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

渭南縣,自從李承乾在這裡建立了工業區,大量的手工作坊在很短的時間內在這個小縣裡建立起來。

而這些作坊也招收了大量流民和當地貧苦的百姓,這也算給當地窮苦的百姓多了一項收入。

就在剛剛過去的蝗災中,渭南縣竟然沒有一個人因爲飢餓而死,要是換成往年,早就出關逃荒去了,至於死多少人那也就更沒辦法統計了。

百姓進入作坊以後,這裡的管事並沒有像地主一樣奴役他們,而是給他們統一的制服,每天都能吃的飽,而且只用勞作四個時辰,還不會耽誤農時。

如果管事們要求給他們增加勞作的時間,也是會給“加班費”的。就這樣,渭南的百姓慢慢的適應了這種新的生活。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這是百姓們的共識,但是在渭南卻不用擔心,要知道百姓家的孩子都念不起書,他們除了種地以外,可供他們選擇的其實並不多。

工業區的管事們會挑選適合少年做學徒,學習他們手中的技藝。在這裡的孩子不僅可以掙點錢來貼補家用,最重要的是可以讓他們學會生存的手藝。

就說眼前這幾個造紙坊的工匠吧,原來都是東宮的匠人,和其他匠人一樣,只有微薄的薪俸勉強能讓一家老小保證溫飽。

但自從到了工業區後,在李承乾的多勞多得的獎勵制度下,人人都過上了好日子,自家的孩子也能穿上新衣服了。

而這些逐漸富裕起來的匠人們也沒有忘記李承乾的恩典,每日都帶着自己的學徒們鑽研怎麼讓紙張成本變得更低,質量變得更好。

說到造紙,那就不得不追本溯源,東漢元興元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方法制造的紙,這種紙,原材料比較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這種技術被逐漸普遍使用。

而這種紙的製作步驟大概有四: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糊狀;

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並使其帚化,而成爲紙漿;

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具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具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溼紙。

第四是乾燥,即把溼紙曬乾或晾乾,揭下就成爲紙張。

自漢代以後,雖然造紙的工藝不斷完善和成熟,但這四個步驟基本上沒有變化。

到了隋之前,桑皮、藤皮,檀皮、麥杆、稻杆等也都成了造紙原料,但造紙的成本始終都沒有降下來。

而大唐現在用的都是竹紙,雖然比之以前的的紙張要好的多,但竹子做出來的紙在質地上比較硬、脆、易斷,處理起來比較困難。

後來爲了改變這中情況在造紙過程中加礬、塗粉、灑金、染色等工藝。可加入了這麼多工藝,紙張是好看了,但成本依舊也沒有降下來。

好在黃天不負有心人,在這些工匠和學徒不斷的鑽研下,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紙張:楮紙。

渭南工業區的這種新楮紙和以往的紙張大不一樣,不但成本更低,而且書寫的效果也更勝從前。

楮紙的製作方法主要是將楮料水浸數日用腳踏之,然後捆成小把將楮料用清水蒸煮,削去內骨將楮皮扯成絲,用刀或斧將楮皮絲切短,打成小捆以石灰漿浸之。

存放一段時間後將浸有石灰漿的楮皮放鍋內蒸煮,將料從鍋內取出,放布袋內以河水自然漂洗數日以腳踏去石灰水,楮皮攤在地上或山坡上日曬雨淋,至色白爲止用踏碓或杵臼搗細。

在楮紙料上加滾開的草木灰水沭泡,陰乾半月後用河水中洗料,再次放入鍋內蒸煮、水漂、用以日光暴曬。

用手將次料及雜質剔去用刀細砍,隨後將次料反覆揉碎成末放內袋內洗之入槽加水攪拌。

然後向槽中加紙藥水,打槽撈紙,壓去水份,火牆乾燥,從牆上揭下紙張,整理切邊、打包。

這種方法中包括四次蒸煮,其中二次清水蒸煮、二次溶液蒸煮,經這樣處理後得到的新紙,潔白如玉,紋絡勻細,表面光滑。

一個月後,當張玄素來工業區檢查生產的時候,工匠們拿出了這種新的楮紙交到了他的面前。

老夫子立馬就讓工匠們帶着他去查看紙坊的生產,紙坊的管事給張玄素仔細的講解着楮紙如何生產,紙的品質和成本等。

看着匠人們不停的再裁着新楮紙,這讓張玄素激動的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他當然知道這種新紙能給大唐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歡喜之餘他也沒有忘了自己的老友李剛,連忙讓人將他請來一起分享這份喜悅。

李承乾的這兩位老師,不愛金,不愛銀,他們是典型的儒家子弟,信奉的就是有教無類,他們的理想就是讓更多的人能學習聖人之學。

低廉價格的楮紙擺在二人面前時,讓兩位老夫子異常的興奮,紙張的昂貴一直是限制着學子數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百姓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讀書識字,將來當官光宗耀祖嗎,不是,因爲他們實在是買不起,這也是朝中官員多數都是出於豪門世家的原因。

當然這也讓二人不禁想到如果也能有一種高效低廉的印刷方法,那豈不是就可以讓更多人能學習到聖人之道。

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七百三十章 你們!你們都是一夥的!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四百四十三章 禮部的官司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六百八十六章 送禮也是一門學問第八十七章 初遊翠微宮第九十九章 血戰惡陽嶺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麼時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三十八章 出使風雲(4)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承乾的成年禮物第六百五十五章 哎,算卦得給錢啊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四百八十章 老頭兒,你太放肆了第七百零三章 汝戲百姓,吾戲汝命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2)第九百八十六章 強烈的對比!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李綱的新工作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團和氣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四百三十章 他下手更狠第九百六十九章 都圍着小傢伙轉!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十章 新華州刺史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二百五十三章 流氓刺史,流氓飯局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賞口湯喝不?第二十一章 麗正殿敘話第八百一十五章 物“事”人非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七十四章 哭都找不着調兒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腳後跟的裴律師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點核桃補補腦吧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四百三十三章 丟人特麼丟大了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棗交情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四百九十七章 被找家長的小子們第九百六十四章 凌煙閣 (一)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陽宮級別最高的保安第九十四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九百一十八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反轉,再反轉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八百九十六章 師生之談!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險中求富貴第三百一十一章 別矯情了,喝吧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貞觀十三年的第一場雪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處置第四十八章 滅蝗進行時(3)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門”由來的真相!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五百零五章 不幸又幸的人生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點出息第七百零六章 長安“義盜”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報喪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皇帝獻給美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紀元,新開始!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八百五十六章 麟德殿的笑聲!
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七百三十章 你們!你們都是一夥的!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四百四十三章 禮部的官司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六百八十六章 送禮也是一門學問第八十七章 初遊翠微宮第九十九章 血戰惡陽嶺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麼時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三十八章 出使風雲(4)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承乾的成年禮物第六百五十五章 哎,算卦得給錢啊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四百八十章 老頭兒,你太放肆了第七百零三章 汝戲百姓,吾戲汝命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2)第九百八十六章 強烈的對比!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李綱的新工作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團和氣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四百三十章 他下手更狠第九百六十九章 都圍着小傢伙轉!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十章 新華州刺史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二百五十三章 流氓刺史,流氓飯局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賞口湯喝不?第二十一章 麗正殿敘話第八百一十五章 物“事”人非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七十四章 哭都找不着調兒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腳後跟的裴律師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點核桃補補腦吧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四百三十三章 丟人特麼丟大了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棗交情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四百九十七章 被找家長的小子們第九百六十四章 凌煙閣 (一)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陽宮級別最高的保安第九十四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九百一十八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反轉,再反轉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八百九十六章 師生之談!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險中求富貴第三百一十一章 別矯情了,喝吧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貞觀十三年的第一場雪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處置第四十八章 滅蝗進行時(3)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門”由來的真相!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五百零五章 不幸又幸的人生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點出息第七百零六章 長安“義盜”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報喪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皇帝獻給美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紀元,新開始!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八百五十六章 麟德殿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