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655【墾殖】

第658章 655【墾殖】

張兆庸辭別李及秀,便回家認真自學去了。

誰都不會知道,他們這一大家子,在另一個時空皆抗清犧牲。

當時廣東都被滿清佔領了,天津的中年婦人張氏,自稱是天啓帝的皇后。刻印璽,制令旗,在天津散財募兵,又聯絡靜海縣的農民軍,多次打退滿清地方部隊的圍剿。張氏不幸被俘犧牲,其部下繼續抗清。

天津巡撫恐懼不安,邀請農民軍首領宴飲,試圖進行招安。事情敗露,天津巡撫被革職,滿清調來重兵,剿了一年多才把天津義軍滅掉。

同年犧牲的,還有寧波五君子。

華夏、王家勤、楊文琦、屠獻宸、董德欽,得知浙江的清軍被調往福建。立即派人聯絡抗清將領王翊、黃斌卿,打算裡應外合光復寧波。

但黃斌卿怯懦軟弱,猶豫不決,不敢出兵。給王翊的聯絡信,又被漢奸地主截獲,並送去官府報信領賞。

五君子遲遲得不到迴應,乾脆自己發動起義。

起義失敗,不幸被俘,押送至杭州嚴刑拷打而死。

而沒有收到信件的王翊,一直堅持抗清鬥爭,在被俘犧牲之後,他的部衆直到康熙年間還在起義。

與此同時,在西北方,甘肅回民爆發起義。一度攻克涼州,控制河西走廊,又串聯漢人士紳農民,義軍迅速增至十萬,堅持鬥爭一年之後失敗。

而在西南,雖有土司投靠清軍,但各族人民大部分都在抗爭。彝族、壯族、苗族、土家族……前赴後繼,寧死不屈。

面對滿清的殘暴統治,各族人民實現了民族大團結。

“今年不出兵滅掉韃子?”龐春來問。

趙瀚說道:“錢糧不夠,明年再說。韃子是秋後的螞蚱,已經蹦躂不了幾天了。”

“唉!”龐春來一聲嘆息。

先是出兵琉球和薩摩藩,接着又出兵越南,接下來還要大量移民,大同朝廷的錢糧是真不夠打仗了。

趙瀚放下皇帝架子,耐心解釋道:“先生見諒,我知先生消滅韃子的急迫心情。但往臺灣、廣南移民駐軍,從長遠來看,比速速消滅韃子更重要。三個師的將士,家屬全部移民臺灣、廣南,若不給寬厚優渥待遇,他們會覺得自己被髮配了。”

“臣明白。”龐春來表示理解。

移民臺灣、廣南的大同將士及家人,不但每人可以多分五畝地,而且朝廷會贈送大量耕牛和糧食。另外,十年不用繳納田賦,二十年內田賦減半。

特別是移民定居臺灣的將士家屬,三戶贈送一頭耕牛,二十年不用繳納田賦,五十年內田賦減半。

龐春來突然又問:“陛下什麼時候對臺灣島上的荷蘭人動手?”

趙瀚說道:“不是明年,就是後年。”

這真不是趙瀚窮兵黷武,而是荷蘭在臺南的統治,到達了一個關鍵時期。其對漢人和原住民的壓迫,已至極限,未來兩三年,臺南的漢人必反,荷蘭估計要搞屠殺了。

這個消息,是諸羅(嘉義)知縣湊報的,臺南漢人首領郭懷一,正在聯絡諸羅知縣興兵起事。

歷史上,郭懷一起義失敗,赤嵌地區的漢人男丁,被捕4000餘,被殺1800餘。婦女被殺或被俘5000餘,另有許多兒童被殺或淪爲奴隸。這佔到赤嵌地區漢族人口的五分之四。

趙瀚想方設法朝臺灣移民,自然不能任由事態失控,此次把大同軍派去駐紮,就是要防止荷蘭搞大屠殺。

荷蘭人剛到臺南的時候,態度非常謙恭,就連興建城堡,都要出錢向原住民購買土地。

漸漸的,隨着荷蘭增兵,就開始盤剝原住民。

荷蘭攻打大的部落失敗,就去欺負小部落,以此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他們還給原住民帶來天花,導致當地瘟疫橫行,趁機出兵征服各個部落。

小琉球島(臺南附近)有1200多居民,荷蘭人屠殺掉400多,又將100多青壯,賣到東南亞做奴隸。島上的全部年輕婦女,都被分配給荷蘭士兵爲奴,等於是把這座島的部落給滅族了。

對付漢人,荷蘭先是挑撥分化,接着再殘酷鎮壓。

然後,通過經濟手段壓迫。先對漢人徵收酒稅,繼而再徵人頭稅,接着再是過路稅。如此還不滿足,又禁止漢人私售鹿皮,必須全部賣給荷蘭。漢人買房賣房,徵稅十分之一。買鹽也要交稅。再禁止甘蔗私售,必須賣給荷蘭。

到如今,漢人買糖、蠟燭、菸草、魚……甚至殺過年豬,冬天買柴火取暖,都要被荷蘭人收稅。

另外,荷蘭還不斷向原住民宣傳,說漢人都是強盜惡霸,挑撥原住民和漢人的關係。又禁止漢人開辦學校,強迫漢人和原住民信教。固定時間做宗教宣講,該地區的百姓必須來聽,誰不來的就罰一張鹿皮。

還搞出什麼“民主大會”,漢人和原住民首領,每年都必須來參加。

所謂的民主大會,就是宣傳荷蘭的善意,最後催促趕緊交稅,懲罰那些沒有足額交稅的部落。經常出現這種情況,荷蘭派去叫原住民開會的使者,直接被原住民砍了。荷蘭人在民主大會上宣講,原住民直接當場搞刺殺。

而今每年召開民主大會,荷蘭都要派兵維持秩序,免得民主大會變成起義大會。

正是這種高壓政策,導致原先投靠荷蘭的漢人,也一個個謀劃着造反。如今局勢已處於臨界點,趙瀚再不動兵,臺南就要打起來了,後果肯定是針對漢人的大屠殺。

……

臺灣。

張獻忠在臺北,孫可望在桃園,而李定國駐兵的地方在諸羅(嘉義)。

一時半會兒,他們是碰不到的。

臺灣府諸羅縣,原住民部落叫諸羅山社。他們的漢化程度很高,並且隨着鄭芝龍和趙瀚移民,漢人和原住民已經交流密切。

“嚯,這裡的人很多啊,不是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袁時中還未登岸,就遙望着民居開玩笑。

李定國說:“諸羅縣,是臺灣府落籍人口最多的地方。”

諸羅縣的轄地,不僅有嘉義,還包含澎湖列島。漢人和原住民,登記人口達到了七萬,其中一半以上,是鄭芝龍組織的移民及後代。

諸羅知縣林朝鳳,親自帶着官吏,在碼頭迎接大同將士。

“李將軍,袁將軍,諸位遠道而來辛苦了!”林朝鳳拱手問候。

“好說,好說!”

雙方寒暄一陣,李定國問道:“諸羅縣局勢如何?”

林朝鳳說道:“不斷有南邊的漢人,難以忍受荷蘭壓迫,逃到諸羅縣南部墾荒。而荷蘭紅毛鬼,時常出兵劫掠,威逼漢人交稅。”

李定國問道:“諸羅縣沒派人去跟荷蘭交涉?”

林朝鳳說道:“交涉過好幾次,但說不清那是誰的地盤。荷蘭鬼每次都狡辯,硬說那不是諸羅縣的轄地。我也派人,在那邊組織農兵和農會,但漢民的人數太少,難以抵抗荷蘭的火銃、火炮。”

“這些在邊界地帶墾荒的漢人,有沒有登記造冊?”李定國問道。

林朝鳳說:“剛開始不願意,一直躲着官府,害怕官府課以重賦。現在陸陸續續都落籍了,他們從鹽販子口中,知道官府的田賦收得很輕,而且開荒的頭幾年不用交稅。”

袁時中突然開口:“既已落籍編戶,那就是國人百姓!紅毛鬼劫掠村落,強迫國人交稅,便是侵略我國疆土、殘害我國人民。出兵理由十足,幹他孃的!”

李定國擡手說:“我軍剛纔廣南打完仗,士卒需要休整。而且全軍將士的家屬,還沒移民過來,都盼着跟家人團聚。最好的開戰時間,應該是明年墾荒種下種子之後。”

林朝鳳又說:“紅毛鬼治下,有漢人首領郭懷一,多次派人來聯絡。說他如果起兵,必可奪取赤嵌城,但需要官府幫忙,否則難以應對荷蘭人的反攻。”

赤嵌城,就是鄭成功的承天府,是鄭家統治臺灣的核心。

赤嵌城及周邊村落,此時定居着一萬多漢人。

李定國說道:“讓他再等等,約好了明年起事。”

一萬大同士卒,被李定國帶去諸羅縣南部。那裡有數百漢人農民,都是從荷蘭人治下逃來墾荒的,還有一個人數過千的原住民部落。

命令士卒伐木砍林,將船上的糧草運來,幾天之後就建好大型營寨。

袁時中留在營中看守,李定國帶人探查附近情況。

來到後世臺灣北門鄉區域,李定國抓起河邊的泥土,高興道:“這裡很肥沃啊,是種糧食的好地方。”

河流入海的沖積地帶,土壤能不肥沃嗎?

這一片土地適合耕種,而南北稍遠的沿海區域,則要相對貧瘠一些,但可以用來曬鹽!

李定國問逃來附近的漢民,問道:“這裡可有土著?”

漢民回答:“有,他們的部落叫蕭壠社,自稱什麼西拉雅族。人數不多,也就一兩千,種地種得不好,平時還要靠打漁、狩獵爲生。”

李定國說道:“帶上五百斤稻穀、二十斤鹽,我要去拜訪這些土著。”

當初荷蘭人帶着禮物,都能跟土著友好相處,更何況同是黑頭髮的漢人。

稻穀和鹽送出去,土著首領非常高興,願意跟大同軍做鄰居。

李定國回到軍營,召集全軍將士訓話:“你們心裡莫要抱怨,以爲來臺灣是發配。陛下說了,將士家屬遷來過,每人可開墾三十畝地,二十年內不交田賦,五十年內田賦減半。我剛纔去看過了,一共有兩條河入海,土地肥沃得很,不是什麼蠻荒之地。只要耕種幾年,大家都是地主。你們幹不幹?”

“幹!”士卒們齊聲大呼。

開國君主的威望,足以消除士兵心中的怨懟。

當初朱元璋的時候,大量士兵攜家帶口,被遷到雲南、貴州、贛南、東北,甚至是遷到燕山以北的草原。怨言或許有,但士兵們非常聽話。

李定國說:“不要等着家人來,咱們現在就動手!”

士兵們提着斧頭出動,跑去兩條河流的兩岸,砍伐樹木平整土地。沒有斧頭的,就搬運木材和石頭。

效率驚人,半個月時間,一大片樹林就消失了,砍伐的木材還能用於建造房屋。

(本章完)

第64章 063【朱子】第796章 793【騎兵決戰拉開序幕】第382章 380【流放臺灣的張獻忠】(爲企鵝大第854章 850【香肉】第741章 738【莫臥兒皇帝】第506章 503【水西安氏】第578章 575【李自成去草原混?】第357章 355【圖謀四川】第980章 976【皇帝的新裝】第154章 152【士紳逃跑】(爲盟主“SAYBYES第339章 337【跟張獻忠衝突】第596章 593【三道聖旨】第1039章 1035【尊王討賊】第432章 430【退守遼東】第799章 796【三都護府】第776章 773【三十一歲的布政使】第225章 223【一千包圍兩萬】第586章 583【進口綿羊】第686章 683【先登】第989章 985【橡膠與瑪雅神廟】第387章 385【設立內閣】第93章 091【趙老爺救命】第973章 969【四面皆敵】第813章 810【皇帝壞主意很多】第796章 793【騎兵決戰拉開序幕】第548章 545【奔襲西安】第197章 195【兵變】第402章 400【連下三城】(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33章 1029【整頓金融】第663章 660【荷蘭援軍】第532章 529【天子親耕】第46章 045【古文觀止】第353章 351【禪位?】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爲盟主“y第762章 759【安妮王太后的浴室召見】第939章 935【莫臥兒內戰】第342章 340【崇禎募捐】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493章 490【以血還血】第711章 708【漢家海外故土】第395章 393【跑馬圈地】第223章 221【衆志】第393章 391【鄭芝龍脫教】第6章 006【踏破天】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732章 729【燒殺搶掠】第734章 731【利益誘惑】第811章 808【未考殿試,先點狀元】第777章 774【自學成才的讀書人】第593章 590【安南侵土】第920章 916【胡姬的肚皮舞】第599章 596【社會狀況】第1020章 1016【馬達加斯加島的消息】第750章 747【島主進化史之二】第555章 552【背叛者真多】第676章 673【糧倉】第761章 758【騎士比武】第121章 119【朝堂】第824章 821【熱氣球與圍城】第3章 003【津門風雨】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1076章 【番外六】第702章 699【一收一串】第999章 995【漠北】第791章 788【不想走了】第26章 026【我聽少爺的】第274章 272【澳門攻防戰】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607章 604【玉出昆岡】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給皇帝送妹子】第908章 904【發鈔】第290章 288【三十年內必至漢唐】第539章 536【何苦來哉?】第670章 667【殿試】第924章 920【又一個坑爹的】第877章 873【善男信女趙皇帝】第626章 623【幻術戲法】第930章 926【兩個國公沒了】第998章 994【布里亞特蒙古人】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717章 714【盛典】第924章 920【又一個坑爹的】第366章 364【滿清出兵】第1004章 1000【造反宣傳家】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822章 819【節旄】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161章 159【廬陵趙天王】第999章 995【漠北】第217章 215【栽培幼苗】第614章 611【百廢待興】第290章 288【三十年內必至漢唐】第708章 705【投降就能穿絲綢】第5章 005【篦蝨子】第182章 180【知縣的遺言】第520章 517【大順與滿清合作?】第428章 426【多爾袞撤軍】第735章 732【水陸圍堵】第405章 403【曆法與文字】
第64章 063【朱子】第796章 793【騎兵決戰拉開序幕】第382章 380【流放臺灣的張獻忠】(爲企鵝大第854章 850【香肉】第741章 738【莫臥兒皇帝】第506章 503【水西安氏】第578章 575【李自成去草原混?】第357章 355【圖謀四川】第980章 976【皇帝的新裝】第154章 152【士紳逃跑】(爲盟主“SAYBYES第339章 337【跟張獻忠衝突】第596章 593【三道聖旨】第1039章 1035【尊王討賊】第432章 430【退守遼東】第799章 796【三都護府】第776章 773【三十一歲的布政使】第225章 223【一千包圍兩萬】第586章 583【進口綿羊】第686章 683【先登】第989章 985【橡膠與瑪雅神廟】第387章 385【設立內閣】第93章 091【趙老爺救命】第973章 969【四面皆敵】第813章 810【皇帝壞主意很多】第796章 793【騎兵決戰拉開序幕】第548章 545【奔襲西安】第197章 195【兵變】第402章 400【連下三城】(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33章 1029【整頓金融】第663章 660【荷蘭援軍】第532章 529【天子親耕】第46章 045【古文觀止】第353章 351【禪位?】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爲盟主“y第762章 759【安妮王太后的浴室召見】第939章 935【莫臥兒內戰】第342章 340【崇禎募捐】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493章 490【以血還血】第711章 708【漢家海外故土】第395章 393【跑馬圈地】第223章 221【衆志】第393章 391【鄭芝龍脫教】第6章 006【踏破天】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732章 729【燒殺搶掠】第734章 731【利益誘惑】第811章 808【未考殿試,先點狀元】第777章 774【自學成才的讀書人】第593章 590【安南侵土】第920章 916【胡姬的肚皮舞】第599章 596【社會狀況】第1020章 1016【馬達加斯加島的消息】第750章 747【島主進化史之二】第555章 552【背叛者真多】第676章 673【糧倉】第761章 758【騎士比武】第121章 119【朝堂】第824章 821【熱氣球與圍城】第3章 003【津門風雨】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1076章 【番外六】第702章 699【一收一串】第999章 995【漠北】第791章 788【不想走了】第26章 026【我聽少爺的】第274章 272【澳門攻防戰】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607章 604【玉出昆岡】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給皇帝送妹子】第908章 904【發鈔】第290章 288【三十年內必至漢唐】第539章 536【何苦來哉?】第670章 667【殿試】第924章 920【又一個坑爹的】第877章 873【善男信女趙皇帝】第626章 623【幻術戲法】第930章 926【兩個國公沒了】第998章 994【布里亞特蒙古人】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717章 714【盛典】第924章 920【又一個坑爹的】第366章 364【滿清出兵】第1004章 1000【造反宣傳家】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822章 819【節旄】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161章 159【廬陵趙天王】第999章 995【漠北】第217章 215【栽培幼苗】第614章 611【百廢待興】第290章 288【三十年內必至漢唐】第708章 705【投降就能穿絲綢】第5章 005【篦蝨子】第182章 180【知縣的遺言】第520章 517【大順與滿清合作?】第428章 426【多爾袞撤軍】第735章 732【水陸圍堵】第405章 403【曆法與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