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

臣子之間的博弈從來都以來我往,沒誰能一直壓着誰打,換句話說都是給皇帝打工的,誰對誰真正服氣呢。官場上三起三落的事常有,爲官要是不和氣,那遲早是要吃虧的。

也不知道皇帝今年是怎麼想的,竟然把魏徵點爲今年科舉的主考,這不僅讓李承乾詫異,更是讓滿朝的臣工都詫異。誰不知道魏徵和馬周因爲吃食的問題讓不少功臣和世家官員餓了整整三天,管天管地,管到人家嘴上去了。

他們倆的名聲如今可謂是爛大街了,同僚見着他們都躲着走,活脫脫地成了孤臣,讓魏徵來任主考主持一屆春闈,這不是找不自在嗎?

得,等這個消息傳出去後,不少彙集長安的儒生和學子竟然出現了示威、拒考的事件,他們舉着孔子的牌位在鄭國公府面前聚集,列舉了魏徵不尊孔孟的仁恕之道,橫行朝野的諸般罪行。

他們說魏徵每有芝麻綠豆大的事便百般折辱同僚,仗着皇帝的寵幸便目中與人,在朝中以強項令自居,官員們無不人人自危,多年來折在他手上的官員不計其數,有這樣的官員在朝爲禍,士子們不敢入朝爲官。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誰能保證自己一生不犯小錯呢,即便是聖人也是不能免俗的吧,有魏徵這如同獒犬的傢伙看着,那這官兒不當也罷,省得讓魏徵折辱聖人子弟。

知道魏徵吃癟後,皇帝整整在紫宸殿樂了半天,魏徵啊魏徵,你總是找朕的麻煩,不管大夥兒幹什麼都順不了你的眼,這下好了吧,讓人家堵在府中了吧,活該。

你不是總把聖人的教化掛在嘴邊,標榜自己是清高的道德名士嗎?這回好了,讓聖人的子弟把你反駁了,朕倒是看看你以後還怎麼進諫。

笑歸笑,樂歸樂,駁回了魏徵請辭主考的條陳後,李世民隨手把這件事打到麟德殿交給李承乾處置。反正科舉考試居中操持的事都是太子的活兒,不管好壞,今年的這屆都得讓魏徵來作,至於怎麼解決那就不是朕考慮的事了。

對於父皇的一退六二五,李承乾只能表示無奈,人是他選的,黑鍋還得咱揹着,這當兒子就特麼的吃虧了。在此刻,李承乾的心裡產生了一種報復心理,他第一次盼望着獨孤妙音肚子的孩子快快長大,等他能辦事了,老子也享享清福,這就是當老子的特權啊!

據長孫衝說,士子們之所以有這種逆反心理都是因爲前些日子被整慘了的世家大臣,他們都是文官,門下有不少學子都是要以科舉入仕的,可聽到恩師們的遭遇後,紛紛出言連安生飯都吃不得這官兒不當也罷。

隨後,又和交好的士子們這麼一傳,很短的時間內就傳遍了整個考生圈子,朝廷的宰相竟然如此的折辱聖人的子弟,這還得了,所以就有了今天這燎原之勢。

讀書人是不好得罪的,李承乾殺儒家那幾個學者的時候,有憑有據,即使誰不服氣,也只能在心裡忍着。畢竟唐律對於謀反的界定放在那裡呢,誰求請都沒用,弄不好還引火燒身,所以說士子書生們也都背後說說罷了。可人家今天在鄭國公府鬧事卻是合理合法的,咱不能說人家爲了信仰討公道犯法吧!

就在李承乾頭疼怎麼解決這樁尷尬之事,廉政部尚書竇寬卻說:“孔孟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陰陽、立三極、謀長久,是治國理政的必循之道。

士子們的積極參與國事,殿下是不能親自出面打壓的,要想解決這事,那就得反其道而行之,找個不懂孔孟之道的人領這個差事。不懂就沒有那麼多束縛,也不必遵守那些規矩,做起事來方可事半功倍!”

竇寬的話剛說完,一旁的長孫衝把話接了過去:“我說竇尚書,允文、允武,只要你能劃出個道來,咱都可以找到,可要說找個完全不懂“孔孟之道”的,那可真是難爲人了。就算粗俗如魯國公,也是能整上幾句的,咱們東宮上下那有這樣的人啊!”

竇寬的意思,李承乾當然明白,可這一時間他真是想不出朝野上下,有誰是啥也不懂,不着四六,威望還能壓制衆儒生、士子的官兒。隨即擡起了手指了指竇寬,淡笑道:“彥集,別賣關子了,你就直說有誰適合領這個差事。”

呵呵......,“殿下莫急,臣聽聞鄂國公少時貧賤,以打鐵維持生計,就是因爲吃不飽飯所以才從軍征伐,歷經百戰才換的今日榮華的。飯都吃不上,那有時間去學習孔孟之道呢,斗大的字都不拾得一籮筐,不信您把他叫來了,估計他來孔子叫什麼都不知道。”

聽到竇寬的話,李承乾不由點了點頭,不愧是多年的老吏,這眼光不是一般的毒,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這個庶族出身的大將軍呢,以堂堂的南衙大都督之遵還收拾不小一些鬧事的士子,那不是開玩笑嘛,完全是拿大炮打蚊子。

可長孫衝偏不認這個邪,在他看來就算尉遲敬德不識的什麼字,可在朝站了二十年的班了,和孔穎達那老傢伙也掐了十年的架了,還能不知道人家祖宗是誰,所以當即和竇寬立定了一桌酒席,看看到底是誰看人更準。

稍時,接到詔命的尉遲敬德樂顛顛的趕到了麟德殿,近來西面可是動靜不小,自己在那平定過獠族叛亂,看來一定是皇帝讓太子來跟自己打招呼了,有仗打,能特麼不美嗎?

見禮之後,尉遲敬德大咧咧的問道:“太子爺,是讓老臣出征嗎?您放心,但有俺尉遲敬德的長槊在,絕對不讓那些賊子踏入國門一步。”

看到老尉遲胸脯拍的當當響,請戰的興頭如此之高,李承乾趕緊讓他坐下來,喝一杯茶先消消火氣,這些老將都一把年紀了,怎麼還和年輕人一樣好勇鬥狠呢!

“鄂國公,打仗的事不着急,今兒找你來是一事相問。”

聽到不是出征,老尉遲的臉上興奮之意瞬間就蕩然無存了,隨便拱了拱手回道:“殿下客氣了,你想問什麼就問吧,只要老臣知道一定告訴你!”

“鄂國公,孔子的名諱,你知道嗎?”

孔子?大老遠的把自己叫來就問這個?在此時,尉遲敬德在心中不由鄙夷了下李綱、張玄素二人,還什麼天下名師,連孔子叫什麼都不教自己的學生,這不是誤人子弟嘛!

於是,在爲儲君攤上了只會空談的老師,讓人同情的心裡作用下,尉遲敬德隨口回了一句:“回殿下,孔子的名諱天下誰人不知啊,孔老二嘛!”........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來的餡餅第五百七十二章 還有商量嗎?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六百六十八章 假貨坑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討情債的人來了!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二百八十四章 歇斯底里的李泰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婉的真實身份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二百零五章 麗政殿裡的小嘴巴第四百八十八章 病老虎也是老虎第七百四十九章 掙扎與抉擇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慶殿駁論(1)第一百章 無雙國士與絕世突奸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麼時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還是砸折?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雞下蛋第九百五十三章 你覺得能過的去嗎?第四百七十五章 君臣閒話第八百四十六章 賞了一個大耳貼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真正正的活閻王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別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麟德殿中的啼哭-中山王李象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戰(1)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說一遍,這是私事!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軌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第七百九十五章 我滴乖乖!第三百八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四十章 岑文本的警告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五章 朝堂爭鋒(2)第九百九十二章九州歸一,新皇現!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三章 做客秦府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爺永遠是你舅爺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六十二章 包工頭杜構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五十八章 並省官吏(5)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鬧大明宮!第八百零六章 老冤家,新思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四十七章 滅蝗進行時(2)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戰(1)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七十章 岷州之戰(4)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門”由來的真相!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四十五章 貞觀二年的蝗蟲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二百二十章 告訴伏允,老子來了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渣男鄙視的李承乾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八百四十五章 討情債的人來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棗交情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說一遍,這是私事!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是種奇怪的動物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都有湊熱鬧的第九百六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勸!第八百五十五章 想不通死去!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八百零二章 老臣受教了!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2)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真正正的活閻王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師父,真是久仰了!第二百六十章 你只有當狗的資格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戰(6)第十章 新華州刺史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來的餡餅第五百七十二章 還有商量嗎?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六百六十八章 假貨坑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討情債的人來了!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二百八十四章 歇斯底里的李泰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婉的真實身份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二百零五章 麗政殿裡的小嘴巴第四百八十八章 病老虎也是老虎第七百四十九章 掙扎與抉擇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慶殿駁論(1)第一百章 無雙國士與絕世突奸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麼時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還是砸折?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雞下蛋第九百五十三章 你覺得能過的去嗎?第四百七十五章 君臣閒話第八百四十六章 賞了一個大耳貼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真正正的活閻王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別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麟德殿中的啼哭-中山王李象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戰(1)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說一遍,這是私事!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軌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第七百九十五章 我滴乖乖!第三百八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四十章 岑文本的警告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五章 朝堂爭鋒(2)第九百九十二章九州歸一,新皇現!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三章 做客秦府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爺永遠是你舅爺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六十二章 包工頭杜構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五十八章 並省官吏(5)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鬧大明宮!第八百零六章 老冤家,新思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四十七章 滅蝗進行時(2)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戰(1)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七十章 岷州之戰(4)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門”由來的真相!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四十五章 貞觀二年的蝗蟲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二百二十章 告訴伏允,老子來了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渣男鄙視的李承乾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八百四十五章 討情債的人來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棗交情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說一遍,這是私事!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是種奇怪的動物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都有湊熱鬧的第九百六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勸!第八百五十五章 想不通死去!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八百零二章 老臣受教了!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2)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真正正的活閻王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師父,真是久仰了!第二百六十章 你只有當狗的資格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戰(6)第十章 新華州刺史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