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837【棉稻輪作】

第841章 837【棉稻輪作】

跨過黃河至洛陽,這是北方重要的貿易樞紐。

從河套、青海、西域運來的貨物,大都要經過潼關直抵洛陽,然後再販運到更南邊。

洛陽人口迅速增多,商業極爲發達,出現在李自成面前的,是一座無比富庶的巨城。雖然肯定比不上崇禎初年,但能把崇禎末年甩出八條街,恢復並超越明朝只是個時間問題。

一路東行至開封,這裡更加繁榮。

因爲開封不僅有來自洛陽的商旅,還有一些來自山西的商旅。在河套蹲了好幾年的李自成,乍來開封,差點沒被晃花了眼。

“這般日子,真是過得。”李自成迫不及待想去南京,他聽張雲翼說,南京比開封更富庶百倍。

張雲翼得意洋洋道:“莫要只看城裡,鄉下才是真的興旺。我大同新朝開國以來,在河南疏浚、開挖河渠一萬多條。河南的西北部,還有山西、陝西,不僅修渠,還開鑿灌井。便是再遇大旱,也不會如以前那般無着。”

井灌之法,始於明代,主要盛行於北方數省。

鑑於小冰河時期的大旱,清代井灌更加流行。僅在陝西一省,至幹隆年間,專門用於灌溉的水井就有13萬口。後來左宗棠總督陝甘,突逢大旱,左宗棠賑災之餘鼓勵鑿井,一口氣又挖了幾萬口灌溉用井。

而大同朝廷,自從上次山陝大旱之後,兩省官員都在瘋狂鑿井。

鎮長、村長帶頭組織,農民互相幫忙開鑿,陝西新挖灌井8萬多口,山西新挖灌井6萬多口,河南的西北部新挖1萬多口。今後就算再有大旱,也不會像以前那般絕望,抗擊天災的能力大大提升。

李自成來到河南鄉下,這裡果然比陝西農村更富裕。

他印象中淤塞的灌溉渠,全都已經被疏通,而且還新開鑿不少。剛剛大豐收的農民,喜滋滋的去官府納稅,鄉間不時能看到牲畜成羣。他肆虐河南的時候,可是把牲畜都搶光了,哪裡見得到這般景象?

跟陝西一樣,河南的百姓,操着南方各省口音,很多都是近十年移民過來的。

看着看着,李自成不願再看,感覺自己折騰半輩子沒啥意思。

牛金星卻買來最新版《大同集》,根據書中的內容,再實地比照鄉間見聞,突然就對《大同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輾轉坐船,路過徐州。

李自成指着郊外冒起的黑煙:“那是在燒甚東西?”

張雲翼介紹說:“蒸汽工廠,南方多見,北方稀少。徐州產煤,又挨着山東棉產地,蒸汽工廠是越來越多。對了,陛下有令,工廠的煙囪,至少得建五丈(16米多)高,免得黑煙薰壞了百姓。哪家工廠敢違抗,立即拆了煙囪停工。”

“能去看看不?”李自成問道。

“當然可以。”張雲翼笑道。

來到工廠內部參觀,李自成發現這裡很多女工,而鍋爐工和搬運工皆爲男子。

搓好的棉條,被機器帶着運轉,加捻和繞線一蹴而就,分分鐘就變成了棉紗,看得李自成、牛金星等人目瞪口呆。

“鬼斧神工,鬼斧神工!”牛金星連連驚歎。

張雲翼笑着說:“這種蒸汽機的作用多着呢。以前朝廷打製銀元,須用水利滾壓,造出來的銀元,還經常彎曲變形,得讓工人去錘平。換成蒸汽機之後,不僅速度成倍提升,而且是衝壓造幣,不會再有彎曲的銀元。”

回到船上,繼續南下。

李自成找到牛金星,不吐不快道:“南京那趙皇帝,真是神仙轉世不成?這等機器也造得出來。棉紗能紡這麼快,天下人哪愁沒有衣穿?”

“是啊,真真是神仙轉世。”牛金星同樣震撼不已。

他們兩個的眼界,都只能看到蒸汽機的好處,還無法考慮到對小農經濟的破壞。

等到二人路過揚州,這座僅次於南京的城市,他們已經變得有些麻木,進城之後傻愣愣看着眼前的一切。

二十多個蒙古青年,距離他們不遠,也在望着揚州街市出神。這些都是蒙古首領的嫡長子,要去南京讀大學,同時也相當於人質。

接下來的路途,李自成和牛金星都不再說話,他們實在不知道還能說啥。

隨行的年輕人卻更加興奮,他們的父親都是大順將領。他們的童年,多在山陝渡過,少年時代一直住在河套,越往南邊越刷新他們的三觀。同時,他們也對自己的未來愈發期待,夢想着軍校畢業做軍官,然後立功升遷做大將,到老了就回南方大城市享福。

……

南京,紫禁城。

勸農司的陳希頌,帶着一個年輕人來覲見皇帝。

年輕人叫許進,還不滿三十歲,是勸農司江南所的所正。

許進似乎不善言辭,拜見皇帝之後,便一直不吱聲,只把一份實驗報告交上去。

勸農司江南所的農業研究員,足足在江南觀察總結了十年,終於搞出這一份總結性報告。

沒有虛頭巴腦的詞彙,通篇都在用數據說話,總結棉稻輪作的防治病蟲害效果。

棉稻輪種之法,明代中後期就已在江南出現。

雖然搞不明白原理,但農民還是發現,兩年棉花、一年水稻,這樣輪着種植是最合適的。

用《農政全書》的原話來說,便是:凡高仰田,可棉可稻者,種棉二年,翻稻一年,即草根潰爛,土氣肥厚,蟲螟不生,多不得過三年,過則生蟲。

翻譯成白話便是:兩年棉花,一年水稻,可以蓄積土壤肥力,還能防治病蟲害。

不過嘛,隨着明末江南饑荒,以及防治技術的發展,這種水稻輪作已經亂套了。饑荒之後,紛紛改種水稻。而紡織商人,又瘋狂誘惑農民一直種棉。

還有一些州縣,則是不知道棉稻輪作的好處。

不得不承認,中國古代農業技術是真的發達。即便是幾百年後,農業專家使用科學方法試驗,折騰半天發現還是古代的“兩棉一稻”最好(在不使用農藥的情況下)。

且看一組現代科學試驗數據:

第一年種棉花,黃萎病的發病率爲1.3%—3.8%。

第二年種棉花,黃萎病的發病率爲3.9%。

第三年種棉花,黃萎病的發病率激增至38.8%—70.1%。

如果第三年不種棉花,改爲種植一年水稻,繼續種棉花的時候,黃萎病的發病率又降回去。

不僅是黃萎病,還有其他病蟲害,都能靠棉稻輪種來防治。

科學解釋爲:棉稻輪種是一種水旱輪作,通過改變自然環境,有效抑制昆蟲和病菌的滋生繁衍。同時,還能調節土壤,保持土壤的肥力。

許進拱手說:“陛下,這些數據,是近十年來,對江南十多個州縣,進行長期觀測總結的結果,絕對不會出現錯誤。如今江南的棉花種植,因爲紡織機器的發展,種植方法已經越來越亂。很多百姓不信邪,爲了賺更多錢,種了兩年棉花還繼續種,完全就是在麻着膽子碰運氣。還有一些州縣,盲目將農田轉爲棉田,根本就不知道有棉稻輪作之法。還有……”

“還有什麼,儘管說出來。”趙瀚說道。

許進低頭道:“朝廷對棉田一味徵收重稅,也擾亂了棉稻輪種。”

額,這個純屬意外,誰讓朝中大員不懂怎麼種棉花?

趙瀚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對此人更加讚賞,問道:“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許進回答道:“陛下,臣沒有在學校讀書,以前讀的是私塾,後來自學了小學、中學課程。陛下收復江南之時,臣也曾跟隨縣中士子起義,沒有去縣裡做吏員,而是選擇進當時的勸農所。”

趙瀚說道:“你即刻卸任勸農司江南所所長職務,擢升你爲勸農司員外郎,先到江南擔任勸農使。我會讓戶部和地方配合,今後不管是山東還是江南,棉田必須遵守棉稻輪種之法。另外,爲了調節糧食產量,必須嚴格約束到每個鎮。一個鎮的農田,棉稻輪種的時間,必須要錯開。不能這兩年大家都種棉花,然後第三年又一起種水稻,搞得前兩年糧食奇缺,第三年卻穀賤傷農。”

這就涉及到政府幹預了,得讓精通數學之人,合理安排每個鎮的棉稻種植面積。

只要最初幾年安排好,接下來就不用再去幹涉,農民按照“兩棉一稻”的規律自己種植便可。

如此這般,即能保證產棉區的產糧紅線,又能科學的增加棉花產出,實現棉花與水稻雙豐收的局面。

另外,棉田的重稅,也可以稍微降低一些,儘量不去幹擾棉稻輪種規律。

一切都要講科學啊,不只是發展工業,發展農業也是如此。

趙瀚繼續對許進說:“伱把這份報告,再潤色一下。我讓禮部印刷成冊,印它個幾千份,讓吏部派人發下去,產棉區的各級官吏必須熟讀。”

“遵旨!”

許進大喜,他忙活十年,終於出成果了。不但自己升官,還能惠及萬千百姓。

趙瀚又問陳希頌:“你研究農事十餘年,在勸農司已經升無可升,是該升去做政務官了。擢升你爲戶部右侍郎,回去之後便到吏部報道吧。”

“謝陛下!”

陳希頌也高興起來。

二人躬身退下,趙瀚說道:“讓李自成進來吧,我也想看看他長啥模樣。”

(本章完)

第26章 026【我聽少爺的】第518章 515【蒸汽機?】(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32章 928【黃河】第750章 747【島主進化史之二】第687章 684【血戰】第300章 298【倫理劇與武俠片】第1063章 1059【聖人無情】第968章 964【分封開拓?】第311章 309【勳貴】(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02章 599【國丈】第776章 773【三十一歲的布政使】第1053章 1049【蔥嶺回來了】第414章 412【獵人】第930章 926【兩個國公沒了】第74章 073【稅使】第920章 916【胡姬的肚皮舞】第437章 435【沒糧了就搶】第280章 278【煎熬】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745章 742【大獲全勝】第491章 488【屠華】第331章 329【百無一用是書生】第768章 765【英國的遊歷之風】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327章 325【士子之心】第246章 244【精銳得有限】第37章 感謝各位大神!第654章 651【我滅你國,你得謝恩】第951章 947【繼續黨爭】第329章 327【圍觀練兵】(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970章 966【這是井田制?】第87章 085【黃家鎮,黃老爺】(爲企鵝大佬第572章 569【全是棄子】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給皇帝送妹子】第540章 537【故人小聚】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283章 281【紅塵尼姑】第60章 059【離心離德】第257章 255【鄉約與工業技術革命】(爲企鵝第999章 995【漠北】第600章 597【圖書字畫】第363章 361【風起雲涌】第8章 008【沸騰】第420章 418【滿清想要決戰】第692章 689【主動出擊】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733章 730【拍蒼蠅】第128章 126【就抱一會兒】第124章 122【借糧】(爲盟主“衣櫃客卿光頭第675章 672【番茄炒蛋】第875章 871【決戰開始】第641章 638【介錯很重要】第10章 010【夜襲】第490章 487【華人華商】第814章 811【大同律和付梓法】第301章 299【不如回家種番薯】(爲企鵝大佬第615章 612【皇室族譜】第106章 104【兩個左秀才】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1059章 1055【連鎖反應】第1053章 1049【蔥嶺回來了】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爲盟主“y第406章 404【大白菜與小辮子】第921章 917【皇帝也是史家】第303章 301【砸爛孔子像,救出孔夫子】第628章 625【嘉禾祥瑞】第459章 457【百家爭鳴】第56章 055【紅油辣子】第476章 473【諜中諜】第572章 569【全是棄子】第507章 504【土雞瓦狗】第715章 712【南洋戰略】第267章 265【趙瀚的叫花子海軍】第389章 387【孫傳庭去做臺北知縣】(爲企鵝第373章 371【回擊】第520章 517【大順與滿清合作?】第326章 324【日暮西山】第441章 439【朝鮮 安南來朝】第697章 694【哥薩克的消息】第575章 572【賤骨頭】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869章 865【弟殺兄】第623章 620【漸漸爛掉的八旗兵】第929章 925【費老夫人】第273章 271【改變】第528章 525【新型朝會】第591章 588【人爲財死】第1008章 1004【連鎖反應】第782章 779【曾憶少年時】第480章 477【黑白無常】第540章 537【故人小聚】第811章 808【未考殿試,先點狀元】第585章 582【又是大災】第516章 513【黃淮水患】第738章 735【神靈般的契丹皇帝】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75章 074【大小姐】第67章 066【趙濯塵】第192章 190【督師的手段】(爲盟主“v尼瑪
第26章 026【我聽少爺的】第518章 515【蒸汽機?】(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32章 928【黃河】第750章 747【島主進化史之二】第687章 684【血戰】第300章 298【倫理劇與武俠片】第1063章 1059【聖人無情】第968章 964【分封開拓?】第311章 309【勳貴】(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02章 599【國丈】第776章 773【三十一歲的布政使】第1053章 1049【蔥嶺回來了】第414章 412【獵人】第930章 926【兩個國公沒了】第74章 073【稅使】第920章 916【胡姬的肚皮舞】第437章 435【沒糧了就搶】第280章 278【煎熬】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745章 742【大獲全勝】第491章 488【屠華】第331章 329【百無一用是書生】第768章 765【英國的遊歷之風】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327章 325【士子之心】第246章 244【精銳得有限】第37章 感謝各位大神!第654章 651【我滅你國,你得謝恩】第951章 947【繼續黨爭】第329章 327【圍觀練兵】(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970章 966【這是井田制?】第87章 085【黃家鎮,黃老爺】(爲企鵝大佬第572章 569【全是棄子】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給皇帝送妹子】第540章 537【故人小聚】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283章 281【紅塵尼姑】第60章 059【離心離德】第257章 255【鄉約與工業技術革命】(爲企鵝第999章 995【漠北】第600章 597【圖書字畫】第363章 361【風起雲涌】第8章 008【沸騰】第420章 418【滿清想要決戰】第692章 689【主動出擊】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733章 730【拍蒼蠅】第128章 126【就抱一會兒】第124章 122【借糧】(爲盟主“衣櫃客卿光頭第675章 672【番茄炒蛋】第875章 871【決戰開始】第641章 638【介錯很重要】第10章 010【夜襲】第490章 487【華人華商】第814章 811【大同律和付梓法】第301章 299【不如回家種番薯】(爲企鵝大佬第615章 612【皇室族譜】第106章 104【兩個左秀才】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1059章 1055【連鎖反應】第1053章 1049【蔥嶺回來了】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爲盟主“y第406章 404【大白菜與小辮子】第921章 917【皇帝也是史家】第303章 301【砸爛孔子像,救出孔夫子】第628章 625【嘉禾祥瑞】第459章 457【百家爭鳴】第56章 055【紅油辣子】第476章 473【諜中諜】第572章 569【全是棄子】第507章 504【土雞瓦狗】第715章 712【南洋戰略】第267章 265【趙瀚的叫花子海軍】第389章 387【孫傳庭去做臺北知縣】(爲企鵝第373章 371【回擊】第520章 517【大順與滿清合作?】第326章 324【日暮西山】第441章 439【朝鮮 安南來朝】第697章 694【哥薩克的消息】第575章 572【賤骨頭】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869章 865【弟殺兄】第623章 620【漸漸爛掉的八旗兵】第929章 925【費老夫人】第273章 271【改變】第528章 525【新型朝會】第591章 588【人爲財死】第1008章 1004【連鎖反應】第782章 779【曾憶少年時】第480章 477【黑白無常】第540章 537【故人小聚】第811章 808【未考殿試,先點狀元】第585章 582【又是大災】第516章 513【黃淮水患】第738章 735【神靈般的契丹皇帝】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75章 074【大小姐】第67章 066【趙濯塵】第192章 190【督師的手段】(爲盟主“v尼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