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太子殿下,你如此的收買人心可不是人臣之道啊,要知道陛下還在呢,你這麼做是不是無君無父了。”

看蕭瑀敗下陣來,楊恭仁坐不住了,要是這次不能重創太子,那回過頭來,秋後找自己算賬怎麼辦。再說這不僅不符合楊家利益更是有負他人所託之事。

所幸就利用皇帝多疑的性格,他爲了坐上那個位置可是連囚父弒兄都做了,還有什麼是他做不出來的。

“雖然你這話有挑撥離線之意,但本宮還會回答你。本宮自幼受的太上皇和陛下的調教,又跟李剛和張玄素兩位大儒學習學問。

這些學問裡最爲讓本宮記憶猶新的就是歷代君王不知愛惜民力,視百姓猶如牛馬,這是國家衰亡的根本。”

“另外,自陛下登基以來,外攘敵酋,內撫百姓,可以說是人人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貞觀盛世即將降臨。

你覺得就憑着幾碗白飯,片瓦存身的這些小恩小惠,會讓他們冒着殺九族的危險跟着別人造反嗎?”

以前總認爲這位太子的所做所爲都是長孫無忌那傢伙教的,原以爲長孫無忌爲了避險辭去了朝中的職務,就可抓住這個機會削弱下他的威望,還可以給楊家出口氣。

可現在看來,太子已然成才,這副強硬的態勢真特麼是隨了上面坐着的那位。不過現在後悔已經完了,於是硬着頭皮言道:“任由你百般饒舌,也改變不了你收買人心的事實。”

嘿嘿......,給你臉不要,那就別怪老子了,乾笑了幾聲後,李承乾踱了幾步,走到班首。

“和你楊恭仁相比,本宮真不知道自己要好多少倍。諸位臣工,本宮今有一言,請諸公靜聽。”

“自貞觀元年以來,華州之亂,關中蝗災本宮無不親至,於百姓同甘共苦,共抗天災。隨後不顧斧鉞西征岷州,北伐突厥,無不攻而克之。”

“反觀於卿,仁壽年間爲甘州刺史。爲政懶惰,致使邊民多傷,苦於突厥,其後竟添言戎人、漢人各得其所,此究爲何人所得也,曰爲不仁。

大業初年,楊恭仁轉任吏部侍郎,結怨於諸相師長,隨後又敗其名聲於野,此又爲何種之人,曰爲不孝。

楊玄感造反,煬帝命其率兵經略洛川,於破陵大敗楊玄感,以親爲名,先縱後殺,曰爲不義。

經略河南棄地於朱粲,奔還江都後,見君上爲宇文化及等人所弒而無動於衷,曰爲不忠。

像你這般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輩之言何人會信,一條斷脊之犬有何顏面在這朝堂之上,當着天子諸公之面在這搖脣鼓舌,本宮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儘速退下,休傷本宮耳目。”

你,你,楊恭仁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還從沒被人如此侮辱過,更被說是在朝堂上。

驚羞異常的楊恭仁也顧不得什麼場合,一邊喊着小兒無禮,一邊向李承乾走去,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程知節也在這時從班中走了出來,狠狠的撞了他一把,摔了他個狗啃泥,氣急恭心的楊恭仁直接就翻白眼暈了過去。

“陛下,臣彈劾楊恭仁攀誣儲君,離間天家之罪。殿下的一片愛民愛兵之心不能讓這老傢伙就這麼吃了,那太不公平了。”

呵呵......聽完了他話,殿內的羣臣都笑了起來,這老匹夫把觀國公都比成狗了。

倒不是程知節向着李承乾,是因爲在大業年間老程造反的時候,被楊恭仁伏擊過,死了他不少的部衆。後來大家都歸降了大唐也一直沒機會報仇,現在碰上這麼個好機會,要是不狠狠的踹上一腳,他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陛下,臣以爲程將軍所言甚爲有理,如果就因爲太子接濟了士卒遺屬就認定爲別有所圖,那要是傳到軍中,將士們會怎麼想呢。”

對於李承乾這種念舊,不忘同袍的情義,杜如晦是十分贊成的。再說,這傢伙明顯是在爲竇家的事報復,爲他弟弟楊師道在鳴不平。

“陛下,老臣附議,難道看着那些百姓在冰天雪地中無片瓦存身之地就是儲君之道嘛,如此一來豈不是國將不國了。”

魏徵當然也能看出楊恭仁用意,這不是慣的嗎?你們家竟出男盜女娼的貨色了,還這麼恬不知恥的在朝上大喊大叫的,想幹什麼啊。

待魏徵的話說完,班中的不少大臣都佔了出來附議,這不是嫉妒嗎?啊,你們家做不穩江山就看不慣別人,能把你們留到今天就不錯了。你要真是忠臣怎麼不跟着楊廣去呢,幹嘛死氣白咧的求人家宇文化及放了你們,投奔到關中新朝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呢。

“衆卿所言甚爲有理,不着重的處置他們,那豈不是說誰都可以攀誣儲君皇子了。就拿這次的差事兒來說吧,魏王辦的時候,除了太子以外沒人幫忙,都在一旁看熱鬧,使絆子。

那孩子愚笨些,所以朕讓重傷初愈的太子出來挑這次的大梁,這種拯民於水火的時候,他們這些皇子不上那個上。”

“好在太子行事果決,及時止住災情的蔓延,緩解了朝廷的壓力。不就是處置了一批貪官污吏和懶散的庸吏嘛。

竟然有幾百人跑出來參他。朕倒是想問問,救災的時候人都去那,那時候怎麼就不見你們出來說胡。”

“像盧興,這樣的官員不處理行嗎?拿着朝廷的俸祿,一閒下來就知道買小妾,喝花酒,養妓女。可朝廷有事了呢,就知道壓榨治下百姓,這樣的官兒不殺行嗎?”

李世民坐在上面慢條斯理的說着,他是不着急了,反正局勢已經逆轉了,今天要是不出出這口積蓄已久的怨氣,豈不是白白的浪費了這個良機。

“中書省即刻擬旨:盧興爲官暴虐,無視百姓生死,着即身送東市問斬。

蕭瑀參奏不實,罷官回府圈禁,着命魏徵領銜徹查其是否串聯。楊恭仁失禮儲君在前,離間天家在後,着削去觀國公,左光祿大夫等職爵,流放韶州。”

看着皇帝動了真火,殿內的羣臣也不在言語紛紛躬身領旨。再說這也是他們自找的,沒事彈劾太子玩,這特麼真是勇氣可嘉,真當他還是那個八歲的娃娃呢,這下褶子了吧。

而那些跟着蕭瑀一起上書的朝臣此刻也是戰戰兢兢,落到魏徵手裡還特麼有好就怪了。

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都有第一次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強的孫思邈第六百一十章 魏徵vs竇寬(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纔是殺人兇手?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到皇家的無名劫匪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六百六十六章 死要清高,活受罪!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四十六章 滅蝗進行時(1)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誅地滅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四百五十章 挖牆腳到老夫頭上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後不要告訴我!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極宮前上演的全武行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見聞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邊新聞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承乾的反擊計劃第九十章 含風殿議事(2)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陽宮級別最高的保安第七百四十章 晉陽風暴(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2)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魚終現第七百零二章 路有凍死骨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七百八十一章 傅奕的“故事”!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七百三十二章 禿尾巴鵪鶉第五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煙閣(二)第九百五十一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九百三十七章 抓鬼?還是寫符?第六百零八章 發昏當不了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雙刃劍第八百二十四章 臣不能白拿殿下的東西!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戰(7)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第五十八章 並省官吏(5)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九百八十六章 強烈的對比!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七百七十三章 此宴會,非彼宴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戰羣儒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銷員-柳述第二百四十三章 都是好色惹的禍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事,朕管不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知磕磣的張亮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四章 朝堂爭鋒(1)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線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還是不喝,這是一個問題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陽風暴之收利息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襲鳴海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2)第四百八十四章 這世上原本沒有路
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都有第一次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強的孫思邈第六百一十章 魏徵vs竇寬(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纔是殺人兇手?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到皇家的無名劫匪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六百六十六章 死要清高,活受罪!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四十六章 滅蝗進行時(1)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誅地滅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四百五十章 挖牆腳到老夫頭上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後不要告訴我!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極宮前上演的全武行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見聞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邊新聞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承乾的反擊計劃第九十章 含風殿議事(2)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陽宮級別最高的保安第七百四十章 晉陽風暴(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2)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魚終現第七百零二章 路有凍死骨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七百八十一章 傅奕的“故事”!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七百三十二章 禿尾巴鵪鶉第五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煙閣(二)第九百五十一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九百三十七章 抓鬼?還是寫符?第六百零八章 發昏當不了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雙刃劍第八百二十四章 臣不能白拿殿下的東西!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戰(7)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第五十八章 並省官吏(5)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九百八十六章 強烈的對比!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七百七十三章 此宴會,非彼宴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戰羣儒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銷員-柳述第二百四十三章 都是好色惹的禍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事,朕管不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知磕磣的張亮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四章 朝堂爭鋒(1)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線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還是不喝,這是一個問題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陽風暴之收利息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襲鳴海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2)第四百八十四章 這世上原本沒有路