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局中局外

朝堂生存是一門藝術,長孫無忌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的關係當然不是外人眼裡看來那麼簡單,君臣如魚得水般融洽是表面,實際上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之間之所以那麼融洽,是因爲二人背後代表的勢力集團必須互輔互助,相互依存。

李世民代表的是皇權天家,大唐的統治者,長孫無忌代表的是關隴集團,大唐勢力最大的世家門閥,兩者必須互輔方能安穩地治理天下。

所以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的關係有點微妙,外人眼裡看來是君臣知己,而且長孫無忌確實也對李世民忠心,但這“忠心”裡面難免摻雜一點私心,二人所謂的知己關係,其實多少帶了幾分炒作的因素,做戲給外人看,營造出一種“君聖臣賢”的和諧氛圍,有利於社稷的穩固。然而實際上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之間是有着不可化解的矛盾和問題的。

作爲皇帝,李世民自然不希望世家門閥勢力太大,任何皇帝都不可能接受皇權被分化,更不能接受皇權在地方上的威信甚至還不如當地門閥家主的一句話管用,早年李家必須依靠關隴集團來推翻隋朝,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李家坐穩了江山,世家門閥漸漸便成了李世民的眼中釘了。

作爲李世民最倚重的左膀右臂,長孫無忌自然明白李世民的意思,於是小心翼翼的做人做官,儘量少參與天家皇族裡面的敏感事務,尤其是跟立儲有關的事,一旦被李世民察覺,以他的爲人秉性,一定會翻臉無情的。

所以今日此刻,當李世民問起皇子之事,長孫無忌毫不猶豫否認,站在中間和稀泥,李世民也終於熄了懷疑之心。

事情總有個醞釀酵的過程,長孫無忌根本不需要多說什麼徒惹懷疑,一旦事情結束了酵過程,自然會爆出它原本的實質,跳出來太早便是愚蠢了。

李世民自然也是深諳朝堂政治的厲害角色,所謂成年皇子赴任地方的話題生得太突然,背後必然有更深的內幕,他也不急,和長孫無忌的想法一樣,該爆的時候自然會爆。

“既然是祖宗成法,自不可違,眼下留在長安城的成年皇子不少,吳王恪,齊王祐,蜀王愔,蔣王惲……”李世民眼睛半闔,歷數留京的成年皇子,不數不覺得,一個個數下來,現成年皇子中除了性格最老實的蔣王李惲早在三年前便主動離京赴任洺州刺史外,其餘的全部留在長安城,而且留京的原因無一例外,全是“薄體染恙,不克跋行”。

李世民頓時有些無語,自己明明是龍精虎猛的身體,爲什麼生了一窩病秧子?這不科學!

“出京!全部出京!”李世民狠狠揮了揮手,斷然下令:“明日朕便下旨,所有成年皇子全部離京赴任,不得藉故拖延,違者削其王爵,收其授田,絕其俸例。”

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馬上行禮,齊贊吾皇聖明。

李世民嘆了口氣,道:“既生在帝王家,爲帝王治理地方,造福黎民當爲本分,馮渡的奏疏沒說錯,實爲良諫也,朕可納之。”

幾位重臣又是一陣“吾皇聖明”。

李世民含笑收下這一波馬屁,表情看似很受用,眼中卻閃過一道冷光。

這個馮渡……一定要查一查!查清楚他上疏的原因,敢拿天家皇子說事,除非他是像魏徵那樣滿腔正義無所畏懼的缺心眼,否則必有內情。

既然決定了成年皇子全部出京赴任地方,剩下的事當由房玄齡去辦了,包括以皇帝的名義擬草文書,回覆諸位御史等等。

房玄齡捋了捋長鬚,眉心擰成了一團。

這個差事……實在不好接,尤其事涉皇子,更容易給自己埋下禍患,所以有些具體的事情,房玄齡必須問清楚,不然一時疏忽,將來倒黴的可是他。

“陛下,容老臣多嘴問一句,陛下剛纔說是全部成年皇子皆須離京赴任?‘全部’?”房玄齡小心翼翼地問道。

李世民點頭:“全部,讓他們都滾,一個個裝病死賴在長安,當朕真糊塗了麼?全部都滾。”

房玄齡沉默片刻,愈小心地道:“也包括……晉王殿下?”

李世民一呆:“晉王?”

房玄齡道:“晉王殿下今年已十六歲,也行過冠禮,自然是成年了,貞觀十年被陛下封任幷州都督,當年晉王年歲尚幼,幷州都督一職自是遙領,今年他已成年,那麼……是否也照諸皇子例,一併離京赴任?”

見李世民表情複雜,房玄齡急忙補充道:“原本老臣不該有此問,不過晉王殿下與諸皇子不同,他是陛下嫡出,嫡庶有別,老臣以爲還是問清楚了再行事比較妥當。”

李世民深深皺起了眉,臉色愈陰沉。

“晉王治是朕親自撫育長大,這孩子聰慧儒雅,難得的是對朕一片孝心,不像別的孽子,他自幼喪母,性子軟弱,朕怎忍將他調任到幷州,受那風霜之苦?”李世民語氣隱含怒意。

房玄齡是個非常有眼力的,見李世民快飆了,馬上識趣地道:“是,老臣明白了,除晉王殿下外,其餘成年諸皇子皆須出京赴任地方,老臣明日便着尚書省擬草公函。”

李世民重重一哼,臉色稍霽。

長孫無忌目光閃動,笑着出來打圓場:“陛下所言甚是,晉王殿下和魏王殿下一樣,皆是嫡出,魏王因身體貴恙,特旨留在長安,晉王亦是嫡子,且剛剛成年,赴任地方哪裡理得清那些繁雜的公務?陛下盡驅庶子,留下嫡子在身邊盡孝,實是合情合理,天下人想必也說不了什麼的……”

一番話四平八穩,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隨即忽然神情一怔,目光露出深思之色。

長孫無忌的這番話不知有意或無意,李世民似乎聽出了別的味道,然後,他深深陷入了沉思。

基調已定,成年皇子出京已成定局,房玄齡等諸臣看了看李世民深思的表情,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然後一同起身告退。

李世民心不在焉地點點頭,三人於是緩緩退出殿外。

…………

離開甘露殿,長孫無忌,房玄齡和褚遂良三人並肩往宮門外走去。

走出數十丈,離甘露殿很遠了,房玄齡這才捋了一把長鬚,若有深意地看了長孫無忌一眼。

“輔機賢弟今日處處置身事外,是何緣故?”

長孫無忌挑了挑眉,笑道:“玄齡兄何出此言?愚弟只是對天家之事不便多言罷了。”

房玄齡呵呵笑道:“相識半生,你我二人的秉性彼此都清楚,輔機賢弟何必在老夫面前裝糊塗?”

長孫無忌笑道:“愚弟是真糊塗了……玄齡兄,可不敢給愚弟扣大帽子啊。”

房玄齡自然不信,望向長孫無忌的目光愈有深意了。

“陛下如今的心思,一則是煉丹求長生,二則是東征高句麗,他尚覺得離體衰身恙早得很,怕是暫時沒想過立儲之事,那個叫馮渡的御史如今這麼一鬧,立儲之事算是搬上了檯面,陛下想避都避不開了,老夫卻覺得,主動揭起此事甚爲不妥,屆時陛下龍顏大怒,朝堂恐將生亂,於國不利……”

長孫無忌面不改色笑道:“玄齡兄言重了,一個御史的胡言亂語而已,陛下爲東征大局計,亦不會把此事鬧大的,至於立儲,我們做臣子的自然不能多說,再說陛下如今確是春秋鼎盛之年,遲幾年立儲亦無不可,愚弟怎會主動揭起立儲之事?”

房玄齡嘆了口氣,都是老狐狸,道行誰也不比誰低,簡單兩句擦邊試探後,房玄齡心中大概有數了。

邊走邊沉吟,不經意似的看了看落後三四步的褚遂良一眼,房玄齡輕輕道:“那個馮渡……膽子可不小啊。”

長孫無忌笑道:“監察御史麼,如今個個以魏徵爲榜樣,膽子自然是不小的。”

房玄齡聲音壓得愈低了:“陛下既允了馮渡所請,想必那馮渡應知適可而止了吧?”

長孫無忌笑道:“這個……,玄齡兄得去問他纔對。”

房玄齡哼道:“搞出這麼多名堂,還不是爲了晉王殿下,差不多夠了,如他所願,陛下會妥協的……但願此事到此爲止,宮闈之事,決止於宮闈,朝堂和天下不能被牽連。”

長孫無忌目光閃動:“哦?剛纔陛下可沒答應放晉王離京呀……”

房玄齡胸有成竹地笑了笑:“輔機賢弟還在裝糊塗,你我二人豈能不知陛下性情?不信打個賭,咱們三人還未踏出宮門,陛下的旨意就會攔住我們……”

正說着,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房玄齡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長孫無忌亦淡淡一笑,神情不見絲毫意外。

一名宦官匆匆小跑到三人面前,喘着氣道:“陛下有旨,諸皇子無論嫡庶,朕皆一視同仁,晉王治既已成年,當法諸例,不日啓程離京,赴任幷州都督,着尚書省二相擬草文書,頒示於朝堂。”

宦官說完朝三人行了一禮,便回去覆命了。

房玄齡與長孫無忌對視一眼,二人表情平靜,房玄齡眼中露出明悟之色,嘴脣囁嚅幾下,終究還是長長一嘆,不復多言。

話不必說透,該明白的都明白,房玄齡心中忽然涌起一陣憂慮。

立儲之爭恐怕已無法避免,只盼長孫無忌能夠控制住局勢,勿將東宮之爭牽連到天下,在房玄齡眼裡看來,長孫無忌和魏王李泰在玩火,他們在李世民的屠刀下跳舞。

褚遂良一直離二人很遠,似乎有意給二人一個單獨試探和較量的空間,在宦官傳完旨意後,褚遂良的眼睛忽然盯住前方長孫無忌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

旨意傳得很快,不到一個時辰,散落在長安城各處的皇子府邸皆已知道李世民的決定了。

年幼的皇子尚不覺得,可那些成了年又死賴在長安城不走的皇子們,卻一個個氣得暴跳如雷,在王府裡摔盤子砸瓶子的同時,監察御史馮渡的祖宗十八代女性全部被皇子們用嘴輪了一遍,而且體位頗富創新。

對這些自小驕縱霸道的皇子們來說,僅僅在王府裡罵娘自然是不解恨的。

很快,三四名皇子聚集一處,集體罵了一陣後,趁着腦子裡熱血上涌,幾人聚頭一商量,索性領着各自的部曲護衛,百來人浩浩蕩蕩齊赴馮渡府門外。

當然,畢竟是在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太出格的事這幾位皇子還是不敢幹的,不過指着馮府大門罵街,然後指揮部曲護衛們朝大門扔石塊,吐口水什麼的,皇子們表示毫無壓力。

馮渡自知捅了馬蜂窩,於是任由皇子們在門外叫囂辱罵,他卻一直沒露面,直到皇子們過足了癮,憤怒且悻悻地離開,馮府的大門仍舊緊閉。

找馮渡麻煩的皇子只是其中的一撥,另外的一撥則聰明的抓住了事情的本質,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匆匆趕往太極宮,在李世民膝前跪滿一地,個個嚎啕大哭,扯着嗓子中氣十足喊着身體太虛,地方州府氣候風俗不宜,好想一輩子陪着父皇,在父皇膝前盡孝,半步都捨不得離開父皇,親愛的聽我說,你快樂就是我快樂云云……

胡編着各種鬼都不信的爛藉口,費盡脣舌和演技,爲的只有一個目的,那便是請求父皇收回成命,別把他們趕出長安。

一個簡單的決定,李世民沒想到見識了自己兒子的衆生相,一個比一個醜陋,李世民剛開始還耐着性子勸慰,後來越來越火大,最後勃然大怒,下令禁衛將這些不爭氣的兒子全部趕出宮,並限令時日馬上滾出長安。

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防奪權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感謝及...求保底月票 羞第二百四十三章 佳人難得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逢隔世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行送賄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半提審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地交易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四百八十章 中秋遊園 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七百五十二章 開花結果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二十章 攻守鏖戰 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二百零四章 寂寞高手第六百四十六章 謀而後發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五十七章 雨夜刺殺 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
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防奪權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感謝及...求保底月票 羞第二百四十三章 佳人難得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逢隔世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行送賄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半提審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地交易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四百八十章 中秋遊園 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七百五十二章 開花結果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二十章 攻守鏖戰 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二百零四章 寂寞高手第六百四十六章 謀而後發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五十七章 雨夜刺殺 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