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

,最快更新貞觀大閒人最新章節!

隨着下人的屍體被發現,埋在沙地裡的包袱被挖出來,馮渡被刺案終於有了新的突破口。

很顯然,這樁案子不僅僅是刺殺,而是事先規劃部署,有着充足準備,精心策劃好的謀殺,馮渡的行蹤在地圖上無所遁形,能掌握如此精細準確的行蹤,顯然便是那名被滅口的下人所爲,他被兇手買通,於是將馮渡的行蹤透露給兇手,兇手選擇一個日子和一個地點,好整以暇等着馮渡經過,最後一劍穿心……

一張羊皮地圖被常塗的手下推理一番後,很自然便得出了這個結論,結論非常合理。

該弄清楚的都清楚了,那麼,問題來了。

下人也好,兇手也好,他們的暴露並不代表着可以結案了,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指使刺殺馮渡的幕後主使人究竟是誰?是誰與馮渡有着不共戴天之仇,而必須將他置之死地?

馮府下人的死,對整個案件來說只是新發現的一條線索,它無法幫官府查出誰是幕後指使,然而李世民下了嚴旨,此案必須深挖,一究到底,如今別說是行刺馮渡的幕後黑手,就連浮於表面的刺殺兇手也沒找到,案子當然不可能就此完結。

死了一個內應,發現了一張羊皮地圖,除此再無其他,線索到了這裡似乎又斷掉了。

不過常塗的手下們並沒有失望,反而越來越興奮。

很多看似無頭懸案剛開始偵緝時大多都是這樣,有的死無對證,有的無頭無尾,似乎永遠沒可能破案。但在真正的偵緝高手眼中,每多發現一條線索,便離事實的真相更近了一步,每一條被發現的線索都是兇手留下的破綻,線索越多,破綻越多,慢慢將它們拼湊起來,案子的真相大抵便**不離十了。

馮渡被刺案也是這樣。

現在發現的線索其實不少,首先是案發當時晉王李治的車鑾恰好經過,李治所住的景陽宮外恰好找到了兇器,一張畫滿了馮渡行蹤的羊皮地圖,以及一個被滅了口的內應奸細……

對偵緝高手來說,這樁案子的線索其實已經足夠多了,接下來要做的便是繼續追查,以及將現有的線索拼湊起來,從蛛絲馬跡裡推斷出真兇。

下人的屍體被連夜送回了長安城,連同那張羊皮地圖,天沒亮便送到了常塗的面前。

接下來,便是更加嚴密的搜查傳召,這名被滅口的下人何時進馮府,籍貫何地,家中親眷朋友等一切社會關係,以及馮渡遇刺前怎樣的異常表現,與什麼陌生人接觸,出門常在什麼地方駐留,爲何他能如此精確掌握馮渡的行蹤等等。

嚴查的過程不算短,線索不可能擺在面前任你拿,所以剛開始的幾天,追查幾乎沒有收穫。

不過常塗手中掌握的神秘力量終究是強大的,四天後,他們終於發現了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

這名馮府被滅口的下人在馮渡被刺案發生前的幾日,常去一家位於北城長樂坊的露天酒肆,就是那種擺在路邊價格低廉專供過路行人客商歇腳,順便花兩文錢買一碗渾濁的劣酒煞煞酒癮的酒肆。

奇妙的是,一同偵緝此案,只是負責專攻另一個方向的大理寺也傳出了消息,他們奉旨對晉王身邊所有宦官宮女禁衛的排查,發現晉王李治身邊有一名禁衛在馮渡被刺之前的幾日,也經常藉故朝那家露天的酒肆跑。

消息彙總到常塗手中,兩條看似毫無關聯的線索,最後奇妙地重合在一起,那家露天的酒肆成了馮渡被刺案的最後突破口。

被收買的馮府內應,晉王身邊的禁衛,在案發前同時出現在一家不起眼的酒肆裡,這條線索能說明什麼?

鐵證如山!

看着手裡的文書,常塗神情複雜地嘆了口氣,他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影子,可他也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李治幾乎是他看着長大的,對這個孩子的喜愛,常塗從來只隱藏在心裡,他比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李治陷入這麼一樁命案中。

可是,此刻握在手心裡的結果卻是那麼的殘酷。

將文書收進懷裡,起身拂了拂衣角,常塗面無表情地朝甘露殿走去。

夜深,一絲涼爽的夏風悄然入殿,殿內案上一盞燭火搖曳擺動,拖動着兩道身影亂晃。

殿內只有李世民和李治二人。

今夜殿內的氣氛很凝重,父子二人再無往日那般溫情融融,卻平添了幾分僵硬陰冷的氣息。

李治跪坐在李世民面前,垂頭屏氣,不發一語。

李世民目如劍鋒,陰沉如鷙,搖曳的燭光下,手中一份雪白的文書忽明忽暗,一如他此刻心中的猶疑。

良久,李世民闔上眼,將手中的文書朝李治遞去,低聲嘆道:“雉奴,你自己看看……”

李治接過,認真看了一遍,看完後輕輕將文書放在案上,仍舊不發一語。

李世民神情佈滿了失望,嘆道:“雉奴,你是朕最寵愛的孩子,朕到現在仍不相信你會做出這等事,所以,朕現在願意再給你一個辯白的機會,雉奴,你告訴朕,馮渡被刺……果真是你指使的麼?”

李治神色不變,搖頭道:“父皇,兒臣是被冤枉的。”

李世民眼中的失望之色愈盛,盯着李治的臉看了很久,沉聲道:“今日午後,朕下令暗中拿下了你身邊那名禁衛,三個時辰後,他招了……”

李治擡頭直視他,道:“他說是兒臣指使的?”

李世民點頭。

李治身軀不易察覺地輕顫了一下,眼中露出懼色,隨即很快恢復如常。

他的表情變化豈能逃過李世民的眼睛?

見李治這般表現,李世民愈發肯定了常塗的調查結果和自己的猜測。

“父皇,兒臣斗膽問一句,兇手可曾拿獲?”

李世民沉聲道:“兇手在逃,仍在追緝中,不過,案發前後的過程已然查清楚了。”

李治仍勇敢地直視他,道:“兇手都未拿獲,父皇便認爲是兒臣所爲了?”

李世民沉默片刻,緩緩道:“朕仍相信你,所以今晚才召你過來,爲的便是再給你一個解釋的機會,拋開所謂鐵證,所謂供狀不說,朕只問你,此案究竟是不是你所爲?”

李治眼中露出痛苦之色:“兒臣若說不是,父皇便相信我嗎?”

李世民遲疑一陣,點頭道:“信。”

“父皇何必欺騙兒臣?您果真相信兒臣嗎?若真的相信,今晚兒臣便不應該出現在這裡!”

李世民語滯,卻不敢看李治痛苦的眼神,扭頭望向一邊。

父子沉默良久,李治苦澀一笑,道:“難怪父皇生疑,鐵證如山,兒臣辯無可辯,臣下費盡周折查出的證據,馮渡縱然不是兒臣所殺,便也是兒臣所殺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將桌案上那份文書往下一扣,緩緩道:“雉奴,你自幼喪母,是朕親自將你養育長大,你的品性德行,朕和朝臣們都看在眼裡,此案的結果有些蹊蹺,朕亦心懷疑慮,所以……這些所謂的鐵證,朕只當從未見過,雉奴,朕……相信你。”

李治垂下頭,低聲道:“父皇其實心中仍是懷疑的,只是照顧兒臣的心情而已,兒臣縱年少,亦知朝中風浪驟緩,明日恐怕便有朝臣上疏,請求父皇嚴懲,刺殺朝臣是大事,尤其還是鐵證如山,父皇怎敵得過朝臣們千百張利嘴相逼?若因兒臣一人而令父皇一生聲名受污,那便是兒臣的不孝了……”

李世民擰緊了眉,沉聲道:“雉奴,你想說什麼?”

李治仰頭看着他一笑,神情從容道:“兒臣自請宗正寺圈禁,同時請父皇繼續嚴查,若查出真正的真兇,可還兒臣清白,若最後還是沒查出來,……那麼,便當是兒臣所爲吧。”

…………

…………

第二天,朝中果然傳出議論聲,聽說大理寺已查證了兇手確係晉王李治指使,朝堂頓時炸了鍋。很快便有朝臣上疏請求嚴懲,這一次上疏的聲勢浩大無比,不僅數十名御史同聲上疏,就連三省六部的官員也紛紛表示刺殺臣子之風曠古未聞,此風絕不可長,應當嚴懲晉王,以爲諸皇子效尤。

李世民端坐殿上,看着羣臣義憤填膺異口同聲,心中不由悲涼萬分。

李承乾謀反,諸皇子品行不佳,常有擾民欺民之舉,現在自己最疼愛的晉王居然指使刺殺朝臣,這一刻,李世民忽然覺得自己這個父親做得好失敗。

可是,到底爲什麼失敗?

作爲父親,尤其是天底下最有權勢的父親,他能給所有皇子公主世上一切最好的東西,出則扈從如雲,入則錦衣玉食,不僅是物質,精神品德上他也從來未曾鬆懈,宮學裡的師傅皆是士林中最負聲望的當世鴻儒如房玄齡,孔穎達等,給予他們最全面同時也是最嚴厲的教育。

十多年過去,爲何這些漸漸成長起來的皇子沒有一個爭氣的,就連他最疼愛的晉王李治如今都敢刺殺朝臣了,自己這個父親當得失敗,可是,到底什麼地方做錯了,李世民自己也不明白。

看着下面的朝臣吵吵嚷嚷,一副誓不罷休的模樣,李世民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疲憊和悲涼,臉色不知不覺也沉了下來。

朝臣們自然都是有眼力的,見李世民龍顏即將變色,衆臣不約而同地閉上了嘴,垂頭靜立不語,幾乎一瞬間,大殿內便寂靜得落針可聞。

沉默許久,李世民滿臉疲態地道:“朕教子無方,是朕的錯,至於處置,便不勞衆卿掛懷了,晉王治昨夜主動請求宗正寺圈禁,今日一早便已入了宗正寺了……”

羣臣愕然,面面相覷,神情複雜地搖頭,然後紛紛輕不可聞地一嘆。

多好的孩子啊,當初幾乎是大家看着長大的,粉雕玉琢的分外討人喜歡,爲何偏偏捲入了這樁命案中?

滿殿寂靜中,一名朝臣忽然站出來道:“陛下,律法之立,當一視同仁,秦時衛鞅公立新法,太子犯法亦罪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遂刑其傅,黥其師,秦人方趨其令,今日皇子犯法,豈止圈禁哉?臣以爲……”

李世民越聽越不舒服,待這位朝臣說完大半時,他已勃然變色,沒等這人說完,李世民憤然打斷了他,怒道:“爾欲置吾兒於死地乎?”

說話的朝臣一凜,沒敢擡頭,但也聽出了李世民語氣裡的凜冽殺機,急忙住嘴不語,垂頭訥訥退下。

朝臣人羣中,長孫無忌的目光飛快一掃,與那位朝臣目光相碰,長孫無忌朝他扔了一記兇惡的眼神,朝臣愈發失色,一臉惶然地退下。

滿殿寂靜之中,李世民忽然起身,狠狠一拂袍袖,惡狠狠掃視羣臣一眼,怒道:“退朝!”

李治被圈禁的消息傳到太平村時,已經是當日傍晚時分。

李素正攙着許明珠的胳膊,陪她在村子裡散步。

一步一頓,一步一頓,活像戲臺上的丑角官員,這哪裡是散步,分明是作妖。

耐着性子陪她走了小半個時辰後,李素終於忍不住了。

他很樂意陪伴,但他有點介意村民們投來的怪異目光,好像看着兩個瘋子在招搖過市,後面還跟着一大羣神情緊張的部曲……

“夫人,差不多作夠了,……咳,差不多走夠了,咱們回府歇息吧?”李素努力擠出笑臉道。

許明珠可憐兮兮朝他眨眼,纖手一揚,指着遠處一座距離大約數十里的大山,軟軟糯糯地道:“妾身今日精神頭不錯,想走到那裡再回轉……”

李素眼皮一跳,急忙道:“取經路途迢迢,悟空,且收了神通,明日再與爲師上路吧……”

許明珠噗嗤一笑,接着垂下頭,她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妾身生平第一遭,更何況……嫁給夫君這幾年總不見肚子有動靜,如今終於懷上了,妾身……心裡暢快,總想讓村裡的鄉親們也高興高興……”

李素嘆道:“你這哪是讓鄉親們高興,明明是擾民,沒見咱們這附近萬徑人蹤滅嗎?你一露面鄉親們都不敢出門了,全躲在家裡等蝗蟲過境。”

許明珠捶了他一記,嗔道:“夫君說得這麼難聽作甚?妾身不過耍幾天性子罷了……”

委屈地癟了癟嘴,許明珠低聲道:“妾身提心吊膽了幾年,夫君就不準妾身揚眉吐氣一回麼?”

理由很強大,李素竟無言以對,只好嘆氣道:“好吧,爲夫準你滿村招搖過市,挺着肚子縱橫太平村,畢竟我孩子在你肚裡當人質,你高興就好……”

許明珠輕笑,腳步輕盈地走了片刻,終於覺得盡興了,於是夫妻二人和衆部曲打道回府。

前後部曲離二人比較遠,許明珠環顧一圈,靠近了李素,壓低聲音道:“夫君還沒跟公主殿下……那個嗎?”

李素愕然:“‘那個’是哪個?”

“哎呀!”許明珠捶了他一下,薄怒道:“夫君裝什麼糊塗!”

李素懂了,哦了一聲,道:“夫人有身孕,爲夫必須照顧你的心情,說吧,你喜歡什麼答案?”

許明珠瞪他一眼,哼道:“夫君縱然不說,妾身也知道的,別忘了,公主殿下和妾身的交情也不淺。”

李素白了她一眼:“知道你還問。”

許明珠掩嘴一笑,道:“公主都跟妾身說了,當面承認她得知妾身有身孕時,心裡有些嫉妒的,所以對夫君發了小脾氣,火氣發過後,她向妾身賠了禮……”

李素好奇道:“東陽她……居然當面承認嫉妒你?”

許明珠點頭,悠然嘆道:“妾身也是女人,所以尤其清楚,讓一個女人在另一個女人面前承認自己嫉妒她,這句話說出口多麼艱難,由此也知道公主殿下胸襟何等寬廣,何等磊落坦然,只論這一點,妾身比不上她,由衷的佩服她,也更覺得此人可交心交命,夫君當年倒是好眼光,這樣的女子,值得夫君一生呵護寵愛……”

見許明珠表情並無異色,李素知道她說的話發自內心,心中頓時有些感動,情不自禁地摟住了她的肩,笑道:“你也不差,你和她都值得我一生呵護寵愛,不分彼此。”

許明珠看了他一眼,隨即迅速垂下頭,俏臉泛起兩團紅暈,低聲道:“妾身有身孕,這些日子怕是不能……侍奉夫君了,妾身聽母親說,男人久不……久不行事,恐會上火傷身,上次公主殿下只是偶發心火,如今氣頭也過了,夫君若再去見她,她……定然不會拒絕的。”

當着自己婆姨的面談論與另外一個女人什麼時候圓房,李素實在很不習慣,突然覺得自己很禽獸很渣男,被雷劈九次都不冤枉的那種渣男……

尷尬半晌,李素摸着鼻子乾笑:“過陣子再說吧,現在伺候夫人最重要。”

許明珠卻根本不介意,嫁進李家之前她便知道李素和東陽的傳聞了,剛開始心裡確實有些吃味,有些嫉妒,忍不住存了幾分與東陽較勁的心思。如今已過了這些年,尤其是自己肚裡懷了李素的孩子,埋藏在心底深處時隱時現的危機感驟然釋去,還有什麼想不開呢?

“妾身都不介意了,夫君還猶豫什麼?妾身眼裡的夫君頂天立地,殺伐果斷,爲何遇到這件事便猶豫遲疑,踟躕不前了?”

李素眨眼:“你真不介意?”

許明珠笑了笑,笑容裡摻了幾分微妙的傲然:“夫妻這些年,妾身對夫君還是很瞭解的,夫君是個踏實過日子的人,風月陽春偶喜之,終究還是避不開湯飯羹茶,它們,才叫作‘日子’。”

【】

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四百一十九章 攻守鏖戰 上第十七章 流言蜚語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棚綠菜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一百一十章 鐵蹄錚錚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五百七十九章 蕭然景象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求保底月票!!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七百二十八章 登門認親 下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
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四百一十九章 攻守鏖戰 上第十七章 流言蜚語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棚綠菜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一百一十章 鐵蹄錚錚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五百七十九章 蕭然景象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求保底月票!!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七百二十八章 登門認親 下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