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吾願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自桓氏回京之後,江、杜、週三姓便一直被打壓,而桓道非在朝堂上的種種舉動,也大有把江氏往死裡摁的架勢。???壹看書?·因爲在七姓之中,唯一能夠與桓氏稍加抗衡的,就只有江氏。

也正因如此,江僕射纔會對桓氏如此忌憚,

好在,江氏與杜、週二姓訂下的攻守同盟,在這一刻起到了關鍵作用,那句口信,便是最好的投名狀。

而隨後,江九郎突然便傳來了消息,說是接到了調令,着他即日返回大都,另有旁人接替他的監軍之職。

直到最近,江僕射纔打聽出來,那接替江九郎之人,竟是薛允衡。

有了這兩樣前提,泗水那一戰,基本上已經可以保證江氏無虞了。

不過,此念一起,江僕射很快便又斂下了歡容。

縱然有了蘇長齡與杜驍騎的雙重保證,他對泗水之戰的前景,仍舊很是擔憂。

他看向了蘇長齡,沉聲問道:“先生可有把握?”

“僕可以項上人頭擔保!”蘇長齡說道,語氣十分肯定:“我夜觀天相,又以先天之數推演了數次,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泗水大戰之後,天下七姓,當以江氏爲尊。至於桓氏麼……”

他眸帶深意地看向了江僕射,淡笑着道:“……若僥天之倖,桓氏還能勉強列於冠族之列,但卻極難。以我推斷,桓氏此役,乃是九死一生之格局,想要翻身,應是再無????·”

江僕射靜靜聽着,沉默不語,面上的神色仍舊頗爲肅殺。

蘇長齡不動聲色地端詳着他,驀地捋須問道:“僕射大人所憂者,是不是江氏那五千精銳?”

“先生知我也。”江僕射嘆了口氣,語氣變得沉重起來:“我江氏始終被桓氏壓了一頭,非是我江氏子弟不夠出衆,亦非我江家資財不足,而是因爲我江氏缺一個領兵之將,更缺練兵之材,因此之故,江氏府兵,便始終要比桓氏弱些。而即便如此,我江氏之所以能夠勉強與桓氏抗衡,亦是因了這五千精銳。這五千精兵,乃是我江氏傾注無數心血打造出來的,若將他們全數投入泗水一役,我,委實不太放心。”

說到這裡他便看向了蘇長齡,目中劃過了隱晦的神色,續道:“先生有所不知,那桓公之嫡長子桓子澄,據聞乃是天縱奇才,極擅詭戰。當年老桓公一眼就看出此子天賦,特意將他帶在身邊,親手調教,將桓氏詭戰之術傾囊相授。若這傳聞屬實,則那桓子澄,怕是極不好對付。”

他說着已是蹙起了眉,俊逸的臉上一派沉凝。

他與薛允衍並稱“大都雙俊”,形容風度皆是上乘,若不然,中元帝也不會這樣看中於他。此刻他縱然愁眉深鎖,舉止間卻不見半分侷促,瞧來唯覺從容。

聽了他的話,蘇長齡便斂目看向面前的書案,一隻手下意識摩挲着案上的一方玉鎮紙,沉吟地道:“僕射大人所言,亦有一定的道理。僕自天相之中看出,大陳確有一顆將星,出自於桓氏子弟。只是,這將星並不在大都,而是遠在邊塞。”

“哦?”江僕射一下子擡起了頭,面上已有凜然之色:“先生此話怎講?”

“僕射大人勿須擔心,此子不足爲慮。”蘇長齡從容語道,將那方玉鎮紙拿在手中把玩着,面上浮起了一個淡笑:“那顆將星乃是孤星,與桓府有相犯之格,他不來還好,他若一來,桓氏必敗。而那先天之數則顯示,這顆將星不日將會抵達大都,桓氏之敗局,便在他的身上。”

說到這裡,他擡頭看向江僕射,歉然一笑:“僕射大人見諒,我在術數方面的造詣到底有限,縱然推算出此子必將大亂桓氏,但這顆將星指的是何人,以及他與桓府如何相犯、何以相犯,以僕之力,卻是難以推斷出來的。”

江僕射沉默地點了點頭,面上有失望的神色一閃而過。

蘇長齡冷眼看着他,並不說話。

安靜了一會後,便見江僕射再度嘆了口氣,說道:“話說回頭,我所慮者,還是在桓子澄的身上。若此子果然有大能,萬一被他佔得先機,我江家的這點兒家底,可就要盡皆摺進去了。”

蘇長齡聞言,面色卻是分毫未動,淡聲語道:“僕射大人此言甚是。正是因爲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我纔過來向僕射大人獻計。”

“哦?”江僕射立時坐直了身子,雙目灼灼地看着他:“卻不知計將安出?”

蘇長齡微微一笑,將手指點了點自己,說道:“僕,願爲僕射大人馬前卒,前往泗水,助江氏一臂之力。”

“哦?”江僕射大爲驚訝,旋即那面上便迸出了喜色,急聲問道:“先生果然願意前往泗水關麼?”

“此計乃是我獻予僕射大人的,我若不能身先士卒,又有何面目見大人?”蘇長齡斷然語道,霍地站起身來,單膝點地,叉手說道:“僕願前往泗水,望大人成全。”

江僕射先是一怔,旋即仰天長笑,親自上前扶起了蘇長齡,心神激盪之下,語聲竟微有些發顫:“有了先生這句話,泗水無恙,我江氏,亦無恙。”

這蘇長齡在兵法上頭極有天賦,江僕射與他相處日久,自是知曉他的厲害,此時聽聞他願意前往泗水關,則江氏那五千精銳,自是得保,他這顆心立時便放下了大半。

此時,蘇長齡仍舊維持着方纔叉手的姿勢,沉聲道:“我蘇長齡在此立誓,誓與江氏府兵共存亡。軍在人在、軍去人亡。如若事敗,必提頭來見!”

“先生萬勿如此說。”江僕射似是極爲動容,眼眶竟是有點紅了:“便是我江氏府兵不保,先生也一定要活着回來。我有先生一人,足矣。”

此言大有折節下交之意,蘇長齡直是滿臉的感動,莊容道:“大人待僕之誼,僕無以爲報,願爲大人赴湯蹈火。”

江僕射心下越發歡喜,親自上前扶他歸了座,復又親手替他倒了盞茶,雙手呈上,笑道:“以茶代酒,吾敬先生!”

第986章 梅初綻第1037章 墨少津第816章 藏鋒閣第521章 密密縫第004章 陌上游第081章 漏夜殘第962章 金蛇衛第635章 鼓上旋第887章 將落雨?第123章 胭脂引第913章 論孝義第165章 女蟊賊第1015章 品江山第026章 無戀棧第856章 望安好336章 再無涉第二百六十四章 灰衫人第087章 茉莉粉第001章 草堂秋第310章 林守誠第079章 暫借刀第172章 壺關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青澀郎第839章 羞難抑第542章 臥龍嶺第951章 連環計第295章 傳錦囊第826章 素羅軟第865章 情有寄第587章 悚然驚第570章 老花匠第843章 互推諉第1010章 無把握第二百零一章 論紛繁第473章 皆陽謀第三百五十七章 3公議第三百五十七章 3公議第342章 拈花語第767章 行捷徑第二百八十四章 月華綢第694章 筵開處第775章 拎小雞第二百五十八章 母女會第904章 腦卒中第781章 染硃砂第075章 遵遺願第390章 觀閥閱第577章 明前因第547章 犬無牙第475章 忽重疾第465章 賞花約第217章 金御衛第969章 情辭切第316章 米糧鋪第975章 **之第852章 這位是第066章 青絲君第603章 似曾見第686章 贈領緣第180章 輕葉飛第778章 忽有變第863章 二宗師第231章 天機變第984章 威赫赫第527章 返埒縣第900章 母與子第353章 壽成殿第519章 險過關第1001章 無江氏第二百三十八章 桃花信第583章 難割捨第058章 析隱弊第848章 陳惠姑第287章 來時夢第540章 從別後第053章 獨從容第248章 林中廟第762章 泊行舟第882章 風驟止第473章 皆陽謀第231章 天機變第385章 細雪來第101章 暈青瓷第347章 可換衣第812章 下神壇第898章 雨成勢第189章 錦樓會第942章 萬壽宴第718章 散騎郎第821章 正空虛第530章 李威風第800章 姊妹杳第422章 灰衣女第931章 尋舊物第874章 知松濤第371章 水正吉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乍起第488章 九霄宮第607章 願引路第518章 兔布偶
第986章 梅初綻第1037章 墨少津第816章 藏鋒閣第521章 密密縫第004章 陌上游第081章 漏夜殘第962章 金蛇衛第635章 鼓上旋第887章 將落雨?第123章 胭脂引第913章 論孝義第165章 女蟊賊第1015章 品江山第026章 無戀棧第856章 望安好336章 再無涉第二百六十四章 灰衫人第087章 茉莉粉第001章 草堂秋第310章 林守誠第079章 暫借刀第172章 壺關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青澀郎第839章 羞難抑第542章 臥龍嶺第951章 連環計第295章 傳錦囊第826章 素羅軟第865章 情有寄第587章 悚然驚第570章 老花匠第843章 互推諉第1010章 無把握第二百零一章 論紛繁第473章 皆陽謀第三百五十七章 3公議第三百五十七章 3公議第342章 拈花語第767章 行捷徑第二百八十四章 月華綢第694章 筵開處第775章 拎小雞第二百五十八章 母女會第904章 腦卒中第781章 染硃砂第075章 遵遺願第390章 觀閥閱第577章 明前因第547章 犬無牙第475章 忽重疾第465章 賞花約第217章 金御衛第969章 情辭切第316章 米糧鋪第975章 **之第852章 這位是第066章 青絲君第603章 似曾見第686章 贈領緣第180章 輕葉飛第778章 忽有變第863章 二宗師第231章 天機變第984章 威赫赫第527章 返埒縣第900章 母與子第353章 壽成殿第519章 險過關第1001章 無江氏第二百三十八章 桃花信第583章 難割捨第058章 析隱弊第848章 陳惠姑第287章 來時夢第540章 從別後第053章 獨從容第248章 林中廟第762章 泊行舟第882章 風驟止第473章 皆陽謀第231章 天機變第385章 細雪來第101章 暈青瓷第347章 可換衣第812章 下神壇第898章 雨成勢第189章 錦樓會第942章 萬壽宴第718章 散騎郎第821章 正空虛第530章 李威風第800章 姊妹杳第422章 灰衣女第931章 尋舊物第874章 知松濤第371章 水正吉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乍起第488章 九霄宮第607章 願引路第518章 兔布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