠢的弟弟啊!第173章 孤注一擲第270章 試點教育的二三事(上)第605章 乘風破浪第48章 新阿拉莫之戰(中)第1141章 止損第1411章 英國人的套路第1211章 急中生“智”第728章 戰前動員第1358章 泥足巨人第567章 信仰和生意第1278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1368章 銅第1331章 1849年維也納合約第168章 各懷鬼胎(上)【爲打賞投票的書友第380章 基佐倒臺第619章 兄弟第1515章 前倨後恭第133章 放火燒山第357章 第一次聖彼得堡會議第926章 比利時人的掙扎第257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1260章 再飛一會兒第209章 給英國人放血第811章 天命與奇蹟第568章 紙第563章 遲來的硬氣第1341章 太陽第1399章 我拒絕第1163章 注資第932章 閹雞對青蛙第296章 蒂羅爾兵工廠第334章 巴加莫約宣言第1378章 君士坦丁堡之行(下)第951章 舊瓶裝新酒第746章 閒談第1370章 破心中賊第202章 好消息第996章 “參見”第679章 弗蘭茨的私兵第117章 北美三兄弟第866章 提切諾河之戰(上)第14章 內憂 (中)第1260章 再飛一會兒第909章 國殤第1308章 沙皇出征第379章 那慕爾之戰第537章 亮相第843章 拖字訣第1178章 趁火打劫第1491章 印度訪客第175章 貝魯特海戰(下)第729章 一場演講第37章 吃回扣第1174章 特蘭西瓦尼亞第349章 誰富有,誰統一。第1256章 總是慢半拍的俄國第1258章 和平接收第852章 參謀總部第55章 不醉第598章 英國佬的反擊第1183章 科蘇特的抉擇第1031章 和平的底線第196章 墨西哥補強計劃第85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下)第279章 化妝品第384章 電報第1513章 畫蛇添足第453章 進退兩難第1005章 匈牙利人的新政策(下)第720章 軌距
第101章 掃貨第459章 不信邪第1239章 加利西亞總督(下)第1223章 懲罰(中)第1330章 西班牙王位問題(下)第1326章 覬覦者米格爾一世第1203章 大吐苦水第310章 西婆羅洲第546章 甩包袱第935章 虛假的勝利第959章 巷戰第659章 自投羅網第1199章 鐵路(下)第1565章 飛行試驗(中)第1125章 征服阿爾巴尼亞(中)第1401章 不值一提第85章 天選之將第1395章 嘈雜(有馬)第951章 舊瓶裝新酒第1309章 山中賊第1129章 絕處逢生,但沒完全活過來。第476章 龐大艦隊第1114章 血色之刃第865章 白刃戰?第1232章 人爲財死第1144章 維也納和會30第1317章 烏拉,東 西羅馬帝國!第755章 遲來的敵軍第45章 新阿拉莫之戰(上)不好意思之前給草第1354章 我愚蠢的弟弟啊!第173章 孤注一擲第270章 試點教育的二三事(上)第605章 乘風破浪第48章 新阿拉莫之戰(中)第1141章 止損第1411章 英國人的套路第1211章 急中生“智”第728章 戰前動員第1358章 泥足巨人第567章 信仰和生意第1278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1368章 銅第1331章 1849年維也納合約第168章 各懷鬼胎(上)【爲打賞投票的書友第380章 基佐倒臺第619章 兄弟第1515章 前倨後恭第133章 放火燒山第357章 第一次聖彼得堡會議第926章 比利時人的掙扎第257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1260章 再飛一會兒第209章 給英國人放血第811章 天命與奇蹟第568章 紙第563章 遲來的硬氣第1341章 太陽第1399章 我拒絕第1163章 注資第932章 閹雞對青蛙第296章 蒂羅爾兵工廠第334章 巴加莫約宣言第1378章 君士坦丁堡之行(下)第951章 舊瓶裝新酒第746章 閒談第1370章 破心中賊第202章 好消息第996章 “參見”第679章 弗蘭茨的私兵第117章 北美三兄弟第866章 提切諾河之戰(上)第14章 內憂 (中)第1260章 再飛一會兒第909章 國殤第1308章 沙皇出征第379章 那慕爾之戰第537章 亮相第843章 拖字訣第1178章 趁火打劫第1491章 印度訪客第175章 貝魯特海戰(下)第729章 一場演講第37章 吃回扣第1174章 特蘭西瓦尼亞第349章 誰富有,誰統一。第1256章 總是慢半拍的俄國第1258章 和平接收第852章 參謀總部第55章 不醉第598章 英國佬的反擊第1183章 科蘇特的抉擇第1031章 和平的底線第196章 墨西哥補強計劃第85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下)第279章 化妝品第384章 電報第1513章 畫蛇添足第453章 進退兩難第1005章 匈牙利人的新政策(下)第720章 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