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連環計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哦?”三皇子玩味似地看了看秦素,又看了看太子殿下:“這人所說的主公,是何人?”

俞氏的臉色越發地白,雙脣亦微微顫抖起來:“他說的主公,是……是……桓家的大郎君。”

殿宇中,再度變得安靜起來。

俞氏說出的最後幾個字,就如同一句詛咒,讓在座的所有人,都微微色變。

良久後,中元帝的語聲方纔響了起來:“俞氏,你見到桓大郎了?”

俞氏連忙垂下了頭,兩手扶地,顫聲道:“回陛下的話,是的,那桓大郎……親來了一趟青州,將十三娘領走了。”

“那是何時之事?”中元帝問道,面色反倒不再像方纔那樣陰冷,而是一臉散淡。

俞氏立時回道:“回陛下,民婦記得那是前年夏末時候的事兒,大約是在處暑前後。具體的,民婦委實是想不起來了。”

俞氏話音落地,殿中又是一片安靜。

說起來,這俞氏言語謙恭、條理清晰,行動間又有一種溫婉柔和的感覺,極易予人好感。

聽了她的話,中元帝的神情似是緩和了些,溫言道:“起來回話罷。”

俞氏連忙伏地謝過,旋即便站起了身。

三皇子此時便上前一步,向着中元帝揖手道:“父皇當還記得,前年的處暑前後,正是晉陵公主被認回之時。可父皇與我們卻從不知曉,幾乎就在同一時間,桓氏亦認回了他們的女兒,亦即這位桓十三娘。如此巧合,兒臣乍然聽聞時,心裡是惶惑的,總覺得,這樁樁件件,就像有人經過精心算計,掐好了前後時間,將兩件事……同時達成。”

他拖着長音說出了最後一句,一臉地意味深長。

除秦素之外的所有人,此時皆是目露震驚。

好一會兒後,四皇子方纔顫聲道:“這莫非竟是……狸貓換太子?”

此聲一出,滿室俱寂。

秦素陡然轉眸,冷厲的視線向他身上一轉。

四皇子似是自知失言,一語說罷立時便將衣袖掩了口,蒼白而溫秀的臉上,泛起了不敢置信的神情。

“狸貓換太子,四皇弟這話卻也不盡然。”三皇子俊雅的臉上溢着笑,擡手撫向腰畔的螭紋玉珮,眸光微閃:“依我說,魚目換珠,還差不離。”

四皇子仍舊維持着失言而驚的神情,怔忡地點了點頭。

三皇子便又看向了中元帝,躬身道:“父皇,兒臣斗膽,想要在此時將兒臣的推測,或者不如說是一個離奇的故事,說予衆兄弟姊妹聽聽,不知可否?”

“可。”中元帝從口中吐出了一個字,面無表情。

三皇子卻是滿臉地歡喜,再向他躬了躬身,便轉向了衆人:“說起來,這個故事要從十五年前說起。”

他的語聲沉而緩慢,彷彿故意要讓所有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五年前,本朝有一大族,正於遼西邊陲受那流放之苦,那時,他們偶爾聽到了一個傳聞,道說才登基的當朝天子有一幼女流落民間。這戶大族聽了這事,便動起了別樣的心思。這戶大族乃是我朝冠族,實力雄厚,他們要調查這些事情,還是很容易的。而幾經查訪之後,他們終是查知,那落難的小公主卻是被好心人收留了,而收留她的那戶人家麼……”

他轉動眼珠往四下看了看,便看向了俞氏,含笑道:“我們便假說那好心的人家便姓秦罷。”

語罷,便勾了勾脣。

衆人的視線盡在他身上,此時見他如此表情,有那麼一兩個人,已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三皇子此時便又道:“這秦氏收留了下了當朝公主,卻根本不知其真正的身份,只將其當僕役一般對待。而在查知這件事後,遼西的那個大族,本來大約是想借獻上公主之機,立個大功,也好得來大赦之令的。只是,機緣巧合之下,新帝登基,天下大赦,這戶大族卻並不在赦免之列。那老族長是個極爲精明的角色,立時便明白,在短時間內想要重回京城,卻是極難的了,就算拿公主去換,只怕亦換不來回京之機。於是,這老族長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便想出了一個連環之計。而若依此計,輕者欺君,重者謀逆,卻是爲我大陳,埋下了一個隱患。”

“這……又是從何說起?”四皇子像是聽得入了神,不由自主地開始發問。

三皇子聞言,便勾了勾脣:“四皇弟請想,那流放的大族明知公主在何處,卻不上報朝廷,而是將這消息隱了下來,只想待價而沽,這是不是欺君?”

四皇子微微點頭,秀氣蒼白的臉上是一抹沉思:“這確實算是欺君了,不過,僅憑這一件事,卻也遠遠構不成謀逆。”

“誠如四皇弟所言,僅此一事,自不能稱之爲謀逆。”三皇子接口說道,面上的笑容很是溫雅:“所以我纔會說,這是個連環計。此計最毒之處,便在於一計雙用,可攻可守,委實大妙。”

他賣關子似地停住了話聲,舉眸四顧,卻見中元帝雖然神情淡然,但眼底有微光閃動,顯是聽得入了心,而其餘諸皇子更是一臉地聚精會神。

三皇子心下極是得意,清了清嗓子,再度續道:“守株待兔、待價而沽,此乃這連環計的第一層,其目的麼,自然是爲了爲族中求得最大的利益、獲得最大的好處;而這連環計的第二層,那就誅心了。這老族長不只按下公主的消息絕口不提,更是悄悄命族中的一名妾室,帶着這個家族纔出生不久的一名女嬰,按照真公主及其生母一路流落的路線,重走了一遍。這家族幼女本就與公主同年,那妾室的年紀亦與公主生母相仿,如此一來,這計策的第二步——‘混淆’——便完成了。那妾室帶着這族中幼女,一路顛沛流離,終是來到了好心人秦氏所在的郡縣。因那妾室因生得極美,勾得那秦氏郎主與之結識。那秦氏郎主見她母弱女幼,便動了惻隱之心,於是便將這妾室收作外室,而那個女嬰,則被他認在了膝下,成了秦氏的外室女。”

第366章 傷心處第744章 博南音第二百一十六章 芙蓉墜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3郎第016章 五十金第二百三十七章 2立儲第121章 秋芳怨第184章 攬秀園第842章 天風閣第069章 沉香屑第349章 何解憂第504章 論嫁娶第593章 以死絕第988章 連珠駑第二百一十三章 蓬萊閣第392章 願附學第603章 似曾見第400章 人已逝第493章 好人否?第297章 暑中話第1044章 又不醜第984章 威赫赫第488章 九霄宮第015章 黃柏紙第799章 從如流第787章 棋子落第610章 上九浮第736章 我保了第825章 白衣郎第494章 夢復醒第818章 賀雲嘯第735章 出猗蘭第893章 迷心術第116章 問素馨第133章 憶成傷第558章 似故人第295章 傳錦囊第二百三十九章 妃子恨第925章 幾時回第634章 薛氏禮第910章 換監軍第385章 細雪來第092章 白衣郎第991章 銀光盛第826章 素羅軟第696章 說正事第686章 贈領緣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亂麻第797章 續前緣第100章 茜羅裙第139章 透雪瓶第544章 夜來人第079章 暫借刀第187章 詢玉佩第330章 故國沓第932章 勝胭脂第343章 林侍衛第082章 斜月墜第979章 金御現第704章 蘆葦深第1049章 別亂碰第023章 桃木澗第731章 皆有疾第360章 攬花箋第720章 斷贗品第788章 通光殿第083章 忽驚魂第506章 吾先上第661章 東風樓第1016章 不可思第058章 析隱弊第779章 風鐸吟第523章 軟顏溫第1043章 山鳥啼第312章 誘以言第868章 漢宮秋第214章 屠狗爾第318章 五人殺第155章 東風嫋第二百七十六章 豪放女第225章 清光皎第643章 青蓮宴第995章 撫紅裙第884章 尋破點第493章 好人否?第812章 下神壇第080章 竹子橋第453章 漢安侯第055章 法服說第830章 盡知悉第675章 守謙沖第077章 風骨論第199章 大謀士第087章 茉莉粉第391章 阿堵郎第630章 雪滿天第123章 胭脂引第559章 不敢言第116章 問素馨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復言
第366章 傷心處第744章 博南音第二百一十六章 芙蓉墜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3郎第016章 五十金第二百三十七章 2立儲第121章 秋芳怨第184章 攬秀園第842章 天風閣第069章 沉香屑第349章 何解憂第504章 論嫁娶第593章 以死絕第988章 連珠駑第二百一十三章 蓬萊閣第392章 願附學第603章 似曾見第400章 人已逝第493章 好人否?第297章 暑中話第1044章 又不醜第984章 威赫赫第488章 九霄宮第015章 黃柏紙第799章 從如流第787章 棋子落第610章 上九浮第736章 我保了第825章 白衣郎第494章 夢復醒第818章 賀雲嘯第735章 出猗蘭第893章 迷心術第116章 問素馨第133章 憶成傷第558章 似故人第295章 傳錦囊第二百三十九章 妃子恨第925章 幾時回第634章 薛氏禮第910章 換監軍第385章 細雪來第092章 白衣郎第991章 銀光盛第826章 素羅軟第696章 說正事第686章 贈領緣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亂麻第797章 續前緣第100章 茜羅裙第139章 透雪瓶第544章 夜來人第079章 暫借刀第187章 詢玉佩第330章 故國沓第932章 勝胭脂第343章 林侍衛第082章 斜月墜第979章 金御現第704章 蘆葦深第1049章 別亂碰第023章 桃木澗第731章 皆有疾第360章 攬花箋第720章 斷贗品第788章 通光殿第083章 忽驚魂第506章 吾先上第661章 東風樓第1016章 不可思第058章 析隱弊第779章 風鐸吟第523章 軟顏溫第1043章 山鳥啼第312章 誘以言第868章 漢宮秋第214章 屠狗爾第318章 五人殺第155章 東風嫋第二百七十六章 豪放女第225章 清光皎第643章 青蓮宴第995章 撫紅裙第884章 尋破點第493章 好人否?第812章 下神壇第080章 竹子橋第453章 漢安侯第055章 法服說第830章 盡知悉第675章 守謙沖第077章 風骨論第199章 大謀士第087章 茉莉粉第391章 阿堵郎第630章 雪滿天第123章 胭脂引第559章 不敢言第116章 問素馨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