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

李素和武氏的初見,算不上驚天動地,天空不見晴天霹靂,地上不見遍地靈芝,沒有任何異象來襯托這次見面的偉大性,震撼性,以及歷史在這一刻定格的永恆畫面等等……

客觀的說,李素與武氏的見面很平凡,而且武氏略顯狼狽,當然,她走的時候心情很不錯,因爲她覺得自己已達到了目的,她的目的本來就是要讓李素認識自己,對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武氏自信做得不差,清麗脫俗的外貌,小心翼翼的神情,還有那彷彿受驚小鹿般一嚇一退的走位等等,任何一個表情任何一個動作,無一不是爲了迎合男人心底最深處的女性審美觀,激男人對一個柔弱不堪且又命苦的女子的保護欲。≥≥

所以武氏走的時候很開心,她覺得今晚不虛此行,沒有枉費她花了半天時間又是佈局又是說謊,尤其是遞簪子的那一剎在他手心裡的輕輕一撓,簡直是神來之筆,不可複製,想必從今晚起,那位年輕英俊且又極得聖寵的李侯爺心裡從此對她有了深刻的印象,至於日後,只要李侯爺心裡有了她這個人,大家又同住在一個村裡,日後自然有大把的機會等着她慢慢佔領這個男人的心。

可惜的是,武氏的道行終究淺薄了一些。

她不知道的是,李侯爺心裡住着一隻千年的老鬼,這點小伎倆在他面前耍弄,說是關公面前舞大刀都有些高擡她了。

李素心裡只有滿滿的無奈。

只聽了武氏幾句話,他便把她看穿了,他知道武氏想要什麼,“機會”這個東西,他不吝於給她,把她從掖庭救出來原本就是李素爲自己佈下的一步暗棋,這步棋對他的將來或許有用,或許沒用,但選擇這個時候救她,總歸給自己種下了善因,如同買了一支軟不拉嘰的潛力股,成本小,但回報率高,就算這支股廢了,停牌了,對他來說也不會傷元氣,畢竟便宜嘛。

可是……武氏想要一個機會一飛沖天,方法卻用錯了,尤其是在他手心裡輕撓的那一下,嘖!你撓李治去啊,李治纔是你該撓的人好不好?撓我有什麼用?你和李家父子不清不白的關係搞得那麼亂,我這麼有潔癖的人會攪進這灘渾水裡嗎?簡直不知所謂。

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李素轉頭看着東陽,笑道:“這位武氏……你日後莫要對她太冷落,適當的提拔她一下,有事沒事多關心關心她,讓她記你一點恩情,將來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東陽蹙眉,沒好氣道:“你還偏着她,還說沒有看上她!”

李素嘆道:“相信我,我對她的心思,沒你想的那麼複雜,真的,此女前程……不可限量。”

東陽有些驚奇地盯着他,道:“你這人看似隨和友善,其實心裡傲氣得很,從來沒聽你誇過誰,說話做事都帶着一股子俯視的味道,好像誰都不如你,你只是懶得做而已,今可稀奇了,你居然誇讚一個女流之輩……”

李素臉有點黑:“我在你心裡的形象這麼噁心?”

東陽噗嗤一笑,白了他一眼:“你以爲有多高大?父皇與長孫和房相閒聊時,君臣常點評朝堂諸臣,說到你時,無論父皇還是兩位宰相,都一臉的怒其不爭,都說你有奇才,施之社稷,可經天緯地,只可惜太懶了,懶得令人指,明明有十分的本事,偏偏只肯用三分,不是對大唐不忠,而是你真心懶得把十分的本事使出來,把你點評完了父皇和兩位宰相一齊搖頭嘆息,然後同聲大罵老天瞎了眼,好好的一身本事給了一個奇懶無比的混帳,簡直是天災**……”

李素越聽臉越黑,一張俊臉黑得完全融進了漆黑的夜色裡。

“有完沒完?多久沒見了,一見面把我損成這樣,大家還能愉快的聊下去嗎?”

東陽忍住了笑,推了他一下,道:“你怪我作甚?都是父皇和宰相們說的,我只是複述而已,不識好心的傢伙!”

見李素臉色仍有些不好看,東陽笑道:“好了好了,難得見你誇一個人,就算你對她有別的心思我也認了,如你所願,從明日起,武氏調進內院,和綠柳一同隨侍我,滿意了吧?”

“關我什麼事?你愛怎麼辦就怎麼辦,把她扔井裡我也不反對。”

******

大清早天沒亮李素便起牀了。

許明珠手忙腳亂給他穿戴朝服,外院薛管家則指揮下人備馬,方老五選齊了十來名部曲,一身戎裝準備隨行。

一家上下因爲李素而變得活力十足,雞飛狗跳。

穿戴完畢,李素騎上馬,部曲們緊跟隨行,一行人踏着黎明的曙光,匆匆朝長安城趕去。

按理說,昨晚李素就應該隨李治一起進長安城面君的,只是李素歸家的心情太急迫,尤其是已到了家門口,不趕回家與家人團聚實在有違他做人的原則,所謂“家國”,當然是先家而後國,這個順序不能亂。

至於這麼做有可能帶來被御史參奏的後果,李素倒不是很在意,做人當然力求達到盡善盡美,儘量把自己往完美無缺的方向努力展,但做臣子就不同了,做臣子的多少還得留點小把柄,小缺點,讓皇帝和朝臣們清清楚楚看在眼裡,讓他們明確知道這個人的缺點和弱點,纔會給他們帶來放心,一個完美無暇的臣子絕不會讓皇帝感到安心的,落在皇帝眼裡,這種完美的人往往被劃入大奸大惡一類,因爲完美,意味着不可掌控,不可掌控則不可信任,有機會的話,一刀把他砍了才最合心意。

李素不用刻意表現出小把柄小缺點,因爲他本來就有一身的小把柄小缺點,又懶又刁還貪財,把柄缺點多得像篩子似的,所以……就不必在乎篩子多一個或少一個小洞了。

一行人不急不徐進了長安城,一路從熙熙攘攘的人羣裡穿行而過,走過木柵欄相隔的各個坊門,徑自到了太極宮前。

遞上腰牌,李素靜靜站在宮外等候,沒過多久,有宦官匆匆小跑過來,稱陛下詔令甘露殿覲見。

留下方老五和一衆部曲仍在宮外等候,李素隨着宦官入宮。

久違的熟悉感覺,李素是太極宮的常客,太極宮內每一座殿宇幾乎都留下過他的足跡,就連裡面某些宦官內侍他都能說出名字。

隨着宦官走了一炷香時辰,李素來到甘露殿外,然後……二人的腳步一頓。

李世民穿着黃袍,捋須站在殿門外,後面跟着一臉木然冰冷的內侍常塗,李世民則笑吟吟地盯着他。

李素吃了一驚,就連領路的宦官都驚呆了。

這分明是御駕親迎的架勢,放眼天下,能讓皇帝親自迎出殿門外的人可不多了,每年各藩屬國入長安朝貢,李世民也不曾親自出迎過,今日李素居然獲此殊榮,實在令他……警鈴大作?

晉陽之亂雖說是李素親手平定的,可這樁事其實幹得並不漂亮,臨走還把挑釁門閥的黑鍋扔給了李世民,李世民沒把李素拖出去抽一頓已然算得仁德君主了,親自出迎這種待遇,實在匪夷所思……

李素忍不住犯起了疑心病……

笑得這麼親切,難道要找我借錢?

“臣,涇陽縣侯李素,拜見……”李素按規矩行臣禮。

話沒說完,李世民已上前兩步,握住了他的手,語氣有些喜悅又有些急迫:“行了,少來這套虛禮,朕有事問你……”

“臣奉旨平晉陽之亂,今晉陽平靖,臣特向陛下交旨……”

李世民擺擺手:“晉陽之事容後再說,朕且問你……”

“太原王氏已被陛下安撫,唯獨范陽盧氏勢大,臣慚愧,雖然揪出了禍,卻拿他們無可奈何……”

連着打斷兩次話頭,李世民怒了:“給朕閉嘴!朕讓你說話了嗎?宮闈之內懂不懂規矩?”

“啊?啊!臣死罪,臣……”

“啊個屁啊!朕且問你,你用了什麼法子,讓小兕子好轉了?”

李素這時才真正吃了一驚:“小兕子好轉了?不會吧?”

李世民面色不善地瞪着他。

李素急忙改口:“這個,恭喜陛下,公主殿下福緣深厚,陽壽千歲。”

李世民這時激動的情緒終於有些緩和了,也覺剛纔自己那着急的模樣有些失儀,不由掩飾般乾咳幾聲,緩緩道:“自你離開長安後,小兕子常半夜哭鬧不休,說要尋你玩耍,子正有所不知,晉王治與小兕子皆是觀音婢所出,後來觀音婢薨逝,一兒一女年幼且多病,朕遂親自將他們帶在身邊撫養,小兕子身患惡疾,哭笑時常伴有劇烈氣喘,有時喘得急了,也會休克昏厥,朕遍請天下名醫,都說小兕子陽壽堪憂,那時你剛離開長安,小兕子夜裡哭鬧不休,朕心急如焚,生怕她哭得激動時昏厥過去,要知道,每次她一哭,都如同遊走於生死邊緣……”

李世民說着說着,臉上漸漸露出古怪的表情:“就在朕焦急不已,太極宮所有太醫都被朕召於殿外隨時待命時,卻現小兕子哭鬧時竟然沒有劇烈氣喘了,哭聲有些氣短,也有點喘,可是並不劇烈,而且也沒有昏厥,後來趁她睡着後,朕召太醫進殿把脈,連太醫都覺得奇怪,小兕子的脈象比以往大有不同,雖說惡疾仍在,可生機似比當初強了許多……”

“朕和太醫都感到奇怪,後來問了當初在你家時你總給她喂一些味道怪怪的湯藥,隨行的太醫也證實了此事,他們拿湯藥方子辨證過,現並無害處,沒過幾天,孫思邈老神仙也進宮覲見,說是你曾將方子留給他,他辨證多日後覺,此藥方對氣喘之疾甚有大用,子正啊,你老實告訴朕,那藥方是從何處得來?小兕子的病是否可以治癒?”

李素目瞪口呆聽完這一切,不由有些惶然。

藥方呢,當然害不了人,裡面幾味藥材都是前世模糊聽來的,確實是針對哮喘之疾的,至於每味藥的藥量,當初因爲自己心裡沒數,所以採取保守治療,儘量取材比較少,沒想到居然真把小兕子的病情控制住了。

難怪今日李世民擺出如此高規格的迎接陣仗,原來不是爲了晉陽之亂,而是爲了小兕子。

撓撓頭,李素爲難地道:“陛下,那藥方並非臣所出,很多年前,村裡來了一位……”

“一位遊方的老和尚,對嗎?”李世民皺眉,語氣不善。

“絕對不是!”李素斬釘截鐵道:“……來的是一位遊方的老道士。”

李世民濃眉一挑,隨即嘆了口氣:“罷了,誰給你的方子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張方子確實很管用,太醫署和孫老神仙都仔細探討過,老神仙親自將幾味藥材的量增減了一番,說此方治氣喘有效……”

李素苦笑道:“陛下,臣說實話,藥方確實可治氣喘,只不過治標不能治本,它的作用無非是將病情壓制,緩解而已。”

李世民深深看了他一眼,點頭道:“是實話,孫道長也是這麼說的,不過對朝不保夕的小兕子而言,這個藥方仍是她保命的東西,緩解也罷,壓制也罷,只要她能活着,朕於願足矣!”

嘴角漸漸露出了笑容,李世民道:“所以,獻上這張方子,你算立了大功,朕今日必須好好謝你纔是。”

李素連道不敢。

李世民不由分說,拽着他的袖子進殿,進殿以後李素才現,殿內居然已擺好了宴席,有肉有酒擺滿了桌,顯然今日不僅是御駕親迎,而且還是賜御宴的規格,可見李世民的心情多麼高興,也可見小兕子在李世民心中的位置怎生重要了。

規格高,待遇高,但李素並沒有飄飄然,畢竟古往今來有無數反面教材做借鑑,比如很多年前項羽請劉邦吃的那頓飯,規格也不小……

李世民很高興,一邊頻頻邀酒,一邊哈哈大笑,瘋了似的。

李素喝了兩杯酒後,抿了抿脣,道:“陛下,關於平定晉陽之亂,臣想向陛下……”

李世民笑臉頓斂,臉色一沉,狠狠瞪了他一眼,道:“晉陽之事,朕等下再與你計較!現在莫擾了朕的雅興,來,飲勝!”

李素眼皮一跳。

果然宴無好宴,等下怕是要跟自己算帳了,尤其是關於讓李世民背了門閥的黑鍋一事……

李素這頭心驚膽戰,李世民陰沉的臉色忽然一變,頃刻間變得和顏悅色如沐春風。

“子正獻方有功,朕說過要獎賞,君無戲言,來,告訴朕,你想要什麼?”

李素飛快地眨眼,看着李世民那一臉和善親切的笑容,一時卻無法適應。

翻臉比翻書還快,而且連翻了兩次,表情轉換沒有任何ps痕跡……這位天可汗陛下該不會精神分裂了吧?(未完待續。)8

</br>

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零九章 預謀發酵第九百二十九章 意外所遇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姻作罷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八百三十三章 再生波瀾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舊案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求本月保底月票!!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計議 上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五百四十四章 項莊舞劍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二百三十九章 毫州素布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八百零五章 風雲漸起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請個假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六百三十八章 和親利弊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一百四十三章 錯綜關係第八百一十三章 途窮問計 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一十二章 金殿爭女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三百零三章 俠之大者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奇襲血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八十七章 長安所見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龍入海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七百六十一章 功臣何覓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五十六章 細述經過
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零九章 預謀發酵第九百二十九章 意外所遇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姻作罷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八百三十三章 再生波瀾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舊案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求本月保底月票!!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計議 上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五百四十四章 項莊舞劍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二百三十九章 毫州素布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八百零五章 風雲漸起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請個假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六百三十八章 和親利弊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一百四十三章 錯綜關係第八百一十三章 途窮問計 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一十二章 金殿爭女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三百零三章 俠之大者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奇襲血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八十七章 長安所見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龍入海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七百六十一章 功臣何覓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五十六章 細述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