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

李素聽懂了,常順說的“老兵”是指方老五。≯ >≥

嘴角扯了扯,李素失笑搖搖頭,還是看低了方老五的本事,除了廝殺搏擊本事外,騎術也不錯,難得的是心思單純且忠肝義膽,今日才知道,反偵察的本事居然也不錯。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李素頓時覺得身邊有了方老五,用起來真的很順手。

至於常順的存在,李素倒是一點都不意外。

從李世民派他出長安時他便想清楚了,要處理晉陽之亂,李世民絕不會只派他和李治這一路人馬,必然留有暗手,這跟信不信任無關,對帝王來說,再信任一個人也不可能毫無保留地把希望全部寄託在他身上,總歸要留一步暗棋,用來查遺補缺也好,用來制衡也好,總之必須要保留一個從容進退的空間。

常順的存在,就是李世民落下的一步暗棋。常順,常塗,都姓常,常塗的身份又是李世民貼身的內侍,掌握着一股神秘的勢力,那麼眼前這個常順的身份想必不低,應該是被常塗引爲心腹的那一種。

想清楚這個關節,李素的目光閃過一抹莫測的光芒,深深看了常順一眼。

常順似有所覺,扭頭與李素的目光相觸,隨即很謙遜地朝他笑了笑,有種不言而明的默契。

很好,都是爲帝王服務,職業不分貴賤也不分明暗,皇帝怎麼說就怎麼做。

沒搭理一臉他鄉遇故知驚喜的李治,李素悠悠地道:“既然不知你隸屬哪個官衙,本侯就直呼名字了,常順,陛下遣你爲暗路,與我們同赴晉陽,你的職命是什麼?這個問題你方便說嗎?不方便就當我沒問。”

常順笑了,露出一嘴白牙,道:“這個可以說,侯爺多慮了,小人離開長安前陛下有過囑咐,小人領了一批人暗中跟隨二位貴人,是爲了暗中將晉陽之亂弄清楚,二位貴人在明,那麼多雙眼睛盯着您二位,有些事情必然無法查,也查不到,小人不一樣,小人本是災民打扮,可謂滴水入海,隱於市野……”

李素沉聲道:“晉陽這幾日的亂象你也見到了,常順,你查出什麼了嗎?”

“正因爲晉陽最近亂象頻生,處處有亂民屠掠良善,對抗官府,小人今晚纔不得不亮出身份,面見二位貴人……”機警地扭頭朝門外看了看,常順壓低了聲音,道:“小人這些日子帶領手下在晉陽察訪,現頗有蹊蹺,原是二十萬左右的人口,因災而紛紛遷移,往往舉村傾巢而出,按說災民逃荒,不論去哪個方向,先應該向晉陽周邊城池遷移,有木活工活手藝的,遇到哪些地方招工便順勢留下,掙口飯吃,沒有合適活計的則舉家繼續前行,可奇怪的是,小人仔細算過出晉陽的各條大道小路的人數,現路上經過的人數合計起來,竟遠遠達不到晉陽逃荒百姓的人數,也就是說,有的災民還沒走出晉陽地界便莫名其妙消失不見了!”

說着常順斜眼一瞥,不經意似的從李素二人臉上飛快掃過,卻愕然現李素和李治一臉平靜,並無任何意外或吃驚的表情,就連一向咋咋呼呼大驚小怪的晉王李治也是一副面若平湖的模樣,稚嫩的小臉蛋上寫滿了“我早知道”幾個字,並且隱隱還帶着幾分含蓄的得色。

這下輪到常順吃驚了,只是常順常年跟隨常塗生活在太極宮中,早已練就了泰山崩於前亦面不改色的涵養,見二人似乎並不意外,常順表情平靜地繼續道:“……小人當時頗覺意外,察覺到此事非同小可,於是馬上遣手下查訪,慚愧的是,小人手下無能,接連十多日的查訪並無收穫,百姓失蹤之謎仍未解開,直到今日早間,石窟村南面山中忽然殺出兩千災民,將石窟村屠掠一空,當時也是運氣好,小人的一個手下恰好在石窟村拜訪里正,見災民殺至,手下急忙躲在一個水缸中,親眼目睹了兩千災民燒殺擄掠後揚長而去,我那手下也是個靈醒人,趁着災民們離開石窟村時不聲不響跟了上去,混在災民人羣中,由於人數多雜,倒也沒被人認出來……”

“那羣災民出村後沒回山上,反而一路向北行進,一直走了四十多里路,進了一座無名山,到山腰時,順勢拐進了一條似乎是新鋪成的山道,沿着山道往裡走,竟是一番新景象,山道里面樹連樹,石連石,天然一層屏障遮蔽四周,中間一塊崎嶇嶙峋的空地,上方巨樹參天,枝節遮天蔽日,裡面足可容納五六千人,手下當時便明白近日晉陽百姓神秘消失的原因了……”

說到這裡,李素和李治臉上的表情終於有了變化,二人對視一眼,輕輕點頭。

常順這時明白了,原來自己查到的東西,二位貴人怕是早有察覺。

“手下當時便覺得事關重大,不敢久留,趁勢落到隊伍最末,然後不着痕跡地退出了山道,快馬回城向小人稟報,小人亦覺得事非尋常,急忙將所有手下全部召集,並將他們遣往晉陽附近的所有山川樹林等能夠隱蔽藏身的地方,接連尋找五日,終於小有收穫,手下百餘人不分日夜尋找,找到了十處可疑的地方,由於害怕敗露行跡,手下不敢近前查看,但守在外面多日,估摸**不離十了……小人深覺事關重大,不敢推延,只好現身面見二位貴人,將此事告之。”

說完常順從懷裡掏出一份羊皮地圖,在李素二人面前徐徐展開,地圖畫得很粗陋,但上面畫的十個小紅圈卻分外醒目。

李素頓時露出喜悅之色,這個消息對他來說,實在太重要了,今晚見到常順很有收穫。

捧起地圖,李素眯着眼仔細端詳很久,道:“可曾打探出誰是幕後指使?”

常順搖搖頭:“小人慚愧,不曾探得,或許……若能多些時日,小人有把握將幕後之人揪出來。”

李素淡淡一笑:“能懷疑的人不多,晉陽地面上誰最有權勢,誰最有名望,誰家產最豐,誰對天家不滿等等,掰着手指算,數來數去不過十個,常順,你照這個思路去查,必然事半功倍。”

常順笑了笑,道:“多謝侯爺提醒,小人明白。”

說完又向二人行了禮,常順身形一閃,消失在深沉的夜色中。

人走了很久,李素仍看着常順消失的方向,久久不一語。

自從吩咐王直駐紮長安東市,收買結交市井城狐社鼠和遊俠兒,李素一直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踏錯一步,陷自己和家人於萬劫不復,所以李素甚少動用這股屬於自己的勢力,哪怕王直這兩年已將這股勢力展得愈壯大,李素仍不敢輕易動用,甚至還囑咐王直將大權交給信任的心腹手下,令他也逐漸退居於幕後。

李素一直對自己的謹慎很滿意,他覺得自己做得雖然不算天衣無縫,但也應該沒落入過有心人的眼中,直到今日見到常順,察覺到李世民手中也掌握着一股強大的神秘的勢力後,李素這才悚然驚覺,原來自己還是小瞧了天下英雄,特別是小瞧了那位簡直已將“英雄”二字刻在臉上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的皇帝陛下。

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這股勢力,到底有沒有被李世民現?若是現了,自己當如何應對?把話說重了,在大唐國都長安城裡,你鬼鬼祟祟搞出這麼一股勢力到底是何居心?安個“欲圖不軌”的帽子不爲過吧?若將來有一天李世民突然難,自己如何度過這道劫波?

想到這裡,李素不由眼皮直跳。

原本對自己的未來有着充足的信心,也有着幾乎完美無缺的謀劃,可是今日看來,這些對未來的謀劃有漏洞有缺陷,回到長安後愈要小心行事了。

…………

三日後,幷州兩萬大軍到達晉陽,在晉陽城外五十里安營紮寨。

軍報入城,李治和李素整理衣冠,出城迎軍。

剛走到西城門外,便見遠處飛馳而來百餘騎,爲一人頭戴翅盔,身着鎧甲,年約四十多,一把黑亮的長鬚隨着馬背的顛簸而迎風飄展。

李素和李治二人在城門外站定,含笑看着遠處百餘騎馳近。

離城門百丈處,爲一人忽然揚手握拳,百騎如一騎,動作整齊劃一地一齊勒馬,馬兒紛紛長嘶停步,然後百騎同時一偏腿,翻身落馬,朝李素二人步行而來。

饒是李素見識過大唐騎兵的風采,此刻也忍不住暗暗讚歎一聲。

由細微而見真著,單看這整齊統一的動作,百人如一人的嚴整軍容,便知幷州兵馬是何等的驍勇剽悍,將領治軍是何等嚴謹紮實。

治軍不但嚴謹,而且對君臣之禮也分外講究,將領在百丈開外便勒馬步行,顯然正是對李治這位皇子的尊敬,上下尊卑分得很清楚。

直到爲的將領越走越近,李素的眼睛也越睜越大,眼中的驚喜之色也越來越濃。

將領目不斜視,走到李治面前後摘下頭盔,朝李治躬身一禮,道:“臣,幷州大都督府長史李績,拜見晉王殿下。”(未完待續。)8

</br>

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七百四十九章 謀劃奪嫡 上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三百九十一章 活擒敵將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六百一十八章 盛裝赴約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帥難決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一百三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八百零一章 捅破窗紙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三百二十四章 勝敗生死第九百一十六章 主僕相疑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零六章 委任發配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
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七百四十九章 謀劃奪嫡 上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三百九十一章 活擒敵將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六百一十八章 盛裝赴約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帥難決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一百三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八百零一章 捅破窗紙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三百二十四章 勝敗生死第九百一十六章 主僕相疑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零六章 委任發配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