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凌煙閣前

“……司徒趙國公無忌,故司空揚州都督河閒元王孝恭,故司空萊國文成公如晦……光祿大夫兵部尚書英國公李勣,故徐州都督胡壯公秦叔寶等,或材推棟樑,謀猷經遠,綱紀帷帳,經綸霸圖。或學綜經籍,德範光煒,隱犯同致,忠讜日聞。……宜酌故實,宏茲令典。可並圖畫於凌煙閣,庶念功之懷,無謝於前載;旌賢之義,永貽於後昆。”

列入畫像的開國功臣共計二十四人,毫無懸念的,長孫無忌排名第一,而已經逝世的秦瓊排名末尾,至於李素,理所當然的沒出現在這份名單中。

冗長的一篇《圖功臣像於凌煙閣詔》,李素洋洋灑灑唸誦之後,臺下千名朝臣同時跪地,齊謝皇恩。

李素唸完後,小心地捲起黃絹,雙手將它捧還給宦官。然後神情肅穆地站在一旁。

臺下的羣臣先是謝恩,上了畫像的功臣們一臉喜意,李世民含笑負手靜靜地看着他們,接着氣氛漸漸變得凝重起來,一臉喜意的功臣們慢慢的收起了笑容,李世民臉上的笑意也漸漸褪去。

廣場上一片寂靜,許多人慢慢地垂下頭,眼眶開始發紅,李世民神情悲愴,強忍淚水,最後程咬金突然一聲哭嚎,終於點爆了這片壓抑的寂靜,無數人緊跟着伏地大哭起來,李世民也忍不住了,淚水潸然如雨下。

一旁的李素幽然嘆了口氣。

那段金戈鐵馬征戰天下的歲月他並沒有經歷過,可是能想象得到多麼的艱困,他們揹負着“反賊”的名聲,從起兵到聯絡義軍,從圖佔中原到收攏吞併各路豪傑,就是這麼一羣人,生生打下了一座江山。

其中的苦楚艱難,除了他們自己,無人能懂。

功成名就,富貴榮華,何曾輕易唾手得之?誰不是滿身傷痕九死一生,豁命以赴才換得天下太平,功高爵顯?

聽着臺下千人嗚咽哭嚎聲,李世民深吸了口氣,大聲道:“暴隋無道,民不聊生,當年各路義王,各路煙塵揭竿而起,邦無道,天下棄之,朕起於晉陽,率義軍席捲中原,年餘時光,暴隋遂覆,何也?蓋因天命在吾,爲黎民立命計,朕當仁不讓,居龍庭,端寶座,只爲天下子民謀萬世福祉,登基十八年,朕躬垂謹慎,不敢忘初衷……”

緩緩環視臺下的羣臣,李世民悽然嘆道:“當年的從龍功臣已逝近半,生者亦垂垂老矣,悲乎哉!朕常思當年袍澤之情,征戰疆場上,朕與爾等同食同寐,抵足而眠,行軍時爲朕遮風擋雨,征戰時爲朕廝殺陷陣,朕有袍澤如爾等,實爲生平幸事,自貞觀以來,幸得諸公不棄,朕……多謝諸公了!”

說着李世民緩緩朝臺下羣臣躬身長長一揖。

羣臣急忙伏地還禮,有動情者更是嚎啕大哭。

李世民眼眶含淚,微笑着轉過身,朝宦官揮了揮手,沉聲道:“開閣樓。”

凌煙閣沉重厚實的大門被緩緩推開,閣殿正中擺放着一隻碩大的青銅香爐,香爐上插着三支兒臂粗的檀香,青煙嫋嫋扶搖而上。

殿內正中的牆壁上,入眼的第一幅畫像便是高祖先皇帝李淵,畫像上的李淵並未穿龍袍,而是滿身鎧甲,右手握着一柄利劍,劍鋒斜指向天,彷彿正在號令千軍萬馬攻城拔寨,一股凜冽生寒的殺氣撲面而來,令人生畏。

李淵畫像的旁邊便是李世民的畫像,畫像上的李世民也披甲帶盔,一身戎裝,騎在馬上雙眼注視前方,目光沉穩睿智,似可穿透迷霧。

接下來便分別是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等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畫像上文臣儒衫袂袂,迎風飄展,武將披掛按劍,威風凜凜,二十四人各具形態,栩栩如生,畫家閻立本將畢生畫功發揮到了極致,落下的每一筆皆傳神具形。

李世民環視羣臣,凜然大聲道:“凌煙閣功臣畫像世受君王香火供奉,還望諸公及後人繼續輔佐朕和歷代大唐君王,凌煙閣內,朕必不吝添奉功臣畫像!人歲或未可長久,爾等忠名必將彪炳千秋,與天同壽!”

臺下羣臣們遠遠看着,不由愈發激動,紛紛伏地拜謝。

片刻後,臺下不知何人忽然吟唱起一首先秦的古歌,歌聲低沉激盪,如裂布帛,悠悠在廣場上回蕩。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天地間彷彿萬物靜止,只有這首戰歌在秋風中飄揚。

**

羣臣散去,只有功臣畫像上的名臣武將們被留了下來。

李世民今日興致似乎很高,下令設宴與諸臣同樂,而設宴的地方就在凌煙閣前空曠的廣場上。

今日的功臣們都很沉默,就連最跳脫的程咬金也難得的安靜下來,衆人心情複雜,想哭又想笑,呆呆地注視着凌煙閣內自己的畫像,笑着笑着,眼淚便止不住地流下。

李素也被留了下來,作爲設立功臣畫像的提議者,而且本身也有不落於功臣們的功績,李素被留下亦是情理之中。

看着衆人沉默的樣子,李世民忽然大笑着舉杯,道:“今日本是喜慶之日,諸公何故傷懷?朕與爾等同心同德,征戰半生,終於定鼎江山,百姓終於安享太平,此皆諸公之功也,來,且與朕滿飲此杯,共賀天下太平!”

衆人心情一緩,急忙舉杯飲盡,烈酒下肚,凝重的氣氛總算鬆緩下來,君臣也有心情玩笑了。

程咬金第一個跳出來,一把揪過李素的衣襟,搬弄着他的腦袋上下搖晃,笑得像一隻剛掙脫繮繩的哈士奇。

“好娃子,真生了一副七竅玲瓏的水晶心肝,也不知跟誰學了一身稀奇古怪的本事,卻學得恰到好處,立功臣畫像這事咱們都沒想過,偏叫這娃子想到了,可惜年紀太小,不然你也和咱們這些老東西一樣掛在凌煙閣的牆上……”

李素揮舞着雙手奮力掙扎。

衆人鬨堂大笑,李績看不下去了,站起來一腳踹中程咬金的屁股,怒道:“誇孩子就好好誇,搬弄來搬弄去,嚇着娃子你賠啊?滾遠,老貨!”

長孫無忌顯然心情也不錯,這時他似乎渾然忘卻與李素髮生的那些恩怨,一臉長輩寵溺的笑容,笑道:“子正奇才,雖年輕卻天資聰穎,陛下亦說過,將來若有立功者,必不吝凌煙閣內添一幅畫像,子正賢侄再多爲陛下立些功勞,過些年約莫便可與老夫等同列凌煙閣了。”

李素也彷彿忘記了恩怨,笑道:“長孫伯伯謬讚了,小子雖有寸功卻不敢與諸位開國功臣同列,倒是長孫伯伯這些年殫精竭慮爲陛下分憂,是爲國之柱石,小子恭賀長孫伯伯名列功臣畫像第一。”

一番馬屁拍得長孫無忌受用無比,捋須長笑搖頭自謙。

李世民瞥了李素一眼,笑道:“果真生就一副玲瓏心竅,有子正在朕身邊,朕無憂矣。”

衆人聞言一怔,接着馬上品出李世民話裡的意思。

看來東征高句麗已是箭在弦上,開始進入倒計時了,而且不出意外的話,李素必然是欽點的隨駕出征的臣子之一。

緩緩環視席上衆功臣,再放眼望向遠處那一片祥和寧靜的金色夕陽,想到這片偌大的江山是自己和功臣們親手打下,親手開創了一個繁華熙攘的盛世,李世民不由意氣風發,舉杯朝天邊那一輪金色的夕陽遙遙一敬。

沒人知道李世民究竟想敬誰,那些不能說出口的人也是成就李世民今生功績的一部分,也許是當年被他領兵逼宮迫不得已退位禪讓的高祖皇帝,或許是被他親手射殺於馬下的前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也許……是那些曾經背叛曾經不服,後來卻一一被他碾壓踩踏的敵人們。

李世民已微醺,黝黑的臉龐泛起些許的潮紅,半闔着眼瞥向李素,醉態迷濛地道:“子正……”

李素沒喝多少酒,聞言立即起身恭立:“臣在。”

李世民笑道:“朕知子正不僅有安邦經世之能,更有詩賦詞章之才,今日乃我君臣喜慶之日,久未聞子正新作,不妨今日作詩一首如何?”

李素頓時苦起了臉。

詩呢……自然是有的,可他的詩要給錢的啊,不給錢白念感覺虧得慌……

立在席間,李素猶豫踟躕不已,李世民微醺的目光盯着他,朝他挑了挑眉:“子正莫非胸無佳作?”

程咬金在一旁拍桌大笑起鬨道:“娃子快快作來,作一首提氣的,長精神的,作得不好罰你掄一個時辰斧子砍樹……”

程咬金起着哄,在座的功臣們卻紛紛捋須微笑,包括李績都是一副洗耳恭聽狀,絲毫沒有打圓場的意思。

李素嘆了口氣,看來今天要免費一回了,這種行爲簡直是敗家……

“呃,臣請陛下出題。”李素躬身道。

李世民反手指了指身後的凌煙閣,道:“題就在這裡,子正且作來。”

李素仰頭看着面前莊穆的凌煙閣樓,和麪前一衆目光期待的功臣們,一時間忽然有些嚮往,如果自己當初曾出現在那個隋末紛爭的戰場上,親眼看着當年年輕的他們舉劍執戈,征戰天下,或許,那樣的日子更有意思。

舉步緩移,李素在酒宴中間慢慢踱着輕碎的步子,隨即腳步一頓,負手吟哦。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卑沙遼城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八百一十一章 局中局外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八百四十章 毛遂自薦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郊演武 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七十八章 損己利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十五章 封官賜田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八百九十二章 前憂後患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五百五十三章 低卑謙遜第八百四十章 毛遂自薦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二百三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五百一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七百章 武家兄弟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五百八十六章 普度衆生第十七章 流言蜚語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八百一十一章 局中局外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八百四十章 毛遂自薦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郊演武 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七十八章 損己利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十五章 封官賜田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八百九十二章 前憂後患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五百五十三章 低卑謙遜第八百四十章 毛遂自薦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二百三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五百一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七百章 武家兄弟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五百八十六章 普度衆生第十七章 流言蜚語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