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

李績與程咬金的性格不一樣,程咬金走的大開大闔的剛猛套路,行軍佈陣或是攻城掠寨,甚至連打家劫舍都帶着一股子飛揚跋扈直來直往的架勢,搶完了還理直氣壯告訴你,這次搶得不順意,下次多存點,瞬間讓人覺得自己莫名其妙成了他家佃戶,被程家收租是天經地義的事,也不知這種自我犯賤的想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李績不一樣,李績比較要臉,就算惦記你家東西也不會搶,只會酸溜溜來幾句不陰不陽的諷刺,等到當事人被諷刺得面紅耳赤,心甘情願把他惦記的東西雙手奉上,李績這才一臉不甘願勉爲其難地收下,送東西的人還莫名其妙覺得自己欠了人家老大的人情,恨不得再多送一些來償還纔好……

都是老狐狸,都有着強大的逼人犯賤的實力,李素覺得跟這些名將啊,宿老啊什麼的打交道實在太累,從這些老殺才身上基本佔不到便宜,每次跟他們聊完天都有一種被洗劫一空的失落感。

儘管都是被洗劫,不知爲什麼,李素總覺得李績軟刀子活剮的方式更令他……愉悅?

可能被李治傳染了吧,感覺自己賤得不要不要的……

天生的儒將氣度,身材魁梧剽悍,可面相卻是一副溫文爾雅飽讀詩書的樣子,令人由心對他生出一種親近,彷彿親人般願意與他來往,哪怕這位親人笑眯眯的抄刀搶劫他。

騎在馬背上的感覺並不好受,除了顛簸,更難受的是大腿兩側隨着馬背起伏不停在馬鞍上磨啊磨,騎一天的馬,大腿內側必定會起水泡,第二天第三天說不定便皮開肉綻了,像李素這樣養尊處優細皮嫩肉的貨,到了行軍第三天便開始齜牙咧嘴,強行忍受。

一張黑色的物事朝李素頭頂上罩落,伴隨着一聲不屑的冷哼。

“接好,把它墊在馬鞍上,軟和很,說是文武雙全的少年英雄了,外面傳得邪乎,那是沒見過你騎馬的慫樣,長途行軍看似簡單,裡面的道道兒多得很,你啊,夠學。”李績捋須哼道。

接在李素手裡的是一張黑熊皮,非常的厚實,而且整張皮完好無損,不見一個箭眼,可見獵熊之人箭法了得,不是直接射中了黑熊的眼睛,便是戳中了它的……菊花?

感激地朝李績咧嘴一笑,李素愛不釋手地撫摩了熊皮一陣,最後將它墊在自己的馬鞍下,李績滿意地一笑,李素眼尖,發現李績身邊的親衛頭子一臉不捨,欲言又止,被李績一巴掌扇去,垂頭老老實實不吱聲了。

李素不由愈發感激,看得出,這張熊皮是李績的珍藏之物,或許這隻熊就是他親手獵的,現在隨手一扔,把它當成一件普通的玩意扔給了自己,小小一個舉動,便看出李績確是真心實意拿李素當成了晚輩。

都是實在人,權貴圈雖然免不了一些亂七八糟的腌臢事,可這些名將卻個頂個的直爽豪邁,待人真誠,就連以惡霸形象橫行長安的程姓老流氓,在李素最艱難的時候向他求救時,他也沒讓李素失望過。

“多謝李伯伯厚賜,小子愧受了。”李素朝李績咧嘴笑。

長者賜,不敢辭,謙讓也要看時間場合,李績的珍藏之物若被李素謙讓回去,保不住馬上就會發飆,李素不想破壞眼前這個美好的氣氛。

李績滿意地點頭,捋了捋長鬚,緩緩地道:“平定晉陽之亂,老夫沒怎麼插手,這是上面的意思,明白嗎?陛下有密旨,此事任由你和晉王殿下裁斷,不過老夫卻是從頭看到尾,不得不說,你幹得不錯,換了老夫來處置此事,結局怕是不能如此善了,亂民也好,門閥也好,終歸要死一大批人的,或許火上澆油,激得整個晉地全亂了不可,而你,沒有妄殺亂民,對門閥也沒動過手,既有雷霆手段,也有甘霖普降,連消帶打的把亂局平定,這一點,老夫怕是不如你……”

李素張嘴剛想謙虛幾句,又想到剛纔李績教訓過自己不必太謙虛,於是只好附和道:“是啊是啊,小子也覺得自己很不錯……”

李績臉一黑,深吸一口氣,強自按下想抽他的衝動,緩緩道:“剛纔當老夫放屁,娃子啊,該謙虛的時候還是謙虛一下吧。”

李素急忙道:“李伯伯說得是,伯伯實在謬讚了,全是小子運氣好,誤打誤撞而已。”

李績饒有興致地挑挑眉:“謙虛也要有個章法,能說出個一二三的條陳來,不然就是虛僞了,娃子你說說看,你到底哪裡運氣好?”

李素嘆道:“此事涉及晉陽本地門閥,甚至連七宗五姓都參與進來了,老實說,小子在奉旨離開長安時便隱約有這麼個念頭……如今是貞觀盛世,說是‘盛世’,當然有點誇大,但不可否認,如今是一個君聖臣賢,文武兼備的年代,民間百姓純樸勤勞,無論何地,對長安君臣的仁德皆口口相頌,雖然每年鬧災,可災害這東西是天註定的,不能鬧了災就往陛下身上推吧?我所知道的大唐百姓可沒有這麼不講道理的,所以,謠言在晉陽傳得沸沸騰騰,首先我便存了疑慮,謠言驟然間在晉陽傳開,背後必然是個有極大號召力煽動力以及有人力財力的人才能辦得到,試問在晉陽本地,除了官府以外,誰還有這等隻手遮天的本事?”

李績眯起了眼:“所以,你從離開長安開始便懷疑是門閥所爲?”

李素笑道:“當時沒想到,說實話,也不敢想,李伯伯您比小子的見識廣多了,自然清楚那些門閥在大唐內是怎樣的光景,說是龐然大物不過分吧?每逢亂世,登高一呼而應者雲集的,必然是門閥中人,連高祖皇帝和陛下立國後都不得不對七宗五姓忌憚禮讓三分,我只不過是個小小的縣侯,手裡沒兵沒將的,當時離開長安時想都沒敢往門閥身上想,直到後來,我和晉王殿下到了晉州,看到有人混雜在百姓人羣裡散播謠言,煽動百姓對抗官府,當時晉州刺史就在百姓人羣中,那一幕終於令我對門閥產生了懷疑……”

搖了搖頭,李素嘆道:“太膽大妄爲了,當着刺史的面還敢公然行煽動蠱惑之事,尋常的小股反賊或是盜匪之流可沒膽子沒底氣幹這事,做賊的看見當官的,天生就該透出幾分心虛纔是,哪有楞頭青硬頂着跟當官的對着幹的?所以當時我就覺得晉地的亂局,恐怕不是小股反賊流民或盜匪能幹得出的,後面必然有一股能與本地官府分庭抗禮的勢力支持,晉地纔會亂得不可收拾。”

李績點了點頭,目光充滿了讚許:“所以,你在晉州時便懷疑是門閥所爲?然後決定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了?”

李素嘆道:“李伯伯又錯了……當時懷疑到有可能是門閥所爲後,我第一個念頭是想馬上啓程回長安的……差事辦砸了,陛下頂多也就把我撤職免爵吧?不會砍我頭對吧?可如果繼續追查此事,我很有可能連腦袋都保不住……”

李績愣了片刻,指着李素鼻子笑罵道:“沒出息的慫貨,老夫還打算誇一誇你臨危不懼,遇亂不慌,你自己倒先泄了氣,教老夫一肚子誇讚沒法出口了。”

李素陪笑道:“您別誇,真的,小子其實就一俗人,該怕的時候還得怕,該跑還得跑,見利忘義的事不是沒幹過,慚愧一陣再自責一陣,勁頭過了還是照樣過日子,下次該見利忘義時說不定還是會繼續幹,小子跟尋常升斗小民其實沒區別。”

李績也不知該誇還是該罵他,沉吟片刻,嘆了口氣道:“到底是年輕人,活得真,話也說得真,做人是該這麼個活法,世上的好人也有壞毛病,壞人也不見得就真的壞得徹底了,好的地方比壞的地方多一點,這個人便可以算是好人,你既然當時想跑,爲何又留下來決定繼續前往晉陽?”

李素嘆道:“正如李伯伯所言,小子好得不純粹,壞也壞得不徹底,這是小子此生做人最失敗的地方,當時小子確實想跑回長安來着,可是……誰叫我身邊多了個晉王呢?小子只是個縣侯,遇事先躲了,頂多不吃這份皇糧,全家也餓不死,可若是丟下晉王殿下,一個十多歲的孩子,能指望他平定晉陽之亂嗎?說不定連命都會丟在晉陽,所以,小子跑不得,不能跑,要跑也該拉着晉王殿下一起跑,晉王殿下不肯跑,小子只好陪他去晉陽了……”

李績哈哈大笑:“沒錯,好得不純粹,壞得不徹底,說的就是你這種人,高不成低不就的,行事比尋常人更多了許多掣肘,你既然不忍心扔下晉王,可見你好的地方比壞的地方多一點,勉強也算好人了……也幸虧有了你,連晉陽縣令的底細都被你揪出來了,小子着實不簡單,尋常哪裡會把官員懷疑進去,也就是你了。”

李素笑道:“這是小子壞的一面,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先懷疑然後再接受,您就別誇了,小子汗顏無地……其實一切都是運氣,揪出縣令是因爲他太完美,而且在我懷疑他的時候做了一件蠢事,派人去燒了囤糧,至於後來扯出齊州陳家,再扯到太原王氏,用計逼得王氏扯出范陽盧氏等等,凡事只要打開了一個口子,後面的一切疑團便順理成章勢如破竹了。說來還要感謝李伯伯的幷州兵馬,您麾下的兩萬將士可起了大用,若沒有他們,小子就算有了證據也不敢吱聲,頂多一道奏疏往長安一送,讓陛下去解決。”

“恩威並濟,正合奇輔,正則以兵鋒威嚇王家,奇則以五千將士喬裝亂民假裝攻城,逼王呈說了實話,一正一奇,你用得很好,不愧是西州見過真陣仗的。你既然動用了兵馬,自有你的考量,老夫只是奉旨行事,你用不着謝我,只不過你這次把太原王氏欺負得夠慘,恐怕日後……哈哈!”

李績放聲大笑,見李素一臉苦色,李績拍了拍他的肩,道:“娃子莫怕,如今可是李唐江山,千年門閥固然勢大,只不過……”

說着李績忽然面露冷笑:“只不過大唐的疆土上,無數新的權貴門閥興起,他們的風光只是曾經,往後可說不得是誰風光了。若王家對你報復,只管來找老夫,嗯……老夫仔細算算,你在長安的靠山怕是不少了,程老匹夫那一家子匪類跟你如膠似漆,牛進達是你的授冠人,還有李藥師,還有段志玄,還有吳王,晉王,還有那什麼什麼公主……哼!牆頭草似的東西,見人就‘叔叔伯伯’的一通喊,悄無聲息的,居然被你搭上這麼多靠山!王家若先在長安打聽打聽你的底細,日後定不敢動你。”

鼻孔哼哼兩聲,李績壓低了聲音道:“門閥勢大,對大唐來說終究是個禍患,這話老夫只對你小子說,且放寬心吧,陛下的忌憚,各家門閥也都清楚,這些年漸漸不敢對陛下指手畫腳了,你是陛下階前的能臣,極得聖眷,他們不是蠢物,不敢下手害你的。”

李素眨眨眼:“是,小子受教了。若以後有人在長安城追殺我,小子一定先跑到李伯伯府上躲一躲,還請李伯伯救小子。”

李績一愣,接着一記馬鞭抽在李素背上,罵道:“混帳東西,烈酒綠菜一車車往程家送,遇到麻煩了就知道跑老夫府上,說的是人話嗎?換過來!好東西送我家,被人追殺跑程家去,程家一老六小加起來七個大小匹夫,足夠保你命了。”

嘆了口氣,李績盯着李素上下打量了一陣,道:“奇怪啊,前幾年怎麼就突然冒出你小子了?你的底細老夫聽說過,出身不過是太平村尋常一個農戶家,聽說孃親早故,你是父親一手拉扯大的,而你父是個鬥字不識的老農,不可能教出你這麼一號精滑陰損的貨色,又是作詩又是釀酒造震天雷,打仗守城破案坑人彷彿天生就會,有些事做得比我們這些久經風浪的老將還出色,老夫實在是奇怪啊,你家究竟是怎樣的教養?”

“浮雲,全都是浮雲,小子一身本事稀鬆平常,只會玩點小聰明,上不得檯面,就這點小聰明還是有一日天降暴雨,狂風四起,野外無人一道閃電霹雷,恰好劈在小子腦門,於是……”

李績打斷了他的話,慢悠悠卻殺氣四溢地道:“再在老夫面前胡說八道,老夫可真抽你了啊。”

頓了頓,李績朝他一笑,道:“以前你我來往不多,每逢年節你也只是送點禮品到府上,點個卯的功夫便走了,這次晉陽一行,老夫與你相處頗爲相宜,也越來越欣賞你小子了,當初你受冠之禮,老夫身在幷州無法參加,聽說那些老匹夫都去你府上觀禮了,回長安後老夫偷個閒,去你府上看看,據說你家有個洗澡的大池子,還有你李家的吃食也是長安一絕,連陛下都遣御廚去你家學師,老夫從未登過你家門,倒是想領教一番。”

李素笑道:“李伯伯大駕光臨寒舍,小子必掃榻以待,倒履相迎,您隨時來,小子定讓李伯伯滿意……”

語氣一頓,李素忽然想到這幫老殺才的品性,於是訥訥補充道:“那個啥……小子沒出息,寒舍裡沒有歌舞伎,您老若想聽點聲響,看點動靜,呃……麻煩歌舞伎自帶。”

李績愣了片刻纔回過味來,氣得手裡馬鞭一揚,便待抽他,忽聽前方一陣轟然大喊。

“到長安了!到長安了!”(未完待續。)

第四百二十四章 艱難惡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九十七章 李素問策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七百七十一章 博取功名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鬆州 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伺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一百三十章 退親失敗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九百一十九章 水落石出 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很重要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五百五十三章 低卑謙遜第四百二十四章 艱難惡戰請個假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五百一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求保底月票!!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行送賄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九百三十章 倭僧道昭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四百三十一章 潰敵克復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戰鬆州 下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第二百零四章 寂寞高手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四百八十章 中秋遊園 上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
第四百二十四章 艱難惡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九十七章 李素問策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七百七十一章 博取功名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鬆州 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伺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一百三十章 退親失敗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九百一十九章 水落石出 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很重要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五百五十三章 低卑謙遜第四百二十四章 艱難惡戰請個假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五百一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求保底月票!!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行送賄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九百三十章 倭僧道昭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四百三十一章 潰敵克復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戰鬆州 下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第二百零四章 寂寞高手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四百八十章 中秋遊園 上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