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

突如其來的問題,連常塗都嚇了一跳。x23us.com更新最快

這個問題實在很要命,若李素此刻在李世民面前的話,差不多該嚇到尿褲子了。

此時的李世民仍闔着眼,神情很平淡,彷彿只是一句不經意的閒聊似的。

常塗在腦海裡仔細措辭片刻,方纔小心翼翼地道:“李縣公和他同鄉的那個姓王的小子數年前弄出這股勢力,奴婢已派了許多人滲透到這股勢力裡去了,暗察了幾年,奴婢查清當初李縣公培植這股勢力,似乎爲了自保,當時他與東陽公主殿下之事尚未被陛下所知,李縣公似乎是爲了應對此事而爲。”

李世民嘴角浮起冷笑:“爲了朕的女兒,他倒真是用心良苦啊……不過,朕不信李素僅僅只是爲了東陽才刻意培植出這股勢力,應該還有更大的目的……”

事情揭開,李世民的問題也越來越尖銳了。

常塗想了想,道:“可奇怪的是,自從當年李縣公奉旨晉陽平亂回到長安以後,這股勢力便一直沒有動用過,期間王直多多少少還露個面,至於李縣公,似乎將這股勢力完全忘了似的,再也不曾用過它了,再後來,前太子謀反事敗後,就連王直也沒再露過面了,平日裡的事務全由王直下面的四個頭目在管理,長安街市上那些潑皮無賴的開銷,李縣公倒是沒有斷過接濟,每年付在這方面的錢財,大抵超過了五千餘貫……”

李世民冷笑:“好手筆,之所以不露面,是因爲李素不敢,知道他爲何不敢了麼?呵呵,李素是個聰明人,想必他察覺朕已注意到這股勢力的存在了,對任何帝王來說,都城眼皮子底下出現這股不由帝王掌控的勢力,絕對是件犯忌的事,說嚴重點,這是死罪!李素正因爲察覺到了這一點,所以馬上和那個姓王的小子蟄伏起來,這股勢力當初能幫他,現在也能害他,想必如今在李素的眼裡,這股勢力已經成了燙手山芋,握着燙手,想丟又不敢,哈哈……”

常塗小心地道:“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處置這股勢力?”

李世民神情變得複雜起來,嘆道:“朕原本是真想殺了李素的,這個念頭不止一次有過,正如當年朕對魏徵一樣,三番五次想過要殺他,可是,畢竟人才難得啊……”

“朕的大唐,只願自朕以後,能夠傳延千秋萬世,能夠在歷代李氏子孫的手中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盛世,讓大唐的名號成爲青史上最耀眼最出彩的一筆,既有如此氣魄,便需要有配得上這等氣魄的胸懷氣量,這些年,下面的朝臣武將們造朕的反的人有許多,有些造反事敗後,朕還是原諒了他,比如侯君集,明刀明槍造朕反的人朕都能寬恕,何況一個並未露出半點反意的李素呢?”

“只要初衷並非爲了造反,爲了推翻朕的江山,朕可以原諒他,正是這種念頭,每次都遏制住了朕想殺李素的心思……”李世民笑了笑,道:“幸好,李素是個聰明人,真的很聰明,尤其是趨吉避凶的本事,連朕都想佩服他了。”

常塗小心地道:“所以,陛下的意思是,任由這股勢力存在?”

李世民神情頓時冰冷:“當朕是傻子麼?這股勢力若未掌握在朕的手裡,交給任何人都不放心,不能爲朕所用,自然要除掉他,不單是除掉這股勢力,還要除掉培植出這股勢力的人,哪怕這個人是李素,該除掉時也要除掉,不能留情!”

常塗一凜,急忙應是。

李世民又冷笑道:“說李素是個聰明人,倒是真沒說錯,常塗你看看,在他的佈局之下,這股勢力確實有許多值得借鑑之處,尤其是從上至下單人單線縱向管理,橫向之間全無聯繫,哪怕兩個人同屬一個上級統領,這兩個人面對面時也是互不相識,如果這是一張大網,那麼大網裡每一根線都很重要,同時又顯得不那麼重要,就算其中的一根線斷掉了,還有另外的線直通上層,然後上一級可以迅速的將這根斷掉的線去掉,重新換上一根線,網還是網,沒有任何損失,這個李素的奇思妙想,果真不凡,明的暗的,都能做得有聲有色,驚豔世人,如此人才,朕委實捨不得殺他……”

常塗恭敬地問道:“那麼,陛下的意思是……”

李世民嘆道:“朕在等李素自己來認罪。”

“他若一直裝糊塗,不認罪呢?”

李世民目光頓時冰冷起來:“那麼,便與朕同葬寢陵吧!”

常塗凜然,垂頭不敢吱聲。

氣氛再次沉寂下來,二人曬着陽光,李世民似乎已沒了說話的興致。

就這樣靜靜地過了一個時辰,快到午膳時分,一名小宦官匆匆而來。

“陛下,魏王殿下求見。”

李世民睜開了眼,道:“魏王是獨自來的麼?”

“是。”

李世民沉默許久,幽幽嘆道:“該來的終歸會來,該說的話,也該說了,宣他進殿吧。常塗,扶朕進去。”

許久以後,一個圓滾滾的大胖子出現在殿外,跪在門檻外垂頭道:“兒臣泰,拜見父皇。”

李世民已坐回了殿內,像個遲暮的怕冷的老人,身上裹着一層皮氅,有氣無力地道:“進來吧。”

李泰謝過,起身,脫履進殿。

離朕十餘步時,李泰在李世民面前站定。

李世民定定看着這張自己曾經無比寵愛的臉龐,目光不由露出幾許熟悉的久違的柔和。

“青雀進宮見朕可有事?”

李泰恭敬地道:“兒臣無事,特來向父皇問安,父皇身子微恙,今日可好些了麼?太醫開的方子熬的湯藥,父皇可服用了?父皇若覺得宮裡太醫署的那些太醫無用,兒臣最近搜尋了一些民間頗富盛名的名醫,若父皇不棄,不如請那些民間的名醫們進宮,爲父皇瞧瞧病情如何?”

李泰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李世民眼中的柔和之色愈濃郁,眼中甚至露出了久違的寵溺的笑意。

“青雀有心了,有此孝心,朕很欣慰……”李世民含笑道。

李泰眼眶發紅看着李世民,道:“兒臣惟願父皇的身子快些好起來,不忍見父皇被病痛折磨,昨日兒臣去道觀許願,請道君將父皇的病痛轉移到兒臣身上,兒臣願代父皇生病,而父皇永遠是那個意氣風發,精神矍鑠的天可汗陛下……”

李世民愈發感動,他的眼眶也泛了紅:“好孩子,好青雀,朕……很欣慰,很欣慰。”

李泰淚眼婆娑看着他,跪在他面前輕聲道:“父皇,一定要快快好起來,答應兒臣,好嗎?”

李世民也流下淚來,淚中含笑,不停地道:“好,好,朕一定會好起來的。”

父子二人難得的溫馨時刻,大殿安靜下來,任這對父子傾瀉天倫之情。

良久,李世民從軟榻上坐直了身子,朝李泰笑着招了招手,道:“青雀,過來坐,離朕近一些。”

李泰邁着短肥的腿,緩緩走向李世民。

李世民讓他坐在自己的身邊,握住李泰白胖的手,輕輕拍了兩下,李世民嘆道:“青雀,朕心中覺得最對不起的人,是你啊……”

李泰急忙道:“父皇何出此言?兒臣從小到大被父皇寵愛,如同生活在蜜罐裡一般,不曾感到過一絲委屈,父皇哪裡對不起兒臣了?應是兒臣讓父皇失望了纔是,是兒臣錯了。”

李世民嘆道:“這些年,大唐風風雨雨,咱們天家皇族也是風風雨雨,未曾平靜過,朕委實太累了,累於國事,也累於家事,說實話,朕不是好父親,捫心自問,朕確實疏於對皇子們的教導,而致許多皇子品行不端,德行有虧,被無數臣民責罵,這是朕的過錯,幸好朕有你這麼一個好兒子,從小聰慧,好學,勤奮,所有皇子裡,你是最能讀書的一個,也是學問最高的一個,以你如今所學,縱與當世大儒坐而論道,亦可從容應對,此爲我天家麒麟兒也,有子若青雀,朕實慰之。”

鋪墊了這麼多的好話,李泰終於懵懵懂懂彷彿明白了什麼,似乎有預感今日父皇會說什麼,李泰神情有些慌了。

“父皇,好好的爲何說起這些?兒臣……兒臣很害怕。”

看着李泰哀求般的可憐眼神,李世民心一軟,然而片刻過後,終究又硬起了心腸,緩緩道:“青雀,有些話,朕遲早要說的,這些話朕若不說,將來必給你帶來殺身之禍,所以,朕接下來的話你必須好好聽着,每個字都要記清楚。”

李泰忍不住微顫起來,神情佈滿了絕望,咬了咬牙,終於還是垂頭道:“是,兒臣恭聽父皇訓斥教誨。”

李世民闔上眼,許久後,慢慢睜開,嘆道:“青雀,你應該知道,朕向來是極寵愛你的,當初承乾還是太子時,朕心中便有過好幾次猶豫,覺得你似乎比承乾更適合當太子,因爲你懂得自律,因爲你勤奮好學,也因爲你爲人謙遜有禮,可是啊,誰叫承乾是嫡長子呢?無論他的爲人品行再怎樣不配,他的出身註定了只能由他當太子,尤其是,朕當年在玄武門做過那件事後,更不能隨便易儲,否則便亂了綱常,所以那時儘管朕其實更屬意你來當太子,這個想法最終只能不了了之,朕縱是皇帝,也遮不住天下悠悠衆口啊……”

李泰流淚道:“父皇的苦衷,兒臣明白。”

李世民黯然道:“是啊,朕確實有苦衷,朕的皇子不算那幾個年幼夭折的,活着的至今有十七人,其中承乾,你,還有雉奴三人是嫡出,平日裡皇子們吵吵鬧鬧,許多皇子背地裡朝責怪朕這裡做得不好,那裡做得不好,皇子們的議論,朕其實都知道,可是,卻無可奈何,似乎從來沒有一個皇子願意試着體諒一下朕,理解一下朕的難處和苦衷,在朕的面前,皇子們似乎成了討債的人,一個個虛僞的噓寒問暖,問安,裝孝順,裝過之後,便拐彎抹角向朕要田產,要錢財,要儀仗,要宮殿別院,要歌舞伎,天下的一切,他們都想要,都想納入自己囊中,近年與這些皇子相處,朕覺得與親兒子們之間變成了一場買賣交易,他們付出虛僞的孝心,朕付出田產錢財,交易完成,外人眼裡看來,仍是一出盡享天倫的好戲,有時候朕真想忘掉皇子們見朕時的真實目的,一廂情願的假裝他們孝順朕是真的有孝心……”

“騙自己騙了這些年,朕都覺得自己很可笑,也很可憐。”

李泰泣道:“父皇,兒臣不知別的兄弟是怎樣的心思,可兒臣願對天發誓,兒臣對父皇的孝心是發自內心的,絕無半點作假之處!”

李世民欣慰地笑道:“是啊,唯獨你和雉奴是真心的,朕感受得到,所以,朕對你和雉奴也特別寵愛,你們從小到大,不管任何東西,但凡你們想要,朕必會滿足你們,有求必應,朕絕無私心……”

李泰哭着點頭:“是,父皇待兒臣很好,兒臣一生感激。”

李世民的笑臉漸漸收斂起來,神情黯然地長嘆一聲:“青雀,你要任何東西,朕都能滿足你,都能給你,朕對雉奴也是同樣的寵愛,可是……太子之位,卻只能有一個啊,給誰,不給誰,青雀,你教教朕,該如何抉擇?”

李泰身軀一震,目光裡充滿了絕望。

李泰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他很清楚,既然李世民當面問出了這句話,說明李世民的心裡已經有了正確答案,不幸的是,那個答案並不是他李泰。

“父皇……”李泰終於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

李世民嘆了口氣,道:“青雀,你的身子也不大好,莫哭了,好好平靜一下,你我父子今日索性把話說透了,如何?”

李泰哭了片刻,努力剋制下來,哭聲雖止,仍有一下沒一下的抽噎着。

李世民嘆道:“原本,朕是很希望你當上太子的,記得當初承乾謀反事敗,朕萬念俱灰,在宮裡獨坐了三天沒出去,當時朕真的很想下一道旨意,將你冊封爲太子,以平復朕的傷心,以安天下臣民之心,可是每次當朕有這個念頭時,便忽然止住了,說起原因,或許是害怕了吧,嫡出的親兒子都敢造朕的反,對朕存有殺心,朕當時便想,若青雀你當上太子後,可能是第二個李承乾呢?那時朕該是何等的心碎心寒?”

李素情緒快崩潰了一般,不停的邊哭邊搖頭:“不,不是,兒臣不是李承乾,兒臣永遠不會反父皇。”

李世民苦澀一笑,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父子之間亦如是,所以,許多次想立你爲太子,朕都忍住了,承乾謀反事敗,朕不得不清洗朝堂,將承乾的逆黨爪牙全部清除出朝堂,正是這個敏感的時候,三省宰相們給朕上奏了一個消息,他們說魏王正在全力安插府中幕僚門客,將那些門客們全數安插在被清洗過後的空缺官職上,幾乎數日之內,你魏王便成了朝堂裡最大的一股勢力,速度之快,效率之高,連朕都目瞪口呆……”

李泰猛地停止了哭泣,神情呆滯地垂着頭,臉上頓時佈滿了悔恨之色。

儘管早已明白太子之爭自己輸了,可他一直不知道自己輸在哪裡,今日此刻,李泰終於明白了。

看着李泰那張佈滿了悔恨的臉,李世民神情複雜地嘆道:“青雀啊,你太心急了,爲何如此急着佈局朝堂呢?你想要的,朕其實能給你,就算你當時直接走近殿內,面對面告訴朕,你想當太子,求朕答應,朕或許也會答應,可是你,卻選擇了最愚蠢也最犯忌的一種方式,如此亟不可待地安插黨羽進入朝堂,朕問問你,你之所爲,與李承乾有何區別?教朕如何放心將你立爲太子?如此急躁而衝動的心性,教朕如何敢把這座大好的江山社稷交給你?”

“父皇,兒臣錯了,兒臣真的知錯了!”李泰大哭道。

李世民嘆道:“不僅僅因爲此事,還有更多,青雀,你走錯的不僅僅是這一步,而是很多步,朕聽聞你的王府裡豢養了數百位幕僚門客,他們果真爲你出過一次正確的主意麼?”

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七百一十六章 門閥無情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六百三十章 吐蕃大相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家避世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求首訂!!求月票!!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七百七十七章 積年恩怨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八百五十七章 凌煙閣前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二百六十章 子夜大亂 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退難取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帥難決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第七百五十二章 開花結果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八百六十八章 試探揣度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五百五十八章 獄中論勢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四百九十一章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
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七百一十六章 門閥無情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六百三十章 吐蕃大相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家避世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求首訂!!求月票!!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七百七十七章 積年恩怨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八百五十七章 凌煙閣前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二百六十章 子夜大亂 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退難取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帥難決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第七百五十二章 開花結果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八百六十八章 試探揣度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五百五十八章 獄中論勢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四百九十一章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