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帝心

永康帝賜了座,霍惜上去把還在遊神的張輔扶了起來。

張輔看了她一眼,霍惜也看他,父女二人對視完,小心落座。霍念也挨着姐姐坐了下來。

也不知是初生牛犢還是怎樣,霍唸對皇帝的到來,與他姐姐一樣鎮定,惹得永康帝不由得地多看了這姐弟倆幾眼。

自己是臨時起意,進來時,大廳裡的人無一知道,這姐弟倆不可能知道他在旁邊。

心中點頭,很是讚賞。

相比於霍惜姐弟倆的鎮定,就是張輔都有些惶恐,更不用說太夫人和張碧瑤了。

張碧瑤連三分之一的凳子都沒坐到,眼睛裡的哀傷遮都遮不住,她已知道,她母親怕是真的完了,再無轉圜的機會了。

若只有張家內部的事尚且還好,可還有射縣的事,不管事實與否,府裡都不可能讓母親被帶走調查。

皇上再看重父親,也不能包庇。

張碧瑤閉了閉眼,眼淚順着眼角滾落。

霍惜看了她一眼,嘆了口氣。

穆儼站在皇旁的後側,見她如此,眉頭皺了皺。這丫頭還是心軟,對敵,需知斬草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道理。

衆人落座後,沒人敢看皇帝,永康帝卻饒有興趣地把衆人的表情一一看在眼裡。

“愛卿,可是大好了?”

張輔誠惶誠恐:“多謝陛下關心,臣已有好轉。因臣之故,令陛下操勞,是臣的不是,臣罪該萬死。陛下私出內宮,若是……臣闔族赴死,都難辭其咎。”

“愛卿言重了。卿爲我大衛建功無數,與你父兩代人漚心瀝血,保我大衛安穩,又數度出生入死,朕,不能不來看望一二。”

這不是方纔她說的話?沒想到皇上竟記住了。

霍惜面上有些羞赧,起身請罪:“臣女言語有失,請皇上恕罪。”

“哈哈哈……”

永康帝笑了起來:“何罪之有?難道你方纔說的不對?你祖父,你父親沒爲我大衛立過赫赫戰功?”

張輔這才知道,這番話是囡囡說的,不由地看了她一眼,面上露着欣慰的笑,囡囡還記得她的祖父。

永康帝讓霍惜起身落座,有些懷念地說道:“你祖父的音容樣貌,朕還記得。當年東昌之戰,你祖父爲了救朕,闖入敵方陣中,拼到最後一刻,直至力竭戰死……朕甚感悲痛。”

張輔太夫人等人又急忙跪下:“臣惶恐。”

WWW•ttκa n•¢O

“起來起來。”永康帝在座上虛扶,叫衆人起身。

“如今北邊韃靼、瓦剌等草原部族仍想着復僻,對我朝虎視耽耽,東南沿海又有倭人擾邊,西南邊境也時有不穩,國朝還需要卿這樣的虎將。見卿大好,聯心甚慰。”

“臣願爲陛下分憂。”

“甚好。”

君臣二人當着霍惜等人的面,就談起國事來,說了一番北征之事,又說了要練水兵,以解東南百姓之苦。

全然忘了方纔之事。

太夫人悄悄看了霍惜一眼,心中納悶,皇上到底是什麼時候來的?是從一開始就來的,還是後來纔來的?又聽了多少?

是這丫頭請來的嗎?

不不,她還沒有這麼大的能耐。

可是,她怎麼知道皇上在幕帳後的?她方纔所爲是做給皇上看的?

霍惜餘光看到太夫人正注視着她,但眼神沒撇過一回。只垂目看着廳中的地磚,並不到處亂看。皇上與張輔的說話,似乎也沒用心聽。

永康帝一邊與張輔說話,一邊留意霍惜和霍念。心中暗自點頭。

英國公選的這個世子,甚是不錯,假以時日,定能撐起國公府的門楣,並再進一層。再看他這姐姐,比之更加優秀。

可惜了,他沒多的兒子。

孫子嘛,最大的皇長孫也才十三歲,可惜。不然把英國公綁在自家船上,還怕他不盡心盡力?再看旁邊的張碧瑤,搖了搖頭。

“世子,你的腿傷可好了?”看向霍念。

霍念起身,正要回話,永康帝手壓了壓,“坐着回話,毋須多禮。”

“謝皇上。回皇上,小子已大好,再養幾日,就能跟着父親練武了。”

“哦?”永康帝很高興,“跟着你父親可學了些什麼?”

“回皇上,父親教小子騎射,長槍術,也教劍戟和大刀。小子喜歡看兵書,父親就爲小子分析過去的戰例,小子喜歡聽這些。”

“哦?你還喜歡看兵書?”

永康帝大喜,往張輔那邊看了一眼,見他面上淡淡地笑着,並不爲兒子解釋,看來那小子說的是真話,並沒有誇大,心中讚許。

他本身就是個能戰之人,聽說那小子喜歡看兵書,又喜歡聽戰例分析,便問道:“東昌之戰,你可知?”

霍念點頭,父親頭一戰就講了東昌之戰。祖父就是折戟在東昌之戰,讓他無緣見上一面。霍念當時聽得尤其認真。

“東昌之戰咱們打得甚爲艱難,還讓你祖父丟了性命。南軍說這是靖難的第一場大捷……”

永康帝想起這場戰事,心中還是有諸多遺憾,“你小子來說說看,這場戰,爲何南軍勝了,我軍敗了?若你爲主帥,又如何佈局?”

霍念看了張輔一眼,得他鼓勵,心中定了定。

“回皇上,南軍有數倍於我軍的兵力,又有先進的火器……但我軍有精銳騎兵,是南軍所不及……”

永康帝邊聽邊點頭,不時看張輔一眼。

張輔瞭解永康帝,看得出皇上對念兒的認可,張輔心裡很是高興。

哪個做父親的,見別人稱許自家孩子不高興的?但他面上不動聲色。

永康帝聽完霍念所說,拍手叫好:“好!你小子有你父祖之風。假以時日,定能青出於藍勝於藍!”

看向張輔:“這是我朝未來的小將星,愛卿需用心教導,不可出了差池。”意有所指。

張輔如何不知,拱手:“臣必不辱使命。”

霍念聽到皇上誇他,有些羞澀,看了姐姐一眼。霍惜朝他笑笑。

永康帝看到,對着霍惜笑道:“你這丫頭,把你弟弟教養得好,是大大的功勞。貴妃娘娘在內宮寂寞,朕稍後就讓人給你送來宮牌,可隨時出入內宮。若得閒,就帶上你弟弟,多去看望貴妃娘娘,她見着你們高興。”

“是,臣女記下了。”

永康再不多說,起身準備離開。

第858章 合伴夥伴第65章 攔路第53章 竟然有銀票第766章 人不見了第201章 原來是你們第781章 得報第426章 全家一起去第287章 是他的生辰第667章 女學第864章 經營之法第655章 有備無患第140章 買不起官服第901章 恩怨第831章 活着纔有希望第814章 勞軍第878章 綁來第581章 你毀了我第819章 軍中遇險第716章 議定第413章 少年朋友第650章 後事第317章 意外的消息第263章 忽悠第363章 霍五娘領活第85章 心思第734章 初初交鋒第916章 勸你善良第128章 巧舌如簧第270章 行會邀請第567章 遺憾第33章 如此賣魚第652章 新的八卦第375章 禍福難料第787章 牆頭草第273章 心頭火熱第275章 忠僕第519章 不易第768章 尋人第151章 榮華上頭第122章 漁獲喜人第229章 回信敘家事第389章 再至淮安第579章 獲罪第43章 一戰吳有才第398章 異地相逢第257章 違禁品第111章 上勾第74章 攬活第221章 離開第33章 如此賣魚第55章 買橘第705章 永康十四年第626章 傳承第865章 如何解困第643章 誰做孽第105章 栽跟頭第368章 霍安第276章 悄摸摸的第719章 兩淮之利第537章 透露第710章 歸寧第618章 替死第98章 要糧食滿倉第159章 真是太好看了第175章 與你攜手第491章 勸說第611章 上門第704章 要當大將軍第740章 孤家第40章 新的想法第308章 傳家的手藝第877章 一匣銀票第882章 奈我何第691章 不忍第62章 保不住第489章 機會給有準備的人第184章 崛起第307章 扇子賣得好第770章 絕望第177章 廣豐水第408章 當家作主第291章 僥倖脫險第182章 代價第449章 因材施教第845章 還擊第72章 爺我偏不(給昨天打賞投票的朋友加更第782章 不甘第40章 新的想法第389章 再至淮安第380章 不愁嫁第236章 重合第346章 是謀逆嗎第911章 證據第551章 聯手第872章 賒貨第164章 我只是我第225章 以命相酬第926章 番外家和第42章 遇見小騙子第778章 不易
第858章 合伴夥伴第65章 攔路第53章 竟然有銀票第766章 人不見了第201章 原來是你們第781章 得報第426章 全家一起去第287章 是他的生辰第667章 女學第864章 經營之法第655章 有備無患第140章 買不起官服第901章 恩怨第831章 活着纔有希望第814章 勞軍第878章 綁來第581章 你毀了我第819章 軍中遇險第716章 議定第413章 少年朋友第650章 後事第317章 意外的消息第263章 忽悠第363章 霍五娘領活第85章 心思第734章 初初交鋒第916章 勸你善良第128章 巧舌如簧第270章 行會邀請第567章 遺憾第33章 如此賣魚第652章 新的八卦第375章 禍福難料第787章 牆頭草第273章 心頭火熱第275章 忠僕第519章 不易第768章 尋人第151章 榮華上頭第122章 漁獲喜人第229章 回信敘家事第389章 再至淮安第579章 獲罪第43章 一戰吳有才第398章 異地相逢第257章 違禁品第111章 上勾第74章 攬活第221章 離開第33章 如此賣魚第55章 買橘第705章 永康十四年第626章 傳承第865章 如何解困第643章 誰做孽第105章 栽跟頭第368章 霍安第276章 悄摸摸的第719章 兩淮之利第537章 透露第710章 歸寧第618章 替死第98章 要糧食滿倉第159章 真是太好看了第175章 與你攜手第491章 勸說第611章 上門第704章 要當大將軍第740章 孤家第40章 新的想法第308章 傳家的手藝第877章 一匣銀票第882章 奈我何第691章 不忍第62章 保不住第489章 機會給有準備的人第184章 崛起第307章 扇子賣得好第770章 絕望第177章 廣豐水第408章 當家作主第291章 僥倖脫險第182章 代價第449章 因材施教第845章 還擊第72章 爺我偏不(給昨天打賞投票的朋友加更第782章 不甘第40章 新的想法第389章 再至淮安第380章 不愁嫁第236章 重合第346章 是謀逆嗎第911章 證據第551章 聯手第872章 賒貨第164章 我只是我第225章 以命相酬第926章 番外家和第42章 遇見小騙子第778章 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