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670【以孝之名,禁止纏足】

第673章 670【以孝之名,禁止纏足】

“新科進士被果子砸暈了?”趙瀚忍俊不禁。

宋應星說:“倒不是被果子砸暈的,而是受驚落馬,在地上摔暈的。”

趙瀚問道:“沒有大礙吧?”

宋應星說:“已經無事。”

恢復科舉之後,讀書人的心也定下來,即便他們很多沒資格應試。但可以教育子女啊,士紳望族、豪商巨賈,全都瘋狂砸錢培養後代。

新的教育體系和官吏選拔方式,全國各地的百姓也都適應了。

在他們想來,小學就是以前的社學,小學畢業生對應童生。中學就是以前的縣學,中學畢業生對應秀才。大學就是府學和國子監,大學畢業生對應舉人。

官員選任,跟以前一樣,只不過要從八九品做起。

吏員選任,必須是童生或舉人,而且還得公考才能上崗。文吏、皁吏不分高下,都可以向上晉升,甚至可以做品官。

看似改動不大,其實非常重要。

進士外放官品下降,能讓當官更有施政能力。吏員的文憑和考試要求,打破了小吏世家對地方的把控,讓主官施政之時更得心應手,也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

代價是行政成本的上升!

明代的很多吏員,官府是不給工資的。他們靠貪贓枉法、盤剝百姓爲生,而今全都需要政府支付薪水,等於平添了無數公務員的工資支出。

再加上,每個縣都有好些小學,基層教育開支也很大,一些窮縣紛紛向上級哭窮。

李邦華說道:“縣一級的賦稅,還應該給地方多留一成。特別是商業不興且多山的窮縣,鄉村小學和縣鎮吏員,已出現拖欠俸祿的現象。有的地方,已拖欠好幾年,每年只發三五個月俸祿。這種情況,還是廉政巡視員彙報的,各級地方官府都未向上奏報。”

趙瀚也看了廉政巡視員的報告,贊同道:“那就再給地方多留一成賦稅。”

趙瀚又拿出一封密報,是遼東細作送來的,繞過朝廷直接送到皇帝手裡:“多爾袞和代善死了。”

龐春來猛地睜眼:“內訌?”

趙瀚笑道:“去年冬天,代善和多爾袞相繼病亡。正值僞清太后與代善爭鬥最激烈之時,這兩人突然病死,讓滿達海驚恐交加,帶兵出奔渾河流域割據自立了。當然,滿達海沒有公然反叛,只對僞清朝廷聽調不聽宣。”

滿清的實控地盤已經很小,現在還一分爲二,簡直就是秋後的螞蚱。

龐春來說:“陛下,可以在東北用兵了。”

趙瀚說道:“讓遼寧各部準備,雨季一過,立即出征。”

如今還是三月份,傳令去遼寧需要時間,往遼寧運送軍糧也要時間,用半年時間做出徵準備剛好。

龐春來又說:“韃子覆滅之時,請陛下允許老臣致仕。”

趙瀚想了想,點頭道:“到時候,我派人護送老師回鄉。”

龐春來這兩年身體不好,是真想回遼東安享晚年。雖然遼東苦寒,並非一個養老的地方,但闊別家鄉多年,做夢都是落葉歸根。

李邦華跟着說:“陛下,臣年邁體衰,掃滅韃子之後,也請求致仕歸鄉。”

“李先生老當益壯,還請不辭辛勞。”趙瀚象徵性挽留。

“多謝陛下器重。”李邦華打算三請三辭。

一來他確實年紀大了,今年已經76歲。二來他知道皇帝的心思,龐春來留下來,是制衡江西籍大員的。龐春來一走,他李邦華最好也跟着走。

……

瓊林宴結束數日,庶吉士的考試便開始了。從二三甲197個進士當中,選拔出15人,先到內閣觀政熟悉情況,再做比較低級的中書舍人,也就是內閣的普通文書人員。

今後的中書舍人,全是狀元、榜眼、探花和庶吉士。讓他們高屋建瓴的熟悉國家事務,然後再外放地方做副縣級官員,一步步重新升遷回中央朝廷。

這跟明朝有很大差別,大明的這羣頂級進士,直接被扔進翰林院裡。一甲三名,就是編書、讀史、輔佐內閣或制敕房政務、給皇帝太子上課講經之類,然後就等着熬資歷升遷,通過詹事府做跳板,升爲侍郎、尚書、閣臣。而大明的庶吉士,最厲害的做科道言官,次之在翰林院熬資歷進六部,最次的也是外放地方做知州。

張璁和張居正都對這種現象很厭惡,其中張璁特別剛,曾把某屆庶吉士,大部分都扔到地方去做官,然後得罪了一大堆人。於是,張璁被各種黑,甚至在《明朝那些事兒》裡成了反派。

庶吉士考覈結束,新科進士們的去路,基本就已經定型了。

爲了表現自己,他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皇帝上疏言事兒,提出自己對國家政策的想法。

“這個崔文秀有意思,”趙瀚笑着說,“一個朝鮮籍官員,硬說朝鮮自古爲中華疆土。請朕先把鴨綠江以南的三個道收回,說那是大元朝的故土……哈哈,倒是忠心得很。”

李香君說:“番邦士子,自要表現激進一些。”

趙瀚又拿起另一份奏疏,只看幾段,就眉頭緊皺,問道:“民間有很多女子纏足嗎?”

李香君回答:“臣幼時還少見,只聽說鄉里有貴女纏足。後來慢慢變多了,特別是被賣入青樓,青樓女子多有纏足者。臣被族親賣出時,已過了纏足的年紀,但還是被媽媽(老鴇)逼着纏了足。”

趙瀚低頭瞧去,說道:“看不出來啊。”

李香君說:“並未纏得太狠。”

“你脫鞋來瞧瞧。”趙瀚頗爲好奇。

李香君臉紅道:“在這裡嗎?”

“對。”趙瀚點頭。

旁邊的女官和宮女,紛紛埋頭竊笑,負責起居注的丁世經連忙看書。

趙瀚讓宮女搬張凳子來,李香君坐下除鞋脫襪。

趙瀚伸手捏住她的腳踝,擡起小腳仔細查看。大腳趾是完全正常的,其餘四個腳趾,顯得略小,並有些內扣的樣子。整體來說,不算畸形,甚至還稍微有些異樣美感。

趙瀚問道:“如今的纏足,有那種傷及筋骨的嗎?”

李香君已經羞得滿臉通紅,胸口也緊張起復,回答說:“確實聽人說過,有些人家爲了三寸金蓮,讓幼小女童變本加厲纏足,嚴重者會扭傷骨頭,甚至是脫臼以後任其畸形生長。”

“這種情況多嗎?”趙瀚問道。

李香君搖頭:“似乎不多。”

趙瀚拿起那份奏疏,嘆息道:“如今卻是越來越多了。”

這份奏疏,是浙江進士毛蕃寫的,痛斥裹足越來越流行,而且還越來越畸形的現象,請求皇帝下令全國禁止女子纏足。

纏足風氣的形成和蔓延,跟程朱理學無關,跟滿清統治也無關。

朱熹沒有談論過裹腳的事情,但他的再傳弟子車若水,卻痛斥女子裹腳現象,並且說裹足源自漢唐純屬扯淡。

滿清入關之後,也多次禁止纏足。結果越禁越普遍,最後只能不了了之,到了晚清,連滿族女子都開始學着纏足。

可以通過西方傳教士的視角,來看待纏足這個現象。

明末的利瑪竇,對纏足不感到驚訝。或許是明末的纏足,還不那麼畸形,尚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而到了幹隆年間,英國使臣馬嘎爾尼訪華時,這個英國人就顯得很震驚了。他經過調查詢問,得知纏足是上流婦女的風尚,下層女子爲了方便幹活,纏足的非常少,且南北各省都差不多。但是,距離北京越近,普通女子纏足的就越多,已經成了一種追求身份和時尚的行爲。

從馬嘎爾尼的記錄,可以推測兩點:第一,纏足在幹隆年間,還沒徹底傳到中下階層;第二,至少從幹隆年間開始,纏足就已經在朝中下層女子蔓延,並且是該家庭步入上流階層的象徵。

距離馬嘎爾尼訪華僅幾十年,清末的纏足現象已遍地都是,就連鄉下地主家的女兒也是小腳。

也就是說,只用了幾十年間,纏足便完成從上到下的普及。也別扯什麼纏足是反清,剛開始或許有這種因素,但纏足的大發展是在清朝中晚期,這絕對跟什麼反清扯不上關係。

趙瀚認真把這封奏疏看完,發現沒有寫明白具體情況,於是讓人把毛蕃叫來覲見。

“臣毛蕃,拜見陛下!”毛蕃拱手作揖,非常興奮,想不到自己竟因請求禁止纏足而獲得召見。

趙瀚問道:“你是浙江人?”

毛蕃回答說:“回稟陛下,臣是嘉興府嘉善縣人,畢業於杭州大學,今科名次是三甲第十六名。”

趙瀚頓時露出微笑,他喜歡新式教育培養出的讀書人:“嘉善纏足的女子很多?”

毛蕃仔細回答說:“嘉善縣位於嘉興府到松江府之間,縣城坐落於運河邊上。上海開海建港之後,無數的浙北貨物,都要經過嘉善運到上海,因此商業愈發繁榮。因商而富的百姓也多,那些乍富之家,便學士紳給女兒纏足,把這當成上流家教來遵守。”

好嘛,錢多了鬧的。

毛蕃繼續說道:“也不知從哪傳來的,纏足越纏越緊。這些暴富的商賈,極爲好面子,認爲把女兒纏得越小就越正宗,便紛紛學習新式纏足法。甚至,縣城裡還出現纏婆,富戶重金聘來給女兒纏足。臣曾親眼見到,一個同學的幼妹,被纏得腳骨完全錯位,雙腳竟然紅腫流膿,其父反而以此來炫耀其家教森嚴、門第風雅。”

“殊爲可惡!”趙瀚怒道。

毛蕃說道:“纏足自是雅事,金蓮小腳人人愛之。可纏到傷筋動骨,何止大煞風景,簡直令人憎惡!”

明代的主流纏足方式,分爲南北兩派。

北方纏足,連腳趾都不需要彎,只是纏得更加纖細就行了。南方纏足,需要把四個腳趾往內掰扣,略顯畸形,但依舊不會損傷身體。

傷筋動骨的纏法,就是從明末開始的,並在清朝中期大範圍傳播。

趙瀚問道:“你覺得該以什麼理由,禁止女子纏足?”

毛蕃說道:“有傷天和。”

趙瀚搖頭:“你沒讀過《孝經》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香君!”

“臣在。”李香君上前。

趙瀚說道:“擬詔。纏足至毀傷身體的女子,一律視爲不孝女,不可讀書,不可做官,不可嫁官!其夫,不可獲得專營許可執照,一經發現立即收回!”

趙瀚喜歡用魔法打敗魔法,程朱理學他用得很順手,儒家經典他也用得很順手。

《孝經》都那麼說了,纏足的當然是不孝女,即便父母允許也一樣。

如今纏足還侷限在有錢人家,一旦不準纏足女讀書、做官、嫁官,甚至不準嫁給有專營權的商人,你看那些混蛋父親還敢不敢給女兒纏足!

而且,打上不孝女的標籤,她們嫁人也很難嫁出去。

至於已經纏足導致傷殘的女子,很抱歉,只能犧牲她們了,好在此時還爲數不多。

(本章完)

第50章 049【勤王?鬧劇!】第544章 541【潼關】第1072章 【番外二】第477章 474【世態心思】改明白了第633章 630【碾壓局】第193章 191【山水形勝】第723章 720【南京記事】第294章 292【女實習生】第774章 771【徐穎的新差事】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870章 866【殺爹乞降而不得】第17章 017【禮教森嚴】第394章 392【黃帝紀元與新曆】第789章 786【喀爾喀與科爾沁大戰】第96章 094【佔領黃家鎮】第931章 927【賞罰】第809章 806【杭州辨會】第856章 852【三千里奔襲】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673章 670【以孝之名,禁止纏足】第878章 874【平南軍民府】第357章 355【圖謀四川】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558章 555【其徐如林,其疾如風】第486章 483【笑死了】第1061章 1057【太子爺體察民情】第124章 122【借糧】(爲盟主“衣櫃客卿光頭第668章 665【倉頡館】第372章 370【糟心】(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97章 694【哥薩克的消息】第687章 684【血戰】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642章 639【憲法刊行】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283章 281【紅塵尼姑】第318章 316【彼之奸臣,我之能臣】(爲上仙第236章 234【趙瀚不能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11章 409【正面交戰】第127章 125【宣教大同】(爲盟主“道緣浮圖第908章 904【發鈔】第928章 924【中間人】第95章 093【順民?暴民?】(爲盟主“緇衣第112章 110【白衣秀士】第909章 905【入藏】第682章 679【皇帝的憤怒】第948章 944【君臣跑路】趙瀚百科資料第136章 134【士紳組團】(爲盟主“皎皎明月第317章 315【江南農田竟然大面積拋荒】第389章 387【孫傳庭去做臺北知縣】(爲企鵝第541章 538【天津大戰】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爲盟主“y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者】第854章 850【香肉】第766章 763【科學】第231章 229【趙瀚想跟皇帝聯手】第949章 945【朝鮮農民起義】第485章 482【陣前單挑】第511章 508【消除中間商】第981章 977【文教政策調整】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1039章 1035【尊王討賊】第754章 751【葡萄牙和非洲】第555章 552【背叛者真多】第35章 035【不是傳遍江西的事兒】第779章 776【江蘇鹽政】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586章 583【進口綿羊】第284章 282【柳如是】(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55章 851【守株待兔】第866章 862【孤軍深入】第798章 795【決勝衝鋒】第996章 992【殺俘】第599章 596【社會狀況】第164章 162【白羅洲水戰】第806章 803【體察聖意】第810章 807【拔爲太子師】第91章 089【一起磕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81章 379【詐城與投降】第547章 544【黃河血戰】第748章 745【海難漂流記】第492章 489【求活軍】第843章 839【顯微鏡】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43章 042【好白菜不堪豬拱】第705章 702【離譜的柔佛士兵】第868章 864【暹羅和八百司】第1067章 1063【終章二】第121章 119【朝堂】第917章 913【財政寬裕了】第911章 907【保衛糧道】第1053章 1049【蔥嶺回來了】第902章 898【武力征服】第834章 830【押上談判桌】第625章 622【皇帝要納妃】第452章 450【陣斬鰲拜】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340章 338【與流寇的第一次交鋒】(爲企鵝
第50章 049【勤王?鬧劇!】第544章 541【潼關】第1072章 【番外二】第477章 474【世態心思】改明白了第633章 630【碾壓局】第193章 191【山水形勝】第723章 720【南京記事】第294章 292【女實習生】第774章 771【徐穎的新差事】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870章 866【殺爹乞降而不得】第17章 017【禮教森嚴】第394章 392【黃帝紀元與新曆】第789章 786【喀爾喀與科爾沁大戰】第96章 094【佔領黃家鎮】第931章 927【賞罰】第809章 806【杭州辨會】第856章 852【三千里奔襲】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673章 670【以孝之名,禁止纏足】第878章 874【平南軍民府】第357章 355【圖謀四川】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558章 555【其徐如林,其疾如風】第486章 483【笑死了】第1061章 1057【太子爺體察民情】第124章 122【借糧】(爲盟主“衣櫃客卿光頭第668章 665【倉頡館】第372章 370【糟心】(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97章 694【哥薩克的消息】第687章 684【血戰】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642章 639【憲法刊行】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283章 281【紅塵尼姑】第318章 316【彼之奸臣,我之能臣】(爲上仙第236章 234【趙瀚不能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11章 409【正面交戰】第127章 125【宣教大同】(爲盟主“道緣浮圖第908章 904【發鈔】第928章 924【中間人】第95章 093【順民?暴民?】(爲盟主“緇衣第112章 110【白衣秀士】第909章 905【入藏】第682章 679【皇帝的憤怒】第948章 944【君臣跑路】趙瀚百科資料第136章 134【士紳組團】(爲盟主“皎皎明月第317章 315【江南農田竟然大面積拋荒】第389章 387【孫傳庭去做臺北知縣】(爲企鵝第541章 538【天津大戰】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爲盟主“y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者】第854章 850【香肉】第766章 763【科學】第231章 229【趙瀚想跟皇帝聯手】第949章 945【朝鮮農民起義】第485章 482【陣前單挑】第511章 508【消除中間商】第981章 977【文教政策調整】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1039章 1035【尊王討賊】第754章 751【葡萄牙和非洲】第555章 552【背叛者真多】第35章 035【不是傳遍江西的事兒】第779章 776【江蘇鹽政】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586章 583【進口綿羊】第284章 282【柳如是】(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55章 851【守株待兔】第866章 862【孤軍深入】第798章 795【決勝衝鋒】第996章 992【殺俘】第599章 596【社會狀況】第164章 162【白羅洲水戰】第806章 803【體察聖意】第810章 807【拔爲太子師】第91章 089【一起磕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81章 379【詐城與投降】第547章 544【黃河血戰】第748章 745【海難漂流記】第492章 489【求活軍】第843章 839【顯微鏡】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43章 042【好白菜不堪豬拱】第705章 702【離譜的柔佛士兵】第868章 864【暹羅和八百司】第1067章 1063【終章二】第121章 119【朝堂】第917章 913【財政寬裕了】第911章 907【保衛糧道】第1053章 1049【蔥嶺回來了】第902章 898【武力征服】第834章 830【押上談判桌】第625章 622【皇帝要納妃】第452章 450【陣斬鰲拜】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340章 338【與流寇的第一次交鋒】(爲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