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409【正面交戰】

第411章 409【正面交戰】

夏鎮。

隆慶三年才升級爲鎮,明中期的時候還叫夏村。

這是因爲漕運新渠竣工,夏村港口船舶數量劇增,當地工商業變得日趨繁榮。

幾百年之後,夏鎮將發展成微山縣城。

明末的微山湖,還沒有徹底成型。不過,萬曆年間黃河決口,在這片低窪帶形成溼地,再多決口幾次就能變成湖了。

一艘箭型小船,飛快駛到港口,大喊道:“八百里加急!”

港口的另外兩艘小船,立即前來接應。

“送去哪裡?”

“去沂水縣,給張鐵牛將軍!”

新出發的兩艘小船,各自領到四份軍情文書,猶如離弦之箭般,朝着東南方駛去。

哪條船先到下一個站點,就由哪條船先遞出軍情,一直接力航行到最終點。

中國古代打仗,河流非常重要。

歷朝歷代,大規模南征或者北伐,主力幾乎都是順着河道前進。因爲可以用船來運糧食,不僅能加快行軍速度,還能大大減少民夫數量,大大減少對軍糧的消耗。

江西起家的大同軍,已經把內河船隻給玩出花了。

專門打造了一種小船,由小漁船改造。因爲加長縮窄船身,船型似箭,又稱“箭船”。

逆流時兩人協力划槳,其餘時候可以輪流休息。

如果不恤體力全速前進,在靜水狀態下,時速能夠達到35裡以上。

當然,這會把人累趴下的。一般傳遞普通軍情,靜水時速約在20到25裡之間,槳手能夠劃得非常從容。

費如鶴的軍令從南陽鎮出發,沿着大運河至夏鎮,走另一段運河過臺莊(臺兒莊),轉入沂水河一直到沂水縣。

全程河道約700裡,中途換人換船十次,從南陽鎮到沂水只用了三天時間。這還是因爲,夜間速度減慢,逆流速度也很慢,否則一兩天就能抵達。

張鐵牛此時不在沂水縣,而在更北邊的穆陵關。

軍情由船轉馬,快馬送到張鐵牛手裡。

“可是兗州那邊有急事?”宣教官嚴國仕問。

張鐵牛說:“老費那邊也僵住了,讓我們帶兵過去夾攻,這裡只留農兵守城。如果我們這裡走不開,也不用過去,反正韃子的軍糧沒咱們多。拖得越久,韃子越慌,慌起來就會出錯。”

副師長陳福貴說:“去唄,青州府這邊又打不起來。”

“我也打算過去,懶得跟韃子瞎耗了。”張鐵牛鬱悶道。

青州府的戰局也僵住了,黃蜚成功佔領安丘縣、昌樂縣、廣陵鎮,張鐵牛則佔領諸城縣、穆陵關,又遣農兵拿下了日照和安東衛。

就在雙方即將爆發大戰時,鑲白旗的小旗主阿濟格,突然重兵堅守青州府(益都)、臨朐和壽光。

滿清只是守城,等着張鐵牛、黃蜚去攻打。

張鐵牛、黃蜚也不是傻子,他們的兵力並不佔優,哪會硬攻上萬人駐守的城池?

於是,張鐵牛退守穆陵關,黃蜚也退守己方堅城。

這種情況,在戰爭期間很常見。

若雙方都無壓倒性優勢,只要一方堅守不出,另一方也只能撤退,甚至各自守城對峙好幾年。比如遼東的錦州、寧遠,堅守十餘年,韃子每次圍到自己缺糧,便灰溜溜撤兵回老家。

青州府這邊,阿濟格並非不想打硬仗,而是後方起火了。

他麾下的降兵降將,在山東搶得太兇。顏神鎮數千陶瓷工、玻璃工,因爲沒飯吃揭竿而起,竟然一舉攻克淄川縣。

接着又直逼長山縣,沿途百姓紛紛加入,甚至有士紳募集鄉勇,義兵人數迅速超過三萬。

再打下去,就把阿濟格的糧道給斷了。

滿清的青州府部隊,只能暫時重兵守城,派遣騎兵和幾千精銳回去先打義軍。

張鐵牛派人給黃蜚傳信之後,便帶着正規軍南下,從沂水縣一路坐船到沂州。又折向西北,走浚河去曲阜方向,中途有個費縣已被大同軍佔領,但只派了三千農兵守城。

離開沂州僅十里地,就有箭船前來報信:“張將軍,韃子有大軍過來,水陸齊進,恐有兩三萬人之多!”

張鐵牛一怔,隨即好笑:“我要是不帶兵回來,怕是韃子過兩天就要打沂州。”

大軍又前進兩裡地,赫然遇到韃子的騎兵。

這些滿清騎兵,既是哨探斥候,又是開路先鋒,順便沿途搶些糧食。

滿清斥候見到張鐵牛的大軍,迅速跑回去報告。張鐵牛也派人回沂州,把自己的騎兵部隊調來,這些騎兵坐船南下,目前正在沂州恢復戰馬的精力。

“前面有大同軍?”多鐸跟張鐵牛一樣意外。

耿仲明說道:“敵軍跟咱差不多,應該是從青州府撤回來的。”

“那就打,省得再去青州府!”

多鐸說道:“不過,打歸打。這大同軍能佔領南方,想必肯定比明軍厲害,打起仗來須得小心應付。再往後退,退到費縣以西,莫要被費縣的敵軍襲擾後方。”

多鐸忽然變得非常謹慎,原定計劃是速攻沂州。趁沂州兵力空虛,守城部隊不多,強行拿下阻斷張鐵牛退路,然後再北上前後夾擊張鐵牛。

如今野外遇到,多鐸不進反退,保住自己的糧道,準備跟張鐵牛慢慢磨。

雙方一進一退,皆在費縣西北方的河邊紮營。

滿清這邊,多鐸、耿仲明、李率泰、伊爾德、李國英、金聲桓、郝效忠,兵力共計2萬5千人,民夫無算。

大同軍那邊,張鐵牛、陳福貴、嚴國仕、馬萬年、陳鼎、韓世孝、宋貟,兵力總計1萬8千人,民夫無算。

陳鼎、韓世孝、宋貟這三個傢伙,都是投降大同軍的左良玉部將。

拋開各種降將不論,八旗軍與大同軍的兵力接近1:1。

耿仲明、李率泰麾下,都是編練多年的漢軍旗,其戰鬥力極爲強悍。

李率泰的父親李永芳,是第一個投降韃子的大明邊將。李率泰年僅12歲,就跟在努爾哈赤身邊,名字也是努爾哈赤親自給改的。

雙方皆靠河列陣,派出騎兵遊弋、襲擾、打探。

多鐸甚至從船上搬來楯車組裝,推着楯車徐徐前進。

滿清跟大明的戰鬥,但凡遇到什麼硬仗,衝陣、攻城全靠楯車加重步兵。

由於幾次沒等楯車就作戰,滿清部隊損失慘重,努爾哈赤甚至下令:“遇敵若無楯車,切勿出戰。”

楯車將近有兩人高,由硬木、鐵皮、牛皮做成,別說火銃打不穿,甚至能扛住小型野戰炮轟擊。這玩意兒還能用於攻城推進,不怕火燒,也不怕石頭砸。

正規的八旗軍,一百人配四輛楯車,由三十人進行操作。

這三十人當中,有人負責推車,有人負責放箭。還有火銃兵,站在楯車的臺階上,從射擊孔朝着敵人開槍。

你可以理解爲,這是一種非常原始的坦克。

“坦克”往前推進,重步兵、弓弩手、火銃兵、騎兵緊跟其後。

“轟轟轟轟!”

雙方行進途中,大同軍那邊,毫無徵兆的開始試炮。

耿仲明嚇了一跳:“打這麼遠?敵軍火炮的威力不小啊。”

滿清的火器部隊,多由漢軍旗使用,耿仲明、孔有德這些人都有精銳火器營。

耿仲明連忙對傳令兵說:“立即告之十王,敵軍火炮,肯定能擊毀我軍盾車!”

多鐸得知消息,立即下令全軍停止。

接着,又讓降將郝效忠,帶着小股部隊前進,用肉身測量大同軍的火力點和射程。

處於上升期的八旗軍,作戰方式非常靈活,能根據不同的敵人轉換戰術。

有時候,如果敵軍火炮太兇猛,甚至還曉得挖地道掘進。

而且非常有耐心,一場陣地戰,會反覆試探進攻。等摸清敵軍情況之後,再採取應對之法來作戰。

歷史上,大概到康熙朝就不行了。

三藩之亂以後,各種戰術棄之不用。整出非常呆板的九進十連環大陣,完全依靠鳥銃的密集火力,輔以軍隊規模碾壓敵人。因爲這樣也能取勝,爲啥還要研究戰術呢?

降將郝效忠,畏畏縮縮帶兵前進。

張鐵牛手持千里鏡觀測,說道:“一羣雜兵,不用發炮。”

郝效忠前進數十步,越走越害怕,終於接到停止進軍的號令。

雙方就這麼僵持住了。

騎兵卻已經接戰,滿清騎兵約3000人,大同騎兵約2500人。

滿將伊爾德統率騎兵出戰,陣型鬆散到張鐵牛都懶得開炮。伊爾德還想玩老套路,不斷遊弋引誘,想把大同騎兵誘出去混戰殲滅。

大同騎將是秦良玉的孫子馬萬年,面對敵軍騎兵引誘,他直接命令全軍下馬:“點燃火繩,填裝彈藥!”

“砰砰砰!”

由於距離較遠,滿清騎兵又陣型鬆散,一頓排槍只擊落兩個敵騎。

而且,都是戰馬中槍,吃痛發狂把騎兵甩下來。距離這麼遠,就算命中騎兵,子彈也打不穿棉甲。

多鐸也弄到了一副千里鏡,驚道:“這就是探子所說的火銃騎兵?我大清鐵騎戰術,對付這種騎兵沒用處啊。今後騎兵交戰,恐怕不能着甲,得輕裝快馬殺去近戰。”

就在此時,大量民夫手持鋤頭、鐵鍬,來到大同軍的陣地周邊挖掘壕溝。

多鐸見狀,立即下令:“速速進攻,莫讓敵軍把溝壑挖好,到時我軍的楯車就過不去了!火炮營前進,轟擊對面的民夫!”

(本章完)

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602章 599【國丈】第254章 252【風聲鶴唳】(爲白銀盟“暖陽1第463章 461【日本使團】第312章 310【依舊黨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6章 094【佔領黃家鎮】第160章 158【兵事再起】(爲盟主“煙寒無心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776章 773【三十一歲的布政使】第595章 592【奴隸貿易】第331章 329【百無一用是書生】第479章 476【垃圾間諜】第1080章 【番外十】第475章 473【細作】第706章 703【mafang】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771章 768【瀆神者?】第65章 064【欺負你們讀書少】第472章 470【拜祭朱元璋】第536章 533【又一條大魚】第301章 299【不如回家種番薯】(爲企鵝大佬第610章 607【海軍都督府裡的荷奸】第490章 487【華人華商】第503章 500【一直圍到死】第201章 199【圍困】(爲盟主“書友2021061第503章 500【一直圍到死】第359章 357【盤娘糖】(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82章 479【大同凌凌漆】第219章 217【無法無天】第222章 220【菩薩心腸,霹靂手段】第398章 396【廣西俍兵】第808章 805【中國鄉土工業發展模式】第620章 617【律呂】第70章 069【綠帽忘八】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983章 979【金陵畫派】第366章 364【滿清出兵】第107章 105【實戰練兵】(爲盟主“起點八百第1059章 1055【連鎖反應】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539章 536【何苦來哉?】第312章 310【依舊黨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185章 183【虎將】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209章 207【匡字輩】(爲盟主“懷南月”加第710章 707【外交官和海軍的謀劃】第723章 720【南京記事】第243章 241【攻心爲上】第305章 303【兵不血刃殺穿浙江】(爲訂閱投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28章 028【穿越者的拿手本領:說書】第435章 433【懲孔】第671章 668【狀元】第372章 370【糟心】(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章 004【殺人越貨】第878章 874【平南軍民府】第147章 145【大明白宋應星】第232章 230【皇帝與皇后】第745章 742【大獲全勝】第51章 050【怎不去死?】第1061章 1057【太子爺體察民情】第675章 672【番茄炒蛋】第1039章 1035【尊王討賊】第159章 157【家國天下論】第186章 184【軍政調整】(爲盟主“第二次睜第335章 333【即將北伐】(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6章 084【洗劫鈔關】(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98章 595【荷蘭的新總督】第967章 963【二皇子】第432章 430【退守遼東】第743章 740【血統收集癖】第596章 593【三道聖旨】第391章 389【賺翻了的鄭氏】第757章 754【英荷戰爭】第1045章 1041【蝦夷縣】第656章 653【廣南政策】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571章 568【逃兵】第989章 985【橡膠與瑪雅神廟】第138章 136【飽和式獻城】第968章 964【分封開拓?】第921章 917【皇帝也是史家】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525章 522【一城兩關,我全都要】第634章 631【軍民和諧】第1074章 【番外四】說說爭論第789章 786【喀爾喀與科爾沁大戰】第255章 253【火銃對射】第566章 563【暗流涌動】第836章 832【小國林立】第894章 890【俄國使團】第676章 673【糧倉】第887章 883【出人頭地】第961章 957【通貨膨脹擴張與中庸殖民】第560章 557【送死你去,逃生我來】第404章 402【搶成白地】第599章 596【社會狀況】
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602章 599【國丈】第254章 252【風聲鶴唳】(爲白銀盟“暖陽1第463章 461【日本使團】第312章 310【依舊黨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6章 094【佔領黃家鎮】第160章 158【兵事再起】(爲盟主“煙寒無心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776章 773【三十一歲的布政使】第595章 592【奴隸貿易】第331章 329【百無一用是書生】第479章 476【垃圾間諜】第1080章 【番外十】第475章 473【細作】第706章 703【mafang】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771章 768【瀆神者?】第65章 064【欺負你們讀書少】第472章 470【拜祭朱元璋】第536章 533【又一條大魚】第301章 299【不如回家種番薯】(爲企鵝大佬第610章 607【海軍都督府裡的荷奸】第490章 487【華人華商】第503章 500【一直圍到死】第201章 199【圍困】(爲盟主“書友2021061第503章 500【一直圍到死】第359章 357【盤娘糖】(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82章 479【大同凌凌漆】第219章 217【無法無天】第222章 220【菩薩心腸,霹靂手段】第398章 396【廣西俍兵】第808章 805【中國鄉土工業發展模式】第620章 617【律呂】第70章 069【綠帽忘八】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983章 979【金陵畫派】第366章 364【滿清出兵】第107章 105【實戰練兵】(爲盟主“起點八百第1059章 1055【連鎖反應】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539章 536【何苦來哉?】第312章 310【依舊黨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185章 183【虎將】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209章 207【匡字輩】(爲盟主“懷南月”加第710章 707【外交官和海軍的謀劃】第723章 720【南京記事】第243章 241【攻心爲上】第305章 303【兵不血刃殺穿浙江】(爲訂閱投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28章 028【穿越者的拿手本領:說書】第435章 433【懲孔】第671章 668【狀元】第372章 370【糟心】(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章 004【殺人越貨】第878章 874【平南軍民府】第147章 145【大明白宋應星】第232章 230【皇帝與皇后】第745章 742【大獲全勝】第51章 050【怎不去死?】第1061章 1057【太子爺體察民情】第675章 672【番茄炒蛋】第1039章 1035【尊王討賊】第159章 157【家國天下論】第186章 184【軍政調整】(爲盟主“第二次睜第335章 333【即將北伐】(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6章 084【洗劫鈔關】(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98章 595【荷蘭的新總督】第967章 963【二皇子】第432章 430【退守遼東】第743章 740【血統收集癖】第596章 593【三道聖旨】第391章 389【賺翻了的鄭氏】第757章 754【英荷戰爭】第1045章 1041【蝦夷縣】第656章 653【廣南政策】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571章 568【逃兵】第989章 985【橡膠與瑪雅神廟】第138章 136【飽和式獻城】第968章 964【分封開拓?】第921章 917【皇帝也是史家】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525章 522【一城兩關,我全都要】第634章 631【軍民和諧】第1074章 【番外四】說說爭論第789章 786【喀爾喀與科爾沁大戰】第255章 253【火銃對射】第566章 563【暗流涌動】第836章 832【小國林立】第894章 890【俄國使團】第676章 673【糧倉】第887章 883【出人頭地】第961章 957【通貨膨脹擴張與中庸殖民】第560章 557【送死你去,逃生我來】第404章 402【搶成白地】第599章 596【社會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