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謀劃奪嫡 上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素眼裡的李治如今看起來順眼多了。

人怎能沒有夢想呢?就算是條鹹魚,也要做最鹹的那一條吧。

有了夢想,整個人的氣質都變得不一樣,更可慰的是,李治的夢想比較實際,不像吐蕃猢猻王松贊干布妄圖吞滅大唐一樣遙不可及,事實上李治的夢想並不遙遠,世上沒人比李素更清楚這個小屁孩究竟有多幸運。

李素有些欣喜,那喜悅的目光就好像親眼看到一團爛泥努力地往牆上糊去一樣,很感人。

延平門外,送親的隊伍還在往城外走,隊伍才只走到了一半,前隊的嫁妝隊伍綿延數裡,不見盡頭,後隊的儀仗卻仍在城門內,可見文成公主出嫁的場面規模。

等了片刻,文成公主的鑾駕終於從城門內緩緩行出,李素急忙拉着李治後退數步。

作爲王府庶出的女兒,今日想必也是她最風光的一天,不但嫁妝豐厚,而且全城的朝臣和百姓都出來相送,城門外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見縫插針的小商販們甚至索性在城外空地上鋪上了毯子,擺上各種琳琅滿目的貨物,從一個商販到十個商販,很快聚集起了一片小型的臨時集市。

歡愉的氣氛裡,多少帶着幾分凝重,直到文成公主的鑾駕出了城門,城外的朝臣和百姓們頓時騷動起來,衆人的目光盯着那輛金碧輝煌的碩大馬車,氣氛徒然有些壓抑,每個人看着那輛馬車就好像在默默送別一個以身伺虎的可憐人。

鑾駕經過李素身邊,不知爲何,馬車的側廂簾子忽然掀開,露出一張相貌中上略見福態的俏臉,白白淨淨,神情堅毅且柔和,李素心中忍不住讚歎了一聲。

這位……便是名垂青史的文成公主麼?

馬車內,文成公主掀開簾子一角,往車外留戀地看了一眼,彷彿要將大唐長安的秀美山水和純樸百姓都牢記在心裡,隨即她便看到車外肅立的李素。

文成公主一怔,李素卻忽然整了整衣冠,朝車內的她恭敬長揖一禮。

文成公主頗覺意外,今日送別她的人很多,可是真正如此正式朝她行禮的人,卻僅只眼前這一個,他……爲何給自己行此一禮?

一個馬車內,一個馬車外,一個行禮,一個受禮,然後兩個素不相識的平靜對視,直到馬車即將駛過身前,李素忽然朝她露出了微笑。

馬車內的文成公主一驚,以她的身份和教養,當然幹不出回以微笑這麼不矜持的事,反而像受驚的小鹿般趕緊放下了簾子,鑾駕隨即遠去。

直到馬車走遠,李素仍盯着馬車的背影久久不語。

李治小心地拉了拉他的衣袖,道:“子正兄,你爲何跟她行禮?”

李素嘆道:“顛沛異鄉,捨身伺虎,理當受此一禮。”

李治愣了片刻,然後笑道:“‘捨身伺虎’?沒那麼嚴重吧?和親本是歷朝歷代的慣例,從漢朝開始便有了,父皇欲令天下歸心,自然要付出一些東西的,身爲子女,也該有捨身的覺悟纔是。”

李素忽然扭過頭盯着他,目光從未有過的嚴肅。

李治被他的目光盯得渾身發毛,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訥訥道:“呃,子正兄,是不是治說錯了什麼?”

李素仍盯着他,緩緩地道:“你剛纔說欲爭太子之位,那麼,我便權且當你已是未來的大唐太子,既是太子,我給你上的第一課就是……永遠不要犧牲任何女人去換取國家的和平,和平……是男人們一刀一劍打出來的,不是靠送女人送出來的!”

李治愕然片刻,忽然整了整衣冠,朝李素長長一揖,肅然道:“治願聆子正兄訓誡。”

李素嘆道:“和親自漢朝便有之,你若熟讀史書,不妨仔細想想,和親果真那麼有用嗎?從漢朝到隋朝,每次和親之後,我中原能保得幾年安寧?那些異國番邦得到了我中原王朝送出去的公主之後,真的便對中原歸心臣服了嗎?就算他們真的因此而臣服,你再仔細想想,因爲送出一個女人而得到的臣服,這樣的臣服你覺得安心嗎?會不會太廉價了?如果王朝危殆之時,你敢相信這些臣服的番邦不會趁火打劫嗎?如果不能信,那麼,送這個女人出去有什麼意義?”

盯着李治若有所思的臉,李素語氣漸漸加重:“一個文治武功鼎盛的王朝,邊境的安寧不思男兒奮勇廝殺,卻靠送一個女人出去換來和平安寧,如此王朝,盛世能有幾年?舉國男兒無一絲血性,送女人來換和平仍不覺得羞恥,甚至覺得理所當然,這樣的王朝還有救嗎?大唐兵鋒威服四海,就算需要天下歸心,也沒有必要拿女人來作文章,歸心的法子很多,送女人是最失敗的一種。”

李素難得的一番重話,令李治頗爲吃驚,隨即垂下頭,臉色漸漸漲紅,露出羞慚之色。

李素嘆了口氣,道:“曾經有一個王朝,那是個生機蓬勃的王朝,那個王朝或許有很多毛病,君不君,臣不臣,百姓日子過得很苦,邊境也有非常強大的敵人日夜覬覦中原廣袤肥沃的國土,可是當時的皇帝仍做出一個非常偉大的決定,他將國都定在離敵人邊境很近的城池裡,舉國上下從皇帝到臣子,他們都不覺得國都設在如此危險的地方有什麼不對,這個王朝興盛了近三百年,國都一直未曾變過,當最後大勢已去,敵人已快攻進國都了,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仍執拗地不肯遷都,情願在皇宮後面的煤山上上吊自盡,到死也沒有後退逃跑一步……”

“那是個令人扼腕嘆息的王朝,也是令人痛心疾首的王朝,它的弊病太多了,可它死撐着一口氣,跌跌撞撞維持了近三百年的國祚,至死方休。儘管那麼多毛病,可他們還是喊出了一句令後世血氣沸騰的強音,‘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後世數百年,罵它的人太多,爲它痛心的人也太多,可那句振聾發聵的強音,卻永遠銘刻在青史上,流傳萬世……”

帶着一絲絲傷感的語氣,李素緩緩道出了一段沉痛的歷史,言畢,李素闔上眼,輕輕一聲嘆息。

李治的臉漲得更紅了,雙手攏在袖中,緊緊攥成拳,顯然此刻內心很不平靜,嘴裡喃喃唸叨着那句話。

“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一個何等剛烈的王朝!治當面北三拜!”

說完李治果真面朝向北方,雙膝一曲,跪拜於地,恭恭敬敬地三拜。

李素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李治的舉動有點癡傻,卻透出真摯的赤子之心,自己的選擇果然是正確的,李世民那麼多皇子,大多數都不是什麼好鳥,唯獨這位李治,算是難得的至情性善之人,很期待啊,把這位皇子一手扶上皇位,大唐會有怎樣的變化?

“殿下,你欲爭太子之位,我願鼎力相助,但是首先你要學得治天下之術,不是當上了太子你便從此高枕無憂了,相反,當上太子後,你肩上的責任更重,整個大唐江山的重量你都要一肩扛之,我助你當太子的初衷,可不是讓你未來禍害天下百姓的,所以,你從現在起要學很多東西,學平衡之術,學帝王之術,學會怎樣治理江山才能讓百姓不餓肚子,甚至日子越過越好,更要學怎樣當一個有骨氣有擔當的好皇帝,使我大唐千萬臣民顏面有光,與有榮焉……”

“‘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這三件事,應該是大唐的底線,大唐的歷代皇帝如果能夠守住這一道底線,哪怕未來數百年後國勢轉衰,至少我們的姿態仍是高傲的,無愧於列祖列宗的。”

李治沉默許久,緩緩問道:“子正兄的意思,治明白了,治有一問,如果說和親是個錯誤的話,這些年父皇和高祖先皇帝難道都錯了?”

李素淡淡一笑:“是的,他們都錯了,說這話我不怕犯忌,你父皇曾經在甘露殿內召我奏對,這些話我當面跟他說過,只可惜你父皇並未納諫,他知道我說的話有道理,可他有他的苦衷,我能明白,大唐立國不過二十餘年,內有諸多世家門閥牽制,外有番邦強國虎視眈眈,和親是大唐皇帝唯一能夠平衡內外,維持社稷穩定的法子……”

“成法不論善惡,只可因時而制宜,不可謀萬世,和親之制或許在目前而言,是不得不做出的妥協,但它不能成爲大唐未來百年社稷的法度,因爲它是不體面的,是不得已而爲之的,昔年漢高祖劉邦貿然攻打匈奴,以致白登山之圍,後來劉邦不得不屈服於匈奴,每年贈以錢財美女,甚至連宗室女都被賜以和親,方得數十年和平,沒有劉邦的忍氣吞聲,數代帝王暗中積蓄國力,焉得後來的漢武帝北擊匈奴,橫掃漠北,揚我華夏男兒神威?”

嘆了口氣,李素道:“如今咱們的大唐並不一樣,大唐的和親並非迫於兵鋒,我相信高祖先皇帝和你父皇其實也不願意和親的,然而大唐兵鋒正盛,而致鄰國不安,送宗室女出嫁和親是你父皇奉行的國策,其意重在安撫,令藩屬鄰國歸心,這個國策已奉行了二十多年,可是,那些畏懼大唐的鄰國果真安心了麼?該仇視的繼續仇視,該畏懼的繼續畏懼,這些情緒不是靠送一兩個女人出去便能解決的,送不送女人出去和親,對國與國的關係而言並無任何作用,反倒是羞辱了我大唐男兒的顏面,葬送了大唐公主的幸福,所以,和親之策,其弊大於利,可廢矣。”

一番長言,語重心長,李治不由連連點頭,神情信服。

“子正兄高論,治銘記在心,受教了。”李治說完又朝李素長揖一禮。

城門外,送親的隊伍仍在魚貫而出,文成公主乘坐的馬車已漸行漸遠,模糊得只剩下一個輪廓了。

李素凝視半晌,忽然擡手遙指馬車,嘆道:“但願這一次,是最後一次,但願她,是最後一個……”

李治也凝視着馬車的背影,雙手拳頭攥緊,臉孔漲得通紅,沉聲道:“治若爲帝,必廢此成法,教我李唐宗室姐妹俱得歡顏,從此不再以清白高貴之軀伺虎狼!”

李素展顏讚許一笑:“甚善,如此,不枉我幫你一場。”

李治撓了撓頭,神情疑惑道:“治才疏學淺,有一事不明,剛纔你說的那個剛烈王朝,到底是哪一朝哪一代?治也曾粗讀青史,可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是何朝代,還請子正兄賜教。”

李素正色道:“所以說,人還是要多讀書,你讀的書遠遠不夠,應該三省吾身啊……我說的那個朝代離咱們大唐很遠,遠在天邊,位於一個名叫‘東勝神州’的地方,以你目前的腦子,我很難跟你解釋清楚,情當我說了一個虛構的故事吧。”

**

“建王府,募門客,召幕僚,結朝臣!”

長安東市一家酒肆裡,李治揮舞着拳頭口沫四濺叫囂着。

李素冷眼看着他,小屁孩大概以爲此刻的自己是那種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形象吧?其實醜爆了,讓人忍不住想抽他。

叫囂過後,李治意猶未盡地坐下,豪邁狀將一杯比水還淡的葡萄釀一飲而盡,裝作齜牙咧嘴酒精超標的樣子,按慣例大喝了一聲“好酒!”

李素眼皮跳了跳。

更想抽他了,怎麼辦?

做完這一套看似很男人的動作後,李治這才安分地跪坐在席上,認真地看着李素,道:“這是治欲爭太子之位的主張,子正兄覺得如何?”

李素眉眼不擡,淡淡地嗯了一聲。

李治急了:“‘嗯’是啥意思?”

李素摸了摸鼻子,慢條斯理道:“‘嗯’的意思是……在我評價你這個低級幼稚的主張之前,能不能讓我抽你一巴掌?不多,就一巴掌,忍忍就過去了……”

“爲啥?”李治愕然。

“因爲你剛纔的樣子實在很欠抽,趁着你還沒當上太子,我想先抽了再說,等你當上太子後,我便不好意思朝你下毒手了……”

李治茫然摸了摸自己的臉:“……真有那麼欠抽?”

李素擡眼看着他,一臉嚴肅:“真有,剛纔你若照照鏡子,相信你也會狠狠抽自己的,不抽都對不起自己的麒麟臂……”

李治頹然泄氣,嘆道:“其實……我也算大人了,我都十五了。大人不都像我那樣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放浪形骸嗎?”

“大人不是看你長得像不像,而是看你爲人處世像不像,你剛纔那模樣我頂多給你一個‘東施效顰’的評語,這還算客氣了,換了個嘴毒點的,大概會說‘人人得而誅之’,你看,多受打擊……”

李治黑臉瞪着他:“客不客氣你都說了……好吧,你告訴我,我欲爭太子,剛纔那幾條可行否?”

李素嗤笑:“建王府,募門客,召幕僚,結朝臣?”

李治充滿期待地點頭。

李素哼了哼:“你先告訴我,這些東西是哪個混賬教你的?”

李治眨眼:“魏王兄就是這麼幹的呀,這些年一直與太子爭寵,謀劃將他取而代之,太子被廢以後,魏王兄馬上整合朝堂勢力,如今朝臣裡面已有半數認爲他是未來的大唐太子了,能有今日這般局面,全是這些年他王府裡的幕僚幫他謀劃出來的,我起而效之有什麼不對嗎?”

李素鄙夷地瞥了他一眼,道:“小屁孩子,毛都沒長齊便學大人玩陰謀詭計了,你這年紀,這城府,一無才二無德,朝中沒人脈,身邊沒謀士,你玩得過誰?所謂門客幕僚,大多都是投機的,他們只負責在你身邊亂出主意,而你要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賭他們的主意到底正不正確,如果贏了,他們便有從龍之功,從此飛黃騰達,如果輸了,你被你父皇厭惡甚至貶謫,他們拍拍屁股再找下一個傻子繼續忽悠,現在我再問你,你剛纔說的那些蠢話是認真的嗎?”

李治被擠兌得滿臉通紅,期期艾艾半晌,方纔結巴道:“不,不是……剛纔治只是玩笑之語,子正兄莫當真。”

李素展顏笑道:“不是就最好了,否則我若知道自己一心輔佐的傢伙居然是個蠢貨,這輩子未免太累了,你的人生纔剛開始,有些東西不懂不會沒關係,睜大眼睛保持沉默就好,多看,多聽,少說話,一說話就掉檔次,等到你真的懂了,你再開口說話,那時你說的每一句話,天下人都將駐足恭聽,這纔是一個男人真正應該具有的品質。”

李治急忙肅然行禮:“多謝子正兄,治再次受教。”

李素悠悠地道:“至於你說的什麼建王府,召幕僚,結朝臣之類的蠢話,你趁早打消主意,任何一條都別去做,一旦做了,我敢拿自己的腦袋保證,你這輩子跟太子之位無緣了,不落個貶謫千里的下場算好了。”

李治愕然道:“魏王兄能做的事,我爲何不能做?”

李素搖搖頭,嘆道:“你和魏王不一樣,魏王好學,學識淵博,深得你父皇寵溺,又是未來大唐太子最合理合法的人選,你看,他有那麼多優點,又有合適的身份和位置,而你……,你說說,你自己有什麼優點?”

李治一副智障兒童狀不停眨眼:“…………”

李素見他這副蠢樣子,心頭不由生出一股忐忑不安,這傢伙該不會真是個蠢貨吧?單從面相上看,真的很蠢啊,自己的選擇是不是錯了?(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九百二十八章 君臣決戰 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九百三十章 倭僧道昭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第三百二十四章 勝敗生死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八百零五章 風雲漸起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八百一十一章 局中局外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謀殺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姻作罷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求首訂!!求月票!!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六百七十七章 有所必爲第五十五章 混世魔王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六百六十章 暫時擱置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很重要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五百五十三章 低卑謙遜第五百零四章 巧取豪奪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七百章 武家兄弟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八百零三章 無藥可救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一百三十章 退親失敗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論道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
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九百二十八章 君臣決戰 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九百三十章 倭僧道昭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第三百二十四章 勝敗生死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八百零五章 風雲漸起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八百一十一章 局中局外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謀殺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姻作罷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求首訂!!求月票!!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六百七十七章 有所必爲第五十五章 混世魔王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六百六十章 暫時擱置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很重要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五百五十三章 低卑謙遜第五百零四章 巧取豪奪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七百章 武家兄弟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八百零三章 無藥可救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一百三十章 退親失敗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論道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