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1)

隋朝雖然是個短命的王朝,但是卻是一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算是有所作爲的王朝。

它不僅結束了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的分裂割據局面,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國家統一,開鑿了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

尤其是廢除了以門第取士的九品中正制,代之以科舉制,也起到了加強皇權作用。

唐承隋制,並將科舉這一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大安宮的那位爺早在武德五年的選舉詔令:擇賢任能,救民之要術;推賢進士,奉上良規。

自古哲王,弦風闡化,設官分職,惟纔是與。然而巖穴幽居,草萊僻陋,被褐懷珠,無因自達。

實資選衆之舉,固籍左右之容……招選之道,宜革前弊,懲勸之方,式加恆典,苟有才藝,所貴適時,潔已登朝,無賢自進。

宜令京官五品以上及諸州總管、刺史各舉一人。其有志行可錄,才用未申,亦聽自舉。具陳藝能,當加顯擢,授以不次。……”

這就是說不論門第出身,只要能通過考試,就可以授官,這也算給科舉制定下調子。

科舉設科也比較繁多,其常設的科主要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至於這考試的方法卻有五種之多,即口試、帖經、墨義、策論、詩賦.。

考的多也就算了,還有那麼多禮儀要遵守,這也讓跟隨皇帝來校閱的李承乾不由一真頭疼。

但也打心眼兒佩服旁邊撫着花白鬍子的蕭瑀,老頭子脾氣雖然不好,但要說這方面的門道,確實不是其他人所能比肩的。

看着學子們在官員們的組織下魚貫而入,李世民志得意滿說道:“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武德五年的時候,老臣主持秋闈,那時候大唐剛剛立國不久,這考場上的學子寥寥無幾。

可今年就不一樣了,真可謂羣賢畢至啊。可見陛下這幾年耕耘並沒有白費。”

蕭瑀這個人是又臭又硬,能從他嘴裡聽出好話來確實比太陽打西邊升起來還難。這馬屁把李世民派的真是舒坦了,連連擺手。

“唉,時文過譽了。論識卷閱文,爲國倫才,蕭時文當世第一,真不愧是我朝大儒。”

花花轎子人人擡啊,李世民雖然是皇帝,但這點做人的道理還是懂了,周圍的大臣也都跟着隨聲附和。

這情況不對啊,從李承乾的角度來看,蕭瑀就是一頭倔驢,牽着不走打着倒退,他要是以前都能像今天一樣還能丟了相位嗎?

哦,明白了,蕭瑀這是有所圖啊。這次北伐他的姐姐蕭皇后被壓了回來後,直接就送到李世民的後宮裡。老頭兒這是想把皇帝哄了樂,好換回自己的姐姐。

而皇帝呢,也假裝聽不懂,也就跟着打哈哈。對於自己老爹的這個毛病,讓李承乾不由的頭疼。一個土埋半截的老太太了,能有多漂亮啊。

這也不是第一次了,從齊王妃到李瑗的愛姬,這回輪到了蕭後。難怪那些世家總是嘲笑李家是胡漢兩家的結晶,這點兒遊牧民族的劣根性能不讓人家笑話嘛。

折騰了大半天皇帝的虛榮心終於滿足了,而李承乾也拖着病體回到東宮,等張玄素到書房的時候,御醫正好給李承乾把完脈。

“殿下,不是老臣嘮叨,您以後可不要親自上陣了,這要是出了什麼差錯,那是會動搖國本的。”

自打李承乾回來,每一次張玄素都要數落他幾句,這回竟然還碰到御醫請脈,自然也是說教一番的。老夫子的好意李承乾自是知道的,所以每次都是躬身受教。

“殿下今天貢院一行還順利吧。”

“本宮是第一次看到學子們考試,只是見人數衆多,足見學子們侍君報國之心,父皇和蕭老還難得感慨一番。”

北伐的風頭出的太大,皇帝之所以讓他主持軍祭,一方面是堤防李靖做大,另一方面對他未嘗沒有警告之意的。所以李承乾這次回朝不管是什麼事都不輕易的表態。

“額,殿下是否知道通榜和行卷?”

“本宮對此略知一二,師傅有什麼直說就是。”,從老頭期期艾艾的樣子來看,這肯定又出什麼幺蛾子了。

對於張玄素說的通榜和行卷,李承乾多少還是知道一點的,不少的文人墨客都是通過這兩種方法入仕和揚名的。

所謂通榜,即主考官根據學子在民間上的才德聲望,製成“榜貼”,有時候也委派專人進行這種採訪,叫做“通榜貼”,簡稱通榜,爲考官在錄取時參考。

所謂行卷就是學子在考試前,將自己平時所作的詩文擇其佳者彙集成冊,投獻達官顯貴,世族門閥,以求其賞識,向考官推薦。

還有學子直接向主管考試的尚書省禮部投卷,稱之爲省卷,又稱公卷,以供考官參考。

“殿下,這一榜一卷本就有些水分了,貴者以勢託,富者以財託,親故者以情託。可最近有個叫薛子收的,只要肯花錢,他都能幫人列甲科。”

這可有意思了,花錢就能買,那特麼還考什麼,直接辦場拍賣會好不好。

國家花費這麼大的人力和物力就是爲了挑選治國理政的幹才。現在倒成了一些人發財的途徑了,這和東漢賣官鬻爵有什麼區別。

啪,李承乾直接就砸了手中的茶盞,隨即大怒道:“這個薛子收是個什麼東西,拿國家的法度當什麼,他是那部的官員。”

“殿下,這個薛子收只不過是禮部的一個小小的郎中,聽說和蕭瑀的小女兒剛定了親事。而且現在還沒有放榜,要是現在抓了他人家矢口否認怎麼辦。”

老頭兒這話得對,現在要去抓了人就打草驚蛇了,回頭人家說就騙財,你能把人家怎麼樣。

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九百七十八章 亂花迷人眼!第二十一章 麗正殿敘話第四百九十七章 被找家長的小子們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種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七百一十七章 真神計劃(二)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巡幸東都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們都被他騙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看,開始了吧!第九百二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雙刃劍第七百二十九章 聰明人話不用說多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是個人才啊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二百八十四章 歇斯底里的李泰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眥必報的李承乾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間王府的“家教”!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請你抽打我的細嫩皮肉吧第一百八十五章 罵的就是你蕭瑀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九百五十四章 這法場劫了也沒用!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覲見第五百九十二章 七十有個爹、八十有個媽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發現與小和尚第六百二十八章 醜鬼縣令-吳有德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戰(5)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九十八章 陣斬高甑生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愛的不是李家第九百三十七章 抓鬼?還是寫符?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給我一個好的理由!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特麼也要拿命去拼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七十五章 岷州終戰(2)第三百五十二章 還是沒有趕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儉更不要臉的人第五十八章 並省官吏(5)第三百二十九章 買豬肉的小男孩第五百零四章 錦衣還鄉第九百二十四章 今生父子,前世冤家!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八百二十四章 臣不能白拿殿下的東西!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四百八十一章 哎呀我去,你這是打誰臉呢?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太子妃出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眥必報的李承乾第五百二十三章 面子是靠自己掙的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標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來的餡餅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這套!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讀書的第五百一十五章 時不時就有驚人之舉的皇帝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2)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門”由來的真相!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七百六十七章 反王-汪華第三百八十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麼小就會看花姑娘了?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二百零一章 這是逼死人的節奏啊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從生!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八百二十五章 這老不死的到底是誰?
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九百七十八章 亂花迷人眼!第二十一章 麗正殿敘話第四百九十七章 被找家長的小子們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種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七百一十七章 真神計劃(二)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巡幸東都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們都被他騙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看,開始了吧!第九百二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雙刃劍第七百二十九章 聰明人話不用說多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是個人才啊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二百八十四章 歇斯底里的李泰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眥必報的李承乾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間王府的“家教”!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請你抽打我的細嫩皮肉吧第一百八十五章 罵的就是你蕭瑀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九百五十四章 這法場劫了也沒用!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覲見第五百九十二章 七十有個爹、八十有個媽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發現與小和尚第六百二十八章 醜鬼縣令-吳有德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戰(5)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九十八章 陣斬高甑生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愛的不是李家第九百三十七章 抓鬼?還是寫符?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給我一個好的理由!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特麼也要拿命去拼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七十五章 岷州終戰(2)第三百五十二章 還是沒有趕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儉更不要臉的人第五十八章 並省官吏(5)第三百二十九章 買豬肉的小男孩第五百零四章 錦衣還鄉第九百二十四章 今生父子,前世冤家!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八百二十四章 臣不能白拿殿下的東西!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四百八十一章 哎呀我去,你這是打誰臉呢?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太子妃出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眥必報的李承乾第五百二十三章 面子是靠自己掙的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標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來的餡餅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這套!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讀書的第五百一十五章 時不時就有驚人之舉的皇帝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2)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門”由來的真相!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七百六十七章 反王-汪華第三百八十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麼小就會看花姑娘了?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二百零一章 這是逼死人的節奏啊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從生!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八百二十五章 這老不死的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