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再生波瀾

傾盡全力,努力想做到不辜負,可李素終究還是辜負了。

讓心愛的女人流淚是男人的失責,李素突然發覺,安於現狀的生活不一定是好的,或許自己覺得很好,可身邊的女人不一定這麼認爲,她們的歡笑只是不希望讓他爲難。

女人在一生中的某個瞬間能夠突然變得成熟,而男人的成熟過程卻往往需要一輩子,李素也無法免俗。

在今日東陽失控哭泣之前,李素一直覺得眼下的生活是最幸福的,最安逸的,所以念出“只羨鴛鴦不羨仙”這句詩時,心裡甚至有些自鳴得意,直到東陽情緒失控後,李素彷彿突然捱了一記耳光般呆愣住。

原來自己忽略了身邊人的幸福。

幸福,怎可如此自私?

東陽仍在笑,笑得很識大體,笑容令李素心碎,對她的歉疚愈發深了。

忽然忘情地摟住她,李素直視她的眼睛,很認真地道:“能不能再給我幾年時間?”

東陽不解地眨着美目:“你要做什麼?”

“幾年時間,我讓你名正言順地嫁進我李家!”

“不要!”東陽激烈地拒絕:“李素,這樣已經很好了,不要再做出任何改變,剛纔是我不對,以後我不會再胡思亂想了,但你千萬不要做傻事,爲你父親想想,也爲你夫人想想,爲了一個我,把你家弄得雞犬不寧,值得嗎?”

“不會雞犬不寧,我爹對你很滿意,我夫人早知你我的事,她也不會反對,不分妻妾,就我們三人在一起生活,名正言順的生活……”

東陽執拗地搖頭:“不行,家事與國事一樣,需要平衡左右內外,如今這般已是最平衡的局面了,一旦發生變化,左右內外的平衡將會打破,那時你我的未來纔是真正的黯淡無光,李素,不要爲了我做出任何改變,就算求你爲我想想,真將我娶進李家,你夫人情何以堪,我情何以堪?”

一瞬間,李素忽然覺得有些灰心喪氣,理智告訴他,東陽的說法是對的,目前的局面已是最平衡的局面了,一旦發生改變,將會產生許多不可測的變數甚至危機,可是感情告訴他,這些年已辜負東陽太多,接下來的餘生,一定要對她有個交代,否則便是狼心狗肺。

“再等等,給我點時間,一定有辦法的……”李素揉了揉她的頭,笑道:“你的夫君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多少棘手的軍國大事都讓我輕而易舉解決了,小小家事豈能難住我?”

****

馮渡被刺案再度發酵。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已不單單是朝臣被刺這麼簡單了,隨着儲君這個無法逃避的話題漸漸明朗化,這個案子也被蒙上了越來越深的政治色彩,單從表面看,它的性質與是非對錯已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直接與未來立儲之事關聯起來。

自從李承乾被廢黜後,李世民從未在任何公開的場合提過新任儲君的傾向,朝臣們大多偏向魏王李泰,都是自己的選擇,在他們看來,李泰繼位太子基本已是毫無懸念的事了,於是朝臣們站隊也站得很輕鬆,至於晉王李治,大多數人仍然只將他當成一個小屁孩而已,儘管也是嫡子,可分量無疑比李泰輕多了。

上疏的朝臣越來越多,奏疏裡的言辭也越來越激烈。大唐貞觀是所有人公認的開明聖朝,早從李淵立國,到李世民登基,二十多年從未發生過朝臣因言獲罪之事,更別說因言而被刺死。

性質很嚴重,就算不考慮其中立儲的政治色彩,這件事本身也給君臣之間蒙上了一層陰影。

馮渡死了,死得不清不楚,兇手至今沒抓到,朝中的言論風向甚至已隱隱朝李世民身上引。——在抓不到兇手的情況下,朝臣們只能懷疑是不是李世民暗中授意刺殺馮渡了,畢竟馮渡的奏疏內容是將所有成年皇子趕出長安,其中包括他最疼愛的嫡子,天家父子骨肉分離,無疑令李世民很不滿,馮渡的死自然便有了合理的解釋。

如果事情的真相真是李世民暗中授意,這無疑是貞觀朝最大的政治醜聞,醜陋的程度甚至不亞於當年的玄武門之變,君臣之間和諧友好的魚水關係將不復存在。

風向越來越不對勁,深宮裡的李世民也察覺到了,於是他也有些坐不住了。

馮渡的死是小事,可是若因這件事而導致君臣從此互相猜疑,朝臣對皇帝離心離德,從此不能上下一心,這可是關乎大唐國運社稷的大事。

當有些玄奇的風向吹進了太極宮時,李世民當即便召來了常塗,仔細垂問案件發展。

無奈鄭小樓身手太高,當初刺殺馮渡時根本沒留下任何線索,偏偏李素跟馮渡又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陌生人,而且刺殺馮渡這件事由於擔心王直的手下里面有李世民的眼線,李素也根本沒有告訴過王直,精幹如常塗者,一時之間竟也沒能發現任何蛛絲馬跡,面對李世民的詢問,常塗只能滿面愧色,一問三不知。

李世民發飆了,罕見的將常塗這位他最信任的心腹罵得狗血淋頭。

接下來怎麼辦?

當然是嚴查。

馮渡被刺案終於被李世民真正重視起來,他察覺到事情的背後並不簡單,不能再當作一樁尋常的兇殺案來看待了,裡面分明摻雜了許多莫以名狀的別的原因,儘管李世民並不清楚具體的原因,但他隱隱感到,刺殺案的根源並不在馮渡曾經上的那道奏疏上。

被李世民痛罵過的常塗痛定思痛,對這樁案子也認真起來。太極宮當夜遣出無數密探,分散於長安城各處,嚴密查訪此案的線索,任何蛛絲馬跡都不放過,連馮渡生前的親眷,朋友,師生等等關係也全部翻了個底兒掉,試圖從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裡找出馮渡遇害的真正線索。

線索當然很難查,沒有任何人將馮渡被刺與李素聯繫起來,一來因爲李素平日做人低調謙遜,生了一張甜嘴,二十多歲的年紀還腆着臉叔叔伯伯一通亂叫,二來,李素與馮渡素無交集,沒有交情更沒有結仇,二人之間完全陌生,再厲害的查案高手也查不到李素頭上去,尤其是此案並沒有動用王直的手下,縱然人老成精的常塗,也沒懷疑到李素頭上,第一波篩查嫌疑人便將李素排除在外了。

李素沒有嫌疑,但李治的嫌疑卻根本無法排除。

兩天後,案件又有了新情況。馮渡的喪事還沒辦完,府上一片愁雲慘霧之時,馮家的一名下人莫名其妙失蹤了,而且所有的衣服細軟全都一卷而空,很顯然是有計劃的消失,馮家親眷察覺到不對勁後馬上報了官。

這名下人的失蹤引起了各方的嚴重關注,大理寺,刑部,雍州刺史府和常塗,各方人馬毫不遲疑,馬上派出偵騎追緝。

不僅追緝下人的下落,同時馮府也被各路人馬輪流登門查訪,仔細詢問這名失蹤的下人在馮渡出事前有什麼異常舉動或言辭等等。

國家機器的力量是強大的,沒有任何人能逃過官府拼了死力的追緝,三天後,這名下人在晉州所轄的一片小樹林被常塗手下的偵騎發現。

可惜的是,常塗手下的人馬發現的只是下人的屍首。

被發現時,下人渾身赤.裸,被埋在樹林深處的黃土裡,可能覺得不會有人追到這窮鄉僻壤的小樹林裡,所以刨坑的人有點馬虎,只埋了淺淺的一層土。

死者的致命傷是後背的一劍,劍刃刺透肋骨,從前胸心臟處穿透,和馮渡一樣,皆是一劍刺心斃命,手法非常的乾脆利落。

常塗的手下們興奮了,前後兩起兇殺案,兇手顯然是同一人,他們甚至能推斷,這名死去的下人認識兇手,而且很熟,下人逃離馮府自然是因爲刺殺案鬧大了,害怕被官府順藤摸瓜查到,於是選擇收拾細軟逃亡,而且很可能是與真正的兇手一起逃,誰知逃出了長安城後,卻被兇手在這偏僻的小樹林裡滅了口。

下人的屍體被發現無疑是個重大的突破點,現在困擾偵緝人員的是,這名下人在馮渡被刺案裡,究竟扮演了一個什麼角色。可以肯定他不是兇手,那麼,有極大的可能便是兇手埋在馮渡府裡的內應。

屍體是常塗的手下發現的,這些人是正經的大內高手,無論搏殺與偵案都比大理寺和刑部的差官高多了,發現了這具屍體,小樹林周圍便成了他們重點搜索的範圍,他們相信,在這具屍體的周圍一定還會有新的發現。

兩天後,果然有了新發現。

在這名被殺下人埋屍處北面兩裡多的河灘邊,沙地裡埋了一個黑色布皮包袱,包袱裡除了從下人身上剝下來的衣裳外,還有兩塊銀餅以及一些散碎的銅錢,最重要的是,裡面還有一張羊皮圖,地圖有些破舊,泡過水後上面的線條有些模糊不清,不過還是大致能看得出來,上面畫的是長安城的平面佈局圖,圖上若干地方畫上了虛線和圓圈,旁邊註釋了時辰。

地圖不難理解,從圓圈和虛線能看得出來,這是一份非常詳盡的行蹤圖,某個時辰在某個地方等等,至於是誰的行蹤,連瞎子都看得出。

簡單的說,馮渡在遇刺前所有的路線行蹤,全部被這名下人出賣得乾乾淨淨,簡直像是在馮渡身上安裝了監控視頻一般,在這張地圖裡,馮渡的一舉一動全被虛線和圓圈劃定,兇手掌握了這份行蹤圖,對馮渡什麼時間出現在什麼地方瞭解得清清楚楚,馮渡有什麼理由不死?

第五百二十九章 忠義之士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三百五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九百三十二章 女王夜宴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舊案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八百一十三章 途窮問計 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八百一十三章 途窮問計 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六十八章 魔王告誡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六百二十七章 滿城風雨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七百八十五章 步步緊逼第七百四十二章 智商碾壓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六百零四章 驚天秘密第二百二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
第五百二十九章 忠義之士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三百五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九百三十二章 女王夜宴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舊案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八百一十三章 途窮問計 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八百一十三章 途窮問計 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六十八章 魔王告誡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六百二十七章 滿城風雨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七百八十五章 步步緊逼第七百四十二章 智商碾壓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六百零四章 驚天秘密第二百二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