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天選之將

第85章 天選之將

維也納,弗蘭茨臥室。

弗蘭茨其實一直很好奇,爲什麼奧地利會關閉蒂羅爾的銀礦,明明二戰後期還能開採,直到1957年才枯竭的礦脈,爲什麼會在1827年就停止開採了。

塔利亞找到了一份關於蒂羅爾銀礦的報告,上面給出的原因是蒂羅爾銀礦品質不佳,收益抵不上成本,最後不得不叫停。

弗蘭茨揉了揉下巴,爲啥在奧地利政府手中就連年虧損,然後轉到個人手中就能繼續開採百年。

弗蘭茨將幾份礦山的收益表對在一起比較,發現蒂羅爾銀礦的收益還不如自己名下的鐵礦。

弗蘭茨覺得不太可能,除非採不到銀礦,否則銀礦的收益怎麼也不可能比鐵礦還低,而從後世私人企業可以繼續開採上百年來看,蒂羅爾銀礦遠未到枯竭的時候。

那麼可能只有一個,就是監管不力,就像大清的海關一樣四處漏風。

更讓弗蘭茨生氣的是,不知道是哪個大聰明想出來的,居然在放棄蒂羅爾銀礦時,將礦坑炸燬掩埋了。

重新挖掘礦坑不但費時費力,還要額外支出一大筆費用。

但總體上講蒂羅爾銀礦的復採,對於奧地利還是十分有利的,畢竟這可是直接收益,還能用來抵押騙貸款。

奧地利陸軍的問題好解決,真臘的訂單又來了,除了六千支步槍以外,他們還想要20門大炮。

只不過這次他們不是用白銀付賬,而是一部分白銀,一部分黃金,還有象牙,珍珠,玉石,以及一些珍貴木料。

看起來真臘那邊已經下定了決心,或是遇到了大麻煩,這對真臘來說可能是一場浩劫,但對於奧地利來說是一次機遇,就看安布羅修斯能不能把握住了。

當然弗蘭茨也會讓教會幫忙出份力的,畢竟勞舍爾大主教最近賣神聖光輝和聖水賺了不少錢。

漂白粉和酒精又沒什麼成本,雖然有人發現了,但是影響力卻遠不及教會,同樣的產品就是賣不出去,而教會那邊甚至供不應求。

教會爲了排擠可能的競爭者,瘋狂的壓低價格,也讓一些沒實力的人望而卻步。

隨着教會產品的推廣,原本應當爆發的霍亂並沒有在維也納的貧民窟中出現。

而整個奧地利因痢疾而死的人數,也在直線下滑,再加上最近幾年的豐收和經濟的景氣,鐵路建設和公共工程又吸收了大批流民,讓奧地利人民的幸福感增加了不少。

海軍的問題就難辦了,想造一支艦隊,那麼幾百萬弗洛林就是聽個響,最多搞出幾艘護衛艦和巡航艦,再算上火炮和水手的訓練,那花費簡直是天價。

奧地利海軍方面提出要造四艘四級戰列艦、六艘巡航艦、以及十艘護衛艦的強大編隊,以保持對薩丁海軍的絕對壓制力。

實際上薩丁王國海軍有一艘二級戰列艦作爲旗艦,還有一艘三級戰列艦,以及十艘四級戰列艦,雖然在艦船數量上遠少於奧地利海軍,但是炮艦和戰列艦的差距並不是數量就能彌補的。

1827年的海戰中,英國戰列艦“亞細亞”號和“伊斯特”號,闖入埃及海軍隊列,僅用兩個小時就粉碎了埃及的海軍夢。

然而他們並不是英國人在海上的最強力量,在那些一級風帆戰列艦面前也只能瑟瑟發抖。

奧地利的對手不是英國人,也不是薩丁王國,而是埃及人的艦隊。

此時與英國比拼海上力量等於找死,奧地利能用的戰列艦數量還比不上對方一級戰列艦的數量。

薩丁王國與奧地利接壤,完全可以用陸軍平推,不用懷疑奧地利軍隊絕對有這個實力。

而兩次土埃戰爭中,奧地利暴露出來的無能,纔是奧地利國際地位下降的真正原因。

後世人總說梅特涅軟弱無力,才導致英國人跳過奧地利單獨對埃及施以懲罰。

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奧地利沒有一直強大的海軍,只能看英國人的臉色、法國人的臉色、俄國人的臉色,導致梅特涅舉棋不定,最後只能默認英國的行爲在英國背後做小弟。

可英國人並沒有打算收奧地利帝國這個小弟,轉身就將奧地利丟在一邊,克里米亞戰爭時又拉出來背鍋。

爲了改變奧地利的命運,一支能打敗埃及艦隊的海軍是必須的。

在納瓦里諾海戰之後,埃及的海軍遭到了毀滅性打擊,以此時奧地利海軍的力量還真能應付。

但如果一切按照歷史的發展,奧斯曼的艦隊會叛逃到埃及,而此時奧斯曼的艦隊擁有大小艦船三十餘艘,其中包括這個時代最大的風帆戰列艦“馬哈茂迪耶”號。

這就不是奧地利海軍能應對的了,沒有實力自然底氣不足,當然指望奧地利能在兩三年裡就建立一支能打敗奧斯曼海軍的艦隊同樣不現實。

但建立一支能迅速打敗埃及艦隊,並且能將奧地利陸軍投送到埃及的混編艦隊,還是有希望的。

當然由奧地利出兵解決這場紛爭只是最後方案,弗蘭茨還是希望梅特涅親王能完成外交勝利的成就。

對於奧地利的海軍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卡爾大公的第三子弗里德里希大公要加入海軍了。

這位喜歡船模的大公將會對奧地利海軍進行全面的改革,奧地利海軍也會迎來自己的第一個輝煌時期。

弗里德里希大公13歲從軍校畢業,又花了兩年時間學習造船,16歲加入海軍開始着手改革,是一位既有才華,又有熱情,還有財力的天選之人。

然而這樣一位天才也不會想到,在四年之後就要面對一場改變奧地利帝國命運的博弈,他的改革還是太保守了。

土埃戰爭的輸家不只是埃及,奧地利暴露了自己外交上的軟弱和海軍實力的單薄。

1840年,奧地利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協同封鎖了亞歷山大港,炮轟了西頓、貝魯特,並在阿克組織了登陸,血虐了埃及軍隊。

看起來十分風光,炫耀了國威,然而在老牌帝國眼中,奧地利的海軍如小丑一般,臨時組織的海軍陸戰隊更是可笑至極。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奧地利隨軍貴族們看到的是奧地利艦隊數量龐大,火炮一輪輪齊射硝煙漫天。

然而英法的艦隊司令看到的是一羣不懂海軍戰術的雜魚,造船技術更是拙劣的可怕,並沒有能支撐海上戰役的大型艦船。

主力火炮居然是8磅炮,一度讓英國的艦隊司令覺得對方是羣陸軍。

實際上奧地利的海軍,大部分軍官都是從陸軍中臨時抽掉的,技術人員也都是臨時招募的,至於水手很多都是從港口酒吧招來的臨時工。

這樣一支臨時拼湊的部隊,很難讓英國這種海軍傳統深厚的強國看得起。

(本章完)

第1460章 放一把火第837章 所託非人第1019章 薩爾堡之戰(下)第224章 罪魁禍首第238章 一個月太久,只爭朝夕。第654章 教皇國第425章 風景這邊還好第266章 代理人第1106章 輪迴第935章 虛假的勝利第272章 討伐文明之敵第777章 奧爾加尼古拉耶芙娜(下)第42章 遠方的來信第1213章 圍城(上)【中秋快樂】第1665章 秘密協定第1521章 蘇伊士鐵路第1304章 黃雀在後第721章 想錯了第1062章 開戰第828章 又是一個災年第1302章 攔路之人第357章 第一次聖彼得堡會議第890章 石勒蘇益格第285章 克虜伯與奧地利的恩怨請假,明天儘量三更。第25章 弗朗茨二世的煩惱第649章 探險日誌第842章 以防萬一第271章 試點教育的二三事(下)第8章 不服便戰第1302章 攔路之人第1363章 掠奪式的索取第362章 林肯先生第1435章 《康斯坦察條約》第1198章 鐵路(上)第1388章 醉翁之意(中)第632章 雨果來了第135章 白馬之圍第1280章 戰後處理第676章 東西 南北第1562章 阿爾伯特的計劃第954章 大權獨攬第1662章 大勢所趨下的暗流第1411章 英國人的套路第1322章 暴走的時代第1287章 熱血難涼第576章 內憂外患第1219章 臺前(中)第1657章 另一條道路第1049章 一次憤怒的起義第687章 難民壓境第463章 人如草芥第241章 白人酋長與棉花第208章 梅開二度第656章 庇護九世第869章 血脈覺醒第80章 亞歷山大的任務第1310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1142章 惺惺相惜第1164章 運河監察委員會第498章 西里西亞(2)第1287章 熱血難涼第743章 拐了第405章 南洋,南明。第266章 代理人第15章 內憂 (下)第1458章 土著 贖金和奎寧第156章 無能的懲罰第401章 留學生國慶快樂第90章 我們的目標是第768章 無能狂怒第1081章 大刀闊斧第662章 挑戰者第912章 反面教材第1331章 1849年維也納合約第1302章 攔路之人第945章 宣傳第901章 殺戮的大天使第531章 會議開始第1411章 英國人的套路第1654章 父與子第1623章 沒有如果第118章 酷暑第1583章 宣戰伊梅里納第1022章 聚會第1161章 天價賠償第587章 解釋一下第1261章 伊莎貝爾二世和卡洛斯六世第1543章 軍校內的學閥第187章 反對無效(上)第496章 躁動的歐洲第743章 拐了第1256章 總是慢半拍的俄國第1109章 龍困淺灘第1613章 烏合之衆第30章 真臘國慶快樂第1510章 無恥之徒第1637章 審查官的拜訪
第1460章 放一把火第837章 所託非人第1019章 薩爾堡之戰(下)第224章 罪魁禍首第238章 一個月太久,只爭朝夕。第654章 教皇國第425章 風景這邊還好第266章 代理人第1106章 輪迴第935章 虛假的勝利第272章 討伐文明之敵第777章 奧爾加尼古拉耶芙娜(下)第42章 遠方的來信第1213章 圍城(上)【中秋快樂】第1665章 秘密協定第1521章 蘇伊士鐵路第1304章 黃雀在後第721章 想錯了第1062章 開戰第828章 又是一個災年第1302章 攔路之人第357章 第一次聖彼得堡會議第890章 石勒蘇益格第285章 克虜伯與奧地利的恩怨請假,明天儘量三更。第25章 弗朗茨二世的煩惱第649章 探險日誌第842章 以防萬一第271章 試點教育的二三事(下)第8章 不服便戰第1302章 攔路之人第1363章 掠奪式的索取第362章 林肯先生第1435章 《康斯坦察條約》第1198章 鐵路(上)第1388章 醉翁之意(中)第632章 雨果來了第135章 白馬之圍第1280章 戰後處理第676章 東西 南北第1562章 阿爾伯特的計劃第954章 大權獨攬第1662章 大勢所趨下的暗流第1411章 英國人的套路第1322章 暴走的時代第1287章 熱血難涼第576章 內憂外患第1219章 臺前(中)第1657章 另一條道路第1049章 一次憤怒的起義第687章 難民壓境第463章 人如草芥第241章 白人酋長與棉花第208章 梅開二度第656章 庇護九世第869章 血脈覺醒第80章 亞歷山大的任務第1310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1142章 惺惺相惜第1164章 運河監察委員會第498章 西里西亞(2)第1287章 熱血難涼第743章 拐了第405章 南洋,南明。第266章 代理人第15章 內憂 (下)第1458章 土著 贖金和奎寧第156章 無能的懲罰第401章 留學生國慶快樂第90章 我們的目標是第768章 無能狂怒第1081章 大刀闊斧第662章 挑戰者第912章 反面教材第1331章 1849年維也納合約第1302章 攔路之人第945章 宣傳第901章 殺戮的大天使第531章 會議開始第1411章 英國人的套路第1654章 父與子第1623章 沒有如果第118章 酷暑第1583章 宣戰伊梅里納第1022章 聚會第1161章 天價賠償第587章 解釋一下第1261章 伊莎貝爾二世和卡洛斯六世第1543章 軍校內的學閥第187章 反對無效(上)第496章 躁動的歐洲第743章 拐了第1256章 總是慢半拍的俄國第1109章 龍困淺灘第1613章 烏合之衆第30章 真臘國慶快樂第1510章 無恥之徒第1637章 審查官的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